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驚呆了

“回先生,師父教了我經史典籍,算學,地理,天文,格物,醫藥……”

“嘶……”

楊曉然此言一出,只聽得弘文館學堂內一陣倒抽冷氣的聲音。

她今年才十歲,雖然這時代一般五歲啓蒙,也有天資聰慧者三歲識字地,可要在短短几年內學這麼多知識,這顯然已非常人能辦到了。

別的不說,就說一個認字,看着是入門,可卻是最需要花水磨工夫的。這不是後世,沒有拼音這種東西,認字都要死記硬背,對於一個孩童來說是十分困難地。

這會兒到了唐朝,切字認字法已出現,已大大減低了認字的難度。可饒是如此,要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文字的默寫讀還是很難得。

這裡的屁孩子們雖然不大,可對於認字之難卻是深有體會。一聽楊曉然小小年紀已涉及這多學科不由心生敬佩。儘管她學了許多雜學可卻不妨礙他們對她的崇拜。

孔穎達也是暗暗驚心,之前只聽人說程家女郎聰慧,七歲便能作詩,那首憐農詩他自是看過,也是做得極好地,加上她的年紀,實爲難得。可小小年紀能把啓蒙幾本書讀完已是難得,可她如今不過十歲,真能吃下這多學問?

孔穎達眼中帶上了一絲懷疑,按下心中疑問,不動聲色地道:“哦?你小小年紀竟已學了這多東西?那爲師便來考考你。”

果然是要來打臉了麼?唉,爲毛每個老師都喜歡考學生呢?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何解?”

這邊心裡正吐槽着,那邊孔子後人已開始發問了。

楊曉然很想翻白眼,姐前世雖然是條理工狗,可好歹也是被應試教育摧殘多年,這種問題就算沒有老道多年的教育自己也能回答地出來好麼?不就是翻成白話文,然後說出這句話的警世之意麼?這在前世都是考試重點吶!

楊曉然的嘴角忍不住扯出一個弧度,孔穎達被楊曉然這笑容搞得有些莫名其,正懷疑這傢伙是不是又想整什麼幺蛾子,卻聽見那小人兒一板一眼地作答道:“回先生,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下》:“君子以仨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孔穎達抹着鬍鬚不自覺地點頭,眼中露出欣賞之色。能立刻答出出處,在她這年紀已是不易,簡直是天才一般的存在,看來外界傳言不需,此子必是熟讀儒家典籍。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

孔穎達微微皺眉,這答得倒沒錯,但也直白了些,有些淺了。只是一想到楊曉然的年紀便也釋然了,十歲的孩子能答到這樣已很不錯,在這學堂中算佼佼者了。

“學生愚昧,暗自揣摩這聖人先師的意思就是在教導我們,做人要將心比心,想要得到什麼,自己先要付出,等得到了別人的認可,自然就會換來別人的尊重了!好比秦始皇嬴政,他雖一掃六國,結束了戰亂,自稱始皇帝,可繼位後,橫徵暴斂,過度使用民力,固然得到了‘一代偉帝’之稱,可除此之外留給世人的又有什麼呢?”

“無非是暴秦兩世而亡的臭名,還有孟姜女哭長城的悽美故事。諸多人的不幸都是建立在他的豐功偉業上得,華麗的阿房宮,大秦赫赫武功無非是一具又一具累累白骨堆砌而成。前隋煬帝,挖通大運河,雖使南北貫通,可卻也付出了亡國的代價。君主不仁,視百姓爲芻狗,那百姓也不會再愛他,而是要推翻他。”

“楚霸王雖力拔山兮,豪氣蓋天,可爲人剛愎自用,輕視百姓,任部下在百姓中間爲非作歹,燒殺掠奪,終於激起民憤,最後不得不自刎於烏江,落個無顏見江東父老的悲慘結局。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若每個人都把仁愛藏心中,上到君王,下到臣民,那終將開闢一番盛世!”

孔穎達驚呆了!

嘴巴張得老大,這是哪裡來的妖怪?

十歲,她才十歲啊!這番見解深入淺出,娓娓道來,還引用歷史事件,比他這個先生講得還好。更難得的是,她把這句聖人先師修生養性的警示之句又上升到了一個高度,從一個君王與臣民的角度來講,不可謂振聾發聵,令人耳目一新,這真得還只是一個十歲的孩子麼?

