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影子

“怎麼可能?!單艘價格在四百五十萬兩以上?那北洋水師打算弄幾艘?以海軍軍費而言,如果這艘戰艦建造個三四年還勉強夠,總不能這三年裡面就建造這一艘戰艦吧?!”潘敏有些吃驚的說道。

楊超用鉛筆敲敲桌子有些疑惑的說道:“未必會是一艘那麼簡單……”

“怎麼咱們陸軍生來命就這麼賤?這同級軍官拿錢少些也就罷了,連這武器也是人比人氣死人吶!一開口單艘四百五十萬兩,夠訓練多少新軍的?!你還指望他們多訂購兩艘,就是把我們給當了也值不了這麼多!”

“以後你的心思少用在女人身上,看看前段時間報紙上說的,江南船塢興建的那四座三萬噸級船塢的新聞,我記得靖海級裝甲巡洋艦好像就是從江南船塢建造的船體吧?這海軍我雖然不懂,不過龍旗號戰列艦那個頭,國內能夠裝下它的船塢絕對不會超過三個,而江南船塢的四座三萬噸級船塢……恐怕很可能都是先生用來造戰列艦的,別忘了先生在江南船塢中佔有絕對股份!”楊超用鉛筆敲敲旁邊正在大呼小叫的潘敏。

“那陸軍軍費該怎麼辦?就算把陸軍軍費全搭上也不夠造那玩意的呀?!”潘敏非常不滿意的揮手推開楊超的鉛筆。

“朝廷似乎沒有這麼多銀子,而北洋雖然有銀子也不足以一下子承擔這麼重的負擔,不過既然先生輕而易舉的給南洋弄到幾百萬兩的經費,那北洋自然不在話下。若先生真的想造艦,以他的財力我絲毫不會懷疑!”蕭軒一臉神秘的說道。

“先生怎麼弄銀子這不是我們要考慮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出比較合適的計劃。這次會議內容的通知你們也都看到了,對於陸軍擴充軍隊數量並非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軍隊的質量。陸軍的情況和海軍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朝廷在財政充足的時候先生上書建設海軍不會有太大的顧慮,而陸軍則不行,主要還是因爲北洋陸軍幾乎都集中在京師周邊地區,以朝廷中的一些滿族權貴出於對漢人防備的心理,陸軍擴軍勢必要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這從訓練滿族鎮軍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朝廷壓根就不相信漢人……”楊超雙手擺弄着鉛筆說道。

蕭軒笑着說道:“你們猜先生給我什麼任務?雖然他沒有明着說出來,不過也很好理解——他不希望北洋陸軍多出這個麻煩,所以在訓練上做些手腳,讓他們永遠無法形成戰鬥力……”

“北洋七鎮合計十萬多一些,直隸督標、山東、河南撫標合計兩萬,旅順、威海衛、膠州灣三大軍港內還駐紮着經過嚴格訓練的新軍兩萬左右,當然海軍基地的駐軍是不可能調動的。此外各地的大小綠營、河防營等舊式軍隊也在陸續的接受軍事訓練,並且通過裁汰補充的手段,提高兵員素質,這些部隊雖然士兵素質不能和北洋七鎮相提並論,不過勝在數量巨大。因爲各種原因,舊式軍隊的具體數量並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數字,再加上裁汰和招收的部分,這個數字就更難統計了,但是口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舊式軍隊的總數應該可以超過二十萬……”李韜說道。

“北洋七鎮和直隸督標、山東、河南撫標,這些軍隊都是我們悉心訓練出來的,戰鬥力、裝備和兵員素質自然是沒有問題。那些放到軍營中受訓的警察部隊雖然不是軍隊,不過算起來已經受訓完畢和正在受訓也有一萬人左右,這些也可以作爲擴充軍隊實力的一種方法。我估計先生是不會反對的,同時朝廷對此也不會有太大的異議,因爲這些都是警察,而三省對警察的需求肯定是一個很高的數字,這些接受過完整軍事訓練的警察在必要時刻完全可以穿上軍裝,只要配以指揮人員便可以搖身一變成爲軍隊……你們參謀部還有什麼想法?”劉禹問道。

李韜笑了笑說道:“該想到的已經寫到會議紀要中了,沒有想到你剛纔也已經說了。擴充軍隊實力無非就幾種方法,一個是在原有軍隊的基礎上加強訓練,增添更好的裝備;另外一個就想你剛纔說的那樣,讓擴編那些穿着警察服裝的軍隊,或是對綠營等舊式軍隊進行裁汰補充加強訓練……”

