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外圍

主力艦隊在對三號炮臺和勒富島上的軍事目標炮擊之後,天已經開始大亮了,當陽光再次灑滿海參崴的時候,這裡已近被濃重的硝煙味道所籠罩。在海軍主力戰艦的直接火力支援下,勒富島上的一千五百名俄軍在炮擊下傷亡慘重,第十八師本身做爲一個炮兵驗證師其重火力多得出奇,因爲要在勒富島上建立重炮陣地來封鎖出港航線,甚至以後會有更大口徑的重炮進入勒富島直接對海參崴剩下的一號和二號炮臺進行炮擊,混成旅在登陸後,迅速壓迫俄國守軍,並用各種口徑的迫擊炮和機槍對俄軍展開了猛烈的攻勢。

勒富島是中俄地面部隊首次碰撞,俄軍固然士氣低落並且在交手前便被中國海軍艦炮予以大量殺傷,但是他們抵抗的也異常強烈——勒富島守軍手中僅有三門老式步兵炮,其中兩門被艦炮直接摧毀,機槍更是沒有一挺,所有俄軍手中唯一的武器便是步槍,但就這樣還面臨彈藥不足的問題,即便如此,俄軍面臨如此劣勢還頑強抵抗,這給登陸作戰部隊帶來了不少麻煩。

儘管俄國守軍異常頑強的抵抗,但面對絕對優勢的登陸作戰部隊時,戰鬥不過持續了才半個多小時——登陸作戰部隊雖屬於第十八師這樣的炮兵爲主的作戰單位,但是做爲一個地位可以和七大王牌師相等的主力師,劉禹並沒有放鬆士兵的步兵作戰訓練,相反第十八師在步炮協同作戰上一直是以開拓者的形象出現在中國陸軍中的。

勒富島地形不利於炮兵的主戰武器七十五毫米速射炮的應用,劉禹便將全師三分之一數量的各種口徑迫擊炮交付給登陸作戰部隊,並且加強了機槍配置——在總參的作戰計劃中,拿下勒富島不過是一個開始,最重要的是在今後的作戰中要守住勒富島,頂住海參崴俄軍的反撲,所以纔會給一個步兵旅配備這麼多的重火力。

俄軍作戰勇猛,但顯然策略十分低下,在兩國陸軍交手之後,便一味的猛衝猛打,這在中國軍隊一方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正如情報機關說的一樣,俄軍的訓練和裝備都很差,尤其是射擊水平更差。俄軍異常勇猛的打法到讓中國陸軍感到很大的不適應,彷彿他們纔是俄軍拒地而守,不過這也正和了登陸指揮官的心思,雖然沒有構築戰壕等工事,但是簡易架設的機槍和迫擊炮給衝鋒的俄軍予以很大的殺傷。在火力網的絞殺下,中國軍隊也沒有什麼機會來展示他們的槍法,不過極少數陣地被俄軍突破雙方展開白刃戰的時候,才方顯出俄軍的兇悍,但是中國軍隊也很少犯這樣的錯誤。

勒富島上的俄軍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在絕對實力面前,這一千五百名守島俄軍最終還是被登陸部隊給吃掉。在得到勒富島之後,登陸部隊便開始從貨船上卸下物資,最重要的便是其中的四門一百五十毫米重炮,它們將是登陸部隊能不能守住勒富島並且完成自己封鎖航道任務的關鍵。在勒富島上安裝重炮只是一個開始,以後還會有不同口徑的重炮視戰鬥情況運抵勒富島,加入戰鬥序列。

海參崴的硝煙便是中國向俄國發起進攻的號角,中國海軍封鎖海參崴將俄國太平洋艦隊堵在海參崴軍港中不過是一個開始,十六日已經完成集結的中國陸軍十個作戰師分別按照早已擬定的作戰計劃,分批通過不同的路徑進入俄國,在它們身後還有數個師正在計劃針對伯利、海蘭泡的俄軍進行牽制——海參崴做爲一個要塞誠然易守難攻,但做爲要塞它還是有要塞的致命缺點,只要將其外援斬斷,陷落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中國海陸軍總參謀部聯合策劃的海參崴戰役就是打得俄國增援不利的時間差,在俄國增援未到的情況下,將整個戰場按照俄國遠東陸軍的分佈切割成三個部分——海參崴、伯利和海蘭泡。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十六日只有圍困海參崴的陸軍沒有到位,伯利和海蘭泡的俄軍除了知道戰爭已經爆發之外,還沒有等接到遠東總督阿列克賽耶夫的命令便被中國陸軍的第一軍和京畿衛戍軍圍困在兩城之中,而海參崴做爲俄國在遠東地區的整個戰略立足點,明知道被圍困後凶多吉少,但還是想要依託要塞防禦和遠東海軍來進行拼死抵抗。

