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奧運會

“也不知道現在還來得及來不及讓人蔘加第一屆奧運會……從中國出發肯定是來不及了,但是在歐洲還有留德軍事留學生呢!”譚延闓在詢問過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之後知道第一屆奧運會的開幕時間,他便盤算有沒有可能讓中國參加奧運會。

可惜同樣是經驗犯錯,這個時代的奧運會是在春季舉行的,可不是後世的七八月份舉行奧運會,第一屆奧運在下個月的六日,時間上實在是太趕了。可是參加第一屆奧運會的誘惑對譚延闓來說也實在是太大,在前生的記憶中日本可是很早就參加奧運會,積累了幾十年穩坐亞洲奧運獎牌霸主,直到前世記憶中的北京奧運會中國的奧運金牌總數才超越了日本。

根據赫德的說辭,譚延闓這才知道原來去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起人顧拜旦曾經致函清廷和李鴻章,勸說中國參加首屆奧運會;而雅典奧運會籌備委員會也曾在去年八月通過各國大使館向中國轉發了邀請書。不過去年那個時候中國還處於甲午戰爭慘敗的陣痛當中,對奧林匹克運動也不知是什麼,自然也就未加理會。

“別人不知道奧運會的意義,難道自己還不知到麼?!”譚延闓在心中自問道。

現在的奧運會影響力實在是和後世無法相提並論,但是無論如何參加第一屆奧運會對於中國的意義重大,而且也可以在世界上爲自己贏得很高的聲譽。就是退一萬步來講,不論中國以後百年曆史如何發展,等奧運會的影響力大了,中國人翻番陳年舊賬也會猛然發現自己的國家也是參與過第一次奧運會的,而且譚延闓自己的名字也會和中國奧運聯繫在一起——這對譚延闓來說有着多麼巨大的誘惑力?!

“文淵兄,立刻給德國軍事留學生髮電報,讓他們在中間選出身體強壯者即可啓程前往希臘雅典去參加第一屆奧運會!”譚延闓堅定的說道。

“你瘋了?!”沈靜有些驚訝的問道:“一個運動會而已,值得這麼重視麼?要知道讓他們去參加什麼奧運會不僅需要很多額外的差旅費用,還會耽誤他們的學業!”

“相比之下讓他們去參加奧運會對我們、對他們、對整個民族而言這些代價都是微不足道的!要知道這些留學生身在異國他鄉,繁重的學業也就算了,他們每天還要因爲頭上的這根辮子而受到德國人的嘲笑!”譚延闓有些氣憤的說道。

“難道參加一次奧運會就可以免除這種嘲笑麼?!”沈靜有些不屑的說道:“只有讓他們安心完成學業,以後對上列強打勝仗免除割地賠款的危機纔是真的!況且你也說過,止不住那天我們就要因爲膠州灣問題和德國人幹上一架,而這些留學生留在德國學習軍事的時間完全取決於我們什麼時候和德國人開戰。我認同你做出的判斷,可以說在膠州灣問題上我們必然要和德國有衝突,這麼算來他們,這些留德學習軍事的留學生在德國是過一天少一天,能夠多學習一天就是多長一天的本事!……”

“文淵兄,我知道你說的是正確的,但是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我說的也是正確的,你我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不同,等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等你我都老的走不動道的時候,你就會明白今天我讓他們緊急前往雅典參加奧運會的意義是什麼了……聽我的,文淵兄,給他們發電報,這件事我必須要做主!”譚延闓沉沉的說道。

沈靜在沉默了半天之後嘆了口氣說道:“好吧!我這就去發電報通知德國的留學生即刻啓程趕往雅典……你從來都沒有走錯過,希望你這次也是正確的……”

說完沈靜便走出去了,而譚延闓則將電燈關滅,在漆黑的屋中一人獨坐……

不能不說電報在通信上是一個劃時代的發明,它大大降低了人們的通信速度,在接到德國軍事留學生回覆的已經程火車出發打算通過歐洲發達的鐵路公路交通網直接前往希臘雅典去參加奧運會,在進程上應該能夠提前兩天抵達雅典。

譚延闓在受到這份電報之後心中也算放下了一塊大石頭,幸好是第一屆奧運會,幾乎是到達地點就可以報名參賽,沒有後世提前報名還要進行資格賽的麻煩手續,不然這麼突然組團參加奧運會在時間上是絕對來不及的。

