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南方

“我與楊勾使看過了,雖是山區,不過有一條山谷可以引水過來。但前者必須要鑿穿一座土山,開出燧道,後者甚至要鑿穿兩個土山。可成,但用費很多。”侯可說道。

他們也知道經費緊張,然而反正已經玩大了,不如索性玩得更大一點。

水位提高三丈多,那得灌溉多少耕田哪。

主要是火藥給了他們底氣,否則炸山開燧道,他們以前敢想麼?

“走,我們騎馬過去看一看。”

這是正事,王巨也不顧得回家看望家人了。

一行人騎馬衝向仲山。

實際起初他們選定的渠首已經屬於山區,但情況稍好一點。當然,在洪口下囤水,那個不屬於山區,即便有山,也不過是零星的小土山,能繞過去,所以用費很少,只是涇水水位低,灌溉面積有限,最後大家放棄了。

大家先來到侯可說的第一個地點。

王巨站在涇水邊,也不用量,看着水流的情況,便能判斷出來了,略有一些落差。

事實侯可與楊蟠所挑定的兩個地點,現在這個地點也是明朝王琚所選擇的地點。到了明朝時,涇水惡化更厲害,水位線低,宋朝所建的三白渠不管用了。

因此只好再往上選址,然後開山,建石渠,但就是如此,灌溉面積也壓縮到了九千頃。

侯可所選擇的第二個地點,便是後來民國時,在楊虎誠支持下的水利大師李儀祉的涇惠渠的選址。不過那時涇水惡化得更厲害,如果說現在涇水流量還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那時的涇水水流量只能算是一個只能爬行的孩童。因此那怕幾十年後現代化施工,灌溉面積只有135萬畝。

折成宋朝的頃是多少?

宋朝的頃不是一公頃的十五畝,而是一百畝,但也不是後來的畝,而是一百宋畝。因爲宋朝丈尺比後來的小,一宋畝相當於九點一分後世畝。一頃是九十一後世畝。也就是那時的技術與生產力,灌溉面積還不足一萬五千宋頃。

但也不是完全吻合,畢竟那麼多年過去,山川地形都略有所改變。

侯可帶着王巨往前走,指着一座山說:“只要打通那座山,便可以將水引向山後的山谷,而且因爲地勢較高,可以作引水渠,以後清除蓄水池的河沙。”

這個蓄沙池,最早見於王巨與章楶的那個摺子。

但沒有王巨提出,侯可在史上也建起了這個蓄沙池。

它的出現也是迫於涇水惡化所逼,古人說涇清渭濁,後來由於在涇水上游開屯,涇水惡化,到唐朝時反過來了,變成了渭清涇濁。到宋朝時,由於漢人大肆在渭水上游砍伐木材謀利,包括趙普在內,渭水也開始惡化,這個環境保護問題,還引發了後來的衝突,包括宋軍在河州的一場慘敗。

因此王巨到了涇渭合龍處看了看,也沒有看到什麼清濁的奇景,反正大家差不多,都是泥河滾滾,黃得刺眼。

王巨又好氣又好笑,這使得他想起前世的評價,涇渭變成了什麼?是黃涇水,地溝油,黑渭水。黃黃的涇水,黑乎乎臭烘洪的渭水,涇渭又開始分明瞭……

如果不置蓄沙池澱沙,即便將所有引水渠修好後,泥沙沉澱,最後溝渠淤平,整個水利又失去了效益。

所以纔有了蓄沙池。

從涇水引過過來,這段溝渠叫渠首,這裡不能澱沙的,水流有時候會很急。渠首繼續向前,然後選擇一處山谷做水庫,但這個水庫與蓄水無關,而是澱沙。經過一段時間流淌後,水勢平緩,再到水庫,水流靜止不動了,它還在流,但會以很慢很慢的速度流向這個水庫各處,陡門放開的水,僅是包含了一小部分新入的水流,大多數是沉澱後的河水。然後再經引水渠流向第二個水庫,基本八成半的泥沙就沉澱在這個水庫裡,還有一成會繼續沉澱在第二條引水渠裡。

但這個引水渠與水庫地勢比較高,若是沉澱得厲害,通過泄水渠在秋天水位低的時候放水出去,下游陡門關上。再組織民夫將河沙擔出去就可以了。

現在這個選址,落差更大,更適易做蓄沙池。

王巨走到那個土山前觀看。

“這座山石質軟,缺點就是容易倒塌,因此我們又想出一策,將燧道開鑿好後,引水渠建成一個倒瓶口,下大上小,再合上石板,堆上亂石,那麼山體就是倒掉,也不會影響引水渠。”

實際這就等於變成了地下河。

“那不行,如果那樣,萬一維修,還是很困難,”王巨搖頭否決,他又登上了土山,後面是有一座山谷,山谷的邊緣有十幾戶山民,確實適宜做引水渠與蓄沙池。

於是走下山來,又看着這座土山,他也搞不清楚,山體的外面是石灰岩,但裡面是什麼岩石呢?

