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謀事在人

“第一戰末將沒有參加,但知道根本與孫公沾不到任何關係,甚至都未來得及稟報孫公,接到斥候稟報,立即商議。甚至那片山林埋伏多少人,都經過周密的考慮,雖說人埋伏得越多越好,可人多了,就不易掩蔽。”葉指使繼續說道。

“倒也是。”張太監道。

“商議後天色黑了,於是連夜行軍,這也是爲了隱秘,不讓敵人察覺,並且王知縣害怕其他將領指揮能力有限,親自率領着步兵埋伏于山林間,然後趙忠指使率領蕃騎,誘敵於林間山道上,伏兵兩邊頓出,先行殲滅一部分強大的敵騎,削弱敵人戰鬥力。趙指使再次追擊,激怒敵人,使敵人主力軍頓出,于山道上鏖戰,姚巡檢伏兵於後方包抄了敵人後方,以及供給。敵人終於亂了馬腳,這才大敗敵軍。但不可小視西夏人,他們戰鬥力也很強大的。即使如此,官兵想打勝仗立功。只是以前各個官員指揮無能,屢戰屢敗。我們心中也憋啦,那天雞兒寨大捷,兩位中使,你們不知道兒郎們多激動,有哭的,有笑的,有跳的,有喊的,那怕死了許多戰友,可大家幾乎都瘋了。”

“唉,”兩個太監能說什麼呢,只好嘆了一口氣,張中使道:“你繼續往下說吧。”

“第二場戰鬥我參加了,戰前王知縣便派出許多斥候注意着柔遠寨與淮安鎮敵人的動向。大捷過後,王知縣、姚巡檢與諸將再次誘敵作戰。雖然我沒有參加第一場戰鬥,但參與了謀劃。大捷后王知縣立即派人稟報孫公。孫公下令了。但下的命令不是作戰。而是讓大家立即回荔原堡警戒,同時勒令環慶兩州所有砦堡將士勿得出兵,任西夏人抄掠。還好,王知縣沒有執行,卻立即下令從後方調動兵馬,也包括末將的一營官兵。同樣爲了掩蔽,我們晝伏夜行。雖然不遠,可是山道難行。因此第一夜未到達目的地。不過西夏那邊也要集結軍隊。我們在一個山林裡休息,那邊在集結軍隊。第二天夜裡,我們到達東澗谷,挖好壕溝,做了記號,迅速從東澗橋上過去,隱藏在一個山峁裡,並且在身上披上了枯草做僞裝。敵人也派了斥候查探兩邊地形,可萬萬沒有想到我們並沒有埋伏在兩道山樑後,雞兒寨作戰的主力又在修工事。逼迫敵人爲了搶時間,步騎分開。然後我們在敵人步兵到來時,從山峁出來,於東澗橋將敵人一切兩半,先殲滅步兵,後殲滅騎兵。”

“高妙的戰術。”

“是啊,得感謝朝廷讓王知縣來,否則那來的這個戰術。這是猜人心哪。”

若王巨在這裡,能狠狠踹他一腳,猜人心能胡亂說嗎?

不過兩個太監也沒有往其他方面想。

“戰鬥結束後,本來是一次最好的機會,如果孫公敢戰,敵人分股抄掠,每一股敵人數量都不多,正好挾借大勝之勢,能將敵人五股抄掠的兵馬全部吃掉。然而孫公還是不敢,但那時餘下三股敵人繼續抄掠,爲了解救環慶危機,王知縣就想出了一個圍魏救趙之計。”這一回葉指使變聰明起來了,真實的乃是王巨想反抄掠一些財富獎勵將士。

