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急轉直下

三百九十六章急轉直下

中國決定開始研製下一代主力戰列艦的消息是極爲驚人的,而中國政府不需要任何解釋—太平洋對面的美國人正在開工建造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已經超過了東雲級戰列艦,出於“保證國家海防安全”的需要,中國必須要開始研製更加強大的湖南級戰列艦以滿足未來海疆防禦的需要。

去年因爲中國海軍強力派人物對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建造更加強大的戰列艦是因爲中國“無此需要”,而現在美國人給中國政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藉口——當中國政府正式向中美太平洋海軍安全委員會提交文件之時,也同時拒絕了美國的“勸告”,答覆是美國的要求對中國政府而言是極爲“無禮”的。不過當威爾遜總統提出減少美國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建造數量來換取中國不建造湖南級戰列艦,這理所當然的被譚延所拒絕了。

現在外界對中國政府的最新造艦計劃最爲關心的不是造不造而是造幾艘,當然以中國拒絕美國的兩項提議而言,普遍認爲中國在湖南級戰列艦的建造數量上很可能是至少六艘——譚延表現的一向是“人畜無害”,但若是真的心狠起來還真沒有人能夠受得了,去年譚延爲了打壓過於強大的中國海軍不惜大換血,今年美國就新開建如此多的主力艦這對中國海防安全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爲了保證太平洋的勢力平衡以預見譚延至少會開工建造六艘同樣類型的主力艦。

以中國的條件來建造和南達科他級相當的戰列艦相對美國來說有着更多的優勢——中國已經有四艘東雲級戰列艦在手,就算全部開工也不過是七艘,在財政和軍事上遠比美國負擔要輕的多。況且中國造船系統分工極爲明確,建造大型艦隻的廠家無非就有三個,無論是船塢還是船臺都是現成的,都可以滿足這種大型戰艦建造的需要,國內配套資源也都做好了相關的準備工作,而不用像美國那樣爲了建造更強大的戰艦而擠佔其他方面的資源。

雖然中國對美國的戰略欺騙起到了很不錯的效果,至少美國人想要到東邊的大西洋上撿便宜參與戰爭是不可能——儘管中國已經非常努力的在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搞平衡以拖延這場戰爭,並且還成功的讓美國無法參與戰爭是根據內務部的情報顯示繼俄國單方面退出戰爭之後匈帝國、土耳其帝國甚至是德國也都有體面的結束戰爭的想法,可以預見今年年內戰爭就會要結束,美國就算想要參戰也來不及了。

儘管對中國參加同盟國有着巨大的慮,英法的外交官們還是做出最後的努力,當然德國外交官也是如此——歐洲戰場上的局面已經陷入了一個大泥潭方都是在勉力維持,協約國需要美國提供充足的“炮灰”而同盟國需要中國斷絕協約國的海外資源通道,只不過在這方面德國的外交官遠比協約國的同行們差得多。爲了取得最後的勝利,協約國外交官選擇在美國紐約進行會談,同時也邀請了中國駐美大使,希望能夠一舉解決目前的困境——每一天都有上萬的協約國士兵傷亡、失蹤,戰爭開始到現在歐洲流的鮮血已經足夠多約國已經無法再等下去必須要終結這場戰爭。

促成這次會談的最重要原因便是德國在三月開始了對協約國的新一輪地面攻擊,協約國雖然再一次挫敗了德國的戰略意圖是雙方損失慘重——德國陸軍在經歷了戰爭初期的順利再到馬恩河、索姆河兩次受挫之後已經變得更加成熟,法國人已經很難抓住像馬恩河那樣的好機會來對德軍迎頭痛擊了。不過德國陸軍受挫的情況下國公海艦隊在同時也進行了一次出海作戰,這一次作戰對於英德雙方來說都是比較公平的因爲他們誰也無法再像上次那樣通過無線電技術來偵破對方的動向。

這一次英德海軍還是在斯卡格拉克海峽附近交戰,戰鬥持續的時間並不長,相對於上次雙方大戰數個小時相比,這一次只有不到兩個小時算是非常“快捷”了,但是這一次“短暫”的交鋒卻沒有像上次那樣有誘餌艦隊來伏擊,而是雙方大艦隊幾乎同時發現了對方——北海的天氣情況非常糟糕,在沒有雷達的時代,在惡浪滔天的北海英德艦隊發現對方的時候相距不過才十幾公里,正是因爲如此這次海戰比先前的日德蘭海戰更爲險惡、殘酷。