最先到達海參崴戰場的不是走鐵路的參戰部隊,而是在肅清邊界俄軍之後控制圖們江口的第四師,它們通過海運的方式直接在海參崴防禦圈堡壘外圍的二道溝登陸。在登陸期間沒有受到任何俄軍的攻擊,第四師以最快的速度構築了登陸場,各種火炮等重裝備在隨後的一天中源源不斷的裝卸在登陸場使得第四師迅速恢復了先前的戰力,第二天便在綏芬河上架設了七座浮橋渡過綏芬河開始面對俄軍海參崴要塞的外圍陣地。

雖然作爲港口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歷史悠久,但作爲要塞的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歷史卻只能追溯到1877年。這一年,東西伯利亞軍區工程兵司令p·f·溫特伯格上校開始籌劃在這個遠東重要的港口修建防禦工事,他的設計方案交給v·p·希羅科夫上校來負責執行,一年後最初的海岸防禦工程完成。

此後,該堡壘的第一任工程兵司令k·s·切爾諾克尼日尼科夫加固了海岸炮兵陣地,並在19世紀90年代構建了第一個瀕海永久性防禦工事。1899年工程兵上校k·i·維利奇科設計了一個系統的陸地防禦工事方案,在這一方案基礎上,v·i·日加爾科夫斯基和s·f·奇日上校從1900年開始構築要塞的幾個主要堡壘:1、2、3號堡壘,4、5號多面堡,以及三個眼鏡壘,堡壘之間由有胸牆保護的塹壕相連。此外,在俄羅斯山脈和薩佩尼半島分別修建了“俄羅斯堡壘”和4號要塞,這些防禦工事與同期修建的旅順口要塞都頗爲類似。

在海參崴受到襲擊的十六日當天,阿列克賽耶夫便命令西伯利亞第二步兵師在沿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雙城子至海參崴一段構築前沿陣地。第四師出人意料的在二道溝的綏芬河上架設了浮橋直接進逼之下,第二步兵師顯然沒有完成任務,在雙城子至海參崴的鐵路中點蝦蟆塘與第四師的前鋒接觸並且展開了小範圍的戰鬥。

中國軍隊來的如此迅速實在是讓遠東陸軍感到吃驚,除了加強兵力依託海參崴要塞防禦圈構築大量的野戰工事之外,阿列克賽耶夫還開始了徵兵擴軍,所有能夠拿上槍的俄國人都必須要參加軍隊並且對其控制範圍內的中國商戶開始搶劫。

第十八日第四師全部渡過綏芬河,目標直指蝦蟆塘,而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來完成運兵的中國陸軍主力則掃清鐵路周邊各個俄軍大小據點,直逼雙城子城下,在這裡他們將會對遠東陸軍第一師一個步兵旅展開攻勢。

受到第四師已經開始對蝦蟆塘俄軍第二師攻擊的威脅,雙城子俄軍並沒有選擇向海參崴撤退,在挖掘大量塹壕和用樹木與民房構築的簡易工事打算阻擊中國陸軍主力。不過在面對擁有大量野戰火炮的第一師,部隊在擺開後用一百多門火炮將不大的雙城子外圍俄軍陣地犁了一遍,僅一個衝鋒便將俄軍死死的壓在雙城子內,並且開始展開激烈的巷戰。

雙城子的房屋構造多是木質磚瓦結構,因爲海參崴要塞防禦圈的修築需要大量的混凝土,雖然做爲防禦圈的外圍,但雙城子沒有構築混凝土工事。原本這裡也是要做爲海參崴要塞羣的支點的,不過這裡距離俄國的中心實在是太過遙遠,連混凝土這樣的物資都十分缺乏,更不要說武裝雙城子了。

十八日整整一天,俄國步兵旅龜縮在雙城子內承受了第一師猛烈的進攻,俄國守軍頗爲兇悍,第一師的突擊隊在進入雙城子之後數度遭到沉重打擊,但是在重火力的威脅下,俄國守軍也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並且守城部隊被分割成數個小塊相互之間失去了聯繫。

相對雙城子,第四師面對駐守蝦蟆塘的俄國第二師就容易的多——這裡只能稱爲一個村莊,只是因爲西伯利亞大鐵路從這裡經過,再加上這裡是雙城子至海參崴鐵路的中點,纔有一個不大的車站。蝦蟆塘更適合炮兵火力的發揮,只是第四師師長李俊翰和參謀長宋兵策按照總參謀部的計劃並沒有將蝦蟆塘圍死,在蝦蟆塘二十公里外截斷了鐵路並且留有伏兵防止其逃跑——海參崴裡面的俄軍數量太多,如果不引出來打,那數量衆多的俄軍將會依託要塞羣防禦圈給中國陸軍造成更大的麻煩。

