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誰有心機

“子安,沒有證據啊……”

刺相案在朝廷掩飾下,民間多半都相信是西夏人,不過老王不會真相信是西夏人做的,那麼會是誰?文彥博無疑是最大嫌疑者。

然毛用。

沒有證據,能拿文彥博有什麼辦法?

如果王巨指名道姓是文彥博做的,文彥博就可以彈劾王巨誣陷三朝老臣。

要知道文彥博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王公,你認爲我能不能讓所有海商都會俯首聽命?”

“子安,爲何問起這個?”

“王公,它很重要。”

“恐怕很難吧。”

“那就是了,文彥博將張睦誤殺,我又沒有辦法替他討一個公道,如果諸海商萬分失望,又象前幾年那樣,所有商貨不經市舶司,而是用私商手段進出,那會如何?這個也罷了,如果他們中斷向我朝提供金銀,又會引起什麼樣的變化?”

“銀行司?”老王一哆嗦。

如果開始那也罷了,關健是現在青苗法廢了,大牲畜與非商業作用的民宅也不計入戶等。

這個也倒罷了,就象王巨所說的,不當徵稅的卻是徵稅的主體,不當徵屋宅稅的卻是屋宅稅的主體。別的城市不說,就說京城吧,最少參差十幾萬人家,如果按照朝廷的宅稅制度去徵,僅是一個京城最少能徵上百萬貫宅稅吧。然而不要說京城了,整個大宋一年又徵了多少宅稅。

因此這些都不要緊,關健是中書已下詔通知全國各個州縣。按照這個新詔令。重新覈實各州縣百姓的戶等。這就意味着一半一等戶會變成二等戶,一半二等戶會變成三等戶,一半三等戶會變成四等戶……

如果沒有銀行的補貼,無論免役錢或兩稅,朝廷等着哭吧。

“文公不會這樣不顧大體吧。”

“王公,一個華山地震,被文公用來攻擊新法,這纔開起用天災怦擊新法的帷幕。於是有了鄭俠案,有了司馬光等人的彈劾,介甫公罷相!還有,東明縣事件,刺相案,張睦案……這些都與文公有着隱隱約約的關係,然而真想找他的把柄,卻什麼也找不到。不找吧,文公無卻處不在,包括我與大長公主的曖昧關係。他也能打聽到。論心機,慶曆五大君子。範龐富韓,無一人能及文公!”

“似乎……不行,子安,我們去見官家。”

“王公,我要避嫌,就不去了吧。”

“好,我來去。”

老王去見趙頊。

王巨則坐下來處理公務,堂吏進來說道:“太保,許侍郎與燕將軍求見。”

“讓他們進來。”

兵部侍郎許將與殿前副指揮使燕達被帶了進來。

先是許將發言:“陝西傳來消息,說西夏同樣十分困窘。”

“這是必然,不過許公,你還要下令陝西各前線將士必須注意,西夏非是我朝,特別是那個梁氏,乃是一個極端的窮兵黜武之輩。”

“主要這兩次敗得太慘了。”許將嘆息道。

王巨說六年,實際至少在這三四年是恢復時間,如果是原先,也不用注意了,前面王巨一回到京城,後面西夏立即偃旗息鼓。

“無妨,雖然我朝敗得很慘,可是國家龐大,能拖得起。不求進攻,只求自保,還是能做到的。”

許將下去。

王巨對燕達說道:“什麼時間回京城的?”

“王公,在南方我率兵與蒲甘一戰後,因爲哪裡天氣太熱,身體不適,戰後生了病,官家便下詔讓我回京。”

不管怎麼說,老燕也漸漸老了。

王巨心中嘆息一聲,又說:“雲南路其他地方還好吧?”