透過這份電報,譚延闓也想到了自己的無線電電報機,他在訓練新軍之餘也在想着如何改進無線電電報機的性能,使其更加可靠和加大它的通信範圍,可惜一直進展不算大,最遠的通報範圍也只能維持在兩百公里左右。不過以現在無線電電報機的性能而言,若是安裝在戰艦上來進行通信聯絡卻是非常合適,指揮整支艦隊進行作戰的時候不用擔心被敵人的炮火摧毀信號索這樣的要害部位。

雖然無線電電報機的進展不大,但是譚延闓一直就不曾放棄過這方面的努力,平時下得功夫也很深,最重要的是隻要他在這方面取得的任何進展,都會在第一時間內申請專利。這些無線電電報機方面的專利積累下來,譚延闓走到今天自己所擁有的專利數量已經是非常可觀了,而歐洲方面似乎也意識到了無線電電報機在通信上的巨大潛力,在譚延闓的電報機可以達到兩百公里通信範圍之後,歐洲各國列強也開始了在這方面的投入,相應的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就目前來看最好、最可靠的無線電電報機還掌握在譚延闓的手中,但是時間一長可就很難說了。

譚延闓也不指望着自己能夠一直把持着在無線電通信方面的優勢,畢竟他首先要做好的事情是政治和軍事方面,而至於無線電或是其他的發明創造只能夠居於次要位置——他已經不是前生那個學者身份的馮文鬱了,而是現在的政客譚延闓!不過即便如此譚延闓依舊在努力,希望能夠多在領先的位置上持續一段時間,而他的堅持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回報——現在赫德其中一項重要的任務便是和譚延闓展開在無線電通信方面的談判,英國政府已經授權給他打算將無線電技術給買下來。

這也是令赫德頗爲咬牙切齒的任務之一,自從譚延闓的無線電電報機出來之後,他就已經意識到這個東西的價值了,不過在英國科學界持有的觀點認爲無線電通信的範圍是極其有限的,不光是英國這麼想,其他法國、德國等科學家也對此無線電通信的價值表示懷疑。但是這種懷疑隨着譚延闓不斷改進無線電通信設備增強了其穩定性和傳輸有效距離後而變的日益微弱,尤其是在達到兩百公里的時候,所有人都意識到一個嶄新的通信時代也許很快就要來到了。

兩百公里顯然還不能達到民用的層次,但是在海上指揮一支艦隊作戰已經是足夠了,尤其是在天氣比較惡劣的時候,艦隊之間的通信條件非常差,而無線電卻可以在這個時候有效的溝通各個戰艦之間的聯繫。赫德在這個任務上被譚延闓狠狠的宰了一刀,他將會出售給英國皇家海軍一套最好的無線電設備,但是索價居然達到了三千英鎊。即便如此他還是沒有在無線電設備在英國生產事宜達成任何交易,顯然如果想要購買到好的無線電設備也只有從中國進口,這讓赫德不禁感到有些英雄氣短的感覺——曾幾何時,在科學技術方面只有歐洲領先於中國,但是現在在這樣高科技的方面居然要受到中國的限制。不過赫德卻沒曾想過千年來也只有最近這一兩百年歐洲的科技水平才超過了中國,現在不過是在某個方面的翻版而已。

譚延闓也知道隨着歐洲方面對無線電通信技術的重視,自己保持領先已經越來越困難了,可以說自己手中的技術是在向貶值的方向滑落,現在最好的辦法便是在歐洲還沒有憑藉本身的工業科技超過自己的時候,將自己手中的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相關技術專利賣掉,這纔是最佳選擇。他之所以現在還和赫德在這個問題上繼續僵持,就是想要賣個好價錢——三千英鎊相當於兩萬一千兩白銀,這毫無疑問是屬於暴利了,但他還覺得不夠。

譚延闓給赫德開出的價碼是在鋼鐵冶金方面英國的某些領先專利——直接賣銀子對譚延闓來說意義不大,他比誰都明白今後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都是屬於科技大發展時期,只要手中有技術他就不愁沒銀子,以他的身價也不缺幾十萬兩銀子。鋼鐵冶金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表現,就那現在戰艦上的鋼面鐵甲來說,你沒有它戰艦的防衛能力就差了幾個層次,而它的價格突然上漲使得已經造了一半的鎮遠不得不採用一部分熟鐵作裝甲,其性能和定遠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可以說若不是定遠在戰鬥中走黴運到極點,居然被別的戰艦直接撞沉,光憑日本的艦炮是不可能將定遠擊沉的。

