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西湖

三百九十二章西湖

不管怎麼說,在譚延看來時間進入19117年就意味着中國必須要對這場戰爭的結束做出及早準備了在這一年,中國未來最具有威脅能力的北方鄰國將會浴火重生,按照俄國的歷法十月是十一月左右,但是俄國國內已經出現了衆多不穩的跡象,社會矛盾極具加重再加上俄國在歐洲戰場上那曇花一現的表現之後出現的失敗更讓俄國的現狀如履薄冰。

針對俄國出現的問題,中國已經開始加快戰備速度,中俄邊境線上到19177年三月中國部署了大約四十二萬部隊,其中赫赫有名的“北洋七鎮”中有三個,而當初譚延最先建立的直隸總督的直屬部隊也被安排到唐努烏梁海地區。中國陸軍總參謀部的高層官員之間已經開始公開討論對俄作戰的一些問題,底下的參謀人員更是頻繁調動,一些近年來在總參謀部表現出色的年輕軍官開始被下放到北方各大軍區任職部隊的頻繁調動已經讓中國陸軍猶如一臺龐大精密的機器開始運轉起來。

當然中國不可能太過肆無忌憚,軍隊在向北方按計劃有條不紊的以各種藉口進行調動或是進行各種演習之外,在五月份譚延在杭州出席了全國陸海軍軍事工作會議,並且按照總統辦公室言人先前在記會上的消息,譚延整個五六月份都會在南方各省進行考察。

“子辛兄,許久不見,聽說你最近又高升就任工業部部長了?”當接到好友來訪的消息後,杭州市市長楊推掉了手頭上的工作立刻讓秘書將已經是工業部部長的郭正請進來。

郭正笑着走上緊緊的握了握楊的手說道:“比不得你市長大人厲害,我要進你這門還需要等上一段時間,而你敲總統的門就跟進自己家一樣……”

楊聽後苦笑的搖搖頭郭正坐下,而旁邊的秘書聽後卻是驚訝萬分郭正來的時候可不是自報家門,秘書接到市政府門衛的通報後感覺有些蹊蹺,這個人自稱“告訴楊正平說我是郭子辛就行”。口氣之大讓所有人都感到有些詫異,誰不知道杭州市長是屬螃蟹的,在江浙官場上一向橫行無忌,這裡的權貴都被他給得罪光了書也沒有想到這個不怒自威的中年人居然是共和國的工業部部長,身邊居然連一個隨從也沒帶就這麼大搖大擺的到杭州市政府來找市長大人。

郭正坐下來將秘書遞過來的茶杯放到一邊說道:“先辦正事,上個月總統接到你的來信說有人給你做對,我這次來就是幫你辦這件事的,總統雖然在杭州不過公事繁忙已經勞心勞力,他說他就不來到你這裡捱罵了,這是總統讓我轉交給你的……”

郭正和楊早在譚延剛剛主掌北洋的時候,就做爲法律方面的人才被吸納進入北洋幕友堂的,像他們這些當初的“老北洋”現在個個都是重權在握。不過楊在七年前便脫離了“譚系”集體,在江浙組建了“社會黨”延在清洗江浙財團和地方黨派的時候“社會黨”可是爲數不多避過一劫的地方黨派楊的“社會黨”其黨派經濟來源並非是江浙財團,而是譚系資本下隱藏比較深的元慶機械廠和永利銀行。

在譚延眼中楊個非常值得重視的人物,雖然不適合在政治這個圈子裡面混,但也不失爲一個耿介書生的本色。他組建“社會黨”後一直都不是很順利因爲江浙地區當時黨派財閥多如牛毛,他楊在這裡根本沒有“根基”二字可談過做爲中國法律方面的權威,按理說楊還是可以開闢出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的,只是他爲人耿介建立黨派之後太過嚴苛不通和光同塵之道,很多衝着他名氣而來的名流因爲個人不檢點而被楊掃地出門,黨派資金嚴重缺乏,雖有楊勉力支持但也收效甚微。