看了一會,又看了看其他幾座山,然後說道:“我們再去下一處。”

幾人再次騎馬奔向第二處地點。

侯可指着山河再次說明,但王巨看了一會,立即搖頭:“不妥,用費會很多的。”

不敢再大了,大大大,炸炸炸!

侯可也沒有失望,現在總共出現四個渠首,七八種選擇方案,當然,在這處選址,水位最高,好處最多,甚至能將水送到北洛水處,恢復秦國鄭渠。

但爲什麼出來這麼多渠首選址,還不就是錢。錢多,辦大事,錢少,辦小事。

楊蟠這才說了一句:“那我們就將渠首位置定下來吧。”

渠首乃是關健,它位置定下來,後面的才能商議,它不定下來,後面的也沒辦法商議。

一行人又返回,繼續察看了好一會,返回涇陽縣,已經是日暮時分。

一家人重新見面,格外歡喜。

陸平忽然一拍腦袋說道:“大郎,我們走得快了,不如再呆幾天,說不定也能榜下捉婿。”

他指的乃是二妞,如果按照宋朝多數人的婚姻,二妞也到了談婚論嫁之時。

王巨說道:“急幹嘛,還早着呢。”

“對,對,不急,再過兩三年新科舉,那時大郎官職更高,現在捉,也不過捉一些小蝦米。”

“胡說什麼呀,二妞的親事我不打算太替她做主,她以後就呆在我身後了,能看到很多人,只要她看中的,那怕是乞丐我也會同意,頂多在人品上替她把把關,不會問家世門第,不過問其功名才學,人好最重要。”

許多宋朝大家富貴希望女兒嫁一個士大夫。

這是幹嘛呢?

試問有幾個士大夫能做到范仲淹、司馬光、王安石這樣?

那個不是三妻四妾,若是遇到寇準、韓琦、小宋與柳永這樣的人物,那才叫慘,還不如嫁給一個農民,夫妻兩還能做到相敬如賓,白頭偕老。

就是嫁給范仲淹,也未必快樂,那個生活太苦逼了,不是一般人能熬下來的。

“我纔不急呢,”二妞在邊上說道。

葛少華道:“子安,荔原堡那個姚雄也隱然有子安之風。”

“姚雄怎麼了?”

“你將胡全帶到身邊,姚雄感到過意不去,指着胡全的弟弟胡豐說,我有一小女,等她長大後,將她嫁給你。”

實際胡謙之死,也不能怪姚雄,那一個時辰裡,他只能等,否則會壞了整個大局。

不過胡謙死得太慘烈了,身上捱了無數刀,就是這樣死了,還屹立不倒,姚雄聽後,心中感到萬分慚愧,這才與胡謙妻子有了這個約定。

“這樣啊,”王巨喃喃一聲。

有這個約定也是姚雄的心意,但未來未必能執行,別人不知道,王巨可是知道一些的,未來姚雄多次鎮守熙河,甚至武職能升到從二品。那時兩家懸殊太大了,大到能是自己在王家寨與李家懸殊的十倍以上。說句不好聽的,若是姚雄女兒進入皇宮做皇后,都有那資格。

那時姚雄還能遵守這個約定嗎?

忽然他又想到了胡謙老母,那纔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兩年之內,連連送走了兩個兒子,老人家幾乎都哭昏過去。

他無聲以嘆息一聲,摸着胡全的頭說:“你父親乃是一條好漢,你以後長大了,不管做什麼,不要辱了你父親的名聲。”

說完後又問:“子深兄,華池縣那邊如何?”

“百姓都失了魂。”

王巨走後,葛少華留下來,繼續幫助着杜主薄他們。

那時候韓琦還沒有想好王巨去處呢,王巨雖然人在京城,還能算是華池知縣。葛少華某些方面也能代表着王巨意思。

因此繼續救濟,但事情還有很多,華池河畔那個作坊拆卸了,只有慶州馬嶺水畔那個作坊還在運轉着,繼續生產着大量鎧甲武器。

去年年底,王巨新授命下來,那麼華池縣知縣空缺必須補上了。然而韓琦也想不到什麼好人選,差了根本不能去,否則形成強烈反差,說不定會出事,還要略懂那麼一點軍事。

這一拖,拖到趙曙駕崩,人選還沒有決出。

直到前不久,纔在無奈之下,讓杜主薄遷升爲華池知縣。

這時候朱李兩家正派人買果樹的樹苗,杜主薄準備帶着百姓移載,樹苗還未到,天氣未真正暖起來,也未到正式移載之時。但必須讓大家有一個準備。

授命就到了。

葛少華這才帶着一大家子離開華池縣。

王巨回京述職,也算正常,但現在還沒有回來,那就不正常了。

實際大家心中已經感到不安,看到葛少華帶着王巨一大家子離開華池鎮,又將鍾兒辭退了,立即涌來無數百姓,攔住道路,蕃子性子直,便捶胸頓足,不對啊,華池縣地方小,不可能留王巨一輩子,但朝廷是三年一遷,那也得三年後才能調走吧。

