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擡槓

“呵呵!英國佬的手還真長,算計也夠精明,我們海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寶貴經驗就值這一千五百萬元的無息貸款?告訴朱爾典,大英帝國富甲天下,開價太低我們無法接受,要麼提供至少一千萬英鎊十年的無息貸款,要麼就用我們感興趣的技術來換,比如說他們最先進的火控系統或是射擊指揮儀,當然在蒸汽輪機上的技術也是可以的……另外英國佬應該知道我們和德國的軍事合作項目了吧?利用德國軍事考察團來中國的機會向英國佬施壓,總之不能榨出我所期望的東西,我是不會罷手的!”譚延闓點燃一支雪茄深吸一口笑着說道。

英鎊毫無疑問是當今世界上最堅挺的貨幣,中國進行幣制改革已經五六年,更早的還要算上清朝時期南北洋聯合鑄造銀元時代。整個幣制改革到現在也還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主要還是因爲白銀價格不可抑制的下滑,還有便是中國揹負的外債,國內各個山頭林立所造成的金融管理混亂等原因,中國發行統一的“人民幣”一路走來真的是舉步維艱。

不過譚延闓現在面臨金融方面的困難還不算是令人絕望的,他不敢想象如果甲午戰爭按照原本歷史賠款兩億兩白銀,還有歷史上發生的庚子慘禍的那四億兩白銀的賠款都變成現實的話,那他該怎麼來發行新政府的貨幣。

整個金融改革並不是沒有收益,至少工商銀行收爲國有更名爲中國中央銀行後,算是趕上了滿足國內近幾年飛速發展的工商業對金融的基本需求。同時工商銀行時代成功的塑造了一個成功銀行經營的典範,中國民間資本也開始涉足於現代銀行產業。其中最爲凸出的便是廣東、天津爲核心的商團財閥所組建的興業、勸業、金城等六家大銀行,而素以票號聞名的山西晉商顯然在這方面落後一手,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不過也被環境所迫,幾家大票號打破以往的恩怨糾葛,也聯合組建了兩家大銀行來在這塊蛋糕上圈地。

譚延闓的工商銀行雖然已經變成了中國中央銀行,但是“工商銀行”不過是金蟬脫殼,並沒有徹底消失,譚氏旗下產業中,依然再次成立了“工商銀行”,並且以此爲核心展開業務。譚延闓的產業大多都是名副其實的重型工業,在目前中國都是處於壟斷地位的,像漢陽鋼鐵廠、隆盛機器局這些和軍事密切相關的大型重工業完全可以養活一家規模不小的銀行,而且是國家資本在背後運作。是以譚氏旗下產業核心工商銀行雖然和以前相比也許知名度萎縮了不少,但是規模遠比浮在水面上的國內八大銀行要大得多,行業內部隱隱穩坐頭把交椅,尤其是天津和廣東的財閥和譚延闓關係密切,在中國想要搞重工業,如果得不到工商銀行的支持是很難做的,這裡面並非僅僅是因爲資金的緣故,政治背景更是深厚的多。

按照現在的中國匯率,一千萬英鎊差不多相當於一億人民幣,但是在國際市場的信譽度,人民幣自然是無法和英鎊相提並論的,一千萬英鎊十年無息貸款將會對中國穩定幣值有着相當大的促進作用。英鎊就相當於黃金,只要中國政府手中握着足夠多的英鎊和黃金,金融改革將會如履平地,而現在一聽中國打仗的對象是俄國這樣的傳統列強,上海的那些投機商人就蠢蠢欲動發國難財,這無疑會給中國的金融帶來極爲不穩定的因素。

中國需要像英鎊這樣的“硬通貨”,不過中英之間的關係一直就處於不冷不熱的程度,甚至可以說總體上更偏於冷淡——英國拒絕承認鴉片輸入中國有損中國人的健康,中國海關的巨大利益還有在中國數量最多的租界和殖民地香港問題。在清朝時代譚延闓在廣州就硬生生的阻止了英國企圖“拓址”的行動,等譚氏父子手掌重權之後更是嚴格的對廣東和香港交界處實行控制,就算李鴻章成爲兩廣總督之後,他也不得不遷就譚延闓留下的廣東臬臺何炳坤對香港繼續實行控制政策。