“王知縣繼續用誘敵之計,刻意率領被打殘的三營將士,也包括末將這一營,晝伏夜行,攀山越嶺,來到雜裡寨下。但沒有攻寨,而是立即修起柵欄,將雜裡寨圍困,逼他們向疆砟堡救援,向白豹城求援。敵人看到我們是打殘的三營,又是步兵,孤軍在外,果然中計。那邊趙忠指使卻率領蕃騎,穿着繳獲來的西夏鎧甲,自大順城繞道白豹城前,再從白豹城前繞道雜裡寨。敵人兩堡大軍正在與我們作戰,趙忠指使率領兵馬殺到,西夏人看方向長相鎧甲,以爲是自己人,沒有設防,趙忠指使殺了過來,於是立即大潰。並且這次反抄掠,使敵人害怕了,這才一個個撤兵回去,嚴加提防,也逼得敵人結束了抄掠。指揮很重要啊。”

“不僅指揮重要,謀劃也重要。”韓太監道。

“中使說得對,但末將想問一句,與孫公有何關係?”

至此真相全部揭露出來了。

畢竟王巨的上報,孫沔要貪功,貪功就得修改,這一修改,連朝廷都不知道怎麼打勝的……

兩個太監面色沉重地找到了王巨。

張太監問道:“王知縣,西夏明年會不會入侵慶州?”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現在看起來孫沔真的又貪又懦,一旦西夏入侵,他們喜歡玩八萬十萬的大軍,慶州也必然會出事,到時候連同自己都有不查探清楚的失職。

並且這個官家可不象王巨所說的那樣是一個聖天子,脾氣古怪得要命,也必然會拿自己撒氣。

“九成會入侵,就是餘下的一成,也是因爲意外因素,比如西夏突然遭到大災,比如說吐蕃反攻西夏,比如內部突然動亂。否則十萬會入侵。”

“以孫公之能,能否守住慶州不失?”

“這個,這個……”

“王知縣說吧,潁王都支持你,你怕誰?”

“怎麼說呢,雖然我非是君子,可也要爲上僚違……”

“事關國家命運,還違什麼?”韓太監急道。

“那我就說實話,以孫公之能,他若繼續坐鎮慶州,輕則象三川口一役那樣,我朝將士損失慘重,至少大順城這個門戶丟掉了。重則整個慶州失守。”

“那怎麼辦?”

“怎麼說呢。”

“王知縣!”張太監尖着嗓子喝了起來。就算孫沔對你不錯吧,這是大事,得公私分明。

“那我就實話實說了。”

“說吧。”

“首先調走孫公,這不是害他。而是全他一世英名。然後再說慶州本身。敵人不會從原州入侵……兩位中使。切記,一定要對官家吩咐,不可輕易將我所說的泄露出去,那怕是兩府宰執。”

“這怎麼可以?”

“必須這樣做,至於爲什麼,你們回京時,請繞一些道,去延州面見程公。你們就知道了。”這時王巨已得知一些嘉佑八年輕泥懷側的事,很可憐,還是山那邊的野利部說的,不然王巨還不知道。

“爲什麼?”

“不用問爲什麼,最好繞一下道,你們就明白了。我還是說慶州的事,敵人不會從原州入侵,太偏,而且道路難行。但慶州到大順城到白豹城或到金湯城,都是大道。易於大軍前進。因此入侵的是大順城,柔遠寨。荔原堡。”

這就是王巨帶他們一行,察看一下的好處,不看光講難以想像,一看再分析,也就容易領會了。畢竟象趙匡胤那樣,看一看地圖便知道如何打的將領,在宋朝十分罕見的。就不要提這兩個太監了。

“因此防範的主要就是這片地區,只要有一干臣坐鎮慶州,就能化解這次危機,甚至都不用藉助其他州路的兵力,更不需要朝廷興師動衆派出大軍,或者浪費大量糧草錢帛來援救。”

“這樣最好不過,可上哪兒找這樣的幹臣?”張中使懷疑地問。

說行做難,不入侵便罷,一入侵那將是十萬大軍。就是十萬只螞蟻,也要好長時間才能踩死,當真西夏將士是螞蟻?

“有一個人能做到?”

“朝中有這樣的幹臣?”

“陝西轉運副使蔡公。”

“蔡挺?”