葛少華便說,你們攔住我們不管用,王巨人在關中呢。

大家沒辦法了,又有許多百姓送來許多土特產,葛少華再次回絕,王子安從來不收禮,也最痛恨官員收禮,各位以後能安居樂業,平平安安,那就是送給王子安最大的禮物。

這一說,許多人都哭了。

韓琦考慮得對頭,幸好讓杜主薄頂上了,否則換了其他官員來,真沒辦法玩。

然後他們一路走一路有人送,有人差一點送到了直羅縣城,連直羅知縣也驚動出來,側目而視,說:“當爲吾輩楷模。”

“做官當如此。”

“子深,這樣的情況在我朝很多啊,比如寇準公的岳父,所到之處,百姓都會挽留。不是官做得好,而是百姓太容易滿足了。”葛少華這麼一說,王巨反而慚愧了,他可沒有老百姓想的那麼好心,一個又一個心思,不過華池縣一幕也揭過去了,他沒有多想,又說:“子深兄,你來得正好,恐未來有一件事要交給你做。”

“說吧。”

“去南方。”

“杭州?”

“不是,是真正的南方。”

“哪裡?”

“廣南東路。”

“那麼遠?”

不是遠的問題,主要是北方人去南方未必習慣,所以王巨說:“去了哪裡,子深兄得注意幾個事頂,一是水土不服,平時最好多食一些水果,二是瘧疾,少去一些煙瘴之地,雖然那些所謂的瘴氣我不大相信,但哪裡多是腐敗物聚集之所,所以中瘧疾。”

但想想這也不大可能,要辦的事情,必須還得去這些腐敗之所,因此又說道:“主要就是防蚊蟲叮咬吧,不但你去,我還調撥一些人去。從竹紙作坊調人手過去,因此你可能要先去杭州。那邊的人在杭州呆了一段時間,會比你更適應一點。但也無妨,就是去,也要秋天去了,秋後抵達廣南,那時候問題不大了。到了明年,你也有了適應期。總之,這行會吃很多辛苦,但辦好了,不用科舉,以後你就能進入仕途了。”

“仕途的什麼就算了,不過儘量將子安吩咐的事辦好吧。”

“非是虛言,這一行弄不好就能成爲國策。”

“國策?”

“子深兄,你過來,”王巨將他單獨叫到一旁,又說道:“這時候不能再對你隱瞞了,以前那個經常到客棧來找我聊天的趙大郎,便是當今官家。”

“啊,啊,啊。”R1152

第493章 夜襲(下)第510章 雪祭第214章 故人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86章 山林第435章 嚇一跳第26章 送禮第443章 市易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472章 迷宮(中)第243章 虎踞炮第366章 誣奏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766章 天機第618章 大錢第426章 楚懷王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53章 賀禮第294章 倚仗第697章 芒種第334章 翻盤第130章 吻合第632章 右孫吳第474章 鼓聲(上)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181章 神文字第475章 鼓聲(中)第386章 謠傳第196章 破\處(下)第832章 慘第403章 私軍(上)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127章 先帝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599章 白衣(下)第379章 不可行第343章 贖人第23章 香玉第348章 又坑了第127章 先帝第717章 那個人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235章 孩子氣第774章 腥氣第164章 蕃騎(下)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739章 裂車(上)第830章 反轉第216章 報復第640章 前世第466章 笑話第680章 黃雀(下)第793章 大捷(下)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165章 推官(上)第40章 空前危機第151章 弟仇(上)第610章 小道第112章 省錢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308章 心術第168章 坦白第719章 雙鵰第640章 前世第359章 聰明人第641章 文臣第609章 兇狠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455章 存在第362章 竊賊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568章 隱患第375章 交待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806章 三國第717章 那個人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65章 拜節第519章 天上(上)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790章 五天第443章 市易第391章 鬥將第816章 響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424章 軍監司第276章 威名(下)
第493章 夜襲(下)第510章 雪祭第214章 故人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86章 山林第435章 嚇一跳第26章 送禮第443章 市易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472章 迷宮(中)第243章 虎踞炮第366章 誣奏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766章 天機第618章 大錢第426章 楚懷王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53章 賀禮第294章 倚仗第697章 芒種第334章 翻盤第130章 吻合第632章 右孫吳第474章 鼓聲(上)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181章 神文字第475章 鼓聲(中)第386章 謠傳第196章 破\處(下)第832章 慘第403章 私軍(上)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127章 先帝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599章 白衣(下)第379章 不可行第343章 贖人第23章 香玉第348章 又坑了第127章 先帝第717章 那個人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235章 孩子氣第774章 腥氣第164章 蕃騎(下)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739章 裂車(上)第830章 反轉第216章 報復第640章 前世第466章 笑話第680章 黃雀(下)第793章 大捷(下)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165章 推官(上)第40章 空前危機第151章 弟仇(上)第610章 小道第112章 省錢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308章 心術第168章 坦白第719章 雙鵰第640章 前世第359章 聰明人第641章 文臣第609章 兇狠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455章 存在第362章 竊賊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568章 隱患第375章 交待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806章 三國第717章 那個人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65章 拜節第519章 天上(上)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790章 五天第443章 市易第391章 鬥將第816章 響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424章 軍監司第276章 威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