“基本平定了,但一些偏遠的高山地區,章公仍束手無策。”

“那也行了,至於那些偏遠山區,以後只好羈縻安撫了,國家的重心終是北方。北方若是能穩定下來,南方就不足爲患。”

“實際只要能將西夏平滅,我朝局面就會立即改觀。”

“沒有那麼容易……不說這些了,燕將軍,我請你來,主要是想讓你做一件事。”

“王公,請指示。”

“你來看,”王巨拿出一張開封地區的地圖:“兩場慘敗,包括京城一些將士也慘死在西北,故此我下詔書,從保丁當中選強壯者,充當禁兵,我想讓你帶着他們訓練。此外,這裡有一片牧區。”

這片牧區在開封與鄭州交界處,面積足足有兩千多頃,不過有一部分被豪強侵佔。

王巨又說道:“我打算將這片牧區整理出來,進一步地擴大新兵數量,至於城中的禁兵,若是年過五十身體虛弱者,即便不虛弱,年過五十五非是將領者,一律讓他們退役。”

“這個主意不錯,城中的禁兵戰鬥力太差了。但王公,即便如此,僅是這片牧區,又能安置多少禁兵?”

即便增加五六千禁兵,放在宋夏戰場上,還是於事無補啊。

“我知道,然而若是於陝西擴軍,現在這種情況下,百姓恍若驚弓之鳥一般,誰願意去當兵哪?即便擴招到了,也多是一些好吃懶做,或者是地痞無賴

之輩,還不如不擴。因此拖上一拖,看明年是什麼情況吧。但想伐夏,必須從現在就要準備。”

王巨又拿出一張大地圖,乃是河東路北部地區的地圖,他指着石州嵐州等地,說道:“這一帶還有幾片牧場,雖然朝廷陸續正式將它們用來牧馬,可一直沒有利用好。因此我打算從這裡再抽出六千頃牧場,用來安置邊軍。”

“若那樣,朝廷就會嚴重缺少牧場。”

“燕將軍,如果幾年後。連我與章公合力。都拿不下西夏。你認爲宋朝以後還有誰能拿下西夏?安心防禦吧,不要再做美夢了,那麼又何須大片的牧場?如果能拿下,有了西夏之地,朝廷又豈會缺少牧馬場所?而且一旦伐夏開始,府麟路尤其重要,一要配合陝西六路伐夏,二要防範遼軍南下。放在府麟路安置新邊軍。那是不可能了。但放在石嵐二州,卻沒有問題。並且河東多山地狹,百姓困苦,如果朝廷象鄭白渠那樣,每年提供十幾貫錢帛的薪酬,再分配給他們足夠的耕地,我相信還會受到許多丁壯歡迎的。那麼六千多頃耕地,至少就能擴招一萬五千名以上的邊軍,又是位於石嵐二州,北上就可以支持代州。跨過黃河,就可以支援府麟路。”

燕達小心地問:“朝廷財力能否跟上?”

不要以爲只擴招兩萬禁兵。招了,就得給相關的器甲,如果置騎兵,還要替其準備戰馬。

但王巨回來後種種舉措,似乎已經花掉不少錢。

“這個問題不大的。”王巨道。

只要絹交能得到所有人認可,那麼今明兩年就可以發行一億來貫絹交,也等於變相地賺取了近三千萬貫利潤,不過現在的貫數量更大的,然而也有兩千多萬貫,足以能支付這些花銷了。

兩人正說着話,小黃門進來說:“太保,官家傳你去延和殿覲見。”

“好,”王巨扭過頭,對燕達說道:“就這樣吧,你看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寫一個奏子給我。”

說着,王巨去了延和殿。

趙頊正苦惱地看着杭州市舶司獻上來的急奏。

“參見陛下,”王巨施了一個大禮。

“王卿,人是不是張睦打死的?”

“是不是,僅憑這道奏章還看不出來的。但文公斷案肯定有失偏頗,如果確實如這道奏章上所說的,只能證明死者是被張睦打過的,而且不是張睦先動的手。然後死者被扶回李家,第二天身亡,這段時間足以能發生太多太多的事。第一是在何處何時吐血,啓動了死亡?”

