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海軍轉型

中國在庫頁島一線嚴密佈防這本身就是一種不正常的表現,對日本而言中國海軍任何強硬的態度也許都是中國對日本進行領土要求的前兆,在意土戰爭和巴爾幹戰爭的陰影籠罩下,日本人心中很清楚強國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向弱國做出領土要求,這種事情在中日兩國身上都發生過。

重新登上日本首相寶座的伊藤博文異常小心的處理此次事件,立刻向中國政府進行道歉,並且嚴令北海道陸軍對前往庫頁島附近海域進行漁業作業的漁民進行清查。如果放在平時日本政府的道歉也就罷了,可是此時這個道歉就如同暗室中點亮一盞明燈一樣,各國軍事專家立刻意識到中國那兩艘新戰列艦有極大的可能性就在庫頁島附近進行海試。

對於中國新型戰列艦最多猜測的是美國,因爲從1909年西藏級戰列艦服役之後,中國除了後續服役了兩艘同級別戰列艦之外再也沒有新型戰列艦出現,美國海軍不相信中國還會沿着十二寸主炮的思路來設計下一級戰列艦。雖然中國的新型戰列艦還沒有露面,但是上海江南船廠中的四座船塢都被沾滿,美國人相信這四座船塢中建造的都是同一型號的戰列艦,而且都是火炮口徑超過十二寸的超級無畏戰列艦。

無論外界的謠傳多麼誇張,中國政府依舊保持沉默,就這樣時間已經到了九月中旬,在經過兩個多月的海試之後,兩艘東雲級戰列艦完成了所有的測試科目,按照原路先返回到北緣港,在那裡兩艘戰列艦接受補給之後,直接向旅順港駛去——在旅順有兩座已經改裝完畢的大型船塢可以容納它們,在旅順船塢中,這兩艘戰列艦將會得到保養並且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小規模的改裝。

直到兩艘戰列艦進入旅順船塢,外界對這兩艘戰列艦隻是聽聞其名而沒有見過它們——在海試完畢之後,中國內務部依舊指揮中國海軍一支護航艦隊爲其“清場”,在海面上沒有任何一艘船隻能夠靠近這兩艘戰列艦二十公里以內,而且北緣港補給的時候除了中國軍人之外還是軍人,他們都是被下了封口令的,進入旅順的時候見得人比較多,但是因爲深夜進入旅順船塢,最多看到的是兩個黑乎乎的暗影。

中國越是欲蓋彌彰,外界的興趣就是越大,在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先生“艱苦不懈”的努力下,中國總統譚延闓同意在兩個月後由東雲級戰列艦的二號艦黑龍江號戰列艦率領一支訪問艦隊前往德國進行友好訪問。不過陶德曼對德國的回覆依舊是對東雲級戰列艦的性能隻字未提,而中國也沒有像以往那樣謀求對德國銷售此款戰列艦,倒是積極向他推薦中國最新的zx-5型戰列巡洋艦,這是一款在旅順造船所建造的最新戰列巡洋艦。

zx-5型戰列巡洋艦一共建造兩艘,原本是爲東雲級戰列艦計劃失敗之後爲了保證中國海軍的戰鬥力而設計建造的。在東雲級戰列艦完工完成海試之後,zx-5型戰列巡洋艦現在剛剛完成舾裝工作,採用的是八門十四寸主炮——上海江南製造局研製成的十四寸主炮,雖然是給十六寸主炮打掩護,但是放在戰列巡洋艦上正好能夠增強其火力。其最大的特色便是其航速能夠達到二十九節的高航速,這是東雲級戰列艦動力系統項目的一個應用。

爲中國裝備戰列巡洋艦這倒不是譚延闓推翻以前自己所做出的決定,這兩艘戰列艦確實是屬於中國海軍自己投資建造的,而不是以前那樣利用工商銀行的風險投資造艦。不論這兩艘戰列巡洋艦能不能對外售出,中國海軍都會將其吃下,旅順造船所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預留了比較大的可升級空間,等到以後可以採用更加先進的動力系統。

在譚延闓看來,這兩艘戰列巡洋艦可以使用很長的時間,東雲級戰列艦計劃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的多,中國有這樣的先進戰列艦足夠威懾所有對中國圖謀不軌的海上威脅,是以先前決定的以戰列巡洋艦代替東雲級戰列艦威懾對方海上交通線的計劃已經用不上。不過譚延闓也考慮到另外一個問題——意土戰爭飛機開始走上戰場,雖然這個時代的飛機性能很弱,最大的用處便是用來校正炮擊參數、偵查,至於所謂的空戰和空中對地面、對海面艦艇的打擊根本談不上。

