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不過

“章卿,如讓你率領十萬官兵平交趾,你會怎麼做?”趙頊問。

其實王巨說得也不是很清楚,就是交趾地形複雜,煙瘴之地,大軍又是在天熱時出發聚集,容易傳到惡性瘧疾。至於如何治療惡性瘧疾,王巨無策了,只能說有一些醫療能略略控制住病情加劇,然後那就看各人的抵抗能力了。

或者說,不讓蚊子咬,那可能嗎?

即便在京城,一個夏天下來,還得讓蚊子咬上好幾百口,甚至幾千口。

然後幾乎就沒有說什麼了。

其實說了管用嗎?

趙頊問一下,無非就是有一個參考,再考究一下章楶的軍事知識。

章楶答道:“陛下,若是讓臣率領,有兩種打法,一是快攻,二是慢攻。”

“快攻何,慢攻何?”

“如是快攻,臣會立即去廣南,就着原來劉彝訓練出來的邊軍與土兵,於前線修建堡砦,將防線先構建出來,預防交趾二次入侵。”

“唉,唉,”趙頊嘆了一口氣。不是王巨提醒,滿朝文武都沒有想到的,王巨提醒後,趙頊刻意翻了一下地圖,實際宋交邊界都是山區,只要略加防備,交趾人就不會如此輕易得手了。至少蘇緘犯下了三川口之戰時範雍的錯誤。當年範雍也是好官哪,被稱爲老範老子。可是愛民了,也是害民了。

“臣再發荊湖南路與江南西路民夫,將糧食運到桂州。”

“爲何是桂州?”

“桂州煙瘴不重,但再向南。煙瘴重了。又是夏天之時。就容易產生瘧疾。”

趙頊又是苦笑。

“同時臣再發民夫將幾個道路再行拓寬,以便後來的大軍能以最快速度抵達前線。然後用重金收買斥候,打探交趾虛實。到了秋後,讓朝廷發二十萬大軍過來,再組織人手船隻,利用水路的優勢,將糧草押行太平寨。那麼即便二十萬大軍南下,也不用二十萬民夫。頂多十萬足矣,甚至臣如果運用斥候得當,偵查到敵方何處城池有糧,都不用十萬民夫,一是就着手中提前準備的糧草,二是想辦法就着敵人的糧草,來維持這一戰的後勤供給。二十萬大軍九月初南下,那麼到達廣南大約到了十月半左右,這樣,就避過了瘧疾與煙瘴的高發期。進入交趾。那更到了冬月。然後兵分三路或四路,迅速殺向升龍城。”

“需要二十萬兵馬嗎?”

“交趾終是一個國家了。陛下。想當初慶州戰役,戰事不過蔓延了一半慶州境內,但就在這一半慶州境內,容納了四十萬兵馬的縱橫馳騁。二十萬大軍放在交趾一個國家裡,實際不算什麼。並且想要速戰速決,沒有這麼多兵馬,就無法對交趾構成致命的威脅。當然,這必須要臣提前掌握了交趾大部分情報,對交趾能做到勉強的知己知彼,否則又會有失敗的可能。如此,二月末前,便可拿下升龍城。”

再拖到三月,煙瘴又正式上來了。

“如果是慢攻呢?”

“慢攻與前面的佈置一樣,必須要了解敵人的情報,先行做預防,防止交趾二次入侵,不過慢了,時間就不用那麼急了,能逐步籌集糧食,並且廣南因爲開發,已經能提供部分稻米了。甚至都罕動用江南西路與荊湖南路的民夫,頂多抽調少量民夫,修一下道路,冬天時,押赴部分糧食入廣。這樣,民夫沾染瘧疾的機率會更小。然後臣在廣南訓練五萬以上的邊軍,雖然一年多時間不能讓他們成爲一支精兵,不過放在交趾嶺南之地,五萬邊軍當抵十萬禁兵。那麼第二年朝廷派出十萬兵馬,再與五萬邊軍配合,便可拿下升龍城。這樣雖然朝廷須等待一年,然而犧牲會更少,用兵成本也會減少大半。”

趙頊終於聽明白,反正兵力是不能少的,十萬兵馬都少了的。

其次就是儘量想辦法繞過這個煙瘴期,象潘美那樣,將用兵時間放在?十月末到二月初。

然而現在章楶也不知道趙頊爲何召他迅速進京,於是繼續說道:“不過陛下,若是讓臣來選擇,非是主戰,至少非是大戰,而是去廣南練出一支強大的邊軍,再修建邊防,然後對交趾展開局部性的報復,讓交趾膽寒即可,而非是想要平滅交趾。且看這一戰的結果,以臣的猜測,可能會出現幾個變化。”

“什麼變化?”