蝦蟆塘距離海參崴不過才一百二十公里左右,中間還有鐵路線連接,如果俄軍第二師在這裡被捆住,那海參崴必然會派出增援部隊來解救第二師。負責潛伏的是便是暫時歸第四師節制的第十一師一個混成旅,依據地形在鐵路沿線周邊埋設了大量的地雷和構築簡易野戰工事,如果俄軍第二師想要逃回海參崴或是海參崴派軍隊支援蝦蟆塘,那負責埋伏的混成旅將會予以迎頭痛擊。

十九日雙城子俄軍守軍向中國軍隊投降,俘虜俄軍三千餘人,這是中國陸軍在戰爭中第一獨立個戰果,在勒富島上殲滅的一千多守軍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海軍重炮出手消滅了大半守軍。第一師立刻乘火車東進會合第四師,對蝦蟆塘的俄軍第二師形成了更大的壓力,在接到雙城子俄軍投降的消息後,阿列克賽耶夫立刻命令第二師撤退,並且派出一個步兵旅前往接應。不過此時李俊翰已經放棄圍而不打的戰略,將圍困蝦蟆塘俄國第二師的任務交給第一師和尾隨而來的其他原駐守在吉延岡、噶哈哩、寧古塔、海蘭河屯、薩庫裡、阿勒楚喀的四個正規師,第四師西進徹底切斷鐵路迎擊前來增援的俄國步兵旅——到現在俄國遠東軍還不知道自己的電報已經被中國情報機關破譯,俄軍通過電報發出的每一道命令都被中國情報機關所獲悉,並且很快的傳遞給前線指揮官。

中國陸軍行動之快遠超俄軍的估計,阿列克賽耶夫的司令部對於中國陸軍還處於一無所知的狀態,只知道俄國在遠東的陸軍已經被中國陸軍切割中幾個點,海參崴已經被孤立起來。第二步兵師是遠東陸軍的一個重要支柱,現在正面臨至少三個中國陸軍師的圍堵,這使得俄軍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放棄海參崴之外所有的區域,集中兵力守衛海參崴要塞。

沒有堅固的混凝土工事,沒有足夠的火炮,甚至連步槍所使用的彈藥都很缺乏,蝦蟆塘的俄國第二步兵師面臨着極大的困境。而對面的中國陸軍彷彿是越大越多,無盡的炮彈彷彿不要本錢的落到任何一個敢於抵抗的俄軍據點腦袋上,第二步兵師屠克里斯基師長和他的參謀軍官估計目前第二師對面的中國軍隊所擁有的火炮比俄國遠東陸軍所擁有的火炮總和還要多!

對於蝦蟆塘的俄軍來說,最可怕的便是對方的士兵素質一點也不遜於自己,其部署到排一級的迫擊炮更是對塹壕中的俄軍予以大量的殺傷,屠克里斯基明白一旦讓中國陸軍攻佔完外圍陣地,自己這一萬多人守在這麼一個小村莊內,敵人用不着進攻,只需要用火炮,一個炮彈下來就夠自己受的。正是基於這種想法,第二步兵師就想添油一樣不斷的向外圍區域增援,並且還集合部隊準備向海參崴的方向突圍。

在僅有第四師來牽制俄軍第二師的時候,如果屠克里斯基想要突圍,第四師是很難將其留下的,雙城子被中國陸軍佔領後,五個師通過火車運輸抵達蝦蟆塘戰場只需要一個多小時,幾乎是阿列克賽耶夫的電報到了屠克里斯基手上的時候,圍困他的中國陸軍數量已經增添了一倍,而他和其參謀人員商討撤退事宜的時候,已經有三個師擺在他的面前,鐵路通道徹底被掐死。

相對中國軍隊的迅速增援,從海參崴出發的一個步兵旅速度就要慢上很多,開始時他們還可以坐火車快速推進,但是第十一師混成旅在破壞鐵路線之後,他們就在距離蝦蟆塘不到二十公里的地方停頓下來。負責阻擊海參崴來敵的第十一師混成旅雖然沒有野戰火炮,但是卻擁有大量的迫擊炮和機槍,這遠比前來接應的俄國步兵旅要好上太多——俄軍不說沒有一門火炮,就是連一挺機槍都沒有,他們除了要面臨對手的塹壕之外,還要對付對手留下的地雷,很多俄國士兵連對手長什麼樣子都沒有看到,便被對方的地雷和迫擊炮彈所殺傷。