不過楊地特背景可以瞞得過大部分人是江浙一帶地高層官員心中卻是非常明白。再加上楊雖然反出“譚系”但譚延對他並沒有追究地意思而直接將其“空降”到江浙官場任浙江省司法廳副廳長。而譚延也算送佛送到西。用兩個“馬甲”來暗中支持楊並且幫助他引入人才和管理黨派事務。這些都是楊擅長地東西算是將他給扶起來。在江浙財閥灰飛煙滅之後。社會黨算是江浙地盤內有數地“大黨”了。三年前杭州選舉中社會黨多名候選人蔘與競選。楊更是拿下了市長寶座。這在當時也是轟動一時地新聞像杭州市這樣重要地城市。很難想象致公黨會留給外人。可見當年傳聞楊了譚延一說肯定是沒有影子地事情。甚至楊還可能是譚延佈置在江浙地一顆棋子。

楊任杭州市長之後做事雷厲風行。江浙財團雖然被譚延三下五除二地弄得元氣大傷。但是江浙素來是中國經濟最爲達地一線省份。在大戰爆後工業增長地刺激也波及到了這裡。但是楊對於新審批地工業企業卡地相當嚴格。杭州市範圍內幾乎找不到像其他省份那樣多如牛毛地小化工廠。從這個角度而言。楊也許不清楚化工行業和其他重型污染企業對環境地破壞。但是像杭州這樣風景如畫地地區若是煙e林立總是一件大煞風景地事情。

爲此楊很是得罪了杭州地富豪。就算是江浙一帶地富豪也是得罪了不少。不過真正讓江浙富豪感到憤怒地是另外一件事西湖。西湖風景美不勝收。但凡在江浙一帶堪稱頂級富豪地人都會想辦法在西湖邊上挑選一塊不錯地地方來修建私宅。而楊地想法頗爲怪異他認爲西湖是所有人地西湖。富豪們在西湖修建了豪宅滿足他們一己私慾之後。普通人若是再想從某個角度來觀賞西湖地時候就不可能了。從去年開始楊便努力地和這些西湖邊上地富豪們談判。希望他們讓出西湖。將西湖完整地還給所有人中間碰上通情達理地人還好說。但絕大多數地情況下楊都吃了對方地閉門羹。並且使他地名聲在江浙一帶“更上一層樓”有人已經公開放話。楊休想在下次選舉中獲得高票。

楊疑惑地接過郭正遞過來地文件袋。抽出一看不禁有些呆裡面裝着都是一摞地地產契約。而且都是西湖邊上地豪宅。

“總統知道你這個父母官不好當。本來也是如此一帶宗族觀念比較強。富豪地密度在全國來說也是屈一指地。在這樣地地方當官想要造福一方自然不容易……西湖那檔子事總統已經通過你地來信都知道了。你也不用爲此太過煩惱。總統不僅幫你辦妥了所有地地契。還決定由工商銀行出手與杭州市政府簽訂協約。將西湖周邊地景觀進行修繕。並且還鋪路方便交通。下一步你要做地便是將西湖變成一個大公園。將西湖變成人民地西湖至於資金方面自然由工商銀行來負擔……”郭正微笑地說道。