“交趾雖敗,卻讓我們若大的國家不能滅國而返,雖敗卻猶榮,交趾百姓凝固力得到加強,因此離我朝以後也越行越遠。”

“此戰雖是勝利,但是慘勝,臣想,即便國庫漸有儲蓄也多因熙寧七年的大災,與去年的徵南,而耗之一空,最少想發起第二場大型戰役,費用就會不足了。因此與契丹的談判就會更加落入下風。”

“我朝傾如此大的力量,卻不能平滅交趾,傳揚開去,必被一些強大的蠻部所輕,若是有一個梟雄之輩,以後廣南西部地區又會動盪。”

“還有……”

“還有什麼?”趙頊問。

“恕臣斗膽說一句,許多人以朝廷得五州而賀陛下,實際非然,那五州多在山區,本身就難以管理。我朝富良江勝利後,卻恍若失敗一般,倉皇撤退。這也能理解,畢竟那時軍中的瘧疾越來越嚴重了。可這同樣讓五州山區各蠻輕視。即便我朝不徵賦稅,不徵徭役,那麼也只做到不作爲罷了。然而那邊交趾可以威脅利誘。朝廷如何處理?臣再斗膽預測,不過二十年,五州我朝不得不主動放棄。”

也就是這一戰,花了無數錢帛,死了許多人。最後什麼好處也未得到。

他說的這些後果。比王巨說的還要嚴重!

章楶又說:“即便如臣剛纔所言。然而還有呢。自從交趾入侵後,臣與王子安通過幾回書信。可惜臣匆匆進京未帶來,不然也可以給陛下看一看。王子安與臣的想法差不多,即便能得到升龍城,然而怕就怕那個小國主帶着大臣撤退到茫茫熱帶雨林中。到時候朝廷如何處理?丟掉了誠爲可惜,若是置路置州治理,由他們帶着殘部負隅頑抗,可就不象巴蜀那樣好平滅了。反而弄不好。成了一個大漩渦,朝廷會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最後還會悲痛地撤軍回來。”

章楶又重重地說了一句:“如果朝廷想開疆拓土,於其拓交趾,不如拓大理。”

兩國力量差不多。

大理雖然多是山區,也有熱帶叢林,但不是熱帶雨林,煙瘴的情況更比交趾輕微。

不過大理嘛……趙頊也搖頭了。

爲什麼得交趾,交趾雖是熱帶雨林氣候,可有許多江河的沖積平原。而且隨着海船技術發達,它臨近海濱也是一個優勢。語言文化風俗也很相近。理論上有物產,也更好治理。

可開拓大理有什麼用?多是山區,有了物資還運不出來,況且也不易治理。

他問道:“如此,交趾不可平滅。”

章楶也聽說了王巨打算接手交趾這個爛攤子,這是先抑後揚,正等着趙頊發問呢,於是答道:“也不是不能平滅,但至少臣不行。更不能怪郭公,臣只是在事後分析。如果去年下詔讓臣去,說不定會敗得比郭公更慘。”

這是謙虛的說法,趙頊也沒有當真,章楶繼續說道:“不過還是有一個人能做到的,那就是王子安。”

“爲何是王巨?”

“交趾難纏非京城諸官員所能想像的,這就需要有一定的奇思妙想。縱觀我朝,也只有王子安一人能做到。”

“你看。”趙頊將王巨的奏章遞給章楶看。

章楶看後茫然,這個時間比章楶預料的更長,也確實,沒有這個時間準備,如何能戰勝敵人?

不過僅憑兩廣的力量就想滅掉交趾?

這個滅掉,不是指攻破敵人的都城,而是包括敵人逃到熱帶叢林裡,都要將他們捉住或擊斃。這可能嗎?

而且他與王巨共同主持了慶州戰役,雖然王巨很不錯,更有許多奇思妙想,以及遠見,不過放在具體的指揮,依然也陸續有錯誤出現,好在他比較謙虛,不斷地校正,最後才產生了大捷。也就是王巨是人,非是神,至少不是李靖那樣的戰神。

不過王巨可不是一個驕傲的人,沒有把握,他不會寫這個奏章的。

如果這一戰打得好,年齡也差不多了,那麼王巨可能到了進入兩府之時。

但王巨怎麼打交趾?

“章卿,你意下如何?”

“陛下,到了這份上,沒有苟且的餘地,只有滅掉交趾,才能震懾南方。”章楶含糊地答道。

“可現在交趾那個小國王獻上降書。”

“降書可以受之,最少受之後,能給王巨一個緩衝的時間。否則他以兩廣之力平滅交趾,還是很困難的。”

“受之後再征討,我朝豈不是失信乎?”

“陛下,是不是失信,並不重要,且看西夏與遼國,我朝屈讓如此,他們有沒有守信?當年澶淵之盟,遼國大軍困於澶州城下,實際很危險的,因此雙方考慮了一下風險,於是搭成國盟。當年我朝與西夏盟約,同樣如此,我朝國力殘弊,西夏更是殘弊不堪,又有遼國威逼,於是與我朝搭成和議。一旦雙方力量失衡,這個和議不過是一張紙罷了。這纔是真相。莫要用內治的辦法與這個信用捆綁住自己,那非是雄主之爲,而是宋襄公之愚腐。陛下,唐太宗如何?”