雖然中國陸軍的編制要比俄國陸軍同等編制人數要少一些,但這個數量相差的還沒有到逆天的程度,而裝備優勢足以彌補人數上的微弱差別。在接到屠克里斯基的第二步兵師突圍遇到極大阻力的電報後,任俄國遠東軍司令部的催促,前往增援的俄國步兵旅費盡心思也沒有往前前進一步。屠克里斯基在增援無望的情況下,只得集中火力向東突圍,妄圖和前來接應的步兵旅會合一起回到海參崴,但是他面臨的是整個橫在蝦蟆塘東面的第四師——擁有超過中國普通正規師多得多火炮的第四師,而負責堵截第二步兵師的其他中國軍隊包括第一師,他們的重裝備只有一部分投入使用,更多的還在雙城子火車站上沒有卸車。

在屠克里斯基率領第二步兵師向西開始突圍之時,李俊翰就讓第四師的炮兵給突圍俄軍當頭棒喝,七十餘門七十五毫米速射炮在五分鐘的時間裡讓第二步兵師的前鋒突擊部隊的陣地變成一片火海。七十五毫米速射炮強大的炮彈投送能力,伴隨着令人心悸的呼嘯聲,讓準備並不充分的俄軍在密如暴雨的炮彈中已經不能用“損失慘重”來形容,這種密度的炮擊已經超過了俄軍對火炮的認知,前鋒突圍部隊在遭受第一波“鋼鐵風暴”之後,幾乎連渣滓都沒有剩下。

在望遠鏡中看到中國軍隊在自己部隊腦袋上颳起的“鋼鐵風暴”,屠克里斯基驚駭的長大了嘴巴,一時間手中的望遠鏡掉落在地上都沒有反應過來。

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324章 猛藥第64章 重逢第42章 風起第232章 力辭第62章 誘餌第263章 易幟第232章 力辭第387章 對峙第342章 邁向深淵第48章 遇敵第63章 宣戰第171章 拉攏第199章 外交第331章 希望第29章 隱憂第55章 現實第193章 庭辯第202章 借貸第24章 解元第102章 重臨第298章 盛宴第21章 教官第125章 彩雲第274章 縱橫第392章 西湖第299章 炮擊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162章 政潮第185章 閒子第187章 武力第77章 南大洋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372章 海軍轉型第170章 嚴幾道第301章 圍堵第209章 先兆第174章 驕傲第13章 中體西用第194章 廷議第152章 軍轉民第208章 遙遠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276章 承諾第46章 出兵朝鮮第306章 誘敵第394章 沙皇第42章 風起第308章 必勝第190章 投降第196章 拜神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169章 風起第123章 把柄第32章 調任第209章 先兆第250章 距離第157章 互惠第162章 政潮第215章 憲政第280章 鑰匙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70章 危機第373章 新裝備第90章 成交第155章 苦澀的國歌第394章 沙皇第293章 據點第219章 交易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197章 設障第98章 機鋒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10章 武力第一百零三章第89章 石遺第235章 影子第236章 戶口第235章 影子第286章 命運第170章 嚴幾道第186章 收買第279章 號角第346章 離訊第364章 心理暗示第121章 小站第159章 銀元第363章 警報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71章 貪吃第65章 理財第333章 施壓第40章 盤根錯節第91章 轉折第223章 鈍刀第331章 希望第394章 沙皇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93章 議和
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324章 猛藥第64章 重逢第42章 風起第232章 力辭第62章 誘餌第263章 易幟第232章 力辭第387章 對峙第342章 邁向深淵第48章 遇敵第63章 宣戰第171章 拉攏第199章 外交第331章 希望第29章 隱憂第55章 現實第193章 庭辯第202章 借貸第24章 解元第102章 重臨第298章 盛宴第21章 教官第125章 彩雲第274章 縱橫第392章 西湖第299章 炮擊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162章 政潮第185章 閒子第187章 武力第77章 南大洋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372章 海軍轉型第170章 嚴幾道第301章 圍堵第209章 先兆第174章 驕傲第13章 中體西用第194章 廷議第152章 軍轉民第208章 遙遠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276章 承諾第46章 出兵朝鮮第306章 誘敵第394章 沙皇第42章 風起第308章 必勝第190章 投降第196章 拜神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169章 風起第123章 把柄第32章 調任第209章 先兆第250章 距離第157章 互惠第162章 政潮第215章 憲政第280章 鑰匙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70章 危機第373章 新裝備第90章 成交第155章 苦澀的國歌第394章 沙皇第293章 據點第219章 交易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197章 設障第98章 機鋒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10章 武力第一百零三章第89章 石遺第235章 影子第236章 戶口第235章 影子第286章 命運第170章 嚴幾道第186章 收買第279章 號角第346章 離訊第364章 心理暗示第121章 小站第159章 銀元第363章 警報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71章 貪吃第65章 理財第333章 施壓第40章 盤根錯節第91章 轉折第223章 鈍刀第331章 希望第394章 沙皇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93章 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