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來巧了

對王巨能力韓絳比較相信的。

實際王安石也開始相信了,特別兒子與王巨的一番交談,未必他全部認同,但王巨確實點中了宋朝的根弊所在。

不過王雱隨後去江南做他的縣尉去了,王巨刻意派人暗中打聽了一下,這也證明了他的推測,大程與王雱根本沒有交集,至少在這一年內沒有任何交集。

邵雍那個兒子所說的話,全部是捏造的。

而且王安石現在也希望王巨到京城來,變法變法,最終目標就是富國強軍。這個任務很艱鉅的,第一個要準備一批軍費,不僅是河湟開邊那麼簡單,比如這個器甲,不動器甲就是一個大問題,一動又得要幾千萬貫錢帛。第二個這個大黑窟窿怎麼辦?

因此節重要,開同樣重要,開重要,節同樣也重要。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那是不想了,但不能等十年二十年吧,想要十年之內得功,每年必須產生三千萬盈餘,才能滿足這個需求?.。

如果趙頊想要伐夏,那麼最少一年得產生六千萬盈餘!

所以小蘇說節,節不管用哪,必須要開。

當然開的過程中同樣需要節。

如何節,王巨寫的那篇密奏裡說了很多,韓絳也看到了,但那時正在倒韓,韓絳看得不認真,更沒有用心去記。只能說前段時間裁減科舉名額與恩蔭名額,都與趙頊保管的那篇密奏有關,餘下的坊場河渡。二八分制度。載兵。還是如此。

小蘇說了兵還能裁。

實際王巨那道密奏上的裁兵,也只是進行了第一步,後面還有很多。

王安石對此也贊同之。

如果真象王巨所說的那樣,生生將禁兵淘汰成四十五萬人,廂兵三十萬人以下,稍許增加士兵薪酬,權當是養五十萬禁兵,那省下來的費用也是很可觀的。

而且以屯代養方式。將各種土兵、蕃兵與保捷軍增加到三十萬,費用也不過與原來差不多。那麼戰鬥力不減實增,這也符合王安石與趙頊的富國強軍宗旨。

不過王巨沒有說得很清楚,再加上韓絳許多也忘記了,因此韓絳說得不清不楚。又不能問趙頊,將那個奏子再給臣看一看吧,那樣置王安石於何地?

所以王安石從內心處也渴望着王巨進京協助他。

但這裡就產生了誤會。

王巨的裁兵措施不僅是裁兵,那是真正的裁兵強軍。第一步裁兵針對的主要就是吃空餉與減兵員。

接下來所做的是遷出京城,減少禁兵家屬的負擔,一個在城裡。一個在城外,不僅是遠離了浮華場所。消費也不一樣。有了淤田做屯田,不管禁兵如何耕種,那怕他們不顧禁令,將耕地租給百姓耕種,也會得到一些額外的收入。可能京城外物價還有點貴吧,但他們不象保捷,衣帛糧食全沒了,禁兵一樣都沒有少。這個費用足以彌補了一些物價的差距。那麼家人衣食無憂了,更不會有禁兵因爲貧困,做生意,甚至逼妻子去做軍妓。

這個衣食無憂,就是唐朝早期府兵強大的真正根源!

然後再經過一些訓練,使得禁兵真正變得強大起來,至少表面上強大起來,使大臣看到了,以爲繼續能“遙控天下”,那麼才能進行第二步裁兵,再於嶺南、荊南與河北河東增加土兵保捷。這也有基礎,如河東河北有許多弓箭手,荊南與嶺南也有許多土兵,是民兵形式,不過平時也經過了一些訓練。從他們中間挑選人就行了。

那麼整個宋朝就會形成禁軍遙控,邊軍配合的強大混搭局面,特別是河北與河東,出現一支強大的邊軍,至少金人南下時,能及時設置第一道防線。宋朝就不會有幾十年後的危機。

若是有可能,收復燕雲,河北與河東這支正式的邊軍,其意義更大。

這纔是王巨完整的裁兵強軍計劃,遠勝了小蘇那個長奏裡所說的內容。

這得慢慢來,王安石能等得及嗎,等不及,馬上就會產生衝突了。

如果王安石授意保甲法,兩人衝突更大。不管怎麼樣辨解,蔡京後來恢復了保甲法,規模更大,但金人南下時,保甲法有沒有起作用?