楊超擺擺手說道:“這還是不夠的!你有沒有想過我們都曾經是總督府侍衛隊的人,當初先生訓練我們的時候和現在新兵的訓練差距有多大,你心中應該有數吧?現在我們都成了北洋陸軍的軍官。北洋陸軍真正具有戰鬥力的軍隊拋去守衛海軍基地的部隊,數量加起來可以說超過十二萬,十二萬人看起來很多,但是想到我們的國土面積和各國列強,尤其是我們的宿敵日本還有緊鄰的俄國,這十二萬軍隊就不算很多了。我們北洋陸軍實力是很強,但是要平均到龐大的國土面積上,那就單薄了許多,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真的要走到推翻朝廷的那一步,軍隊的數量劇增是絕對的……”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子瞻你的意思我明白,估計先生也早就想到這一點了,要不然不會在山東巡撫撫標的基礎上,還增添了一個親衛營的建制。這支親衛營幾乎集中了北洋陸軍的精華,現在每年從軍中選拔骨幹進入北洋武備學堂接受深造的,有六成是出自親衛營,而前往德國留學的,則有四成是出自親衛營……別的我不敢說,就親衛營的素質而言,如果遇到緊急事情,將其擴充爲一個協是不成問題的,我想在北洋七鎮和三省督標、撫標中也建立一些像親衛營的獨立建制,用以培養低級軍官。”李韜說道。

“可是這些多出來的軍官可沒有這麼多的軍隊讓他們帶啊?總不能一支部隊裡面填上兩套班子吧?!”潘敏問道。

“我看可以這麼幹!填上兩套班子又怎麼樣?填上三套班子纔好!一旦有事,一個協可以立刻騰出一套指揮班子來,給他們足夠的兵員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訓練出一支軍隊來,就算戰鬥力比不上原來的部隊,但至少也可以湊合用,多打兩場仗就是一支好軍隊了……至於多出來的班子算到人頭上完全可以瞞下來,又不是重建一整支軍隊藏不住!”劉禹笑着迴應道。

“我看可以!”楊超、李韜和李俊翰一起說道。

“先生雖然顧慮很重,不過這不是不可以理解,畢竟中國那麼大,十來萬軍隊看似很強,按照我們的方案,就算再怎麼順利,最多可以憑藉武力短時間內打垮敢於和我們做對的地方軍隊,但是萬一各國列強或是日本趁火打劫,那我們就岌岌可危了!”蕭軒說道。

楊超站起來走到地圖面前說道:“雖然還沒有和先生明說,不過他應該知道我們想做什麼,只是他和我們這些軍人不一樣,看的比我要遠。我們也不能強逼他,畢竟在座的各位都是深受先生恩遇,不到萬不得已我還是希望先生能夠領導我們……”

接風宴後,譚延闓和張之洞單獨進行會談,他自然不知道他麾下北洋陸軍的幾個領袖人物也坐在一起討論造反。他在軍事上儘管也是兢兢業業,可他在戰術上頂多也就是一個普通軍官的水平,唯一勝過楊超他們的無非是結合對歷史的熟悉,在戰略上看得更高更遠些。對於北洋陸軍的需求,他還停留在數字層面上,雖說十萬陸軍比他想象中到來的要早上不少,可是放眼目前中國的疆域和世界環境而言,也就微不足道了。

張之洞雖然拜相入軍機,甚至很有可能會在翁同龢被慈禧修理之後成爲新一代的軍機領袖,不過他還是惦記着自己的自強軍。在譚延闓的幫助下,張之洞的自強軍無論在軍費還是教官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強,自強軍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一鎮一萬四千人的規模。由於在國內各個陸軍學堂中,無不視北洋武備學堂爲陸軍正宗,所以在自強軍的軍官中,高級軍官幾乎全部都是北洋武備學堂畢業後又去德國留學歸來的“總督府侍衛隊系”,中低層軍官中也有衆多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的軍官和見習軍官。

張之洞卸任南洋大臣,他先將自強軍調到了湖北王文韶之下,鎮統是他的親信張彪。不過他信不過有着“琉璃蛋”之稱的王文韶,生怕王文韶在軍餉、裝備和訓練上虧待了自強軍。現在兩江總督還沒有具體人選,張之洞則趁自己臨走之前,再次向旅順造船所訂購了一艘靖海級裝甲巡洋艦和五艘專門爲南洋水師設計的千噸級魚雷獵艦——有着二十二節的高航速,擁有六具十八寸魚雷發射管卻沒有裝甲和強力的大口徑火炮的戰艦。

