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爾·卡比爾謝幕了,對於國王納賽爾丁來說,波斯這個盤子還得繼續治理呀。
納賽爾丁任命了新首相努裡,這位仁兄一上臺就廢除了埃米爾·卡比爾的許多改革措施。
對於消減利益集權利益的措施,更是回到了改革前。
這可以這麼理解,努裡這個人是大部分勢力都認可的一個人。
也就是說他的上臺,是王權、教權、部落勢力、外國勢力互相妥協出來的一個結果。
對內,努裡迎合利益集團的要求,即不改變大方向的原則,維護各方勢力的利益。
對外,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努裡站隊俄國。
這意味着要同英國和奧斯曼對抗,由努裡的立場導致波斯與英國關係變得緊張。
對內不能夠取得任何改變,對外又得罪了英國和奧斯曼。
努裡首相堅定的支持國王納賽爾丁,收復赫拉特,這觸犯了英國人的利益。
英國人重視赫拉特,赫拉特是保衛英國殖民地印度的一道屏障。
1855年,就赫拉特的問題,努裡和英國代表團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
英國代表團被趕出了波斯,1856年,波斯開始以軍事行動收復赫拉特,隨後英國向波斯開戰。
在兩年的時間裡,英國人佔領了波斯的哈爾克島、布什爾、穆罕莫雷。
軍事實力的不對等,最終以拿破崙三世的調解結束。
拿破崙三世調解的結果是,簽訂了《巴黎協定》。
這份協定,導致波斯永久的失去了赫拉特和阿富汗的許多領土。
英國沒有要求鉅額的戰爭賠款,這並不能說明英國人仁慈,而是英國不希望波斯徹底倒向俄國。
英國人從影響國王開始,逐漸轉變到支持波斯當地親英部落勢力,更加深度的介入到波斯南部地區。
在這一時期,努裡首相作爲各方勢力的一個代表,在應對國內及國外的問題上,沒有能夠拿出有效的辦法。
王權、教權、部落勢力,仍然是延續過往一貫的思維來行事。
埃米爾·卡比爾對舊有體制的一次小修小補,最終導致自己以那樣的一種方式死去。
可見王權的支持勢力官僚階層、教士階層、部落勢力的影響力,有多麼強大及頑固。
埃米爾·卡比爾之死,被震動最深的應該是國王納賽爾丁。
雖然納賽爾丁是國王,但是國王並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你還想繼續做國王嗎?
你需不需要我們的支持?
你想自己一個人把權力和財富都拿去嗎?
要麼埃米爾·卡比爾死,要麼換一個人上臺當國王!
埃米爾·卡比爾必須流血而死,國王你自己決定吧!
內部已然形成一種強大的阻力,想要在我們頭上動刀子,我們就敢和你動刀子。
這就是努裡出任首相後,廢除了埃米爾·卡比爾大部分措施的原因。
如果要把罪責都安在努裡頭上,這是不正確的,罪責在這些既有利益的勢力身上。
1858年,國王納賽爾丁把努裡免職,作爲收復赫拉特失敗,且簽訂《巴黎協定》的替罪羊拋了出來。
兩任首相都沒有明顯建樹,或者說對國王納賽爾丁沒有正面的幫助,納賽爾丁決定親自執政。
在隨後的十餘年中,俄國佔領了塔什干、浩罕、布哈拉、撒馬爾罕,至此波斯失去了中亞地區的領土及勢力。
至此波斯在高加索、中亞地區、阿富汗已經沒有自己的領土了。
現在的高加索、中亞地區及阿富汗許多地區,在部落時代,波斯曾經擁有過領土。
當然,在部落時期,這種各部落之間,幾百年你來統治,過了幾百年我來統治,並沒有形成定居社會的固有疆域。
在那個時期,這種領土上的喪失帶來的影響與衝擊力是不小的。
波斯外部不能夠成爲改變的突破口,那麼要改變這樣的一種狀況,只能從內部下手了。
但埃米爾·卡比爾之死的例子,就是在20年前發生的事情,內部阻力強大到讓國王都難以撼動的程度。
是就這樣一直下去,然後國王被下面的勢力踢下臺,還是要尋求改變來穩固自己的王權統治?
1870年,國王納賽爾丁決定,去奧斯曼統治的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聖地參觀。
這次名義上是參觀什葉派聖地,實際是瞭解奧斯曼土耳其的改革。
一位奧斯曼著名的改革者,負責接待納賽爾丁。
這位改革者向納賽爾丁詳細介紹了,奧斯曼正在進行的規範運動現代化措施。
都是同一種信仰,雖然是不同的派別,爲啥人家就能夠順利的推行呢?
想必國王納賽爾丁的心裡五味雜陳!