因此王巨對韓琦的三丁刺一與王安石的保甲法,都十分排斥。

王巨就進京了。

“怎麼這麼遠?”王巨先拜見了張載,立即抱怨。

都跑到了他科舉等唱名時的太平興國寺的西邊,臨近西城門樑門哪裡。

“京城物價昂貴,房價也貴,所以我與你師父到這裡挑了房舍租賃居住。”郭氏在邊上答道。

張載在這裡住,全二長子只好在這裡買宅子,王巨給了他五千貫錢,也就是這個價位上買宅子,因爲這裡有點偏,結果買了好大一棟宅子。但離皇城太遠了,足足好幾里路。

“反正你們都騎馬,不會耽擱上早朝時間。”

“那也罷,不過恩師,你搬到我家裡住吧。”

“這怎麼可以?”張載立即拒絕。

“恩師,那你豈不是坑我嗎?”

“老夫什麼時候坑你?”

“你住這個破宅子,我住那宅子,別人怎麼議論啊?再說那宅子也不是爲我買的,而是爲了貴兒買的。”

“大郎,怎麼替我買的?”張貴在邊上詫異道。

“我家是延州人,祖墳現在遷到三原了,妻子也是延州人,我在京城治宅子幹嘛?你不同,恩師祖籍就是開封人,師母也是中原人氏。所以我替你治了這個宅子。”

看樣子這房價還要漲。

蘇東坡原來不治宅,一是宅子貴,二需要交屋架稅。因此一直租房子。後來到了常州看到房價在猛漲。終於一狠心向小蘇借了七千貫,治了一個豪宅。

不住收租金也不錯哪。

張載說張貴學業不行,王巨考了一下,真的不行,還不及他的弟弟王崇呢。

因此治了這個宅子,等到京城後,將宅契劃到張貴名頭上,以後只要子孫不胡來。那怕將大部分房屋租賃出去,吃租子,生活也無憂了。

“這怎麼行呢。”郭氏也反對了。

“師孃,沒有恩師,我能考中進士嗎?這個恩情太大了,我略有回報,憑什麼不行?那麼夫子爲什麼讓學生帶臘肉當拜師禮?”

“你是講歪理。”

“全二長子,動手搬。”

全二長子、陸平與野龍咩勝,以及野龍咩勝的兩個兒子王紫川,王紫山。還有李三狗的兒子李壯,動手搬東西。

張載哪裡能怮得過?幾乎讓王巨與全二長子擡着出了他那個舊宅子。推到了王巨新家。張載沒辦法了,只好讓王巨強行將他一家人以及行李搬到新宅子去。

“老夫怎麼收了你這個憊懶的弟子。”張載抱怨道。

“恩師,你收了我這個弟子,就偷偷樂吧。”

但張貴卻很開心,人多,熱鬧啊。

一家人在收拾新宅,來了第一個客人。

小蘇聽到王巨進京消息後,立即找來。

“子由,請進請進。”

王巨將小蘇迎進去,瓊娘沏茶,妃兒正與郭氏帶着人收拾家裡,還有點亂,這個小蘇沒有在意,開了一個小玩笑,道:“瓊娘子,修成正果了?”

瓊娘無比幽怨地看了他一眼。

“有什麼不對嗎?”

“子由兄,莫打趣,說吧,你匆匆而來,又爲何事?”

王巨不知道他是頂缸的,但知道小蘇不久可能會下去,小蘇自己更不知道王安石打算讓他下去。兩人都是條例司檢詳文字,如果沒有事,幾天後就是同事,何必那麼急來見面?

小蘇立即吐槽了,道:“子安,你說這個均輸法對嗎?”

王鉅公正地說了一句:“臨時爲法,中也。長久爲法,謬也。”

“子安何來此言?”