程處亮與程處弼眼睛賊亮,冒着小星星一臉崇拜地望着自家妹妹,再看孔穎達時,眼裡已帶上了鄙視。瞧,我家阿妹說得多好?深入淺出地,還有趣地很,比這老夫好多了。要天天這樣上課,他們也願意來。

李承乾也微微有些詫異,可隨即又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我愛人人,人人愛我麼?是這意思麼?(古時愛的意思指得是仁愛)

如果君王愛護臣民,臣民也會愛護他。靈光一閃間,李承乾感覺自己捕捉到了什麼,只是一時還理不清楚。

李泰等人簡直要瘋了,他們中好多自認讀書天賦極高,可和人家程家女郎比起來,忽然發現自己就是這個渣渣。這種感覺實在糟糕!

過了好半晌,孔穎達的嘴巴總算閉上了,問道:“這,這都是你自己理解得?”

“當然不是!”

楊曉然甜甜一笑,“好多都是師父教得,有些是自己想得,師父在世時時常罵學生愚笨不堪,一句經義要花好久才能弄明白,後來便想出了一個法子,不單單隻解說經義,而是結合前人之事來講解,這樣就容易記住了。”

“大賢,大賢啊!”

孔穎達老頭激動身子發抖,“如此大賢駕鶴西去,着實可惜,着實可惜!”

“師父說了人以銅爲鏡,可正衣冠;以古爲鏡,可知興替;以人爲鏡,可知得失。教導弟子一定要時時保持謙虛之心,以人,以史爲鏡,時常檢點自己的行爲,如此方可成爲一個受人喜愛的人。還告訴弟子大多賢明君主都深知此理,所以才能創下豐功偉業,爲後人樂道;所以何爲君?何爲民?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剛剛來到弘文館外的李世民聽到這裡,身子忍不住微微一顫,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以史爲鏡,以人爲鏡……

孔穎達差不多已想下跪了,妖孽的師父教出了妖怪一般的徒弟,恨不得現在就去小青山把楊曉然的師父從棺木裡挖出來,重新隆重安葬,樹碑立傳。如此大賢,怎可泯滅於世?發出如此這般振聾發聵警世之言,把儒家經典解釋如此透徹,這不該是個道士,而是他們儒門的人!身爲孔聖先師後人有此責任!

楊曉然心裡偷笑,被李世民幾次三番整治,姑娘我今天就拿你以後的傳世名言來忽悠老師,讓你白拿我的東西不給錢!

以後的史書上這幾句話的署名權就不歸李小二了,而是她那便宜師父!老道細心教導養育自己多年,這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回報了吧?

楊曉然低着頭暗自偷笑,卻沒注意殿外一個明黃色的身影已飄了進來。

只聽得一聲“參見陛下”這才微微詫異地擡起頭,一見是自己的剋星李小二來了,小身子微微一抖,忙行了萬安禮,道:“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起來吧……”

李二很不客氣地將屬於孔穎達的座位奪走,大大咧咧地坐下,看了看楊曉然,道:“剛剛那些話朕都聽見了。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好,逍遙子不愧是一代大賢,能得他教導多年,實乃福氣。”

頓了頓又道:“剛剛聽你將秦始皇與前隋煬帝爲比喻,朕且來問你,我大唐與此二者相比如何?”

楊曉然心裡一驚,把李二又暗暗罵了一遍。

該死的李小二不但摳門還愛偷聽,這都是什麼怪毛病?還喜歡刁難小孩子,這樣高難度的問題是我該回答地麼?

楊曉然想了想,擡頭望着李世民,眼裡已是一片清澄,道:“回陛下,臣女不知。”

“如何不知?!”

李世民的口氣變得眼裡,楊曉然垂下頭,避開李世民迫人的目光,心裡暗道:“這傢伙這話的潛臺詞該不會是,我李世民與李建成相比如何吧?這可真是個要命的問題!”

“我大唐問鼎天下不過十幾載,陛下問臣女與前朝相比如何,臣女不知該如何回答。”

想了想,楊曉然決定還是在這樣的雄主跟前老實點,帶着小朋友特有的嬌憨道:“只是秦,隋皆兩世而亡,陛下雄才大略,百姓遭災還能府庫贖回百姓兒女,更是吞下蝗蟲感動上蒼,天降甘霖,臣女不明白,陛下爲何要拿我大唐與這兩短命王朝相比?陛下體恤百姓,虛心納諫,視天下子民爲自己兒女,這樣的君王百姓如何不愛戴?去歲突厥叩關,陛下不逞一時之氣,斬白馬於渭水河畔,爲我大唐迎來短暫喘息之時,徐徐圖之,這份心胸與忍耐豈是一般人可比地?隋煬帝就是不顧民怨,不顧國力,一意孤行,三徵高句麗,最後落了個可恥的下場,陛下與這二者相比,豈不是自降身份?”