飛機走向戰場只是一個符號,不過譚延闓是絕對不會輕視這個符號的,畢竟制空權高於制海權,在茫茫大海上制空權更是提高到一個無以復加的位置,戰列艦已經開始走向它最終的輝煌,而主導未來戰爭新動向的武器已經快要出現。在這個時候譚延闓已經不能坐視不理,他要爲中國在未來三十年內的戰場上佔據絕對優勢而策劃——在航母的時代,全身包括在重盔甲中的戰列艦很難跟得上航空母艦,戰列艦無非是爲航母護航,如果要使現在在水面戰艦上的投資更加具有長遠的眼光,戰列巡洋艦便成爲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譚延闓看來現在建造戰列巡洋艦,使其更加強調速度,在建造之初便開始爲以後升級做好打算。zx-5型戰列巡洋艦的航速已經不算低了,至少可以滿足前期航母護航的需要,未來的技術還可以使其在航速上有更多的挖潛能力,樂觀的估計zx-5型戰列巡洋艦在不停的用最新技術改裝下,完全可以滿足未來至少二十年的需要,甚至是更長的時間。

是以這兩艘戰列巡洋艦到底是賣出去還是留在自己手中,譚延闓和中國海軍都不愁,而且以後中國還會建造更加先進的戰列巡洋艦。雖然數量上不會很多,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東雲級戰列艦之後,中國很可能不會建造更加龐大、先進的戰列艦了,以前的戰列艦設計研發部門將會把視線轉移到戰列巡洋艦、大型裝甲巡洋艦上來——這幾種水面大型戰艦與航母作戰息息相關,畢竟大型水面戰艦造價不菲,每一艘戰艦不可能只考慮軍事需要,也要從經濟角度加以考量,以期在兩者之間達成一個平衡。

可以看得出來德國人對中國的新型戰列巡洋艦並不感興趣,德國從中國一共先後訂購了兩艘戰列巡洋艦,都是服役於德國太平洋艦隊,目前錨地在種子島,不知道是德國人對戰列巡洋艦並不大看重,還是處於對中國的尊重。只是德國人將戰列巡洋艦做爲其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戰艦,也暗合了戰列巡洋艦的作戰意圖——如果這兩艘戰列巡洋艦在本土艦隊中,那任何一個指揮官都很難抵抗住將其投入到主力艦艦炮決戰的行列中的誘惑,而現在戰列巡洋艦部署在太平洋艦隊就可以使得德國在大戰爆發的之時可以將這兩艘戰列巡洋艦派出去進行破交戰。

德國人對zx-5型戰列巡洋艦的態度並不稀奇,畢竟有更好的戰列艦可以選擇,戰列巡洋艦就不算什麼了,中國這次出人意料的將新型戰列艦做到如此嚴密的保密措施,可見新型戰列艦必然有過人之處,這也很讓德國人期待——在經過巴爾幹戰爭之後,歐洲的火藥味已經是不可遏止了的散發到全世界,德國已經拼命的在生產各種武器裝備積極做好大戰準備,從德國留學歸來的陸軍軍官們討論最多的便是在歐洲地圖上進行圖紙作業或是兵棋推演。

譚延闓也在做最後的考量,是對東雲級戰列艦的——到底對德國的出售問題如何決定?!到現在德國的海軍實力絕對要比歷史的同期水平要強的多,不過譚延闓同樣認爲德國在海上的力量絕對不是英國的對手,兩者的器局不同,儘管不願意,譚延闓不得不承認英國海軍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最優秀的海軍,他們對榮譽和勝利的追求使得他們即便在弱於對手的情況下也可以取得勝利,這是別的海軍強國所做不到的。

出售東雲級戰列艦事關重大,其意義不亞於向德國出口第一艘無畏級戰列艦,甚至尤有過之——東雲級戰列艦是世界上唯一主炮口徑達到十六寸的戰列艦,其每發炮彈就已經快接近一噸重,在目前所謂“正常交戰距離”上,這麼強大的火炮可以輕而易舉撕碎世界上任何一艘戰列艦的任何一個部位的裝甲防護。任何一支海軍包括英國海軍,在面臨九門十六寸主炮的威脅下,心態都會失常,被一噸重的炮彈打中,人的血肉之軀會被威力強大的炮彈炸的連渣都剩不下,這種恐懼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甲午大戰之時,日本爲了平衡中國的定鎮兩大鉅艦,搞出了“三景艦”,就算三景艦的主炮中看不中用,但日本海軍還是將其做爲定海神針來穩定士兵的情緒。

