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伐晉終結

秦堪張了張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鄒吉說得也對,本部兵馬已經陷落在了關外,他回營後立即衝來興師問罪了,哪裡還有心思在前線等?

“哼!扔下袍澤逃跑,這就是所謂的大將麼?來人,傳本將的命令,點兵出營,前去接應被困的弟兄!”鄒吉大喝了一聲。

“是!”

鼓聲擂動,一刻鐘後大軍再次集結,前往陳步關。

後方,被甩在一旁的秦堪眉頭緊鎖。

這事,怎麼有點不對味……

……

幾天之後,從西境傳回了消息,秦堪率兵冒進,被聯軍圍在城下,幸虧得到鄒吉大軍相助,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危險,守住了陳布關,將聯軍抵擋在外。

消息在晉國內傳開後,鄒吉的形象立即高大起來,民間百姓人人稱頌,被視爲英雄一般的人物。

可憐秦堪,幸苦扼守西境一年,在一夕之間功勞全無,反被扣上一頂無能的帽子。

經此一戰後,陳步關一帶的防務事宜,主要落在了鄒吉手裡。

秦堪率領殘兵敗將,協助守關。

遠在王畿的華溫奇擔憂之心更濃了。

鄒吉爲人如何,他是再清楚不過,結合秦堪給他的書信,讓他心底裡升起一種危機感。

現在,鄒吉麾下可供調遣的兵將多達百萬,個人聲望高漲,在整個晉國一下子風頭無兩,也唯有他能夠制衡。

如果,這個鄒吉真的包藏禍心,那晉國可真是完了!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他收到了楊沐的書信。

事態是嚴峻,已經呼之欲出了。

很明顯,蒼國是趨向於讓寧王登基爲帝的,若是說鄒吉與蒼國沒有往來,打死他都不信。

“退吧,這偌大的王畿,讓諸國去拼個你死我活。”

華溫奇嘆了一口氣,即刻命人擂鼓聚將,而後宣佈立即準備撤軍事宜。

十二月初,晉軍從王畿撤出。

蒼軍與楚軍,進駐到了王畿之地,至於京都的歸屬,暫時由兩方共管,他日議和之後,再商定歸屬。

消息一傳出,整個天下都沸騰了。

晉軍撤出了王畿,這代表什麼?

豈不是說,當初蒼城會盟時定下的目標,已經實現了?

從這一刻起,晉國將不復霸權!

要知道,一個國家要當上霸主,並不僅僅是一次國力的對比,一點一點累積威望,讓周邊各國都有臣服之心,然後經由一次會盟,各國表示追隨,這纔算是確立霸權。

霸主,行使了部分天子的權力,只不過是削弱版而已。

晉國在這次大敗之後,威信不再,即便是國力再次恢復,也不可能達到以前的那種影響力了。

於是,接下來的一個月間,各國的書信往來頻繁。

三國聯軍也從晉城撤出,在後方的幾座城池中安頓,簽訂了停戰協議。

寧王在皇族的一衆人等中,忙着整頓勤王大軍,爲接下來的登基做準備。

阮國也不再堅持讓興王登基,畢竟在整個伐晉之戰中,四國聯軍並未有太出彩的表現,就連晉城也是蒼國帶領聯軍打下來的,如今有鄒吉扼守陳步關,大勢不可爲,阮國不可能在瓜分戰果的時候退兵。

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這個時候,楊沐求着讓阮國退兵,阮國也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蒼國再次以天子的名義發出詔告——二月,舉行第二次蒼城會盟!

詔告一傳開,又是一陣震動。

出兵的各方,有些心癢難耐了。

很明顯,這是一次瓜分戰果的會盟。

西邊的一些小國,立即便啓程。

阮國與魏國等,帶上了不少臣工和擅於談判之人,匆匆上路。

爲了避免節外生枝,楚國也暫停了對吳國的戰事,將精力全部聚集於這次議和。

這次的議和,將是另外一場交鋒!

……

冰涼的雪花打着面頰,極目望去,雪霧茫茫。

晉國的冬天又溼又冷,大雪紛飛,落在身上卻是一片片水漬。

時間匆忙,各國君主踏上了會盟的路途。

相比於第一次蒼城會盟,這一次路途顯然要短得多,因爲可以直接從晉國境內穿插,或者從王畿之內通行,譬如阮國、武國、魏國、曹國、蘭國等這些國家的君主,都是第一批啓程上路,直接就穿插到了蒼國。

下雪天,弛道和軌道的便利,再一次體現出來了。

如果是尋常的泥土官道,不僅要難走十倍,還要防備有沒有暗坑。

可到了蒼國就不一樣了,直接坐上軌道,前面讓蹄子上裹了布的馬匹拉着,竟然比大晴天的平路上,還要好快得多。

又安全,又快速,又便捷,各國的君主紛紛動了心思。

……

蒼城內,楊沐剛回宮不久。

此時已經是太鼎八年了,不知不覺,他在樂元城住了一個年頭。

剛一回宮,甚至沒有在後宮歇息,他就召來了孔尚賢和範宏濟等大臣,商討國事。

君臣相見,臣子們自然先是要恭賀一番。

此次大戰蒼國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在整個蒼國百姓的心裡,這次大戰就相當於是蒼國把晉國給打趴下了,民間百姓那叫一個高興樂呵,看見外國商隊的時候,目光都變了,舉止言談間透露出一股彷彿天生的自信,從骨子裡開始涌現出一種優越感。

