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驚喜

看了一眼南川寨,阿里骨狠狠地罵了一句。

他從洮州返回,襲擊河州城,想要攻破河州城,必須攻破河州城的南大門南川寨。

並且守衛南川寨的還是兩個無名小將,王贍王厚,其實這兩人不能稱爲無名了,他們隨父親王君萬、王韶身邊,早就立下赫赫戰功了。

如果不是他們手中兵力太少,可能大夥對他們也不是太相信,否則兩人都可以將軍隊帶出城,與阿里骨扳扳手腕,看誰的力氣大。

因此阿里骨苦攻數天不下。

開始時苗授還是不大放心的,阿里骨可是帶着七萬馬步軍氣勢洶洶而來的,但幾天後,苗授終於在河州放心大膽地吃茶了。

幾天不能下南川寨,反而折損了大量將士,阿里骨一怒之下,下令焚燒周邊兩萬多廬舍,搜刮當地蕃人地窖中的藏糧三萬斛,然後脅迫杓家與羊家兩部數千百姓爲民夫,折向了熙州。

其實阿里骨越是這麼做,熙河路則會更有更多的蕃人對他失望。

當然了,包括南會州那邊,只能發生一回,如果次次這樣,說明宋軍無力保護,那麼反而會有許多蕃部倒向了西夏或者吐蕃。但也不是阿里骨見識短,這麼多兵馬得要吃啊,在這個冷兵器時代,他們又是蕃人,餓極了,不要說殺人放火搶糧草了,什麼事做不出來。

阿里骨又滑向了熙州,對此苗授也無能爲力,熙河路兵力太少了。

而且根據王巨的方案,阿里骨這一部暫時不要管,主攻的還是洮州那邊,不過那個鬼章十分難纏,因此苗授又將可憐的兵力分去一部用於支援種誼。

所以現在,除了極少數重要的堡砦城池外,餘下的堡砦都放棄不要了。

但大夥對王巨這個方案比較贊同的,兩國兵力聯合起來。將近二十萬了,周邊宋朝只有秦鳳路、熙河路與涇原路的兵力,三路加在一起,能有多少兵力。況且還要分去不少兵力用兵鳴沙城呢。

只能集中兵力,一口一口地吃。

至於熙州那邊,苗授也不擔心,因爲那邊還有一員虎將,那就是王贍的父親王君萬。此戰好多王,王君萬父子,王厚,烈士王珪之子王光祖,王恩,王愍,王文鬱,王文振……但可不是王巨有意的啊,姓王的人太多了。

不過苗授忽然一驚,他想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定西城。

阿里骨能滑向熙州,就能滑向定西城,一旦兩面夾擊,攻破定西城,蘭州就危險了。並且要命的是定西城禹藏花麻本來就是一個首鼠兩端的人物。

於是他將這個判斷立即用快馬通知章楶,這很有可能的,章楶立即下令,讓甘泉堡的王光祖、駐軍在靜邊寨的劉舜臣,帶着兩將官兵搶在吐蕃人到達前,入駐定西城。秦州韓緒入駐甘泉堡,趙說率兵入駐鞏州增援。

下完這道命令後,章楶微嘆一聲,不要以爲阿里骨滑得好玩。實際這樣滑,阿里骨很危險的,如果宋軍兵力足,可能就讓他這九萬(還有兩萬在洮州)兵馬有去無回了。

但手中兵力不足,只好眼睜睜地看着阿里骨猖獗地滑來滑去。

實際上所有計劃都制訂了下去,否則章楶寧肯吃掉阿里骨這部兵馬。而不是對付西夏,因爲只要將這九萬兵馬啃下來,宋朝就可以輕易的收復湟州,再徐徐對付西夏不遲。

但現在改變計劃顯然是來不及了。

事實阿里骨也只滑到了熙州,不敢再往鞏州秦州滑。

道理與李元昊躍馬長安城外一個樣,他這個舉動將宋朝嚇壞掉了,事實李元昊也不敢強行攻打長安城,儘管長安城中有大量財富。只要攻打,就陷在這裡了,即便攻下來,李元昊損失也會十分地慘重。但陝西路還有大量駐兵的,四面合圍上來,他就是得到大量財富,也休想回去了。所以在長安城外揚了一下威風,迅速撤了回去。