向德國出售東雲級戰列艦勢必會引起英國的抗議,這筆交易一旦被曝光,不要說中國要面臨巨大的外交壓力,就是戰艦能不能安全抵達德國都很難說——英國人是絕對不會允許德國的東雲級戰列艦通過蘇伊士運河的。正因爲諸多考慮,譚延闓並沒有答應德國出售東雲級戰列艦,而是做出“友好艦隊訪問”這個決定——從中國到德國,走海路需要數月時間,從現在出發等艦隊到德國的時候,就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不遠了,到時候乾脆利落的將訪問戰艦“打包”賣給德國,英國連反對的力氣都可以剩下了……

不到最後時刻譚延闓是不會做出最終決定的,況且因爲“中國因素”,當今世界比原本的世界改變了太多,與歐洲局勢密切相關的巴爾幹戰爭也因爲中國的插手結局也大不一樣——德國和奧匈帝國雖然支持土耳其,但是沒有像中國這麼直接,給予土耳其最大的武器供應支持和貸款支持,從而支持土耳其帝國渡過了最危機的時刻。只不過土耳其在得到中國的強力支持之後,依舊在巴爾幹戰爭中以失敗告終,只是因爲隨後的外交交涉當中英法採取了妥靖政策使得俄國獨木難支,加上中國增兵北疆威脅中亞,使得巴爾幹戰爭很快在國際調停下結束,土耳其損失並不嚴重。

巴爾幹戰爭結局的變化勢必會影像到歐洲局勢的變化,英國和法國與中國在軍備合作上再次達成兩個新的條約,其中重要內容便是中國承諾在維護兩國在遠東殖民地的利益,尊重英法對其殖民地的統治,在必要時刻可以爲英法提供後勤支持以維護其統治地位——英法兩國是絕對不可能允許中國“幫助”其維護殖民地統治的,不過中國提出可以在後勤補給方面爲其提供便利,這對於英法兩國來說就是最大的幫助,畢竟遠東距離它們實在是太遠了。

中國同英法之間的秘密條約並不能說明中國就此搭上了協約國這條船,只能說是暫時在外交上有個比較好的選擇而已。譚延闓相信,等幾天黑龍江號戰列艦從旅順的船塢中出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時候,英法兩國就該想辦法阻止中國將這種戰列艦賣給德國了。

譚延闓不着急賣戰艦也是認爲現在中國已經渡過了那段靠戰列艦交易帶動整個國家工業發展的過程——目前國內造船業已經徹底被髮動起來,在國家政策的主導下,中國造船企業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尤其是在得到銀行財團扶植的幾家中小型造船廠早就短時間內發展起來成爲大型造船企業。配合中國的蓬勃發展的經濟勢頭,南北航運貿易極爲發達,南洋爪哇共和國的出現更是爲中國的航運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市場。

現在中國造船企業的目標是要考慮造船企業的質量和技術水平,而不是盲目的擴大產量,不然到時候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頭痛的不僅是那些工場主們,對政府而言也是一個大麻煩,而且應對農民起義的翻版“工人罷工”,到目前爲止中國政府可是一點經驗也沒有。不過好在譚延闓非常清楚世界大戰是必然要開打的,也就是說在中國工業尚爲發展到飽和階段之前,中國政府有的是時間來調整工業結構。

在銀行財團和譚系資本中的造船體系的技術注入下,國內造船企業不過才數年的時間便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分化,不過軍方訂單都是習慣集中在譚系資本所轄的大型造船企業。除了江南造船廠依舊保持着中國第一造船廠的招牌之外,大沽、黃浦兩大船廠現在已經可以接受裝甲巡洋艦、驅逐艦的建造工作,除了接受中國軍方的訂單之外,就是國外的訂單也接了不少,爪哇共和國除去戰列艦、戰列巡洋艦之外,其餘艦隻都是這兩家船廠所承接的。

正是因爲有底氣,譚延闓才覺得手裡的東雲級戰列艦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更何況東雲級戰列艦基本體現了中國自中俄戰爭以來工業技術方面最頂尖的技術,是消化國外技術和自我發展的集中體現。就算賣戰艦不提供圖紙和相關技術,德國人憑藉本身的工業技術實力,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吃透這艘戰艦——整個動力系統和超十二寸口徑三連裝炮塔技術就足以提升德國造艦水平。