在這次不到兩個小時的海戰中,雙方居然都出現了戰列艦被擊沉——上次日德蘭海戰英國有戰列艦被擊沉是因爲參戰的阿金庫爾號戰列艦是英國的外銷戰艦,基於“傳統”英國的外銷戰艦裝甲普遍都很薄弱,而阿金庫爾號更是其中的“經典之作”,爲了裝下七座雙連裝炮塔,其主裝甲帶僅有二百二十八毫米厚,甚至英國海軍怕船體結構難以支撐不敢使用阿金庫爾號進行齊射,這樣的戰列艦一旦碰上膠着戰事基本上都是難逃一死。

在這次海戰中英國地白羊座號、征服者號、百人隊長號和復仇號四艘戰列艦被擊沉

國公海艦隊中地拿騷號、波森號和皇后號被擊沉。戰列巡洋艦也在被擊沉地行列之中。這成爲第一艘被擊沉地中國造主力戰艦。雙方還各損失了裝甲巡洋艦和驅逐艦數艘。這場海戰地慘烈程度遠超出日德蘭海戰。雙方海軍指揮官事實上都沒有足夠地戰鬥**。在開戰之初便想着撈一把走人地心思。結果沒有想到卻打成了這個局面。最終因爲海面天氣突變使得早已經無心迎戰地雙方都算找到一個不錯地藉口脫離戰鬥。

不過這次海戰給雙方都造成了極大地創傷。尤其是英國四艘被擊沉地戰列艦居然都是超無畏戰列艦國皇家海軍司令官貝蒂也走上了其前任同樣地道路。非常不光彩地離開了這個位子。對於德國來說這場海戰地創傷將其士氣打壓到了最低點。好不容易在日德蘭海戰之後取得地一些小勝利激發起來地士氣蕩然無存。自此德國公海艦隊真正成爲一支存在艦隊窩在基爾港中生鏽——德國已經無力再對這些戰艦進行維修。只能草草地應付了事。

德國政府算是徹底放棄了公海艦隊來遏制英國地路線。轉而將極爲有限地資源轉移到潛艇上來。相對於戰艦高昂而又漫長地造艦週期而言。潛艇算是極爲低廉高效地破壞性武器。尤其是在當前陸海局面都無法取得寸進地情況下。潛艇成爲德國唯一能夠讓英國屈服地武器。而現在德國也變得極爲瘋狂始肆無忌憚地擊沉任何一艘出現在它面前地水面船隻這個局面下英法在紐約聯合美國和中國開啓合作會議已經沒有任何障礙——因爲德國人居然連中國地“北京特快專列”也給擊沉了。這讓英法看到了希望。

德國潛艇擊沉了“北京特快專列”給中德關係蒙上了一層濃重地陰影。好在因爲是懸掛中國國旗地船隻。德國潛艇只是浮出水面後勒令停船檢查。將船員集中到一艘救生艇上幸而爲造成人員傷亡。德國政府雖然表示了道歉過中國政府還是做出了撤僑地決定——英法等協約國生活地中國人至少還可以得到足夠地補給。在德國各方面地資源全面匱乏下德國生活地中國人已經開始沒有戰爭初期時那麼從容了。至少要撤僑一半左右。中國政府提供地補給才能夠讓剩餘在德國地中國人生活無憂。

事實上德國潛艇擊沉“北京特快專列”也讓譚延下定了最後地決心——戰爭打到這個份上歐洲戰場是必須要有一個輸家地。而且今年戰爭就會結束。中國此時已經沒有必要再支持德國繼續打下去了。趁此機會切斷中德之間地關係也算是名正言順各方面都可以交代得過去。雖然譚延並不指望以此來換取協約國地善意是他很清楚無論在什麼時代。只要手中地力量夠強內部夠穩定。是不會有什麼太大地威脅地。

譚延不僅在德國開始了撤僑任務大量生活在德國的中國人暫時安居在中立國,當然也可以通過中立國通過海運回國且還加大了護航力度,通過護航將“北京特快專列”船隊護送到英國。三月四國外交人員在紐約開始就“中立國援協約國戰爭”的問題展開談判,顯然談判地點的安排和談判的議題是協約國連同美國向中國施加外交壓力,當然如果沒有德國潛艇擊沉中國人道主義運輸船的契機,這次會議恐怕就會變成美國和協約國之間的一場談判了。

在紐約已經成爲左右世界力量的一個焦點——談判桌上很可能會達成對歐洲戰場有着決定性作用的協定,而談判桌下紐約的外匯市場已經成爲一鍋被煮沸的湯。自歐洲戰爭開始之後,各國的各種金融市場都顯得非常的不平靜,從農產品、金屬期貨到各國的股票、外匯市場一直都是處於很少見的劇烈波動狀態——譚系資本率領着麾下的大小金融馬仔,在方榕卿的幕後指揮下化整爲零千方百計的隱藏身份在世界割地的金融市場上頻繁出手,因爲中國在世界大戰中的微妙地位,可以提前根據中國要採取的各種行動有針對性的進行短期金融投機,大肆聚斂財富,甚至中國財政部可以根據他們的需要來調整國家貨幣政策,這就使得他們手握作弊器大殺四方。