不過熙州同樣不好攻的,因此阿里骨又將視線轉向了定西城,這也是必然。

但他與感到兵力有些分散了,於是在用兵定西城之前,對鬼章下了一道命令,讓鬼章在洮州東北角架設飛橋,以便相互往來。

這也是拘於地形之故,洮州北部就是露骨山,王韶奇襲洮州,翻的就是這座山,不過那是奇襲,現在阿里骨不需要所謂的奇襲,況且架設飛橋,是便於往來,何苦要翻越高大險峻的露骨山。此外唯一的山口,早先吐蕃就築了鞏令城,冶力關,現在被宋軍佔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連南川寨阿里骨都攻不下來,況且是這樣的險關?

因此於洮水上架飛橋,那麼自洮水以東,向北順着抹邦山就可以到達熙州了。至於種誼,開始種誼都不敢用兵了,阿里骨根本就沒有在意。

要麼你有膽量出城作戰吧,俺們等着你,出了城,你們宋軍還能發揮多少戰鬥力?

…………

王巨也沒想到阿里骨膽大包天,居然滑到了熙州,看着地圖上吐蕃所到的箭頭所在,王巨也想吃掉他們啊。

但看了半天后,王巨同樣也嘆了一口氣。

“太保,爲何嘆息?”許將問。

“許公,如果當初遼國南下時,王超將軍果斷地帶着十幾萬定州官兵南下,切斷遼國的後路,寇萊公會不會同意真宗的澶淵之盟。或者李元昊兵臨長安時,收不住貪心,攻打長安城,陝西數路官兵以及京城的禁兵從四面八方合圍過來,又會是如何?”

這樣一說,無論韓縝或許將都明白了。

阿里骨滑得太遠了,但他與宋軍攻夏不同,宋軍在靈州城下雖然慘敗,但將沿途的堡砦城池一起撥掉了,所以只要能逃出來,就能逃回去。然而現在熙河路雖然兵力不足,甚至放棄了大部分的堡砦,但重要的堡砦城池還在宋軍控制之中。

實際阿里骨這麼做,看似囂張,實際很冒險。

即便大開大合的王韶用兵吧。也是先拿下抹邦山,再拿下熙州,然後用兵河州洮州,即便這樣。一度還差一點讓吐蕃人切斷後路,因此於沿途重要的所在,修建了幾個堡砦,保障供給安全,這才漸漸將熙河收復。

哪裡象阿里骨這般的猖狂?而且阿里骨這支軍隊不完全是騎兵。與王韶一樣,馬步軍混雜着的。

“早一點將京兆路官兵調過去就好了,”韓縝也嘆氣了。

王巨搖了搖頭。

京兆路最能打的官兵,無外乎就是鄭白渠那些保捷,可是他們隨高遵裕前往靈州,損失慘重,當年訓練的幾萬保捷,如今只剩下一萬餘人了。

可能還會用上,但那得到真正的伐夏,一戰定乾坤之時。現在這種拉鋸戰,沒必要,也不忍再調動這些兵士了。

餘下的保捷,那別當真了,至於禁兵,軍紀嚴明的幾將官兵同樣陸續調往前線,餘下的官兵,同樣也不能當真了。

還有鄜延路的官兵,路途太遙遠,不宜調動。

實際參戰的四路官兵數量並不少。關健這四路各堡砦依然還要派官兵留守,至於蕃兵,現在的蕃兵與保捷一樣,半牧半耕。不然朝廷發放的薪酬太少了,正是有這些耕牧的收入,並且免稅,才使他們收入增加,增加了收入,纔有信心出戰。可是夏收就要上來了。與西夏不同,一道橫山隔阻,使得陝西各路天氣比西夏天氣要暖和一點,夏收的時間同樣也提前了數天。所以四路官兵數量是不少,但無法全部調動出來……