“是在李家,當天晚上。”

“陛下,是在李家,但在李家哪裡?門口,客廳,或者某一間下人的房屋,日暮時毆打發生,但是在回去後就吐血的,還是在一更時分,二更時分,三更時分?有什麼人看到了?這些都是要審問調查的,然而文公問都沒有問,就將張睦斬首了。文公難道是初出茅廬什麼都不懂的官員?當然,現在臣也不知道是不是張睦打死的。還有,那個秀秀所在的青樓離李家有多遠,臣都不清楚。如果是,殺人償命,即便文公斷案武斷,也不算是草菅人命。”

這說法還是比較公正的。

“如果是怎麼辦?”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那麼彼岸商人由我來安撫,難不成他們因爲有功勞,就能動不動將人打死?不過臣一直想不明白,爲何朝廷將文公調去杭州?”

“子安,這是老夫的主意,”王珪自責道。

“爲何?”

“去年慘敗,陛下需召你回來穩定軍心士氣,可是文公在洛陽一直對你有敵意,因此必須將文公調離洛陽。然而無論調往北方何處,都會有人呼應文公。可調到南方,也只有江寧與杭州可以安置文公了。”

老王這想法也不能說不對,只能調到南方,才能消除文彥博的影響。

可若是調到江寧,難道讓王安石與文彥博來一個王對王?

還有一個原因王珪未說,那就是某種意義上,看到吳楠毆打知州周潯,王珪也是不喜。當然,不可能將文彥博調到泉州與廣州了,但調到杭州,也是對海客的一種震懾。

然而反過來,如果文彥博對海客做得太過份,朝廷就可以進一步處罰文彥博,以便王巨好回來做事。

可老王雖是好心,卻萬萬沒想到,出了一樁毆打人命案。

但趙頊心中很是慍怒,黃和讓文彥博去杭州,文彥博在路上一直說,海商們桀驁不馴,揪着周潯就痛打,老臣怕啊。

這就是所謂的害怕!

於是他說道:“讓御史王桓去杭州查一查吧。”

主要是市舶司這份奏章說得不清不楚,誰也不能斷定人是否真是被張睦打死的。

是,是一種說法。不是,又是一種說法。

…………

“朱大郎,這個價格不對啊。”

“齊員外,哪裡不對?”

“西北都在傳言,西夏因爲窮困,舉國開採賀蘭硯,賀蘭硯應當便宜了,怎麼你還漲價了?”齊員外有些不高興地說:“咱都是老熟人哪。”

“齊員外,就是老熟人,纔給你這個價,你想一想,那賀蘭硯是從什麼地方採的?”

“賀蘭山。”

“是賀蘭山,但是從賀蘭山那個懸崖峭壁上開採的,那是賀蘭山,你懂嗎,比

崤山高上好幾倍,想一想開採難度有多大,別看現在還有貨,西夏舉國開採,用不了多久,易於開採的地方就會全部開採完了。到時候它的價格甚至比洮硯、端硯價格更高。”

賀蘭山,好……遙遠!

齊員外忽信忽疑,不過他也無所謂,不就是幾塊硯臺嗎,就算漲價了,換其他的硯臺就是了。於是看貨單上其他的價格。

“齊員外,最近我看你氣色有些不好啊。”

“好纔怪了。”

“齊員外,依我之見,還是認爲你放放手吧。”

“你不想錢,那麼這一張竹紙在杭州只有二十幾文,你卻賣五十文。”

“那能一樣嗎,從杭州運過來,難道真沒有運費啊,況且這也是京城團行漲的價,與我有何關係?倒是你這一回得改行了。”

齊員外愁上心頭。

他主要就是以放高利貸爲生,銀行司設立,對他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想到這裡,唉聲嘆氣。

“其實依我之見,倒也不用嘆氣,你知道新知州與那個太保是什麼關係嗎?”

