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

其他官員再躺平,也得去衙門點卯坐班。

朱銘和範致明二人,卻是整日無事可幹,相約去七星山散心,順便爲興建書院選址。

七星山在桂州城東,灕江對岸。

兩人各自帶着親隨,踱步前往渡口。

出城不遠,便見十多個夷人結伴而來。男子髮髻如椎,穿着斑紋袍子;女子上衫下裙,紋路極爲花哨。

無論男女,皆帶兵器,打着赤腳。

他們估計是來賣貨的,而且貨物有點嚇人。

男人們擡着一頭棕熊,由於體型過於龐大,四肢被斬下來分開攜帶。

這玩意兒叫“人熊”,也就是“羆”。

朱銘看了一陣,好奇問:“這些是哪族的?”

範致明說:“瑤人。”

“桂州瑤人很多嗎?”朱銘問道。

範致明說:“周邊山中,皆是熟瑤,可講漢話。更遠的山中,多爲生瑤,不服王化。熟瑤性情溫和,常來州城賣土貨。生瑤卻兇暴異常,每每下山劫掠,漢民多受其害。”

朱銘打聽道:“可會耕種?”

範致明道:“熟瑤精於耕作,多種粟米、豆子、山芋,與漢民一般無二。生瑤刀耕火種,輔以打獵爲生。”

這裡的瑤人,都不種水稻,因爲全住在山裡沒有水田,生活相對還是比較困難的。

或許是見他們穿得更好,那些瑤人居然主動上前:“貴人可要買人熊?肉好吃得很,這皮也結實。”

朱銘可不吃熊肉,說道:“還有甚別的土貨?”

幾個瑤族女子,立即放下揹簍。

朱銘瞅了兩眼,有麻布等日用品,也有許多工藝品。

“此爲何物?”朱銘撿起一塊黑色石頭。

一個瑤族女子說:“滑石。”

範致明道:“滑石是桂州貢品,可以入藥,也可做裝飾。有黑有白,光滑如玉。”

其實就是硅酸鹽礦物,瑤人拿來沒啥用,漢人倒是很喜歡。

這些滑石打磨過,而且上了油,看起來就像玉石。

朱銘感覺有趣,便掏錢買了兩顆。

繼續往河邊走,範致明說:“桂州溼氣重,滑石可除溼氣,也算一味好藥材。”

前方立着幾塊石碑朱銘來時沒怎麼注意,此刻卻見碑上刻着各種藥方,忍不住問:“怎立碑鐫刻藥方於道旁?”

範致明解釋道:“大宋建國之初,廣西尚未開化。陳公堯叟,履任廣西轉運使,先是疏通靈渠與灕江,又在廣西推種水稻和苧麻。那時醫學不興,廣西百姓得病,皆殺雞祈神保佑。陳公派人蒐集驗方,刻碑立於各處要道,方便百姓抄錄,醫學這纔在廣西傳開。”

“真是能臣啊!”朱銘不禁感慨。

他穿越前就知道陳堯叟,但並非因其治民功績。而是陳堯叟身爲四川人,在澶淵之盟後,建議皇帝遷都去成都,被宰相寇準一通臭罵。

範致明說道:“可惜,廣西至今也多瘴氣,漢家官民難以深入不毛。”

廣西這邊容易得病,推廣醫學的官員,不止一個兩個。

比如邕州(南寧)知州範旻,發現百姓得病之後,只顧拜神不願求醫。於是張貼告示,誰願意看病的,可以找他報銷醫藥費,他自己掏腰包來解決。又在各處神龕之上,刻下許多藥方,拜神的病人都能看見。

最頭疼的,當屬瘴氣。

北宋初年,派往廣西任職的官員,死亡率竟然達到70%。

陳堯叟離京赴任的時候,好友給他寫了首送別詩,大致內容是:廣西那破地方瘴氣厲害得很。我把你送出東京城門都感覺自己魂斷神傷,老兄你要多多保重啊。

駐紮順州(越南高平省)的士兵,病死者十之七八,就連知州都染重病。

十多年前,王祖道拓地1500裡,建城調兵去駐守。僅一年時間,士卒就死亡近半。等他升任兵部尚書,士兵沒死的全跑了,蠻夷捲土重來,還經常出山劫掠。

坐船過了灕江,來到龍隱巖附近,範致明指着前方說:“到了夏日,七星山也有瘴氣。若在此地講學,不可進山太深,須得在山下建房。”

朱銘對此頗爲費解:“瘴氣究竟是何物?”

範致明說:“南方之病,皆謂之瘴,在北方沒有。”

大概就是一些熱帶病的總稱,瘧疾、痢疾、出血熱、沙蝨熱等等。有的通過蚊蟲傳播,有的通過水源傳播。

範致明說道:“其實多喝熱水,不喝生水,就能避免疾病。但須長久教化,非一朝一夕之功。”

朱銘驚訝道:“君也知喝熱水能防疾病?”