當然除了赫德之外,德國、法國、俄國等國對無線電也有着莫大的興趣,在無線電問題上各國列強的態度從側面也反應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越來越緊張了,尤其是德國和英國的關係對立面涇渭分明,倒是法國還有些曖昧,同英國的關係並不這麼融洽。譚延闓雖然一直在密切關注着各國列強的外交走向,但是在無線電方面他爭取在幾大強國之間謀取最大的利益,所有的重點都放在了鋼鐵冶金上,對於德國也側重了大口徑火炮的建造工藝上。

之所以側重鋼鐵冶煉也是爲自己的漢陽鋼鐵廠挖取更大的潛能,冶金工業不是一天就可以提高上來的,尤其是各國列強在像戰列艦裝甲方面的特殊冶金工藝保密性越來越強——當初就因爲定遠鎮遠的訂單落到了德國人的手中,英國拒絕出口給德國鋼面鐵甲裝甲,但德國人憑藉着其雄厚的工業基礎在短時間內就仿造成功應用到定遠艦的建造上。漢陽鋼鐵廠、江南製造局和天津機器局在仿造鋼面鐵甲上遇到了重大挑戰,幾個月來沒有多少進展,要知道這種技術是歐洲十年前的裝甲技術,而現在英國人已經開始使用哈維熱德鋼來作爲戰艦的裝甲了。在海軍大發展的這個時代,一種裝甲材料的應用時間變的越來越短,譚延闓相信即便是現在最先進的哈維熱德鋼裝甲也不會領先太久。

漢陽鋼鐵廠作爲譚延闓旗下的重工業部門的核心組成部分,不敢說是緊跟世界水平,至少也別被西方拉下十年的差距——當赫德在推銷英國戰艦的時候就向他介紹過哈維熱德鋼裝甲這種比鋼面鐵甲更爲先進的戰艦裝甲,一直以來他還以爲鋼面鐵甲是最好的裝甲,沒有想到現在就已經過時了!而赫德此時也恨不得想要抽自己兩下,他沒有想到譚延闓對哈維熱德鋼裝甲比對君權級戰列艦的興趣還要大,反過來在無線電通信技術轉讓上一定要以哈維熱德鋼裝甲和相關生產設備作爲交換,這弄得赫德有些左右爲難。

天津機器局車間,一塊厚約二百毫米的鋼板橫置於水壓機工作面上,在唐伯文的命令下,工人們開啓水壓機擠壓鋼板,而旁邊的一些技術人員在觀察鋼板表面變形情況,另外還要記錄水壓機現在的數值……同一天也是同樣的鋼板在大沽炮臺接受炮彈實彈射擊檢驗……

“組安,漢陽鋼鐵廠十天前送來的鋼板樣本我已經在天津機器局和大沽炮臺分別做了試驗,現在實彈檢驗剛剛結束,效果非常良好……漢陽鋼鐵廠所生產的鋼面鐵甲樣本基本上符合了我們從英國喀墨耳廠進口的鋼板質量,兩者在各項檢測中的數值基本上相差無幾……”在直隸總督府的小會客廳中,譚延闓接到了唐伯文用大沽炮臺的電話傳來的消息。

這部電話可以說是目前天津唯一的一部電話,這還是李鴻章時代所安裝的,直接連通直隸總督衙門和大沽炮臺,以便應對不時之需。而此時譚延闓通過這部電話在第一時間便知道了漢陽鋼鐵廠所仿造的鋼面鐵甲在數月之後終於有了一個令人振奮的結果,當然此時漢陽鋼鐵廠也只能是試製成功,想要批量生產和降低成本還需要一段時間,無論怎樣,造艦的三大問題中艦炮和裝甲問題基本上都有了確定的結果,剩下來的就看旅順那邊仿造三氣缸立式三漲式蒸汽機的結果了。

不過在重建北洋海軍撥款下來的同時,唐伯文已經在旅順同主持新艦建造的魏瀚、陳兆翱、鄭清廉等人共捧龍骨安置船臺。在旅順船塢將會同時開工建造兩艘排水量在三千五百噸的鋼面鐵甲快速巡洋艦,其中的一艘將會安置從英國進口的三氣缸立式三漲式蒸汽機,而另外一艘將會安裝由天津機器局在福建船政局引進的專家指導下生產的六千五百匹馬力的蒸汽機——同前者相比所建造出來的戰艦由於蒸汽機的體積稍大,燃煤效率不高,所以在照顧戰艦性能的同時壓縮了儲煤量。