譚延闓明白張之洞的苦心,他怕後來的繼任者對長江艦隊和南洋水師及其自強軍缺乏熱情,本着在位一天“財要用盡”的辦法,留給繼任者的兩江府庫“私房錢”不足一百萬兩。張之洞“屠財”之名盡顯無遺,可是譚延闓卻覺得張之洞臨走這一手至少可以讓長江艦隊成型,而南洋水師也在獲得戰艦之後也可以徹底改名爲“南洋海軍”,屠財不屠財,那要看銀子用在哪裡,張之洞這麼做是出於對官場潛規則的瞭解而已。

作爲張之洞臨走之前收穫巨大的旅順造船所,至少在今後兩年不是愁沒船建造,張之洞的南洋海軍和長江艦隊訂單足以滿足其生產能力。至於說爲南洋水師設計的千噸級魚雷獵艦,在譚延闓的眼中已經可以算得上是驅逐艦了,這種戰艦在面對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的時候自然是不堪一擊,但是用來護航、緝私和在海戰中對付那些高速魚雷艇卻是富富有餘。而以前的四百噸級魚雷獵艦也是該到淘汰的時候了,不過北洋海軍卻不準備直接套用南洋驅逐艦的設計——北洋海軍驅逐艦要比這一型號大一倍,同樣也不需要裝甲,而側重速度,這種還停留在圖紙上的驅逐艦將會擁有至少二十六節航速,裝備了六具兇猛的二十寸魚雷發射管。

張之洞害怕人走茶涼到時候繼任者不認賬,還特意將造艦款項事先存放在了工商銀行,直接交割給了旅順造船所,不過旅順造船所要承擔日後建造成本的漲價風險——這在譚延闓的眼中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在張之洞身上,旅順造船所給出的價格多少有些水分來保證自己不做虧本的買賣,而中國的人力資源也讓譚延闓相信成本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海軍的事務張之洞並不擔心,他所擔心的還是凝聚自己巨大期望的自強軍,在他離開南方之後,日後該如何發展的問題——王文韶綽號“琉璃蛋”並非沒有道理,這傢伙要想打自強軍的主意也要看看張之洞現在的地位。王文韶與譚延闓不同,作爲傳統的官員,他還是非常希望自己能夠進入中樞,謀得高官權位之後年老榮歸故里——這是一個傳統官員的理想。地方大權一手抓固然能夠讓人躊躇滿志,不過這些從鹹同年間走過來的老傢伙,更多看重的是聲望。

王文韶會顧忌到張之洞的想法,一時半會不會去動自強軍,不過自強軍現在已經是一鎮之衆,而不是歷史上的不足三千人,足足一萬四千人,每年的軍餉雖然比北洋陸軍算不上什麼,但也有一百三四十萬兩白銀之巨。北洋陸軍因爲譚氏父子經營直隸三省,改善交通,大力扶助工商而富得流油,加上朝廷的陸軍軍費撥款,只需要添加兩百萬兩地方財政就可以輕鬆供養起北洋七鎮,而張之洞的一鎮自強軍就讓他爲軍費問題捉襟見肘。

自強軍軍費不足的問題在初創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不過在發展階段因爲譚延闓的扶助並沒有顯現出來。現在自強軍已經成軍,按照當初張之洞的想法,自強軍應該於今年年初就要擴軍一個混成協,不過還是出於財政的緣故而作罷。

對於一個省而言,如果不是直隸三省那個水平,以現在的財政水平來看還是很有負擔的。不過地方大員一方面口頭上抱怨這種負擔,而暗地裡卻非常“喜歡”這種負擔——一年一百三四十萬兩白銀的軍費,隨便動動手腳,弄個十萬二十萬還不跟玩似的,剋扣二十萬兩軍費還算是有良心的,更黑的搞不好砍掉一半都很有可能。

毫無疑問,王文韶在張之洞的眼中算是“無能、中度貪婪”的那一類,他到不害怕王文韶以後會縮編自強軍,但是他怕這個“中度貪婪”搞不好會惹出大禍——俗話說官逼民反,這稅收要是重的沒譜老百姓都會拿起菜刀來造反,而剋扣軍餉嚴重的同樣也會逼得士兵造反,不過兩者之間的嚴重程度可就差得一天一地了。這一鎮自強軍論戰鬥力自然比不得“忙時剿匪,閒時訓練”的北洋七鎮,但是作爲南中國最有戰鬥力、最有朝氣的新軍,至少兩湖、兩江的軍隊絕對不是自強軍的對手。

