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考驗

他們這樣想也無不可,程昉最後的結局,確實有點可惜。 而他在鄭白渠做爲重要的助手與王巨共事很長一段時間,有着一定的友情,文彥博又是王巨最大的政敵,所以王巨早晚會替程昉打抱不平。

然而出忽他們的意料。

王巨繼續說道:“臣在南方聽聞許多御史與士大夫彈劾程昉囂張,魚肉百姓。是否如此,我只舉一個例子。興修水利,百姓有得有失,如程昉主持漳河水利。舊河完全淤塞,想要治理,只能另開新河。程昉也是這麼選擇的,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比較合理。然而重新開一道新河,就會侵佔大量良田,新河周邊耕地受益了,然而被新河佔有的良田戶主受害了。得益者未必會感謝,受害者卻立即叫苦連天了。因此許多百姓進京準備狀告程昉,程昉聽聞後,連忙讓相關知縣勸阻下來,親自趕來一一解釋道歉,並且表示會支付一定補償,這纔將這羣百姓勸說下來。”

“如果程昉真如一些大臣所說的那樣狂放自傲,囂張無比,何須這樣做?他在河北主持的各項河工都是大型河工,那一項河工不是關係到國家大計,而且這些侵佔,也是不得己之策,何須解釋?換成臣,直接給予一些補償,如果補償還不能滿足,直接押入大牢。押入大牢還不安生,臣則一定以騷亂河工爲名,將他們一一處決,以此來震懾宵小,保持河工暢通無阻的進行。”

他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鄭白渠就是卡嚓了一些宵小,讓當地豪強不敢動彈,最終保障了鄭白渠的峻工。

“他爲何要這麼委屈求全?正是害怕士大夫反對,爲何,他是宦官哪。難道宦官就全是壞人嗎?還有我朝對蕃人也不信任。難道蕃人蠻人就全是壞人嗎?那麼開國之初名將慕容延釗、康延澤、党進,還有如今府州的折家軍,他們是不是漢人?世人譏唐玄宗安史之亂,甚至連帶着譏設楊玉環高力士。然而陪伴唐玄宗左右,不離不棄,只有高力士一人也!”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可是身爲大宋士子張元與吳昊又做了什麼?陛下即位後,人口迅速增漲,人口膨脹將會成爲我朝嚴重的危機,但也說明陛下治國有方,否則何來的人口迅速增漲?不過歸根到具體的原因上。最主要的還是農田水利法,論河北的農田水利法的成功以及許多利國利民的水利峻工,程昉無疑是首功之臣也。看看有了程昉河北水利是什麼情況,沒有了程昉主持,河北水利又成了什麼情況?”

“但因爲他是宦官,士大夫鄙之。因爲修河,讓一部分豪強鄉紳不滿,恨之。 因爲是河北農田水利法的最重要主持人,一些反對變法的士大夫仇之。因爲功績赫赫,特別這些功績來自一個宦官。一些士大夫妒之。於是一時間無數大臣對他彈劾攻擊。特別是身爲大宋巨摯的文公親自出手,想一想文公的身份,再想一想程昉一個小小可憐的宦官身份,他能不懼怕嗎?”

“想要做好河工有多難,臣是身有體會的,百姓要組織,物資要調度,河工得細心考察地形,得每一天進行監督,稍有差池

。就會出大事故,那麼只能親力親爲,風裡來,雨裡去。程昉於河北主持了那麼多河工。想一想數年熬下來,身體還能健康嗎?再加上文公出面直接打壓,朝廷無一人替其主持公道,又憂又懼之下,終於英年而逝。”

這樣一說,一個悲情的程昉就浮現在趙頊腦海裡了。

“這是朕的失誤啊。”

“都過去了……”呂公著含糊地說。

“呂公。我非是想彈劾文公,也非是想替程昉討一個公道。而是用此來舉例。以臣之策,黃河最少能太平兩百年!”

這非是虛言。

因爲王巨這套治河之策,是放大加強版的勒輔治河之策,並且現在黃河與各條支流還不象清朝那般地惡化。

只要做好了,兩百年沒有大型決堤事故還是能保證的。

“然而正是因爲這個原因,不提會花費多少錢帛,也沒有那一個大臣願意主持此項河工。即便主持了,多半會敷衍了事,錢花了,也不會有成效。”

不要說其他人了,就是讓王巨去主持,王巨也不幹。

且看包拯吧,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厲害吧。事實小白臉老包雖然沒有後世傳說中那個黑臉包青天神奇,但也能算是一個接乎完美無暇、剛直無私的清官了。

朝廷讓他查河北隱田,老包也興沖沖下去查了,結果數月摸下來,灰溜溜逃回京城,說俺老包也沒辦法。

得罪的人太多太多了,連老包都得罪不起。

“王卿,真無一人能勝任?”