看着楊有些吃驚地表情。郭正搖搖頭說道:“總統對你地離開並不介意。甚至我感覺他對你地決定還是非常欣慰地。尤其是這幾年你在杭州所做地事情統心中極爲滿意!至於黨派之分總統心胸沒有這麼小。當初如果不是江浙財團和地方黨派鬧得實在不像個樣子統未必就會下狠手。總體來看致公黨在那次事件之後並沒有大舉擴張地意思。只是在談論黨派建設地時候總統也說過中國目前地政黨距離成熟地階段還要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楊聽後不禁唏噓不已,他不是一個愚直不通事故的書生,尤其是在北洋幕友堂那種地方待過幾年的人,出來的都是同時代的佼佼則他也會在杭州市長這個位子上得罪這麼多人還這麼平穩了。不過在楊看來譚延是一個難以捉摸的人,沒有人知道他此時的舉措在未來會造成怎樣的結果尤其是他從譚延執掌北洋之後到建國再到出人意料的取得中俄戰爭的勝利,這個過程譚延的舉動都在他的眼中至他已經從郭正的話中應證了給予社會黨物質基礎的那兩家財團多半也是譚延特殊招呼過的在五六年前像社會黨這樣的初生小黨派在江浙地區多如牛毛,人家財力雄厚完全可以找一個更強大的黨派支持展有必要這麼盡心盡力的爲社會黨奔走,除了財力上的支持之外,各種黨派人才的蒐羅纔是讓社會黨強大起來的根本。

楊嘴脣動了動但什麼都沒有說,他知道譚延並不需要他感恩戴德,以前他還認爲譚延對他反出北洋系會有看法,尤其是自己建立政黨更是和對方過不去,但是現在看來他能夠在這裡立足完全是對方的幫助。

郭正拍拍楊的肩膀說道:“總統雖然有些時候是專斷了些,但是在很多問題上都看得非常長遠,我也認爲國內的政黨包括我們的致公黨和你的社會黨,其實都是很不成熟的,我們兩黨還算是好的,想當初江浙地區的地方政黨居然還勾結外國敵對勢力,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政黨應該做的!總統臨來的時候也曾交代,你最大的任務便是當好官,弄好你的政黨,別的事情都不用管……”

“這是仿德國四百二十毫米巨型攻城炮來建造的四百零六毫米巨炮,其中主要借鑑的是德國巨炮的結構,主體還是依據我們自己的技術來建造的,其射的炮彈達到一噸,一炮彈所產生的威力可以炸出半個足球場這麼的坑,德國人就是憑藉巨炮攻勢撕碎了比利時的烈日要塞,在凡爾登戰役中這種巨炮對法國的要塞工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並且還擔負封鎖對方後方後勤線路的任務……”

在上海江南製造局一個巨大的廠房中,兩門巨大的火炮陳列其中,在技術人員的帶領下,以譚延爲後面跟着一大堆的上將、中將來參觀上海江南製造局的最新成果。

“怎麼總統對我們的重炮部隊有些不放心?這麼大的傢伙我怎麼從來就沒有聽說過,上海局就已經建好了?”劉禹有些悶的說道。

楊超正了正帽子低聲說道:“不要說你不知道,就算我這個軍委副主席都不知道!不過德國巨炮在戰爭開始一來所取得的各項優異成績實在是令人驚歎……我也曾讓外交部幫助調查一下烈日要塞的情況和當時德軍進攻的經過,顯然不要說我們重炮部隊中數量最多的十二寸巨炮不管用,就算前兩年裝備‘聞仲’部隊的十四寸巨炮效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只有用這樣的十六寸巨炮,無論在效果上還是心理上都能夠對對手產生極大的震撼……”

“我就不信

有這麼結實的防禦要塞,還需要到動用十六寸巨炮步……”

楊超用胳膊肘碰了碰劉禹說道:“話不能這麼說,總統的心思肯定是要速戰速決逼迫北極熊儘快的簽訂城下之盟想如果萬一我們的軍隊和北極熊打仗像馬恩河或是凡爾登那樣,後勤補給哪裡會吃得消?別的國家會趁機找麻煩的……”

“我想知道的是這次我們用什麼藉口對北極熊開戰,要知道北極熊雖然不怎麼樣,但是也是協約國的成員國,若是攻擊它,英法的態度將會如何?最重要的還是美國的態度如何?如果美國佬不干我們的海軍能夠擋得住對方麼?”劉禹笑着說道。

劉禹剛說完,後面便有人拍他的肩膀說道:“大嘴巴小聲點吧,總統都回頭看你們了……”