這樣一支軍隊要突然造反了,那會是怎樣的後果?王文韶固然不妥,張之洞就怕自己的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的繼任者比王文韶更加不堪——有消息傳聞,滿人長庚不是頂替譚延闓的兵部尚書,便是要來接張之洞的班,除了長庚之外,還有滿族貴族鳳山要是呼聲正高。無論是長庚還是鳳山,這倆人的名聲實在是不怎麼樣,南北洋鼎立二分的局面雖然從來沒有實現過,南洋大臣總是比北洋大臣低一頭,從這次南洋大臣的繼任人選上,張之洞也有些覺得不對勁——朝廷非要指派一個滿族人來當兩江總督兼北洋大臣,這中間的蹊蹺實在是耐人尋味,難道朝廷要收權於滿清權貴?!

相比長庚、鳳山之流,王文韶算是個能人了,至少人家也參與過戰爭,雖然手比較黑些,但也還知道點軍事。自強軍與其放在兩江的地頭上等着長庚之流來當貪污的工具,還不如讓王文韶來貪好些,至少王文韶還知道點分寸,還會懾於張之洞不敢做的太過分。

第345章 投子第181章 順風船第151章 鬧劇第363章 警報第85章 出山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57章 入幕第88章 反算第18章 靚影第257章 時代第25章 求去第342章 邁向深淵第17章 排場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69章 籌款第94章 惡魔第52章 生路第95章 一致第400章 穩若磐石第192章 申訴第62章 誘餌第352章 爆料第394章 沙皇第112章 重組第397章 出手第215章 憲政第190章 投降第346章 離訊第28章 趣事第360章 一邊倒第100章 夥伴第356章 海軍政治第308章 必勝第214章 莊家第378章 范蠡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249章 遭遇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105章 北上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270章 討價還價第369章 分化第10章 武力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288章 先手第33章 拆補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24章 解元第220章 刺殺第343章 市場第251章 意志第16章 計較第91章 轉折第312章 勝利第161章 連環第46章 出兵朝鮮第16章 計較第301章 圍堵第127章 鋪墊第88章 反算第41章 完婚第392章 西湖第310章 乾坤第148章 起義第257章 時代第334章 強權第323章 讓步第152章 軍轉民第257章 時代第395章 戰略欺騙第15章 婚事第286章 命運第361章 轉折第160章 割肉者第177章 新艦第13章 中體西用第313章 擡槓第255章 陰雲第390章 日蘭德第263章 易幟第158章 人才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201章 散財第272章 生存的權力第57章 入幕第306章 誘敵第113章 內外第292章 演練第342章 邁向深淵第70章 危機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121章 小站第312章 勝利第283章 契機第144章 演習第309章 刺刀見紅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370章 輕裝前進
第345章 投子第181章 順風船第151章 鬧劇第363章 警報第85章 出山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57章 入幕第88章 反算第18章 靚影第257章 時代第25章 求去第342章 邁向深淵第17章 排場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69章 籌款第94章 惡魔第52章 生路第95章 一致第400章 穩若磐石第192章 申訴第62章 誘餌第352章 爆料第394章 沙皇第112章 重組第397章 出手第215章 憲政第190章 投降第346章 離訊第28章 趣事第360章 一邊倒第100章 夥伴第356章 海軍政治第308章 必勝第214章 莊家第378章 范蠡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249章 遭遇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105章 北上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270章 討價還價第369章 分化第10章 武力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288章 先手第33章 拆補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24章 解元第220章 刺殺第343章 市場第251章 意志第16章 計較第91章 轉折第312章 勝利第161章 連環第46章 出兵朝鮮第16章 計較第301章 圍堵第127章 鋪墊第88章 反算第41章 完婚第392章 西湖第310章 乾坤第148章 起義第257章 時代第334章 強權第323章 讓步第152章 軍轉民第257章 時代第395章 戰略欺騙第15章 婚事第286章 命運第361章 轉折第160章 割肉者第177章 新艦第13章 中體西用第313章 擡槓第255章 陰雲第390章 日蘭德第263章 易幟第158章 人才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201章 散財第272章 生存的權力第57章 入幕第306章 誘敵第113章 內外第292章 演練第342章 邁向深淵第70章 危機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121章 小站第312章 勝利第283章 契機第144章 演習第309章 刺刀見紅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370章 輕裝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