出於對“傳統”的尊重,東雲級戰列艦的第一次亮相還是選擇在上海海域,兩艘東雲級戰列艦在入夜後駛出船塢,不慌不忙的向上海駛去,而上海相關部門也接到了軍方和中央的相關通知做好了準備——東雲級戰列艦是中國第一級超無畏戰列艦,同時也是世界上主炮口徑和投放彈藥能力最強的戰艦,它的公開亮相會比以往的中國新型戰列艦容易造成更大的轟動。

上海市政府幹脆在半夜就通知全國各大媒體在上海的辦事處,開始對訪問記者進行登記,所有的記者都將會乘坐市政府統一安排的客輪在軍方要求的距離上進行拍照,同時還會有中國海軍一箇中將主持召開記者招待會來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中國政府在新聞方面做的一向非常到位,凡是遇到重要的事情,記者招待會是絕對少不了的,不過反過來中國政府對輿論的控制也是很嚴格的,記者招待會發布官方消息對新聞媒體也是一道緊箍咒,如果對政府進行惡意的扭曲報道,內務部一定會讓這家報館“合法關門”。

除了做好輿論報紙的工作之外,上海市政府更是連夜安排了上海市的數家航運公司、海事部門,要求它們必須統一協調的聽從調配——中國的每次新戰列艦都在上海公開亮相,是上海的驕傲,不過同時也是上海政府的“麻煩”,北洋級戰列艦公開亮相的時候就曾引起過騷動,上海居民、社會名流、學生老師都是各自想辦法弄船到海上試圖接近戰艦近距離參觀,一哄而上的結果可想而知。上海市政府也是經過很多教訓之後才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辦法,有序的安排市民近距離參觀戰艦,盡最大可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第52章 生路第119章 遊說第336章 先發制人第368章 散財第118章 暗流第304章 博弈第304章 博弈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42章 風起第214章 莊家第176章 變法九要第108章 會試第392章 西湖第70章 危機第316章 依託第362章 矛盾第249章 遭遇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213章 皇權第198章 陷害第41章 完婚第272章 生存的權力第76章 心遠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19章 老丈人第95章 一致第237章 意外第284章 炮兵師第187章 武力第18章 靚影第250章 距離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206章 海軍第339章 棋子第265章 脆弱的平衡第330章 崩潰第203章 潛艇第270章 討價還價第261章 說客第321章 無言的教育第200章 協議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190章 投降第95章 一致第198章 陷害第90章 成交第50章 苦戰第362章 矛盾第275章 借雞生蛋第133章 起步第292章 演練第169章 風起第209章 先兆第280章 鑰匙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112章 重組第238章 時代第398章 嘎然而止第358章 震懾第182章 權力交換第396章 急轉直下第211章 逝去第115章 父子第396章 急轉直下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8章 賭徒第207章 底線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66章 不易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63章 宣戰第274章 縱橫第363章 警報第146章 海軍顧問第107章 前途第50章 苦戰第136章 漫雪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270章 討價還價第143章 造艦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378章 范蠡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226章 試探第206章 海軍第183章 回報第100章 夥伴第209章 先兆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123章 把柄第82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零三章第367章 敲打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263章 易幟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312章 勝利第172章 推銷第370章 輕裝前進
第52章 生路第119章 遊說第336章 先發制人第368章 散財第118章 暗流第304章 博弈第304章 博弈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42章 風起第214章 莊家第176章 變法九要第108章 會試第392章 西湖第70章 危機第316章 依託第362章 矛盾第249章 遭遇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213章 皇權第198章 陷害第41章 完婚第272章 生存的權力第76章 心遠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19章 老丈人第95章 一致第237章 意外第284章 炮兵師第187章 武力第18章 靚影第250章 距離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206章 海軍第339章 棋子第265章 脆弱的平衡第330章 崩潰第203章 潛艇第270章 討價還價第261章 說客第321章 無言的教育第200章 協議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190章 投降第95章 一致第198章 陷害第90章 成交第50章 苦戰第362章 矛盾第275章 借雞生蛋第133章 起步第292章 演練第169章 風起第209章 先兆第280章 鑰匙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112章 重組第238章 時代第398章 嘎然而止第358章 震懾第182章 權力交換第396章 急轉直下第211章 逝去第115章 父子第396章 急轉直下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8章 賭徒第207章 底線第72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宰羊第66章 不易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63章 宣戰第274章 縱橫第363章 警報第146章 海軍顧問第107章 前途第50章 苦戰第136章 漫雪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270章 討價還價第143章 造艦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378章 范蠡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226章 試探第206章 海軍第183章 回報第100章 夥伴第209章 先兆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123章 把柄第82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零三章第367章 敲打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263章 易幟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312章 勝利第172章 推銷第370章 輕裝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