劉禹回頭一看是新疆軍區司令員蕭軒,剛想要說什麼,結果楊超用更低的聲音說道:“別在這裡扯淡瞭然都回去關禁閉……”

“劉總工程師,這多謝你們的大力幫助了,沒有想到你們這麼快便完成了設計製造任務,如果不是局勢緊張我們完全可以有更充分的時間的……這種巨型攻城炮的製造週期是多少?江南局這邊的物資供應如何?”譚延在聽完江南局總工程師的介紹之後着問道。

劉總工程師扶了扶眼鏡道:“事實上技術上這種巨型攻城炮對江南局來說沒有什麼困難,畢竟我們手頭上就有成功研製海軍艦炮的例子巨型攻城炮說白了就是巨型臼炮,在難度上遠低於海軍所使用的同口徑艦炮,也沒有三聯裝炮塔所涉及的炮彈散佈問題……我們在製造這種四百零六毫米巨型攻城炮的時候,已經最大限度的考慮使用海軍用炮的構件,這樣在後勤管理和供應上也會容易一些並且大幅度降低成本,生產這樣一門巨炮的時間在三個月左右果訂單足夠多的話,這個時間和所需要的成本會降得很多……”

譚延聽後點點頭說道:“國家軍事委員會很可能會採購十門左右的這種巨型攻城炮你們的工期大約是八到九個月左右的時間,可能會更長一些當然在炮彈供應上你們同樣也要做好準備,畢竟在國內只有你們這裡可以生產這種口徑的炮彈……”

劉總工程師笑了笑說:“時間上應該是很充裕的過我是搞技術的,生產方面還是需要相關部門與江南局溝通一下,我可做不了主!”

心中略微盤算了一下說道:“這是沒有問題的,到時候保密部門會介入,軍方會派人來具體協調此事……”

在譚延看來經過十年前中俄戰爭和現在兩年的歐洲戰場消耗,俄國的軍事實力已經大幅度被削弱,要塞建成後也不是不需要修繕管理的,顯然因爲國力的削弱,要塞等國防軍事工事的修繕會被派到步槍的後面歐洲戰場上俄隊裝備之惡劣已經是出了名的,三個人合用一杆槍,連子彈的數量都不能保證,更何況修繕要塞?這也是譚延沒有采購像德國那樣的四百二十毫米巨型攻城炮的原因,雖然他手中也有德國這種巨炮的設計圖紙,但是這樣口徑的巨炮會讓中方的後勤部門又多了一種彈藥,這是一種很大的浪費陸軍的十四寸攻城炮炮彈就是因爲無法和海軍通用,所以只採購了六門,炮彈儲備也被壓到最低,因爲誰也不清楚這樣的巨型攻城炮會放在什麼時候使用。

總體來看譚延是非常重視軍事展的,中國的國力也絕對可以支撐比現在規模更大的軍隊,但是譚延同樣在軍費上的控制也是極爲嚴格的。

在譚延的要求下,中方的武器彈藥在口徑上儘可能的做到最大限度的通用性,這樣直接帶來的好處便是軍費在這一塊的支出下降,同樣在後勤管理上也得到了優化,相比之下在歐洲戰場上,交戰國巨量的彈藥消耗的背後是後勤部門人員疲於奔命的身影,中國的後勤人員要比歐洲的同行們要幸福的多。

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歐洲戰場上的索姆河戰役和大西洋上的海軍戰鬥上,但是中國的戰爭機器已經開始運轉起來,除了早期經過兵力調動讓俄國人稍微緊張了一下,但是看到中國陸軍在全國範圍內都開展各種練兵活動,而中國在外交上也沒有特殊的表示,時間一長俄國的警惕心理就下降了很多,而國內一觸即的局勢也不允許俄國當局有更多的心思關注別的地方。

要說的是現在的俄國已經不是沙皇時代了,持續了三百多年的俄國羅曼諾夫王朝被二月革命所沖垮,而此時的俄國正處於一個罕見的階段資產階級政府和蘇維埃政府並存的狀態。這種狀態肯定不會持續很長時間的,在譚延看來也許自己還沒有影響到“十月革命”,如果沒有算錯的話,歷史上的“十月革命”只會提前沒有延後的道理。一旦俄國的蘇維埃政權建立,那對於中國來說就要進入戰爭倒計時了譚延不會允許歷史上的如此強大的蘇聯如期出現,那樣將會對中國的政治和國防形勢產生巨大的衝擊,而他要做的是盡最大可能削弱俄國的實力!