譚延闓旗下的醫藥企業將每年從印度進口的數以十萬箱以上的鴉片全部吃進,除了少部分加工成杜冷丁等主要用於醫學治療的藥物之外,其餘儘可能的加工成海洛因——譚延闓的醫藥知識使得設立在湖北武漢的第一藥廠在海洛因加工方面一直都是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即便是以化學工業發達著稱的德國在這上面也不得不甘拜下風。第一藥廠生產出來的高純度海洛因在內務部門全程監控下,全部運往位於德國慕尼黑的合作藥廠,其生產出來的“強效戒毒片”主要的銷售對象便是英國、法國和美國。

那些租界譚延闓並不着急,這些東西遲早都是要收回來的,實在不行放在一戰來解決也不是什麼問題,但是鴉片就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了。中國南方海軍最主要的任務便是嚴厲打擊鴉片海上走私,每年能夠從正規渠道進入中國的鴉片已經做到九成進入藥廠,除了租界之外,中國市面上已經看不到鴉片館。譚延闓對鴉片的態度所有人都知道,但是英國人在鴉片的問題上沒有任何讓步,英租界內的鴉片館數量是最多的,而就在兩個月前,譚延闓在與朱爾典的一次會面中就明確的表示:“英國在鴉片的問題上所堅持的一切最終將會把中國推到英國的對立面上,而我本人將會致力於表現我個人在此問題上的意志……”

譚延闓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沈靜心中卻很清楚譚延闓想在英國人身上撈到什麼,無息貸款也許不算什麼,但是鴉片問題必須要英國有個說法。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看,這場中俄之戰對於譚延闓的外交政策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譚延闓一貫主張“戰爭的本質就是政治的延伸”,而並非目前德國參謀部的年輕一代軍官們所主張的“戰爭的本質是暴力”。

“當外交不能解決我們目前面臨的困境的時刻,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戰爭,從而以此來表現自己的意志……”沈靜在建國之初就新政權的外交政策曾經和譚延闓有過非常深入的交談,當時出於幾十年來對西方列強恐懼的積壓,沈靜對譚延闓的這句話並不以爲然,但現在真的要面臨這個當口的時候,他只覺得自己又落後譚延闓一步。

“德國軍事代表團將會有德皇威廉二世的弟弟亨利親王來帶領,王儲也在其中將會隨同訪華,這支代表團的規格已經十分高,遊輪一出漢堡港全世界都知道了,英國人自然會有一定的反應……不過說起來亨利親王也是我們的老朋友了,這已經是他第三次訪華,估計很可能德國會發出邀請,希望你能夠訪問德國……”沈靜並不在意的順着譚延闓的話說道。

譚延闓將雪茄放在菸灰缸中饒有興趣的說道:“訪問德國?等戰爭一切事務都塵埃落定的時候,也許我也該出去走走,出於禮節性質的對德國進行訪問了……德國目前是我們在歐洲最重要的盟友,不過文淵你也知道歐洲的局勢如何,現在因爲摩洛哥的問題,法國人肯定是和德國人結上仇了,本來它們就是世仇,這不過是給雙方一個翻老賬的機會而已,英法同盟算上法國先前的法俄同盟,歐洲列強分成以英國爲首和以德國爲首的兩大陣營基本上算是初步成型了……今後我們在歐洲的外交政策將會更加艱難……”

“對於德國你還有什麼想法麼?它可是我們在歐洲唯一表示好感的國家,外交部對國際關係中,德國和美國的地位是最高的……”沈靜說道。

譚延闓有些詭異的一笑說道:“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這是國與國之間相處的不二法門,我們和德國的關係是不錯,但你也不要忘記德國人在七八年前還試圖侵佔膠州灣……德國皇帝和他的軍事將領們都太過相信武力的力量,但是軍事力量要靠工業實力和經濟實力來支撐,德國工業發達這工業實力算是有了,甚至可以說超出英國也不算爲過,但是要說經濟實力,威廉二世的錢包顯然要比他的舅舅癟了不少……德國通過的海防法案上明確顯示了它要在海軍方面超越英國,但是這可不是口頭上說,更需要實際行動,試問以現在一艘戰列艦的價格而言,德國超越英國的機會能夠有多少?”