“就是他。”

“你可知道他是蔡抗的弟弟。”

“蔡抗怎麼啦?”

“蔡抗得罪了官家。”

當真王巨不清楚,太清楚不過了。

一把大雨將趙曙下蒙了,然而雨過天晴,趙曙故態復發,濮儀之爭再次開始。下雨時,蔡抗的話最多,不能嘲笑古人的眼光落後。例如司馬康,突然某一天對司馬光說:“你不是我父親,我親生父親纔是我父親。”

司馬光會怎麼想?

就是放在後世,這個眼光也不是很落後的,比如一戶窮人家養不起孩子,將子女交給別人哺養。別人好不容易將這個孩子養大成人成才,這個孩子突然對養父母說:“你們不是我父母,我親生父母纔是我父母。”

養父母如何想?

趙曙沒有一直留在趙禎身邊養,但交給他的卻是一個皇位!

然而趙曙卻果斷地罷去了蔡抗言臣之職,得,你做知制誥吧,不過蔡抗仍在羅嗦,趙曙一怒之下將蔡抗外放到了定州。

接着來,矛頭對着了言臣賈黯,外放到了陳州,賈黯想不通啊,心情鬱悶,活活氣得病死。見事不妙,呂誨、範純仁與王巨的“師兄”呂大防自己兒請求離開京城,司馬光索性躲着修書了。

同知諫院傅堯俞、侍御史趙鼎、趙瞻正好出使遼國,回到京城,聽聞這件事,主動請求回家待罪。

那正好,韓琦讓臺諫來了一個徹底的大換血,全部換上自己的心腹。

也許乍看這件事很簡單,不就是一個死人的名份問題嗎。實際趙曙、韓琦、歐陽修這麼做,帶來了極嚴重的後果。

第一就是臺諫機構,他們做什麼的?一是言事,二是監督羣臣,特別是宰相。自從韓琦趙曙開了這個壞例子後,宋真宗好不容建立起來的監督機構全部廢罷,爲權臣上臺打下基礎。若是王安石還好一點,關健後面的那個權臣……蔡京!

第二所謂的慶曆新政,它帶來的傷口好不容易讓趙禎挽救過來,一場濮儀之爭,又赤裸裸地撕開了,黨爭在治平時實際出現了堅固的雛形。

第三撕開了趙禎時的溫文爾雅的面紗,韓琦在教導大家權臣是如何煉成的,那就是兇狠,抱團!

所以明年春天,範鎮草韓琦遷官制,引周公霍光故事。

如果不明白,還有一個故事,夏竦爲了陷害富弼,弄到了一封石介寫給富弼的信,然後讓婢女摸仿石介的筆跡僞造信函,實際只僞造了一個字。石介原信上是勉強富弼要行伊周之事,但讓夏竦改成了要行周霍之事。

就動了這一個字!

伊尹輔佐商湯開創了商王朝。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死後,他全力輔助小皇帝,一面飽受讒言,一面東征西討,將商朝餘孽全部鎮壓,使得周朝海風宴平。將伊周二字聯在一起絕對沒問題。

霍光不用說了,廢了一個皇帝,立了一個皇帝。

若是周霍呢,這兩人都是凌駕皇權之上的超級權臣。這樣的人物,纔是所有君王的惡夢。

僅是一個字,范仲淹與富弼徹底息菜。

現在範鎮又將周霍拿出來了,韓琦,你好退下了。

韓琦只好上表求去。

然而趙曙離不開韓琦,於是責備範鎮,韓琦辭表不報,範鎮也低估了韓琦的臉皮,他纔不是謙謙君子范仲淹、富弼,趙曙不報了,俺繼續做首相吧。倒是範鎮自己被外放到了陳州。

那時候呂範他們還沒有離開京城,聯手上書:“伏見參知政事歐陽修,首開邪儀,以枉道悅人主,以近利負先帝,將陷陛下於過舉之譏。”

不報,再上:“臣等本以歐陽修首啓邪議,詿誤聖心,韓琦等依違附會不早辨,累具彈奏,乞行朝典……而臣等不能早悟明主之罪,益深重矣,豈可復居言路,爲耳目之官哉!”