爲了節省工時工料,旅順船塢採取了數艦並造的方式,同時開工的還有兩艘仿造新進的飛霆魚雷獵艦,排水量八百五十噸,航速二十三節。如此之大的造艦工程,即便是福州船政局在其鼎盛時期也未曾有過,但是譚延闓此時手中握着大把的銀子,朝廷的重建海軍撥款數額又遠比以前預想中的要多二百萬兩,他認爲即便走一些彎路培養中國自己的造艦人才,這些銀子花得值得。只要旅順船塢此次大規模造艦工程順利,兩艘主力戰艦在建造完工後整體性能達到設計目標的話,那他就可以以更加充足的理由來說服清廷繼續進行自造戰艦計劃,而由此產生的效果將會是第一期一千萬兩海軍撥款將足夠建立起一支遠東最強大的艦隊,不敢說對付英國和俄國,但是應對日本的海洋威脅卻是足夠了。

第228章 醜聞第363章 警報第217章 從議第229章 雄兵第168章 升官第293章 據點第80章 危局第94章 惡魔第175章 敲詐第205章 挖角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291章 水落石出第229章 雄兵第220章 刺殺第270章 討價還價第81章 戲園第164章 擴散第160章 割肉者第299章 炮擊第67章 詫異第204章 起步第358章 震懾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262章 選擇第363章 警報第354章 威懾第261章 說客第385章 中立國第223章 鈍刀第117章 約定第344章 南洋第49章 開炮第155章 苦澀的國歌第60章 牌局第256章 態度第345章 投子第181章 順風船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3章 功課第96章 剝皮第382章 遠慮第329章 清洗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89章 石遺第264章 外交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363章 警報第67章 詫異第218章 陰雲第282章 北洋第100章 夥伴第288章 先手第4章 幕僚第368章 散財第227章 天才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361章 轉折第14章 揚名第247章 下注第1章 少年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219章 交易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24章 解元第121章 小站第292章 演練第98章 機鋒第1章 少年第315章 推進第212章 對峙第49章 開炮第157章 互惠第113章 內外第83章 章京第381章 磨刀第337章 監察第339章 棋子第43章 顧盼第155章 苦澀的國歌第116章 達潮第212章 對峙第140章 陰影第85章 出山第214章 莊家第35章 肥羊第263章 易幟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86章 高下第33章 拆補第143章 造艦第262章 選擇第108章 會試第40章 盤根錯節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256章 態度第53章 權力第309章 刺刀見紅第150章 別無選擇
第228章 醜聞第363章 警報第217章 從議第229章 雄兵第168章 升官第293章 據點第80章 危局第94章 惡魔第175章 敲詐第205章 挖角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291章 水落石出第229章 雄兵第220章 刺殺第270章 討價還價第81章 戲園第164章 擴散第160章 割肉者第299章 炮擊第67章 詫異第204章 起步第358章 震懾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262章 選擇第363章 警報第354章 威懾第261章 說客第385章 中立國第223章 鈍刀第117章 約定第344章 南洋第49章 開炮第155章 苦澀的國歌第60章 牌局第256章 態度第345章 投子第181章 順風船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3章 功課第96章 剝皮第382章 遠慮第329章 清洗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89章 石遺第264章 外交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363章 警報第67章 詫異第218章 陰雲第282章 北洋第100章 夥伴第288章 先手第4章 幕僚第368章 散財第227章 天才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361章 轉折第14章 揚名第247章 下注第1章 少年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219章 交易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24章 解元第121章 小站第292章 演練第98章 機鋒第1章 少年第315章 推進第212章 對峙第49章 開炮第157章 互惠第113章 內外第83章 章京第381章 磨刀第337章 監察第339章 棋子第43章 顧盼第155章 苦澀的國歌第116章 達潮第212章 對峙第140章 陰影第85章 出山第214章 莊家第35章 肥羊第263章 易幟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86章 高下第33章 拆補第143章 造艦第262章 選擇第108章 會試第40章 盤根錯節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256章 態度第53章 權力第309章 刺刀見紅第150章 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