第2653章
另一個國家的京城,爲何會與海漢的城市相像,年輕官員們都不太明白符力的意思。但稍後他們乘坐馬車入城,在途中所見的景象就已驗證了符力的評價。
無論城內城外,大道兩邊都不時能見到海漢風格的建築,或是懸掛着漢字招牌的店鋪,可見在漢城生活的海漢人還真是爲數不少。不過此時因爲國王儀仗入城,車隊所有途經的街道都已封閉戒嚴,他們在車上只能看個大概。
符力與石成武、王安國二人同乘一車,向他們提問道:“我考一考你們,我國與朝鮮國簽署建交協議是哪一年?”
王安國胸有成竹地應道:“海漢歷1636年,也就是十九年前,家父便是當年促成此事的其中一人。”
當年海漢軍在遼東金州發動春季攻勢,打敗了滿清武裝,王湯姆便順勢率領武裝艦隊直抵漢城,迫使國王李倧與海漢簽訂盟約,建立正式外交關係。而當時簽署相關協議的時候,朝鮮在理論上仍是大明的藩屬國,也正是從這一刻起,朝鮮與大明的關係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儘管後來海漢、大明、朝鮮三方還簽署了三國盟約,但其目的主要是爲了合力對付北邊的滿清武裝,海漢也並未就此停下控制朝鮮的嘗試。
次年滿清大舉南下攻朝,海漢趁機派出軍隊入駐朝鮮。這一戰結束之後,海漢便名正言順地在朝鮮長期駐軍,通過軍事手段實現了對朝鮮的間接控制。而大明事實上已經被踢出局,所謂的藩屬關係也基本就此畫上了句號。
這一段歷史發生的時候,石成武、王安國都還只是幼兒,但他們和所有的這個時期誕生的海漢新生代一樣,都在學校裡學習過相關的歷史。而且他們的父輩就是締造這段歷史的參與者,私下也曾告訴過他們許多外人不知的內幕,所以他們掌握的信息也更爲詳實。
符力點點頭道:“我國與朝鮮所簽署的建交協議中,包含有貿易通商的條款,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便有海漢的商人和各種商業機構進入朝鮮從事貿易活動,而漢城當然是必須要來的地方。”
“十幾年下來,根據我們掌握的數據,僅漢城和附近的京畿道地區,就有超過五百家屬於我國的商業機構。長期居住在這一地區的我國國民,也有近萬之多。每年通過漢城輸入朝鮮的各種商品物資,價值都高達數百萬元,即便對我國來說,也是不可忽視的貿易規模。”
石王二人聽得暗暗吃驚,符力所說的數目,可要比他們預計的多出一大截。
便聽符力繼續說道:“漢城這地方沒有天然良港,如果以我國的眼光來看,並非適合開展海貿的地方,但朝鮮人將京城設在此地,全國財富至少有一半都匯聚至此,所以還是會自然而然地形成區域貿易中心。但凡你們能說的出名字的跨國商團、船行,基本都在漢城設有辦事處和經營機構。”
石成武聽到這裡,心中卻在暗暗琢磨另外一件事。如果以地理環境而言,漢城與杭州倒是有某種程度的相似,都是位於大江下游接近海岸的地方,也都缺乏天然良港來充分利用海上運力。
不過海漢有能力在距離杭州不遠的寧波營建陸海轉運中心,有舟山定海港這樣條件成熟的綜合港口可加以利用,後期還會有貨運鐵路來解決杭州地區的物流問題,發展前景必然要遠勝眼前這座傳統城池。
王安國提問道:“既然我國在本地有如此之多的產業,那想必靠這些產業吃飯的本地人也不少吧?”
符力點點頭道:“僅是接受僱傭,爲這些產業打工的本地人,就至少有七八萬之多。直接和間接受益於這些產業的人口,更是遠大於此。當然了,這些只是民間的狀況,真正受益最大的羣體,還是那些手裡掌握着各種權力的王公貴族和朝廷重臣。”
這中間的情況無需符力詳細說明,石王二人當然也能理解其中的含義,因爲他們自己就屬於這樣的既得利益者。
那些利潤最高,最容易被壟斷經營的產業,必然都是掌握在有權有勢的人手中。這樣的情況不管是在朝鮮,還是在別的地方,其實並無太大區別。
車隊從漢江江岸一路向北,穿過漢城城區,終於抵達了北漢山南麓的王宮。
目前的王城宮殿羣,大多是在1592年的壬辰倭亂之後重新修建。當時倭寇僅用時十九天,便攻陷了漢城,而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等主要宮殿羣,也都在戰亂中被全部焚燬。
不過壬辰倭亂之後沒過幾年,後金便開始了對朝鮮的入侵,迫於戰爭壓力的朝鮮王室也拿不出多少資金來重建王城宮殿,因此李倧在位期間也基本沒享到什麼福,居住環境甚至還比不了江華島上的行宮。
李凒登基之後,朝鮮因爲與海漢通商的關係,經濟狀況也在逐年好轉,總算是能騰出手來慢慢重建宮殿了。這十幾年下來,也基本恢復了王城宮殿羣的原貌。而且因爲朝鮮脫離了大明的掌控,也不用再遵守以前的君臣規制,在李凒的授意之下,新建的宮殿規模比以前還大了一些,看起來也不像江華島行宮那麼寒酸了。
目前李凒的的正宮便設在景福宮,宮內有勤政殿、思政殿、康寧殿、交泰殿、慈慶殿等宮殿建築。李凒爲海漢使團所準備的宴席,便設在景福宮內一處人工湖邊上的慶會樓。
慶會樓雖然帶個樓字,其實也只有上下兩層而已。這地方專門用於國王設宴招待羣臣或者外國使節,相當於是個御用宴會廳。
這種外交宴會因爲涉及兩國關係,儀式繁雜而冗長,加之出席人數衆多,也不便交流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所以對於海漢使團的年輕官員們來說,這並不是一個令人愉快的場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