同時王巨章楶用兵,與王韶不同,王韶是大開大合,王章二人則是精於種種算計。

如果是王韶,那麼就可以從蘭州抽調一部分兵力,雖不及阿里骨手中的兵力多,但王韶絕對敢戰的。

但換成了王巨與章楶,那就有算計了,不象西夏,王章二人早在鳴沙城佈下了一副好棋,可是阿里骨出忽意料地滑到了熙州,哪裡有時間安排什麼好計策。

那麼就要算計了。

在城中堅守是不行的,即便保住各堡砦不失,還是被動挨打。

至於出城野戰,實際宋軍並不象阿里骨所想的那麼弱。

特別是對付吐蕃人,宋軍根本上從來就沒有懼怕過。問題還是兵力……

如果兵力差不多,王巨與章楶或許敢對阿里骨這支軍隊下手了,況且熙河路主將是苗授,那怕就是付出重大傷亡,那也是值得的,這支軍隊吃掉後,湟州等於垂手可得了。

關健兵力懸差太大了,或者從當地調集各蕃部的強人壯馬過來,用吐蕃人對付阿里骨的吐蕃軍隊,那得開多大的腦洞,纔敢這麼做啊?

但也不能說王巨與章楶合在一起還不及王韶,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短處。

機會大好,可胃太小,吃不下只好不吃了。

王巨放下了手中這些急報,又想了想。

宋軍一直沒有真正動手,但到了這時候,大約的結果,王巨已判斷出來了。

於是他到了三司,翻看了一下國家收入支出的總賬,心中又覈計了一下宋朝未來的盈餘。

恩,是盈餘,雖然宋朝收入降至一億八千萬,但這個收入基本能保住的,雖然明年沒有三千萬刺激,也沒有三千一百萬基建的拉動,不過南方三路開始向朝廷輸血了,雖不多,但能將這個收入保持着持平。

從今年起不會撥款用於基建了,也不會撥款用於保馬戶保丁戶補貼了。

因此從今年起不計兵費的話就能產生更多的盈餘,也能大約地將未來國家每年盈餘算出來。

當然,如果宋朝發生大的災害,王巨也悲催了。但宋朝這幾年有大災害嗎?王鉅細想了一下,雖記不清楚,但似乎在史上元佑之初,國家應當沒有大型災害吧。

不過還有一個吐蕃呢,就不知道內庫有多少盈餘……王巨心中想到,隨後覲見趙頊。

“陛下,想要平滅西夏,最少得集結陝西與河東兩路大部分兵力。”

趙頊點了一下頭,現在他知道想滅西夏實際真的不容易。

“但阿里骨背叛朝廷,一旦我朝大軍北伐,阿里骨要麼乘機侵吞甘肅等州,無疑立即坐大。是滅一狼,又生一虎也。甚至以他的膽大妄爲,說不定乘機反攻熙河路,甚至秦州渭州。那麼我朝大軍在西夏境內進退失據,十之八九就會落後關羽在襄陽時的局面。那時我軍又危矣。”

“朕也在擔心這件事啊。”

“擔心倒也不用擔心,畢竟吐蕃現在所剩的地盤並不是太大,阿里骨又是回鶻人,有許多部族心中不服。雖然到了湟州地界。親近宋朝的蕃部少了,但相信有的部族寧願接近我朝,也不願意接受阿里骨。當然了,這得看我朝大軍強不強大……”

“卿之想法是先取吐蕃,後滅西夏?”