這次參觀活動,是由外交部門的侯賽因汗·穆爾西道萊陪同,這是一位改革派人物。
穆爾西道萊的從政經歷,有助於他了解外部世界的變化。
1852-1858,穆爾西道萊任波斯駐第比利斯領事
1858年之後,穆爾西道萊擔任波斯駐奧斯曼伊斯坦布爾公使
在穆爾西道萊擔任奧斯曼公使期間,奧斯曼正在展開大規模的行政、司法、立法、財政等方面的制度改革。
穆爾西道萊的這段從政經歷,使他與許多有着改革意識的知識分子聯繫到一起,並形成一個小圈子。
國王結束了這次參觀,回國後任命穆爾西道萊爲司法部長、軍隊司令,最後任命爲首相。
穆爾西道萊成爲首相後,便着手改革。
與埃米爾·卡比爾不同的是,穆爾西道萊的改革立主深度引入外國勢力,以此發展波斯的經濟。
埃米爾·卡比爾的改良,是以發展本國自生能力,力求自力更生,竭力排除英俄勢力在波斯的影響力。
顯然,穆爾西道萊沒有走埃米爾·卡比爾這一條道路,而是以經濟發展爲主。
穆爾西道萊除了對行政、司法、財政制度進行小修小補外,更多的是依靠英國勢力來發展經濟。
1872年,穆爾西道萊授予一名波斯籍英國人一項特權,即排他性的路透特許權,以此獲得英國的支持。
這項路透特許權的特別之處在哪裡呢?
路透特許權內容:
給予這名波斯籍的英國人,70年波斯所有礦產資源的開發權,這個厲害了;
給予波斯公共工程建設權,這可是排他性權力,即英國人壟斷了公共工程的建設;
給予建立國家銀行的權利,這個就更厲害了。
這份路透特許權,基本上把波斯的經濟命脈出讓給了英國人。
民衆反對,這是可以理解的,這怎麼都讓人感覺是賣國協定。
俄國人反對,你把經濟利益都讓給英國人了,那你準備給我留點什麼呢?
除了英國人在背後偷着樂外,沒有人或者是勢力支持這樣一項賣國的特許權。
波斯在高加索、中亞和阿富汗的領土,已經喪失了;如果這項特許權被認可,波斯還有什麼?
最終,這個特許權被否決。
穆爾西道萊放棄了埃米爾·卡比爾自立更生的改良,由現實的情況決定引入英國的力量。
以此,來平衡俄國在中亞地區對波斯形成的威脅。
穆爾西道萊認爲,當波斯授予英國排他性特權的時候,俄國人必然會反對。
而當俄國人反對的時候,英國人因爲獲得排他性的特權,就會支持波斯進行改革。
然而,這樣的算盤,沒有考慮波斯本國人及波斯國內的各種勢力的反應。
最後路透特許權被否決了,這樣的情況下,英國人沒有加入到支持波斯改革的局中來,但是波斯卻得罪了俄國。
就這樣,一個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了,更多的特許權被授予外國人或者是外國。
越來越多的官僚遊說國王,授予某個國家在某個行業的特許權。
這種以愛國主義爲名,建設波斯的做法,以授予某個國家、或者某個國家的人的特許權不斷進行。
這是愛國、還是謀取私利,相信不同立場的人的看法一定不一樣。
同時,授予某一國特許權,就必須要授予另一國同樣的特許權;授予某一國一個行業的特許權,就必須同等的授予其它國家特許權。
這些被授予特許權所帶來的項目,能夠給波斯稅收的收入是有限的。
且這些項目的收入,被國王及官僚階層一層一層的揮霍了。
這個時期,官僚階層橫徵暴斂、賣官鬻爵、發放福利,一系列的腐敗形式。
波斯命脈中極其重要的部門,已經掌控到外國人手中。
1879年,建立俄國軍官指揮的哥沙克旅(軍隊)
1888年,英國一家公司建立了一家壟斷性的輪船公司(交通)
1889年,路透開辦波斯帝國銀行(銀行)
就連波斯的國界,都是由英俄所劃定的,波斯成了一個旁觀者,雖然是局中人。
在十幾年的時間裡,波斯已經迅速的被英俄勢力所影響,國內的王權、教權、部落勢力淪爲了次級力量。
在這樣的情況下,衰敗、破落、成爲附屬國的地位,使得民權力量再一次的發力。
民權的覺醒,是與王權、教權、部落勢力這些既得利益勢力,權力慣性行爲有關的。
後世人嘆息,如果埃米爾·卡比爾改良措施,能夠順利推進的話,波斯也不會發展到這一步。
但是,歷史是沒有如果的,歷史所形成的既定事實,是不以某個人的力量所能夠改變的。
即使埃米爾·卡比爾能夠順利推行改良措施,依然只是穩固了王權的統治。
這樣的措施並沒有終結波斯部落社會國家的現實,也並沒有改變舊有體制的權力格局。
歷史是沒有如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