“恐怕是真無一人能真正地主持臣所議的河工,就連陛下都不行。”

“咦。”

“陛下,大宋天下乃是陛下與士大夫共治的天下,雖然您坐着,我們站着,但我們聯合起來,陛下只能委屈求全。所以面對臣所提議的大河工,陛下同樣會束手無策。”

“王卿!”

“陛下勿怒,士大夫爲大,陛下爲二。”

趙頊與羣臣瞠目結舌。

但王巨並不是在放雷,事實做爲任何朝代的皇帝,在牽就時還得牽就,如果想欲所欲爲,那麼王莽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怕他出發點是好的都不成。

不過聽在趙頊耳朵裡,他以爲王巨這是在譏諷文彥博呢。

“陛下,黃河依臣之見,只好這樣了,不提這種困難,就說開支,恐非朝廷所能承擔得起的。或者強行役使百姓,只能會引起更大的騷擾。”

然後向西邊努了努嘴。

不是擔心軍事嗎

將西夏解決掉,那麼宋朝就可以在河北投入更多的力量,包括物資錢帛,廣建壕溝城堡,以及更多的精兵猛將。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國家未來不會象趙佶那麼腐敗的話,不要提金人南下,就是元蒙面對着這種強大的堡砦防禦戰術,最終也會慫了。

趙頊會意。便沒有再討論黃河。

王巨又說道:“方纔訶黎三世所言,雖有些失禮,但也能看出他對我們大宋的忠心。國家得到交趾,等於是得到了一個大儲備糧倉。可是邊上有一個強大的真臘。有占城牽制,朝廷統治交趾就不會分去太多的精力。因此只要占城不背叛我們大宋,我們應當對其儘量的安撫。呂公,孫公,我這樣說。你們同意吧。”

不怕呂公著,就怕孫固,如果以他的身份,想搞什麼妖蛾子,王巨在朝堂還好一點,不在,那就慘了。

所以王巨藉着這個機會將話挑明瞭說。

“子安,你這是何意?難道某是不識大體之輩!”孫固惱道。

“那就好,那就好,陛下。正好新年開始,兩府三司羣臣都在這裡,臣再進一言,禁止百姓隨意捕殺燕隼、燕類、大山雀、啄木鳥、喜鵲、烏鴉、蜻蜓、瓢蟲、螳螂、青蛙與水蛇。”

“這……”趙頊又目瞪口呆了。

王巨解釋道:“臣在南方時,曾有意託海客從海外帶着一些島嶼上的鳥糞,交給一些主戶使用。這些鳥糞的肥力勝過農家肥十倍。臣之所以這麼做,一是使海客們再拓生一條財源,二是它的推廣,能有效的提高莊稼產量,達到最終改善種子的用意。可是臣這項舉措失敗了。”

“爲何?”趙頊與大夥還是第一次聽說。

“海船造價十分高昂。而且一年只能往返一次,一艘船還需要大量的水手船伕,另外每隔兩三年還要保養一次。因此運費成本很高。況且還要派人上島開採出來。所以無償給予那是不可能的。然而第二次這些海客不再無償給予,而是當成商貨出售。沒有一個人願意購買了。具體原因很簡單。雖然它們確實使莊稼產量增加了,可是現在的莊稼有着太多的不確定性,不但有天災人禍,還有各種害蟲,以及各種病症。”

各種病菌引起的植物瘟病那是沒辦法了。

至於害蟲同樣辦法不多。

不過這些益蟲益鳥如果能保護好了,給它們更廣泛的生存空間。也能減少害蟲的危害。

因此王巨提出對這幾類益蟲益鳥進行政策性的保護,禁止捕殺,禁止當成食物上餐桌。

也不要以爲它是玩笑,在宋朝,就有許多人吃蛇吃鳥了,也包括青蛙,甚至許多百姓將青蛙捉來,餵鴨子。

不過這些蟲兒鳥兒放在延和殿說,就有些兒戲了

看着大夥狐疑或嘲諷的眼神,王巨又補充了一句:“陛下,蝗蟲之害陛下可知?然而蝗蟲同樣有着天敵,那就是青蛙與許多鳥類,臣在南方曾刻意派人僞裝觀察,一隻大山雀一天可捕食兩百多條害蟲,至於一隻喜鵲可能一年能吃掉一萬多隻蟲子,包括蝗蟲。”

根本沒有派人觀察這回事,但誰知道呢?