“正是。”

計劃不得不改變了,就連滅西夏也要放到後年了,但原先說好的,是明年就伐夏。

得要講清楚,否則王巨坐擁陝西六路官兵,章楶又坐擁河東路官兵。他與王巨關係一直很親密,如果有人做文章,又讓趙頊懷疑,這個戰爭同樣沒辦法打下去。

但這個問題也不大,趙頊不能連這個也不明白哉。

不過趙頊擔心地問:“那需要多長時間。”

“不會很長……這一戰會給陛下帶來一個大大的驚喜。”

“哦。”

什麼驚喜,王巨沒有說,但很快就要到來。

因此這一戰過後,西夏可能徹底息菜了,那麼王巨去了陝西路後,就可以安心經營湟州。只要西夏不牽制,拿下湟州,也未必那麼困難。還有一條,阿里骨畢竟纔剛剛勉強將吐蕃內部整頓。如果給他時間,湟州各部吐蕃能緊密地整合在一起,但現在嘛……雖不是一團散沙,但更不是一塊鐵板,這時用兵湟州,比宋徽宗時用兵湟州難度更低。再過四五年。給了阿里骨整合時間,那就是兩樣了。

但王巨話音一轉,說:“如果臣與諸將士能成功的話,西北安矣。”

沒有了吐蕃,往西方就是大沙漠戈壁灘了,雖有人煙,人煙寥寥無幾,無法對宋朝構成威脅,或者更遙遠的回鶻人,敢對宋朝不利嗎?

那麼可能就會是內部有一些小叛亂,但這個也用不了多少軍隊的。

宋朝就可以安心於北方了。

“不過這樣一來,戰爭規模變得更龐大,兵費不菲。而臣用兵,向來奢侈,非是奢侈,而是想激勵將士。所以臣剛剛去了一趟三司,看了一下國家財政收入支出情況,心中又盤算了一下,恐財政仍然不足。”

“內庫還有一些儲存……”

“臣知道,但內庫能有多少錢帛?因此臣想到了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

“這個辦法不到萬不得己時國家切莫執行……”王巨猶豫了一會兒才說,其實這個辦法真的不錯,可是宋朝還是一個帝制國家,如果君王昏庸,胡亂地將這個策略納用,後果就糟糕了。

王巨將這個策略與他所擔心地一一說出。

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不過王巨擔心的也不無道理……趙頊想了一想,說:“王卿,你勿用擔心,朕會將它記下來,當成制度一一傳遞下去。”

“那臣就放心了。”王巨長吁了一口氣。

如果不是這個辦法,說不定朝廷只好加賦於民了,其實只要將西夏與湟州這兩個國家一起解決,即便百姓吃一點苦又能如何?關健在這時候,什麼妖蛾子都有,只要加賦了,王巨一旦到了彼岸,無疑會有許多人用此做文章,甚至破壞掉王巨所打下的大好基礎。

錢的問題解決了,王巨準備告退,趙頊忽然問:“姑姑在那邊還好嗎?”

“怎麼說呢,雖然豐市是彼岸最大的港口與最大的繁榮城市,也是居民最多的安置點,但豐市規模頂多與我朝中州相媲美,如果大長公主殿下安於享樂,安於繁華的生活,在那邊肯定呆得不習慣。不過殿下性格安靜,生活樸素,倒也能適應。”

趙頊不語,來回走了好幾步。

在另一個時空,只看到趙曙趙頊父子對苗家與趙念奴與她母親不錯,實際中間有內情的。

趙曙初抱到宮中,曹老太太嫌疑他母親乃是一個逃荒過來的南方奴婢。十分不喜,如果不是苗貴妃庇護,最後趙曙還不知會有什麼下場。

明白了這個,或許就明白趙曙對曹老太太爲何不“孝順”了。

後來趙禎真的無子了。曹老太太纔將趙曙當成了奇貨可居,將外侄女高滔滔嫁給了他。但新的危機來了,趙禎廣納妃嬪,生下了好幾個子女,那時趙曙依然危機重重。在宮中遭到了一些排斥,這也是必然,那可是這世間最黑暗的地方,只是難以在史書裡看到罷了。

