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大蒼律令

在刑部官員一篇長長的宣判中,決定了這羣人的命運。

盤王和澤王,享受了最高級別的待遇,被處以凌遲之刑。

沂王、上官明文、狄老,被處以活埋之刑。

其餘的一衆叛官和將領,要麼被腰斬,要麼被車裂,反正根據罪責和官職,處以不同程度的刑罰。

譬如盤王和澤王,雖然同是處以凌遲之刑,但是卻規定在盤王身上要割至少一千刀,在澤王身上至少要割五百刀,如果在割完之前這兩人就嚥氣了,那麼施刑的劊子手就要被追責。

本來,以澤王的罪責,應該與沂王一樣,被處以活埋之刑就好,但是誰讓他對皇后不敬呢,膽敢覬覦自己的老婆,還那麼光明正大,早就被楊沐記在黑本本上了,少不了一番關照。

場面太血腥太殘酷,就連一直視死如歸的狄老,也嚇得牙齒打顫,當盤王和澤王毛骨悚然的慘叫聲傳開後,所有叛官都崩潰了。

殺人還有這麼多種方式?

這些刑罰,都是從未聽說過的殺人手段,似乎根本就不是刑罰,而是一種殺人藝術,只是單純的爲了讓罪犯痛苦。

如果說死亡只是一種絕望,那麼這種無比痛苦的死亡,則是一種噩夢。

站在監斬臺旁邊觀刑的一衆官員,只覺得後脊背發涼,腦門心不由自主的冒冷汗,暗自慶幸自己當初沒有參與這場叛亂,否則的話,今日在刑臺上承受這般痛苦的,也會有自己一個。

這其中,就有王家的家主王膺,暗暗對一旁的右相範宏濟投去感激的目光,當初要不是範宏濟的及時點醒,他也極有可能會被蠱惑,不僅將王家拖入悲慘的深淵,自己也將成爲這些悽慘受刑人中的一員,可以說,是範宏濟的及時出現,救了整個王家!

四面八方的百姓,茫茫人海中,有不少牙齒打顫的聲音,儘管知道這一切都和自己沒有關係,但就是壓制不住心裡的噁心和恐懼。

一些帶了孩子的老百姓,把孩子的眼睛捂住。

很多老百姓要離去,卻被告知爲了防止產生混亂,在行刑完成前,所有人被禁止離去……

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變法推行將近兩個月,這位皇帝陛下第一次露出了尖銳的獠牙,對反叛者大開殺戒,向一切不服從的人宣示皇權的威嚴和不可違逆。

施刑到最後,楊沐反正是沒有心思看了,他打開腦子裡的圖書館,開始抄寫一些古代律法條文,準備對如今的蒼國律法進行規範。

因爲現在,蒼國太需要規矩了,法律就如同軌道齒輪,一旦完全運轉起來,對以後國家的治理將產生巨大的助益,哪怕將來楊沐當一個幾年不上朝的昏君,但是隻要國家法度條文得到了認真的執行,基本國策被奉爲規矩,那麼整個國家照樣能夠運轉下去。

而在這抄寫整改的法律大綱中,最明顯的就是取消了貴族殺人無罪的特權,與功勳爵制度相契合,制定出一個符合當前蒼國國情的律法。

當然,他只能列出一個大綱,具體細節,還是要交給刑部去完善。

最後,楊沐發現自己寫下的法律大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似乎在哪一個時期的國家法令裡見過。

秦國!

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諸侯爭霸,各國無時無刻不在圖謀統一天下,整整四百多年的時間,各大諸侯國不斷根據內外部環境調整治國方針,哪怕是連年征戰,都時刻保持着國內的最高戰力,到了最後剩下的十幾個國家中,以仁義治國且階層固化的國家都最先滅亡,七個不斷變法的國家則是活到了最後,其中以秦國變法最爲徹底,以法家和墨家爲根基,最終統一了天下。

它所營造的,就是一種戰時法制社會。

而楊沐現在制定的法律大綱,與秦國有很多形同之處,但是卻加入了一些民生相關的東西,在提高國力的同時,讓整個國家平穩的運行。

這兩者並不矛盾,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效果,如果非要學戰國時期的全民皆兵,那麼只能印證一句話,叫做滿招損謙受益,弓弦拉得太滿,反而容易崩斷。

這一場行刑,一共是將近兩個時辰,約莫傍晚時分,才正式結束。

從始至終,楊沐很少擡頭看,因爲太慘了,特別是被凌遲的盤王與澤王,就像是剃豬肉一般,除了頭顱外,身上的肉扔在一個籮筐裡,已經分不清是從誰身上割下來的。

接着,就是擺駕回宮,當鑾駕漸漸遠去之後,刑部官員們才大鬆了一口氣,心有餘悸的對十萬百姓進行疏散。

第二天,這次行刑的細節就在整個蒼國流傳開了,民間到處都是談論慘狀的人,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離奇,達到了夜止小二啼哭的地步。