範致明笑着說:“東南之地,人人皆知。”

古人不是傻子,或許他們不懂原理,但他們知道觀察總結。

撰寫於北宋末年的《雞肋篇》,就有詳細記載:“世謂西北水善而風毒,故人多傷於賊風,水雖冷飲無患。東南則反是,縱細民在道路,亦必飲煎水,臥則以首外向……”

在宋人的觀念裡面,西北地區要注意防風,避免風邪入體生病,喝不喝熱水無所謂。而在東南地區,就算是小民走在路上,也必然喝煮過的水,還要注意通風防止中暑,睡覺時應該把腦袋朝向外面。

陳堯叟治理廣西的時候,爲了預防瘴氣,也是注重防暑和飲水安全。

他讓百姓在官道兩旁種樹遮陰,每隔二三十里建亭舍,行人都可免費納涼解渴。還教導廣西百姓打井,井水比河水更乾淨,能有效防止寄生蟲和細菌感染。

如今,喝熱水已成爲共識,廣西官員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但廣西的小老百姓,以及那些士卒,卻還沒有養成習慣。舀起生水便喝,不知不覺就中招了。

七星山下就有農民,朱銘踱步走去,敲開農家小院的院門。

臨近過年,農活不多,家中有人。

見他們似乎來頭不小,這戶農民有些害怕,侷促不安的進行接待。

朱銘微笑拱手:“我們遊玩七星山,途中口渴,能否討一碗水喝?”

“貴人快請進。”聽說他們只是來討水喝的,幾個農民變得熱情起來。

老婦人提着陶製水壺出來,手裡還託着個陶碗。

這明顯是涼白開,否則就用不着水壺。

朱銘坐下拉家常,先問他們有幾口人,再問今年收成如何。

扯了好半天,朱銘終於問道:“臨桂百姓,都知道燒水再喝嗎?”

老農答道:“官府讓喝煎水,說喝了生水會得病。咱這裡離城近,都聽話得很,再遠些的就不聽,官府也懶得去管。”

朱銘繼續詢問,大概明白啥情況。

純粹就是觀念問題,漢代已經有了多孔竈臺,能同時加熱幾口鍋。煮飯的時候,就順便把開水燒了,根本不用多費柴禾。

江南開發得早,瘴氣不再是問題,百姓也更有衛生觀念。

廣西這邊,還得慢慢教化。

至於士卒爲啥死亡率高,估計是深入蠻夷之地,那裡的環境確實太惡劣,一時之間很難適應下來。

朱銘打算編個衛生小冊子,今後建立新朝作爲蒙學讀物傳播,讓小孩子也知道這些。

“附近哪有合適的地方,方便平整土地建宅子?”朱銘又問。

老農問:“貴人是自己砍樹開荒,還是買現成的地皮?”

朱銘說道:“都可以。”

“買地可以去找裴員外。”老農提議說。

朱銘給了幾文錢,讓老農帶路。

裴家是附近大族,曾經出過進士,但田產不算多,主要做貨運生意。

“拜見範團練!”裴員外見面就問候。

範致明笑道:“你認得我?”

裴員外說:“前番太守遊七星山,範團練也在。曹參軍摔折了腿,坐着竹輿下山,擡竹輿的便是我家僕人。”

範致明介紹說:“這位是朱銘朱先生,政和五年的探花郎。朱先生打算在七星山講學,尋一塊地建書院,伱有什麼好地方?”

朱銘說道:“你給塊平整地皮,別的富戶捐些錢財,一起把書院建起來,族中子弟皆可來讀書。”

裴員外眼睛一亮:“在下願獻土地!”

桂州在唐代就出過狀元,五代時文脈衰落,北宋屬於恢復期。

至今連個書院都沒有,除了官學,就全是一些私塾。

桂州的書院,得到南宋纔出現。

朱銘又說:“初時起幾間茅屋便可,過年之後我就搬過來。”

裴員外立即保證:“元宵之前,定把茅屋搭好,便連傢俱也做好!”

“帶我去看地吧。”朱銘說。

整個七星山,就是一大片風景區,層巒疊嶂,名勝極多。

最出名的當屬曾公巖,由曾布開闢,附近又有寺廟,城中富人喜歡至此遊玩。

朱銘的書院地址,在七星山的南邊。

北靠山峰,東側有湖,西邊不遠是小東江,這特麼純屬養老聖地。

中午便在裴員外家吃飯,子侄輩全都叫來,攏共有十多人,都想在書院求學。

因爲範致明已經漏了口風,說自己也會來講課。

一個榜眼,一個探花,他們做老師,學生還不是搶着報名?

又過大半月,陳東他們終於到了。

二十七個被除名的太學生,帶着隨從浩浩蕩蕩進城,且直奔縣衙而去。當他們表明身份,瞬間引起轟動!