那時候趙念奴還沒有下嫁,對這個大侄子很不錯,沒有想到,嫁到李家後,生生讓一羣大臣與惡婆婆逼瘋掉了,所以一即位,立即貶斥李瑋。不過趙念奴似瘋非瘋,心情鬱結,無人安慰,熙寧三年便死掉了,人在人情在,人走人情空,趙頊也就沒有再報復李瑋了。

現在人還活着,卻被逼得逃到了“荒郊野外”,在趙頊眼中,彼岸再繁榮的地方。還不是等同荒郊?

因此趙頊想到此節,心情也不大好。

“陛下,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乎?殿下在那邊真的很好。陛下勿用擔心。”

“你寫信給她,不,朕親自寫信給她,她帶回來的禮物,朕很喜歡,就不知道她喜歡什麼樣的禮物?”

“陛下與諸宗子公主平平安安。對於殿下來說,就是最大的禮物。”

趙頊又默然。

“陛下,你身爲人君,不可兒女情長。”王巨又勸說道。

其實說一說也不要緊,但問題在這事上,王巨確實有違制度,不提則罷,一提王巨自己兒也挺尷尬的。

“什麼驚喜,能否說一說。”趙頊顯然也意識到了,同樣轉移了話題。

“阿里骨那股軍隊,大約拿他們沒辦法了,現在就看種誼能不能將鬼章那兩萬蕃兵拿下,正好鬼章輕視種誼,於洮河上架飛橋,這是一次大好機會。”

“爲何?”

“陛下,那飛橋位於何處?”

“咦?”趙頊略略醒悟,爲了不泄露出去,前線的種種具體安排只有四人清楚,王巨、韓縝與許將,另外就是趙頊了。

並且王巨每隔幾天,就繪製一張戰略地圖,包括各支軍隊的行軍路線,一起標註出來,送到宮中,給趙頊觀閱,當然也包括這個飛橋所在的位置。

原來趙頊肯定不懂的,但王巨經常講解軍事方面的知識,甚至在他開講時,從多方面也講了一些大型戰役勝敗的原因,就象赤壁之戰,也不是象三國演義所寫的那樣,諸葛亮借來了東風,周瑜一把火就將曹軍燒完了。就是龐統也沒有使什麼連環計,可能曹操爲了訓練水軍,確實將一些船連在一起了,才被周瑜得以利用,又忽起東南風,對曹軍用了火攻。但曹軍真正失敗的對象不僅是周瑜的火攻,還有血吸蟲病,鄱陽湖吸血蟲很多的,直到****時纔將這個問題解決掉,這個吸血蟲導致曹軍死亡近半。因此曹操敗後,寫信給孫權,赤壁之戰,正好我的軍隊有瘟疫,我便將船燒掉,白白讓周瑜得到一個好名聲。

敗了,曹操不服氣啊,自掩其醜了。

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曹操拿下襄州後,驕傲自大了。

如果對手太弱,那麼一鼓作氣也就統一全國了。然而孫權與劉備,不論那一個人,都不是好惹的角色。

所以當時情況,曹操拿下襄州後,應當穩一穩,就象宋朝統一全國那樣,最少將江南的情況打聽清楚了,這才能動手吧。爲什麼東吳水軍沒有染上吸血蟲病,這也是證明了曹操的麻痹大意。

死了那麼多兵士,雖然號稱八十萬大軍,實際真正屬於核心的北方精銳軍隊並不多,要命的這些核心軍隊多失去了戰鬥力,爲何不果斷停止用兵?那種情況下,即便光武大帝劉秀,也不敢說既得隴,復望蜀吧。

人心的不服,實際三國當中,論內政,東吳是最差的,關健是曹操沒有穩住,就連襄州的人心都沒有收服過來,所以孫劉兩家手下將士齊心協力,將曹軍擊敗。

戰術呆板,一個在鄱陽湖,一個在赤壁,兩軍僵持,敢情曹操以爲是在官渡呢,這可是在大江之上,與陸地相同嗎?