有的人不可爭取,比如大程。但有的人王巨想爭取,比如範二公子,比如這個小蘇,大蘇不行,必須等到他去了黃州,大江東去出來了,才能爭取。現在大蘇純是胡鬧的,而且有的事做得比較噁心。然而到了那時,大蘇能爭取,小蘇卻徹底脫變了,難以爭取……

王巨呷了一口茶,道:“難道介甫公沒有對你說明嗎?”

“說明什麼?”

“自治平二年起,國家各州府積欠一億六千餘萬,不過這件事你莫得張揚。”王巨道。可能王安石對小蘇不屑吧,再說這件事確實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就算以後財政好了,趙頊也不想要很多人知道,否則他父親趙曙在九泉之下何以情堪?這就是問題癥結所在,如果將這件事公佈天下,反對聲音豈不小一點?

“這麼多?”

“所以介甫公不得不用一些手段斂財。”

“斂財,中的也,何必用變法正之!”

這又錯了,確實在變法,比如免役法,後面還有很多呢,好的壞的一起來了。

“不管怎麼說,介甫公之心,不能怦擊的。”

“就算這樣,爲何不從節流開始,那樣騷動也會小一點。”

“現在國家困弊,這時候都不變,到了那時壓力更小,這些變法如何得以通過?”

小蘇語塞了。

不是這個理,但他又說不上來,想了想說道:“那麼青苗錢當收嗎?”

“青苗錢?”王巨也驚異了,青苗錢、青苗法,差不多,這個他早知道的,然而時間不對,不能他一來條例司,正好就推出這個青苗法吧。那麼自己來得真是好時間了。(……)

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766章 天機第91章 第一躍(一)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179章 兄弟第475章 鼓聲(中)第487章 歪樓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755章 你不懂第502章 驚喜第135章 蠱母第433章 默契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18章 折服第116章 四告(下)第268章 龍手(下)第598章 白衣(上)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317章 坐臥者第416章 潑(下)第816章 驚喜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617章 呵呵第524章 夜聲第468章 旅(上)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53章 賀禮第156章 文臣(下)第17章 有點少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486章 買安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442章 法術第608章 下馬第659章 海戰(下)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7章 路窄第367章 變化第306章 愛護第9章 震盪第443章 市易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26章 送禮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631章 不過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398章 困惑第20章 講道理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475章 鼓聲(中)第90章 好兆頭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721章 真相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126章 捉婿第659章 海戰(下)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107章 盜版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686章 山林第12章 殿下(上)第442章 法術第112章 省錢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97章 放榜(下)第127章 先帝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132章 章家之傑第81章 命案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235章 秋碩第262章 斬龍(上)第729章 考驗第307章 南方第456章 拿捏(上)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278章 述職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443章 市易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171章 貴人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127章 先帝第414章 粗人第174章 有條魚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
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766章 天機第91章 第一躍(一)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179章 兄弟第475章 鼓聲(中)第487章 歪樓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755章 你不懂第502章 驚喜第135章 蠱母第433章 默契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18章 折服第116章 四告(下)第268章 龍手(下)第598章 白衣(上)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317章 坐臥者第416章 潑(下)第816章 驚喜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617章 呵呵第524章 夜聲第468章 旅(上)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53章 賀禮第156章 文臣(下)第17章 有點少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486章 買安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442章 法術第608章 下馬第659章 海戰(下)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7章 路窄第367章 變化第306章 愛護第9章 震盪第443章 市易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26章 送禮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631章 不過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398章 困惑第20章 講道理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475章 鼓聲(中)第90章 好兆頭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721章 真相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126章 捉婿第659章 海戰(下)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107章 盜版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686章 山林第12章 殿下(上)第442章 法術第112章 省錢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97章 放榜(下)第127章 先帝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132章 章家之傑第81章 命案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235章 秋碩第262章 斬龍(上)第729章 考驗第307章 南方第456章 拿捏(上)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278章 述職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443章 市易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171章 貴人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127章 先帝第414章 粗人第174章 有條魚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