當然,楊沐沒多少精力享受馬屁,他回宮的事都沒怎麼張揚,現在大部分百姓,都還不知道他已經回宮。

君臣之間一番交流後,總結出來就是幾點。

第一,糧食漲價。

不僅是漲價這麼簡單,普通平民家庭都已經開始上山找野菜吃了,那些富裕一點的人家,也在節衣縮食。

糧價在官府的管控下,雖然只漲了三倍,但卻是有價無市,一批大米一入市場,很快就會被搶光,就算是關停了大量的釀酒等耗糧作坊,也是杯水車薪。

很多地區,都是依賴於官府的調控和分配,這才保證沒有引起大面積的饑荒,沒有發生有人活活餓死的事件。

第二,商務部和國庫損失慘重。

這一年來,受到戰爭的波及,大量的商隊停止活動,商務部的訂單多數來自於一些小國。

國庫也消耗了一大半,這幾個月來,因爲擔憂戰事前途,戶部根本不敢批大筆銀子,原本很多計劃都被擱淺。

第三,就是人力了。

這一年來,民間徵調了數百萬民夫用作後勤支撐,以至於農事荒廢,眼下馬上就要到春耕時節,即便是前線已經停戰,也還是需要上百萬的民夫,百姓們不堪重負。

若不及時春耕,今年的收成就將大受影響,來年蒼國百姓的日子肯定會很艱難。

第200章 戰爭前奏第205章 決戰之前第419章 影響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254章 預備役第434章 蒼楚決裂第404章 世族發難第379章 參觀完畢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310章 老套的伏擊第531章 魏軍氣惱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537章 朱雀軍再潰第55章 絕望中的曙光第248章 談判進行時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427章 大宏王朝第600章 大蒼六年第443章 楊鈞的變化第118章 出征!第395章 不死不休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190章 怠慢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198章 邦交第312章 魏軍身負第263章 暗棋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556章 民心與離逝第342章 新都構想第576章 欲取晉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134章 貴族的議和第58章 商議戰略第578章 中計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120章 鄭軍後撤第488章 向蒼國投降第384章 確立貨幣第91章 魔教妖女?第75章 巡視工部第342章 新都構想第64章 胡駭的遭遇第2章 亡國氣象第323章 伊水倉第123章 義軍出擊第590章 東巡第257章 入宮第376章 拒絕邀請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408章 風靡的紙鈔第103章 行刑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394章 當世強國第126章 連弩顯威第377章 工業城第33章 一箭雙鵰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365章 募兵制第92章 妙曦第257章 入宮第317章 震撼和疑惑第179章 麒麟軍第113章 蠶食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579章 晉國驚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554章 講個故事第105章 小太監第162章 封地和報紙第402章 邵國皇帝的求救第618章 大德王朝第312章 魏軍身負第580章 晉降第34章 再次沸騰!第430章 公交車第49章 接收降卒第568章 範國投降第98章 叛軍入宮第194章 皇見皇第503章 戰書第238章 湯餅第258章 卷軸第422章 鑑賞進行時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321章 深夜探討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227章 拖油瓶第400章 後撤之計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89章 貪腐問題
第200章 戰爭前奏第205章 決戰之前第419章 影響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254章 預備役第434章 蒼楚決裂第404章 世族發難第379章 參觀完畢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310章 老套的伏擊第531章 魏軍氣惱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537章 朱雀軍再潰第55章 絕望中的曙光第248章 談判進行時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427章 大宏王朝第600章 大蒼六年第443章 楊鈞的變化第118章 出征!第395章 不死不休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190章 怠慢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198章 邦交第312章 魏軍身負第263章 暗棋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556章 民心與離逝第342章 新都構想第576章 欲取晉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134章 貴族的議和第58章 商議戰略第578章 中計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120章 鄭軍後撤第488章 向蒼國投降第384章 確立貨幣第91章 魔教妖女?第75章 巡視工部第342章 新都構想第64章 胡駭的遭遇第2章 亡國氣象第323章 伊水倉第123章 義軍出擊第590章 東巡第257章 入宮第376章 拒絕邀請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408章 風靡的紙鈔第103章 行刑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394章 當世強國第126章 連弩顯威第377章 工業城第33章 一箭雙鵰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365章 募兵制第92章 妙曦第257章 入宮第317章 震撼和疑惑第179章 麒麟軍第113章 蠶食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579章 晉國驚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554章 講個故事第105章 小太監第162章 封地和報紙第402章 邵國皇帝的求救第618章 大德王朝第312章 魏軍身負第580章 晉降第34章 再次沸騰!第430章 公交車第49章 接收降卒第568章 範國投降第98章 叛軍入宮第194章 皇見皇第503章 戰書第238章 湯餅第258章 卷軸第422章 鑑賞進行時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321章 深夜探討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227章 拖油瓶第400章 後撤之計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89章 貪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