而沒有參加的百姓們則是無比好奇,在聽過繪聲繪色的描述之後,也不知道是應該爲自己沒有趕去參加感到慶幸還是可惜。

八月二十六日,皇宮中再次傳出了詔令,一下子捉拿了幾十名官員,多是一些參與了行賄的貪官污吏,幾十人同樣被處以極刑,家產全部充公,男子實施宮刑,充爲奴隸,女子打入教坊司,成爲官妓。

至於各個官員家裡的奴僕,則是併入官奴,允許通過勞作換取積分,有朝一日能成爲平民。

無疑,這是一個令人拍手稱快的大事,貪官污吏觸動的是老百姓們的切身利益,被處決之後大快人心,擁戴皇權的小家族們,也遇到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每一個家族或多或少的都得到了幾個地方官府的官位。

八月二十九日,紫宸殿召開了一次盛大的朝會,主要內容就是頒佈蒼國有史以來,第一部最具有威嚴的法典——《大蒼律令》!

之所以說是第一部最具有威嚴的法典,並不是說過去蒼國沒有法例條文,而是那些法律條文根本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而且很模糊,很不公平。

就比如,有一個人偷了鄰居家一隻雞,這種雞毛蒜皮的事官府根本不會理會,或者說某人偷了一兩銀子,官府任意施行,從打板子到剁手不等,差距極大,極不公平。

而大蒼律令,就非常的細化了,不僅涉及到政令、刑法、官員的行爲規範,更是規定所有的律例要認真執行,如果有私自解釋法令條例的,則要被監察部降罪。

沒錯,就是監察部,因爲也正是在同一天,朝廷開始了一次大改革,正式確立了十二部制度!

第89章 貪腐問題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495章 獻降主使第374章 營中兵法第103章 行刑第535章 組成聯軍?第440章 廢天子第133章 農民起義第380章 動人心的提議第274章 閔雷禪位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381章 多贏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277章 無情屠殺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323章 伊水倉第240章 麻將第56章 天降奇兵第533章 臨戰第226章 山寨版騎兵第383章 大蒼幣第23章 失職領罰第337章 出兵西境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598章 打響第364章 糧食問題第122章 鄭翰亮劍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450章 增加關稅第464章 碾壓二第482章 雲國變故第579章 晉國驚第325章 糟糕的消息第88章 村長第555章 黯然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15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09章 皇帝愛聽故事?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352章第206章 決戰!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576章 欲取晉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233章 押解俘虜第526章 勾心鬥角第374章 營中兵法第507章 慘劇第158章 奴隸稅第615章 比照謀反第617章 降!第5章 甕中捉鱉第268章 見面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150章 獻美人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550章 筵席爭論第379章 參觀完畢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127章 援軍覆滅第67章 太極第363章 立太子之後第326章 慌亂的晉國皇帝第466章 轟動天下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497章 楚國徹底滅亡第263章 暗棋第140章 大勢已去第256章 錦衣衛的干涉第459章 蒼楚宣戰第484章 抉擇第483章 密信第281章 對策第468章 屈丹的茫然第218章 郡縣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95章 奪位陰謀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第614章 大仇第549章 筵席第334章 興王與寧王第58章 商議戰略第8章 君權神授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337章 出兵西境第230章 大軍圍城第86章 路見不平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551章 殺使臣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605章 前途之戰第595章 阮貴妃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
第89章 貪腐問題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495章 獻降主使第374章 營中兵法第103章 行刑第535章 組成聯軍?第440章 廢天子第133章 農民起義第380章 動人心的提議第274章 閔雷禪位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381章 多贏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277章 無情屠殺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323章 伊水倉第240章 麻將第56章 天降奇兵第533章 臨戰第226章 山寨版騎兵第383章 大蒼幣第23章 失職領罰第337章 出兵西境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598章 打響第364章 糧食問題第122章 鄭翰亮劍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450章 增加關稅第464章 碾壓二第482章 雲國變故第579章 晉國驚第325章 糟糕的消息第88章 村長第555章 黯然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15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09章 皇帝愛聽故事?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352章第206章 決戰!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576章 欲取晉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233章 押解俘虜第526章 勾心鬥角第374章 營中兵法第507章 慘劇第158章 奴隸稅第615章 比照謀反第617章 降!第5章 甕中捉鱉第268章 見面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150章 獻美人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550章 筵席爭論第379章 參觀完畢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127章 援軍覆滅第67章 太極第363章 立太子之後第326章 慌亂的晉國皇帝第466章 轟動天下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497章 楚國徹底滅亡第263章 暗棋第140章 大勢已去第256章 錦衣衛的干涉第459章 蒼楚宣戰第484章 抉擇第483章 密信第281章 對策第468章 屈丹的茫然第218章 郡縣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95章 奪位陰謀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第614章 大仇第549章 筵席第334章 興王與寧王第58章 商議戰略第8章 君權神授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337章 出兵西境第230章 大軍圍城第86章 路見不平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551章 殺使臣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605章 前途之戰第595章 阮貴妃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