第137章 0132【沾滿鮮血的茶馬貿易】(爲企第322章 0317【韓世忠與梁紅玉】第154章 0149【唱名賜宴】第927章 0922【演武】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609章 0604【鹿角寨】第71章 0067【大宋周亞夫】第320章 0315【準備練兵】第553章 0548【棉花樹竟有兩三米高?】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367章 0362【騎兵訓練】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277章 0272【最後一課】第191章 0186【潑李三】第644章 0639【耶律大石再度出手】第903章 0898【外交事務】第751章 0746【寶鈔不夠分】第918章 0913【王子復國記】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756章 0751【道家吐納術之吸氧派】第863章 0858【宋史】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710章 0705【什麼時代了還單挑?】第334章 0329【兵指興元府】(爲企鵝大佬加第295章 0290【騎戰初體驗】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577章 0572【是否該保留凌遲】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737章 0732【鬼武者】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96章 0091【豐收】第184章 0179【逛窯子囉】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617章 0612【張公廟前發誓】第424章 4019【陣戰】第912章 0907【偉大的波斯學術】第188章 0183【搞走私的大明村】第649章 0644【八字牢籠】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532章 0527【大人,時代變了】第702章 0697【搖尾乞憐】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246章 0241【石元公初顯手段】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470章 0465【姚平仲的暢想】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860章 0855【洛陽軍校】第1章 0001【父子倆】第390章 0385【分兵速戰】(爲盟主菜鳥剋星第831章 0826【固守與奔襲】第144章 0139【麻煩上門了】第320章 0315【準備練兵】第637章 0632【壓榨民力】第727章 0722【完顏宗望暴斃】第549章 0544【趙桓的思想覺悟】第397章 0392【張叔夜建功】第182章 0177【園丁也可封侯】第720章 0715【誰是獵物?】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666章 0661【朱太子攻城】第243章 0238【錢琛南行】第678章 0673【回京受封】第732章 0727【農兵遇到騎兵】第791章 0786【金國噩耗連連】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626章 0621【老薛差點去美洲?】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810章 0805【少年鞍馬適相宜】第930章 0925【太子伴讀】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802章 0797【調糧堆兵】第578章 0573【民爲邦本,官民同罪】第642章 0637【都在備戰】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452章 0447【趙朱共享社稷?】第62章 0059【西鄉縣真的黑】第245章 0240【老傢伙們的智慧】第163章 0158【加入炭行】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第259章 0254【索地要人】第6章 0006【官馬】第924章 0919【天方夜譚】第48章 0046【火併】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637章 0632【壓榨民力】第498章 0493【河北山東】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691章 0686【有人要做教育家】第599章 0594【五行德運】
第137章 0132【沾滿鮮血的茶馬貿易】(爲企第322章 0317【韓世忠與梁紅玉】第154章 0149【唱名賜宴】第927章 0922【演武】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609章 0604【鹿角寨】第71章 0067【大宋周亞夫】第320章 0315【準備練兵】第553章 0548【棉花樹竟有兩三米高?】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367章 0362【騎兵訓練】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277章 0272【最後一課】第191章 0186【潑李三】第644章 0639【耶律大石再度出手】第903章 0898【外交事務】第751章 0746【寶鈔不夠分】第918章 0913【王子復國記】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756章 0751【道家吐納術之吸氧派】第863章 0858【宋史】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710章 0705【什麼時代了還單挑?】第334章 0329【兵指興元府】(爲企鵝大佬加第295章 0290【騎戰初體驗】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577章 0572【是否該保留凌遲】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737章 0732【鬼武者】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96章 0091【豐收】第184章 0179【逛窯子囉】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617章 0612【張公廟前發誓】第424章 4019【陣戰】第912章 0907【偉大的波斯學術】第188章 0183【搞走私的大明村】第649章 0644【八字牢籠】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532章 0527【大人,時代變了】第702章 0697【搖尾乞憐】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246章 0241【石元公初顯手段】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470章 0465【姚平仲的暢想】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860章 0855【洛陽軍校】第1章 0001【父子倆】第390章 0385【分兵速戰】(爲盟主菜鳥剋星第831章 0826【固守與奔襲】第144章 0139【麻煩上門了】第320章 0315【準備練兵】第637章 0632【壓榨民力】第727章 0722【完顏宗望暴斃】第549章 0544【趙桓的思想覺悟】第397章 0392【張叔夜建功】第182章 0177【園丁也可封侯】第720章 0715【誰是獵物?】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666章 0661【朱太子攻城】第243章 0238【錢琛南行】第678章 0673【回京受封】第732章 0727【農兵遇到騎兵】第791章 0786【金國噩耗連連】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626章 0621【老薛差點去美洲?】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810章 0805【少年鞍馬適相宜】第930章 0925【太子伴讀】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802章 0797【調糧堆兵】第578章 0573【民爲邦本,官民同罪】第642章 0637【都在備戰】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452章 0447【趙朱共享社稷?】第62章 0059【西鄉縣真的黑】第245章 0240【老傢伙們的智慧】第163章 0158【加入炭行】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第259章 0254【索地要人】第6章 0006【官馬】第924章 0919【天方夜譚】第48章 0046【火併】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637章 0632【壓榨民力】第498章 0493【河北山東】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691章 0686【有人要做教育家】第599章 0594【五行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