“難道你想冷淡處理和德國之間的關係?”沈靜問道。

譚延闓笑了笑說道:“也不是讓你驟然對德國採取冷處理,不過這是一個趨勢,目前來說我們的外交需要德國來支持,尤其是我們在處理鴉片、租界、海關的問題上,這都離不開德國的聲援……德國在中國沒有租界,威廉二世在這個問題上不會跟我們過不去,所謂站着說話不腰疼,等我們達到自己的目的之後,再考慮中德兩國之間的關係……只是從長遠來看,除非德國放棄和英國爭雄,歐洲局勢趨向於和平,否則我們遠離德國貼近英國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當然以威廉二世的自大,想讓德國放棄追趕威脅英國世界霸主的地位,那是不可能的,這都需要你們審時度勢來調整我們的外交政策……”

“還有一個問題,德國軍事代表團來華,那我們的戰爭進度和他們也提出和英國一樣的要求該怎麼辦?”

譚延闓站起來用手指輕輕敲着桌子說道:“我們爲了今天這場仗準備了這麼多年,一個海參崴還難道要打上幾個月?等德國人到達,海參崴早就被我們拿下了!若是德國也提出和英國相同的要求,我們可以與之進行技術交換,或是達成某些協議來作爲彌補,當然要價不可能和英國人那麼高,畢竟我們現在是‘友好國家’,適當的吃虧還是應該的……”

沈靜端起茶杯還是猶豫了一下放下茶杯說道:“海軍打了一場大勝仗,這確實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不過海參崴畢竟是俄國人經營多年的堡壘,雖遭陸軍重重圍困,但也不宜輕視……”

“文淵,你的意思我明白,打仗的事情是你那些好學生的事情,咱們就用不着太過操心,我們需要的只是結果而已,難道你還信不過自己的學生麼?!”譚延闓笑着說道。

楊超、李俊翰這些中國陸軍的代表人物,他們在總督府侍衛隊時代都聽過沈靜給他們講課,甚至連讀的軍事教材都是沈靜幫忙翻譯的,算起來譚延闓說沈靜是他們的老師也不過分。譚延闓雖然坐鎮吉林,但卻很少干預前線指揮,就是陸海蔘謀部對他們的限制也很少,前線指揮官只是在臨時更改作戰方案的時候向參謀部遞交一份說明就可以了,這也是最大限度的保障前線指揮官可以根據戰局變化來保證自己的自由度。

沈靜搖了搖頭笑道:“畢竟是打仗,我對這個不懂,但這仗關係國運,我也不敢怠慢。俄國的那幾艘降艦現在在第二艦隊派出的幾艘軍艦的護衛下前往旅順,我們是修好了後就開始對國人開放呢,還是另有別的計劃?”

“先讓旅順的專家們仔細考察一番,這些戰艦對我們而言沒有多少價值,在我看來買廢鐵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海軍方面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先總結海戰經驗,旅順的工程師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俄國的戰俘也必須集中到旅順接受審訊,我們要將俄國人在海戰中失敗的教訓全部找出來,同時也要完善我們自己的軍艦設計,所有的俄國主力俘虜戰艦都必須要拍照、攝像,資料全部歸爲絕密檔案,就算是德國人也不能得到全部的資料……至於對公衆開放俘虜艦隻,這是一件好事,可以大大的提振民心,提高民衆對我們政府的支持,但是這些俘虜艦隻必須要經過處理才行,不然內行人一看就明白俄國人的戰艦缺陷在哪裡了……”

“這也好,你不知道,今天我剛下火車,國務院那邊就連連拍發電報,說國內的媒體都要暴動了,那些記者圍着國務院的大門口希望能夠拍攝第一手的照片好上報紙,而民衆的反響也很大,只是現在消息傳的並不是很廣泛,我估計到時候將那幾艘俘虜艦往天津港或是長江口一擺,保證萬人空巷……”

譚延闓聽後笑了笑說道:“我小時候可是聽着父親講左宗棠平定新疆的故事長大的,湖湘子弟多半都是以左宗棠爲榜樣,希望能夠建功立業。不過左宗棠是個苦命的主兒,平定新疆只是緩一時之困,這次我們端掉海參崴最起碼要讓俄國人吞掉我們的土地再吐出來,要知道滿清將海參崴等地割讓出去,到現在那裡還是主要以我們中國居民爲主,他們的身份可是尷尬的很……”