這個肆虐世界各地恐怖的金融巨鱷在得到譚延關於世界大戰即將在今年結束的判斷後,更是將這次紐約三方會議視爲最後的晚餐。

先是借中國才美國參加協約國參戰的問題上大肆沽空美元波及美國股票市場大跌,暗中購進美國企業股票後,再借中國撤僑的激烈舉動推升美元打壓強勢華元將獲利美股拋出—中國和美國在對同盟國和協約國的支持上有着非常明顯的不同,中國只向雙方提供物資以華元、貴重金屬或是技術專利等進行最後交割不購買雙方政府發行的債券,更不會主動向對方提供鉅額擔保貸款,美國則是大小通吃,迅速成爲協約國成員國的最大債權國。

正因爲歐洲各國貨幣因爲戰爭,在對美元和華元外匯比例上急劇下跌,而尤以美國掌握着協約國大量的債券,使得協

美國之間的金融矛盾不斷攀高,在這個時候協約國對匯市場美元下跌是非常樂觀其成的。在戰爭初期華元攀升的速度是最快的,而因爲中國政府不接受歐洲各國發行的債券,使得美元后來者居上最終穩定在美元對華元爲09:1的水平上國在站到協約國一邊後對於戰爭結果的期待也就不言而喻掌握着數億美元協約國債券的美國若是在同盟國獲得勝利的情況下將會產生大量的呆賬或壞賬,這將會引起美國金融界的崩塌。

這種利害關係讓美國不得在金融市場上不全力以赴來保證美元的外匯比例,更要瞪大眼睛觀察歐洲戰場的局勢。不過國際外匯市場上歐洲貨幣普遍是一直走低,而華元最爲穩定,美元忽高忽低則讓美國商界頭痛不已雖然美國商界已經最大限度的團結在一起,但是商人趨利避害的本性使得這種團結遠不如中國的金融巨鱷們的同盟牢靠重要的是美國政府對金融的干預力度不夠,造成了美元今天的局面。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美元匯率的不穩定還造成了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美國當今最受矚目的投資,那同時開工的十一艘超無畏戰列艦的造價也是不斷的攀升中,美國的紐波特船廠和福雷河船廠資金上都面臨很大的困境,使得這兩家船廠不得不放緩工期,至於其他承建戰列艦的三家海軍船廠則因爲開支屢次突破預算而備受國會詬病。

美國的這十一艘戰列艦到底最後能夠建成幾艘也許人們並不清楚是擺在面前的事實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中國總理沈靜的那句斷言確實是要變成現實了——如果美國還要在這種情況下一意孤行的繼續保證施工進度來建造這些威力巨大的戰列艦,那麼威爾遜總統將會面臨非常不光彩的結局國參衆兩院已經開始醞釀縮減海軍軍費開支的決意,並且已經確定今年任何的海軍擴充法案將都不會得到通過。

這十一艘戰列艦已經成爲中國總理和美國總統名譽較量競技臺爾遜總統希望能夠通過這些戰艦來改變美國在太平洋上對中國的劣勢,能夠有足夠的資本來通過參與歐洲戰爭爲美國謀取足夠的利益過這一舉動適得其反,反而讓中國原本停滯下來的海軍擴充再次萌發——根據太平洋海軍安全委員會美國駐中國的官員彙報,中國已經在上海江南造船廠的三號船塢正式開工建造一艘大型戰艦,雖然僅僅是鋪下了龍骨正在建造船體,估計這艘巨大的戰艦很可能便是中國政府對外宣稱的湖南級戰列艦。

就在會議開始的當天四月二十五日,從中國傳來的消息是威海衛造船所和上海江南造船廠的一號和四號船塢同時開工建造三艘排水量不詳的大型戰艦。這些消息很快便從美國政府釋放到整個社會,這使得剛剛開始的會議蒙上了一層陰影,而早就做好準備的各路投機商們則趁機沽空美元,不過除了真正的“明白人”之外,很快其他跟風的投機者們便接受了一次難以忘懷的教訓——中國談判代表在會議上和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支持協約國的戰爭,願意加強對協約國集團的物資運輸補給,同時也表示在美國政府的同意下中國的護航艦隊將會承擔從美國本土出發前往歐洲船隊的安全,就這樣在昨天還極速下跌的美元立刻表現的極爲堅挺,美元匯率眨眼間便收復了失地並且向着對華元1:1的關口逼近,這讓所有的跟風者措手不及損失慘重。