“千古一帝。”

“唐初之時,國有大旱,國家又未平穩,頡利與突利來犯,唐太宗帶着一百餘騎進入其營,約爲兄弟。玄武門事變後,突厥攻入關中,唐太宗設疑兵計,怒斥二汗背約,然後空府庫贈其金物,搭成渭水之盟,二汗由是撤軍。但隨後唐太宗是怎麼做的?頡利與突利二汗自相殘殺,派使求救。唐太宗說,我與頡利可汗有盟約,又與突利可汗結爲兄弟,兄弟有難,不可不救,但不大好救,怎麼辦。杜如晦說,夷狄不講信義,我雖守約,但他們常背盟,今他內亂而擊,是他自討滅亡。由是不相救。後來突厥屬部薛延陀自稱可汗,派使來告。唐太宗立即抓住戰機,派李靖與薛延陀聯手,一舉將東突厥殲滅。還有薛延陀,也不過如此。試問如果唐太宗遵守盟約,何來的千古一帝的偉業?”

“陛下,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句踐,比如晉文公的退避三舍……陛下,唐太宗能做,爲何陛下不能做?還有遼國,亦是如此,遼國多少有些畏懼我朝,當初宋遼之戰,遼國並沒有佔據絕對上風,如果遼國判斷他們能佔據絕對上風,或者熙寧七年只有我朝大災,遼國沒有受到災害波及,那就不是現在的勒索一點邊界,而是大軍浩浩蕩蕩南下了。”

“甚是。”

“不過……”

“不過什麼?”

“不過如此,就怕朝堂士大夫反對。”

王巨去兩廣,經過這一戰,都知道交趾不是那麼好對付了。

因此王巨無論怎麼搞,只要不逼得兩廣百姓造反起義,或者他自己謀反,無論練兵或者其他,朝廷都不會有意見。這是不可能的,王巨在關愛百姓上,雖不及民間傳說的那種地步,但對百姓還算可以。更不會謀反,有這個謀反的條件嗎?

同意了交趾的獻降,也給了王巨緩衝時間,他說了三到四年,最少前兩年是準備的,必須有一個和平的環境。

可這樣,真到了出兵之時,又不知道會有多少士大夫反對了。

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156章 文臣(下)第35章 關學第238章 不能比第139章 投名狀第360章 一句話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851章 雙保險第369章 雪別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755章 你不懂第539章 會戰(四)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290章 驚豔第23章 香玉第369章 雪別第129章 吹三秦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60章 拒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458章 胃口好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406章 來巧了第443章 市易第76章 世仇第314章 錦袍第860章 堯舜(上)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456章 拿捏(上)第404章 私軍(下)第189章 不能言第155章 文臣(上)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762章 咬死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740章 裂車(中)第519章 天上(上)第27章 敗了第690章 正統第81章 命案第730章 兩顆心第405章 頂替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280章 不早死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395章 富!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40章 空前危機第181章 神文字第487章 歪樓第708章 聖儒(上)第128章 快活第162章 立威(下)第808章 好消息第521章 蔣幹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419章 剋星第401章 十條罪第636章 仙境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691章 不滿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219章 賀蘭硯第282章 用第206章 重諾第53章 賀禮第69章 泄密者第741章 裂車(下)第690章 正統第215章 希望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702章 大事(上)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351章 共妾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421章 新世紀第191章 初戰(上)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260章 屹立(下)第418章 神臂弓第594章 長子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686章 山林第268章 龍手(下)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30章 以直報怨第160章 錢哪(下)第403章 私軍(上)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742章 抵消第236章 不安
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156章 文臣(下)第35章 關學第238章 不能比第139章 投名狀第360章 一句話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851章 雙保險第369章 雪別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755章 你不懂第539章 會戰(四)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290章 驚豔第23章 香玉第369章 雪別第129章 吹三秦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60章 拒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458章 胃口好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406章 來巧了第443章 市易第76章 世仇第314章 錦袍第860章 堯舜(上)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456章 拿捏(上)第404章 私軍(下)第189章 不能言第155章 文臣(上)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762章 咬死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740章 裂車(中)第519章 天上(上)第27章 敗了第690章 正統第81章 命案第730章 兩顆心第405章 頂替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280章 不早死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395章 富!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40章 空前危機第181章 神文字第487章 歪樓第708章 聖儒(上)第128章 快活第162章 立威(下)第808章 好消息第521章 蔣幹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419章 剋星第401章 十條罪第636章 仙境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691章 不滿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219章 賀蘭硯第282章 用第206章 重諾第53章 賀禮第69章 泄密者第741章 裂車(下)第690章 正統第215章 希望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702章 大事(上)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351章 共妾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421章 新世紀第191章 初戰(上)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260章 屹立(下)第418章 神臂弓第594章 長子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686章 山林第268章 龍手(下)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30章 以直報怨第160章 錢哪(下)第403章 私軍(上)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742章 抵消第236章 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