第404章 越發親密第494章 撒潑打滾第177章 女王氣場第2章 兩個夯貨第513章 新的航線第246章 敲山震虎第125章 報紙問世第597章 最後的貞觀(四)第408章 自作多情李小二第44章 姑娘出名了第390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295章 崔家倒了第318章 帝心難測第384章 打死拉倒第383章 爲愛崛起第485章 古之惡來第106章 太子的心思第615章 老梗天天用第219章 東市遇門神第28章 胡攪蠻纏第494章 撒潑打滾第445章 借事說事第520章 全城追擊第665章 回報第119章 一腳踢出門外第291章 以彼之道第26章 是狼是狗第96章 大白豬進學堂第61章 欠揍的燕王第681章 我嫌臭第29章 又捱揍了第688章 承乾的內心(番外一)13第590章 承乾大怒第532章 逆向而行第75章 香水第518章 尉遲是凱子第192章 你最好看第142章 守候第347章 合奏一曲第600章 冊封大典(下)第177章 女王氣場第593章 人性本賤第181章 宣佈第601章 承元序幕(一)第496章 連降三級第185章 魔女的手段第409章 終要面對第486章 掐死你第181章 宣佈第377章 忽得妙想第456章 默契第682章 太子哥哥?!第239章 市儈之人第154章 就只有你了第86章 灞橋相送第161章 下馬威第44章 姑娘出名了第116章 去縣城玩,好麼?第697章 當教育之第670章 別了,大唐第318章 帝心難測第523章 萌芽第33章 愛虐童的李二第206章 腦補無極限第373章 被嫌棄的李二第21章 製鹽第288章 居心叵測第209章 試一下第434章 皇后摔倒了第345章 失蹤第274章 李泰來了第685章 重逢第667章 你太聰明第24章 太子來了第389章 你還是閉嘴吧第411章 傷風敗俗第60章 變相認錯第79章 抱歉,手滑了第167章 考察第348章 本宮有妙想第290章 推一把第510章 憤怒的大臣們第151章 把尉遲老傻埋了吧第488章 見招拆招第229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459章 出去跪着第570章 班師回朝第546章 控制縣城第293章 太子妃之死第261章 震驚第64章 陰妃算賬第366章 寶林拜見第82章 告黑狀第483章 楊氏有孕了第634章 如風的少年第105章 入宮第314章 一笑斷恩情第615章 老梗天天用第570章 班師回朝第118章 哪裡來得扁毛畜生
第404章 越發親密第494章 撒潑打滾第177章 女王氣場第2章 兩個夯貨第513章 新的航線第246章 敲山震虎第125章 報紙問世第597章 最後的貞觀(四)第408章 自作多情李小二第44章 姑娘出名了第390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295章 崔家倒了第318章 帝心難測第384章 打死拉倒第383章 爲愛崛起第485章 古之惡來第106章 太子的心思第615章 老梗天天用第219章 東市遇門神第28章 胡攪蠻纏第494章 撒潑打滾第445章 借事說事第520章 全城追擊第665章 回報第119章 一腳踢出門外第291章 以彼之道第26章 是狼是狗第96章 大白豬進學堂第61章 欠揍的燕王第681章 我嫌臭第29章 又捱揍了第688章 承乾的內心(番外一)13第590章 承乾大怒第532章 逆向而行第75章 香水第518章 尉遲是凱子第192章 你最好看第142章 守候第347章 合奏一曲第600章 冊封大典(下)第177章 女王氣場第593章 人性本賤第181章 宣佈第601章 承元序幕(一)第496章 連降三級第185章 魔女的手段第409章 終要面對第486章 掐死你第181章 宣佈第377章 忽得妙想第456章 默契第682章 太子哥哥?!第239章 市儈之人第154章 就只有你了第86章 灞橋相送第161章 下馬威第44章 姑娘出名了第116章 去縣城玩,好麼?第697章 當教育之第670章 別了,大唐第318章 帝心難測第523章 萌芽第33章 愛虐童的李二第206章 腦補無極限第373章 被嫌棄的李二第21章 製鹽第288章 居心叵測第209章 試一下第434章 皇后摔倒了第345章 失蹤第274章 李泰來了第685章 重逢第667章 你太聰明第24章 太子來了第389章 你還是閉嘴吧第411章 傷風敗俗第60章 變相認錯第79章 抱歉,手滑了第167章 考察第348章 本宮有妙想第290章 推一把第510章 憤怒的大臣們第151章 把尉遲老傻埋了吧第488章 見招拆招第229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459章 出去跪着第570章 班師回朝第546章 控制縣城第293章 太子妃之死第261章 震驚第64章 陰妃算賬第366章 寶林拜見第82章 告黑狀第483章 楊氏有孕了第634章 如風的少年第105章 入宮第314章 一笑斷恩情第615章 老梗天天用第570章 班師回朝第118章 哪裡來得扁毛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