“那又如何,從京城攆到青州,又從青州趕到陝州來,他能翻起什麼大浪?”

“那也未必啊,如果你們齊心合力,勸說那個安知州,況且我又聽說了一件事,文公在杭州將一名海商首領未經覆奏就斬了。”

“哦。”

“杭州有些遠,可洛陽近啊,洛陽有誰,你知道嗎?”

“洛陽有誰?”

“富公哪,還有好幾個高官呢,他們與文公,安知州關係都不錯,如果你們勸說好安知州,從官員再到各主戶商賈一起聯名進京,向朝廷抗議,此事還不是就中止了。”

“那不可能的,熙寧變法都沒有阻止好,況且是銀行司。”

“我說你就不懂了吧,王介甫是一個人嗎?呂惠卿呂公,韓絳公,韓維公……好多人在幫他,但誰幫那個新宰相。”

這家文房店主朱純也只是說一說,不過齊員外卻沉思起來。僅憑陝州鄉紳與安燾是不行的,但若是將洛陽一些官員與諸鄉紳聯合起來,說不定還就成了。

況且文彥博在杭州又開始發力了。

想到這裡,他也不問賀蘭硯了,立即拱了拱手回去。

“哎,齊員外,你還未說今天採購多少筆墨紙硯哪!”朱純在後面喊道,但齊員外哪裡能聽得進去。(。)

第824章 遲了第127章 好高第138章 鄉黨第317章 坐臥者第78章 不合格第82章 鬧大吧(一)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754章 養豬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782章 捨得第319章 加強版韓琦(上)第83章 鬧大吧(二)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458章 胃口好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23章 香玉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790章 五天第173章 攏心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219章 賀蘭硯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54章 插釵第473章 迷宮(下)第455章 存在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759章 張睦(上)第640章 前世第244章 蕃奸第772章 不殺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794章 讓(上)第724章 孤臣?第356章 世襲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283章 應戰(上)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287章 實話第519章 天上(上)第265章 朱序(下)第704章 殺母(上)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486章 買安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76章 世仇第535章 號角第358章 不可傳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429章 道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102章 蛋痛了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369章 雪別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427章 擔心第380章 桑弘羊第572章 提醒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571章 貴人第358章 不可傳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520章 天上(下)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634章 足跡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283章 應戰(上)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848章 誘餌第788章 酒語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150章 葬花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414章 粗人第202章 不明白第227章 燒酒戰爭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152章 弟仇(下)第672章 南帝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319章 加強版韓琦(上)第456章 拿捏(上)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162章 立威(下)第725章 斷錯了第690章 正統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
第824章 遲了第127章 好高第138章 鄉黨第317章 坐臥者第78章 不合格第82章 鬧大吧(一)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754章 養豬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782章 捨得第319章 加強版韓琦(上)第83章 鬧大吧(二)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458章 胃口好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23章 香玉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790章 五天第173章 攏心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219章 賀蘭硯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54章 插釵第473章 迷宮(下)第455章 存在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759章 張睦(上)第640章 前世第244章 蕃奸第772章 不殺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794章 讓(上)第724章 孤臣?第356章 世襲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283章 應戰(上)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287章 實話第519章 天上(上)第265章 朱序(下)第704章 殺母(上)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486章 買安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76章 世仇第535章 號角第358章 不可傳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429章 道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102章 蛋痛了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369章 雪別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427章 擔心第380章 桑弘羊第572章 提醒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571章 貴人第358章 不可傳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520章 天上(下)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634章 足跡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283章 應戰(上)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848章 誘餌第788章 酒語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150章 葬花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414章 粗人第202章 不明白第227章 燒酒戰爭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152章 弟仇(下)第672章 南帝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319章 加強版韓琦(上)第456章 拿捏(上)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162章 立威(下)第725章 斷錯了第690章 正統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