也不要怪幾個言臣急,用東方不敗與嶽不羣兩人讓大家選擇,最討厭的會是那一個人?

九成會選嶽不羣。

若是賈昌朝夏竦這麼做,呂範他們還不會生氣,人家就是小人,乍的。可是韓琦不行哪,你是君子,所以幾人這話兒說得就難聽了。

趙曙逼得無奈,只好讓韓琦歐陽修自辨,兩人說:“冤枉哪,臣是忠臣。”

好吧,你們是忠臣,幾個言臣冤枉你們了。這才逼得三人自己要求外放……

蔡抗則是第一個悲催的言臣。

所以張太監說蔡挺是蔡抗的弟弟,不能推薦。(……)

第313章 後臺第519章 天上(上)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314章 錦袍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639章 八櫓船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445章 二王(中)第475章 鼓聲(中)第690章 正統第76章 世仇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743章 逼第693章 完了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464章 四樣物事(上)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59章 離去第122章 賭第269章 那一公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650章 海盜(下)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173章 攏心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402章 在等着第93章 第一躍(三)第243章 虎踞炮第451章 聖斷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823章 值第257章 吾願往第750章 張睦(下)第265章 朱序(下)第93章 第一躍(三)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806章 三國第520章 天上(下)第814章 狗不如第392章 合資第498章 後方第164章 蕃騎(下)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739章 裂車(上)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111章 挑戰第39章 勞動吧第654章 不會吧第27章 敗了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318章 資格第69章 泄密者第269章 那一公第165章 推官(上)第709章 聖儒(下)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183章 賽跑第659章 海戰(下)第138章 鄉黨第605章 冒泡(上)第182章 子午山第419章 剋星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91章 不滿第322章 小痛痛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778章 瘋了第192章 初戰(下)第574章 維穩第427章 擔心第796章 露底第609章 兇狠第621章 膽子大第78章 不合格第7章 路窄第661章 自曝第645章 長城(中)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25章 寶藏(下)第275章 威名(上)第179章 兄弟第138章 鄉黨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539章 會戰(四)第90章 好兆頭第255章 分裂第499章 清洗第38章 垂涎第489章 慘戰第485章 人樣子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282章 用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256章 上火把
第313章 後臺第519章 天上(上)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314章 錦袍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639章 八櫓船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445章 二王(中)第475章 鼓聲(中)第690章 正統第76章 世仇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743章 逼第693章 完了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464章 四樣物事(上)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59章 離去第122章 賭第269章 那一公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650章 海盜(下)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173章 攏心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402章 在等着第93章 第一躍(三)第243章 虎踞炮第451章 聖斷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823章 值第257章 吾願往第750章 張睦(下)第265章 朱序(下)第93章 第一躍(三)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806章 三國第520章 天上(下)第814章 狗不如第392章 合資第498章 後方第164章 蕃騎(下)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739章 裂車(上)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111章 挑戰第39章 勞動吧第654章 不會吧第27章 敗了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318章 資格第69章 泄密者第269章 那一公第165章 推官(上)第709章 聖儒(下)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183章 賽跑第659章 海戰(下)第138章 鄉黨第605章 冒泡(上)第182章 子午山第419章 剋星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91章 不滿第322章 小痛痛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778章 瘋了第192章 初戰(下)第574章 維穩第427章 擔心第796章 露底第609章 兇狠第621章 膽子大第78章 不合格第7章 路窄第661章 自曝第645章 長城(中)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25章 寶藏(下)第275章 威名(上)第179章 兄弟第138章 鄉黨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539章 會戰(四)第90章 好兆頭第255章 分裂第499章 清洗第38章 垂涎第489章 慘戰第485章 人樣子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282章 用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256章 上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