然而蝗蟲之害,大家都懂的。

每當大旱災過後,就必然會迎來大規模的蝗災,這個蝗災引起的後果甚至比旱災本身還要嚴重。

因此趙頊臉色終慎重起來了。

不過呂公著卻長吐了一口氣。

王巨遇刺案,至今還沒有一個真正的說法。至於朝廷所說的西夏派人行刺,呂公著豈能相信?

如果是王巨本人導演的苦肉計,那就算了。

如果不是王巨導演的苦肉計,文彥博肯定是第一個懷疑對象。

所以剛纔王巨說起程昉,還真讓呂公著擔心。

但王巨輕描淡寫略過去了,又說到這個動物保護上了,那麼就不會再針對文彥博了。

似乎趙頊也有這樣的想法,因此說道:“這樣吧,你回去後寫一道奏本,然後遞給朕。”

“喏。”

實際趙頊好,呂公著好,他們都想錯了。

依政縣的遭遇,王安禮的高傲,益州官員的冷漠,無疑讓王巨的喜悅化爲泡影。

因此王巨一直在想辦法。

那怕行相案過後,王巨也不敢做事,因此這數月以來,除了廢罷市易法,重置南方發運司,餘下的僅是微調。

但這樣是不行的,並且用不了多少年,說不定還會有元佑之亂。

然而想做事,就必須得到趙頊更多的信任,以及更多的權利,那麼才能放開手,大刀闊斧地做事。

國內打好基礎,才能放手對付西夏。

可現在有這個條件嗎?

因此王巨做了兩手打算,一是看趙頊能給予他多少支持,支持力度大的話,是一種做法。支持力度不大,繼續異論相攪,那麼就是另外一種做法,一種更激進更暗黑的做法。

所以王巨刻意將程昉的遭遇輕描淡寫略過去,非是他不想替程昉討公道,而是對趙頊的第一道考驗。(~^~)

第150章 葬花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822章 是他第262章 斬龍(上)第854章 囚籠(中)第739章 裂車(上)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384章 《感事》詩第138章 鄉黨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28章 高人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397章 名額第532章 南來風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479章 貪婪第178章 子安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51章 想法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189章 不能言第403章 私軍(上)第24章 寶藏(上)第165章 推官(上)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332章 水與火第802章 有了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663章 老朋友第686章 山林第820章 屍車第338章 小人第14章 小翅膀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20章 講道理第419章 剋星第630章 條件(下)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739章 裂車(上)第563章 羞侮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824章 遲了第43章 大哥第335章 高利貸第534章 小孩子第693章 完了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731章 假像第171章 貴人第181章 神文字第620章 威名(下)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686章 山林第824章 遲了第862章 崩第806章 三國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817章 一波波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269章 那一公第820章 屍車第728章 黃河第78章 不合格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525章 心機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35章 關學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799章 不敢碰第563章 羞侮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271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21章 朱鈔第346章 潑污第202章 不明白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369章 雪別第499章 清洗第794章 讓(上)第820章 屍車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815章 溫馨第271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631章 不過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284章 應戰(下)
第150章 葬花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822章 是他第262章 斬龍(上)第854章 囚籠(中)第739章 裂車(上)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384章 《感事》詩第138章 鄉黨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28章 高人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397章 名額第532章 南來風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479章 貪婪第178章 子安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51章 想法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189章 不能言第403章 私軍(上)第24章 寶藏(上)第165章 推官(上)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332章 水與火第802章 有了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663章 老朋友第686章 山林第820章 屍車第338章 小人第14章 小翅膀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20章 講道理第419章 剋星第630章 條件(下)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739章 裂車(上)第563章 羞侮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824章 遲了第43章 大哥第335章 高利貸第534章 小孩子第693章 完了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731章 假像第171章 貴人第181章 神文字第620章 威名(下)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686章 山林第824章 遲了第862章 崩第806章 三國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817章 一波波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269章 那一公第820章 屍車第728章 黃河第78章 不合格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525章 心機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35章 關學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799章 不敢碰第563章 羞侮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271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21章 朱鈔第346章 潑污第202章 不明白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369章 雪別第499章 清洗第794章 讓(上)第820章 屍車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815章 溫馨第271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631章 不過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284章 應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