紐約會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商談的極爲順利,原本認爲因爲德國潛艇擊沉中國人道主義船隻創造了會談的機遇,但沒有想到中國幾乎對協約國提出的所有會議議案都表示了諒解或是可以接受,最重要的是中國同美國之間也達成了一系列諒解性備忘錄,其中最要緊的莫過於雙方將會在太平洋海軍安全委員會的框架下在六月份於上海展開談判。雖然中國駐美大使鄒少卿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不會放棄湖南級戰列艦的建造,但是他也表示中美兩國尋求的是太平洋軍事的相互平衡而非不穩定的非對稱平衡,雙方願意展開談判本身就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也許是老天都要幫助協約國,就在紐約會議的第四天,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傳來——一艘懸掛美國外交旗幟的客輪露西塔尼亞號在四個小時前在大西洋上被德國潛艇擊沉。這個消息讓美國陷入了舉國憤怒當中,而參加會議的協約國外交官們則在嚴肅的面孔背後笑翻了天,至於中國會議代表團則陷入了沉默當中——這個消息對於中國來說也是無所謂,如果再早幾天中國在會議上的表態無非是有了更加強有力的藉口,若是放到現在也不過是讓自己更加相信德國是不可救藥了。

最近半個月戒念狀態極爲不好,每天都要睡上十個小時以上,但還是提不起精神來,脾氣也是越來越焦躁不安,我也是正在努力調整當中。

第142章 演習會議第136章 漫雪第58章 內爭第4章 幕僚第14章 揚名第326章 資本第281章 移民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190章 投降第9章 庶出第260章 轉移視線第4章 幕僚第298章 盛宴第119章 遊說第46章 出兵朝鮮第218章 陰雲第118章 暗流第377章 開端第198章 陷害第312章 勝利第141章 殺威棒第226章 試探第374章 地獄來客第212章 對峙第50章 苦戰第194章 廷議第389章 調整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133章 起步第207章 底線第113章 內外第266章 建國第214章 莊家第92章 咽喉第317章 勢如破竹第310章 乾坤第113章 內外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154章 奧運會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30章 告密第68章 造假第243章 南洋大臣第202章 借貸第280章 鑰匙第369章 分化第253章 轉折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110章 狀元第346章 離訊第283章 契機第318章 南下第251章 意志第297章 得手第326章 資本第301章 圍堵第179章 變故第298章 盛宴第196章 拜神第396章 急轉直下第207章 底線第42章 風起第315章 推進第229章 雄兵第128章 演習第150章 別無選擇第272章 生存的權力第204章 起步第132章 唱戲第161章 連環第296章 燈塔第29章 隱憂第364章 心理暗示第61章 熱鬧第49章 開炮第215章 憲政第387章 對峙第30章 告密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128章 演習第194章 廷議第335章 發難第63章 宣戰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394章 沙皇第123章 把柄第224章 朦朧第229章 雄兵第193章 庭辯第280章 鑰匙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334章 強權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137章 遠交近攻第209章 先兆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236章 戶口第350章 連橫合縱第294章 東風第302章 你死我活
第142章 演習會議第136章 漫雪第58章 內爭第4章 幕僚第14章 揚名第326章 資本第281章 移民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190章 投降第9章 庶出第260章 轉移視線第4章 幕僚第298章 盛宴第119章 遊說第46章 出兵朝鮮第218章 陰雲第118章 暗流第377章 開端第198章 陷害第312章 勝利第141章 殺威棒第226章 試探第374章 地獄來客第212章 對峙第50章 苦戰第194章 廷議第389章 調整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133章 起步第207章 底線第113章 內外第266章 建國第214章 莊家第92章 咽喉第317章 勢如破竹第310章 乾坤第113章 內外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154章 奧運會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30章 告密第68章 造假第243章 南洋大臣第202章 借貸第280章 鑰匙第369章 分化第253章 轉折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110章 狀元第346章 離訊第283章 契機第318章 南下第251章 意志第297章 得手第326章 資本第301章 圍堵第179章 變故第298章 盛宴第196章 拜神第396章 急轉直下第207章 底線第42章 風起第315章 推進第229章 雄兵第128章 演習第150章 別無選擇第272章 生存的權力第204章 起步第132章 唱戲第161章 連環第296章 燈塔第29章 隱憂第364章 心理暗示第61章 熱鬧第49章 開炮第215章 憲政第387章 對峙第30章 告密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128章 演習第194章 廷議第335章 發難第63章 宣戰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394章 沙皇第123章 把柄第224章 朦朧第229章 雄兵第193章 庭辯第280章 鑰匙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334章 強權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137章 遠交近攻第209章 先兆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236章 戶口第350章 連橫合縱第294章 東風第302章 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