這樣講,大夥兒多少肯定有些開竅了。

但也是王巨身爲文臣的原因,換成武將,那怕再能打,可讓他講,卻未必能講得出來。

然後趙頊更加地懊悔……早該讓王巨講一講的,那麼自己就不會匆匆忙忙發起伐夏之戰了。且看現在的王巨,讓章楶一步步地消耗西夏兵力,一步步地將邊境向靈州推進,真的是一步步啊,平夏城之戰過後,先看國家的經濟,兩國將士的情況,這才發起了天都山之戰,才奪下了蕭關,有了蕭關,纔有了今年的鳴沙城之戰……甚至又想用賀蘭石催毀西夏經濟。這些基礎打下後,纔會在未來發起伐夏總攻。

兩者差距有多大。

特別是天時地利人和,王巨講了很多。

所以現在王巨略一提醒,趙頊就想到了兩個字:地利!

王巨卻主動地說了一句:“陛下,那個鬼章身爲吐蕃第一名將,所以這一戰,結果還有點兒不大好說。這邊且不問,主要還是在西夏那邊,今年會連續不斷地給陛下帶來驚喜……”

驚喜就來了!

第849章 冷處理第182章 子午山第79章 人選第334章 翻盤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693章 完了第323章 吃柿子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160章 錢哪(下)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17章 有點少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442章 法術第7章 路窄第303章 改良第820章 屍車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388章 交好他第50章 滿意第155章 文臣(上)第489章 慘戰第397章 名額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578章 和平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354章 驕傲(上)第473章 迷宮(下)第618章 大錢第42章 爲難第656章 龍臀第641章 文臣第28章 高人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519章 天上(上)第292章 首相第505章 飛天(上)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168章 坦白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127章 先帝第814章 狗不如第769章 反轉(下)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591章 良臣第470章 動援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613章 虯髯客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828章 青丹谷第303章 改良第87章 鬧大吧(六)第634章 足跡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762章 咬死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146章 相約第417章 請求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347章 徐徐徐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457章 拿捏(下)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400章 二王(下)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28章 高人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146章 相約第663章 老朋友第275章 威名(上)第335章 高利貸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534章 小孩子第300章 一箭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351章 共妾第70章 潤筆費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72章 悲情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348章 又坑了第854章 囚籠(中)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355章 驕傲(下)第251章 地獄(上)第42章 爲難第560章 請功
第849章 冷處理第182章 子午山第79章 人選第334章 翻盤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693章 完了第323章 吃柿子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160章 錢哪(下)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17章 有點少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442章 法術第7章 路窄第303章 改良第820章 屍車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388章 交好他第50章 滿意第155章 文臣(上)第489章 慘戰第397章 名額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578章 和平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354章 驕傲(上)第473章 迷宮(下)第618章 大錢第42章 爲難第656章 龍臀第641章 文臣第28章 高人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519章 天上(上)第292章 首相第505章 飛天(上)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168章 坦白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127章 先帝第814章 狗不如第769章 反轉(下)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591章 良臣第470章 動援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613章 虯髯客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828章 青丹谷第303章 改良第87章 鬧大吧(六)第634章 足跡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762章 咬死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146章 相約第417章 請求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347章 徐徐徐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457章 拿捏(下)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400章 二王(下)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28章 高人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146章 相約第663章 老朋友第275章 威名(上)第335章 高利貸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534章 小孩子第300章 一箭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351章 共妾第70章 潤筆費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72章 悲情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348章 又坑了第854章 囚籠(中)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355章 驕傲(下)第251章 地獄(上)第42章 爲難第560章 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