“現在就等陸軍動手徹底拿下海參崴了,如果這場戰爭能夠得到完美的解決,那對國內的一些反對我們的勢力也是極大的震懾,中央政府的權威將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陸軍地面進攻的準備基本上已經就緒,這次海戰發生的比較突然,鄧世昌也是抓住了機會將俄國艦隊遠遠的誘離海參崴再聚而殲之。現在海參崴裡面只有皇太子號和留裡克號兩艘主戰艦隻,就算它們不負傷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了,總比整個太平洋艦隊都在軍港裡面要好得多,這樣我們在進行地面進攻的時候就不用冒太大的風險了……”

沈靜笑着說道:“陸軍什麼時候能夠發動最後的進攻?估計多長時間能夠解決問題?這些你給我交個底,國務院那邊也好做準備……”

譚延闓聽後搖了搖頭說道:“這些事情都是前線指揮官的事,我們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壓力,記住軍事他們來做主,而政治我們來做主,各司其職!不過可以肯定的說,陸軍發動地面進攻的時間已經很近了,很大可能就在這個星期,而一旦進攻打響,整個戰鬥時間應該不會超過一個星期……現在天氣雖然不錯,但是也有很大可能會下雨,這會對進攻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我們是要抓緊時間了……”

第386章 破交第141章 殺威棒第229章 雄兵第237章 意外第319章 四十年第227章 天才第301章 圍堵第280章 鑰匙第42章 風起第295章 國與家第394章 沙皇第105章 北上第60章 牌局第229章 雄兵第271章 交易第279章 號角第143章 造艦第291章 水落石出第158章 人才第318章 南下第334章 強權第353章 人間蒸發第229章 雄兵第1章 少年第375章 爭奪第215章 憲政第7章 賠罪第76章 心遠第394章 沙皇第295章 國與家第146章 海軍顧問第17章 排場第277章 邀請第231章 玄機第207章 底線第207章 底線第44章 水霧第37章 洋務過往第20章 生死一發第51章 絕望第335章 發難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358章 震懾第40章 盤根錯節第384章 人道行動第123章 把柄第125章 彩雲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214章 莊家第236章 戶口第18章 靚影第284章 炮兵師第306章 誘敵第44章 水霧第294章 東風第121章 小站第183章 回報第323章 讓步第369章 分化第220章 刺殺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11章 訓練第385章 中立國第187章 武力第159章 銀元第165章 叛亂第111章 危機第31章 丟車保帥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293章 據點第205章 挖角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329章 清洗第181章 順風船第144章 演習第360章 一邊倒第87章 震懾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85章 出山第307章 雙重陷阱第208章 遙遠第198章 陷害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28章 趣事第64章 重逢第224章 朦朧第315章 推進第107章 前途第66章 不易第295章 國與家第190章 投降第82章 火中取栗第60章 牌局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29章 隱憂第5章 戒毒第10章 武力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5章 戒毒第206章 海軍
第386章 破交第141章 殺威棒第229章 雄兵第237章 意外第319章 四十年第227章 天才第301章 圍堵第280章 鑰匙第42章 風起第295章 國與家第394章 沙皇第105章 北上第60章 牌局第229章 雄兵第271章 交易第279章 號角第143章 造艦第291章 水落石出第158章 人才第318章 南下第334章 強權第353章 人間蒸發第229章 雄兵第1章 少年第375章 爭奪第215章 憲政第7章 賠罪第76章 心遠第394章 沙皇第295章 國與家第146章 海軍顧問第17章 排場第277章 邀請第231章 玄機第207章 底線第207章 底線第44章 水霧第37章 洋務過往第20章 生死一發第51章 絕望第335章 發難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358章 震懾第40章 盤根錯節第384章 人道行動第123章 把柄第125章 彩雲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214章 莊家第236章 戶口第18章 靚影第284章 炮兵師第306章 誘敵第44章 水霧第294章 東風第121章 小站第183章 回報第323章 讓步第369章 分化第220章 刺殺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11章 訓練第385章 中立國第187章 武力第159章 銀元第165章 叛亂第111章 危機第31章 丟車保帥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293章 據點第205章 挖角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329章 清洗第181章 順風船第144章 演習第360章 一邊倒第87章 震懾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85章 出山第307章 雙重陷阱第208章 遙遠第198章 陷害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28章 趣事第64章 重逢第224章 朦朧第315章 推進第107章 前途第66章 不易第295章 國與家第190章 投降第82章 火中取栗第60章 牌局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29章 隱憂第5章 戒毒第10章 武力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5章 戒毒第206章 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