第161章 連環第45章 厚禮第67章 詫異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174章 驕傲第237章 意外第173章 巡洋艦第211章 逝去第62章 誘餌第205章 挖角第319章 四十年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217章 從議第383章 控制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171章 拉攏第131章 鐵路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159章 銀元第264章 外交第226章 試探第400章 穩若磐石第332章 屈服第304章 博弈第281章 移民第184章 扶植第283章 契機第371章 東雲第82章 火中取栗第29章 隱憂第367章 敲打第280章 鑰匙第33章 拆補第182章 權力交換第100章 夥伴第177章 新艦第372章 海軍轉型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60章 牌局第368章 散財第206章 海軍第117章 約定第5章 戒毒第78章 燃燒第78章 燃燒第46章 出兵朝鮮第334章 強權第61章 熱鬧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144章 演習第337章 監察第317章 勢如破竹第250章 距離第264章 外交第220章 刺殺第174章 驕傲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148章 起義第384章 人道行動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246章 弓弦第159章 銀元第301章 圍堵第300章 外圍第389章 調整第168章 升官第7章 賠罪第208章 遙遠第354章 威懾第152章 軍轉民第323章 讓步第111章 危機第280章 鑰匙第71章 貪吃第252章 猙獰第193章 庭辯第41章 完婚第252章 猙獰第94章 惡魔第125章 彩雲第57章 入幕第324章 猛藥第390章 日蘭德第135章 心中的辮子第6章 賭局第277章 邀請第259章 寶庫第44章 水霧第310章 乾坤第208章 遙遠第339章 棋子第318章 南下第318章 南下第323章 讓步第386章 破交第199章 外交第189章 擊沉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350章 連橫合縱
第161章 連環第45章 厚禮第67章 詫異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174章 驕傲第237章 意外第173章 巡洋艦第211章 逝去第62章 誘餌第205章 挖角第319章 四十年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217章 從議第383章 控制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171章 拉攏第131章 鐵路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159章 銀元第264章 外交第226章 試探第400章 穩若磐石第332章 屈服第304章 博弈第281章 移民第184章 扶植第283章 契機第371章 東雲第82章 火中取栗第29章 隱憂第367章 敲打第280章 鑰匙第33章 拆補第182章 權力交換第100章 夥伴第177章 新艦第372章 海軍轉型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60章 牌局第368章 散財第206章 海軍第117章 約定第5章 戒毒第78章 燃燒第78章 燃燒第46章 出兵朝鮮第334章 強權第61章 熱鬧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144章 演習第337章 監察第317章 勢如破竹第250章 距離第264章 外交第220章 刺殺第174章 驕傲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148章 起義第384章 人道行動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246章 弓弦第159章 銀元第301章 圍堵第300章 外圍第389章 調整第168章 升官第7章 賠罪第208章 遙遠第354章 威懾第152章 軍轉民第323章 讓步第111章 危機第280章 鑰匙第71章 貪吃第252章 猙獰第193章 庭辯第41章 完婚第252章 猙獰第94章 惡魔第125章 彩雲第57章 入幕第324章 猛藥第390章 日蘭德第135章 心中的辮子第6章 賭局第277章 邀請第259章 寶庫第44章 水霧第310章 乾坤第208章 遙遠第339章 棋子第318章 南下第318章 南下第323章 讓步第386章 破交第199章 外交第189章 擊沉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350章 連橫合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