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 武娘指關竅

且不說李嚴到家如何與娘子商議,舒氏又是怎樣分別溝通二房兩頭的,只小錢氏悄悄叫丫鬟送到她屋裡的三、四匹緞雲紗,便讓她樂呵了一夜。

兩天後,李肅風塵僕僕地從省城南昌趕回。

他在那裡拜見了布政使司左參政唐軒,此人亦是當年出於翰林大學士王野門下,只不過李肅是仁宣五年進士,唐軒是仁宣十一年的。

既有同門之誼唐軒當然熱情接待,一方面讓李肅放心,陳家的案子不會對李氏有任何影響;

另一方面對李肅謀求復起的想法表示理解,說皇帝剛親政便逢太皇太后去世,現在朝堂局勢微妙,勸他不要着急,再稍等等。

“老太師近來似乎身體也不大好,據說太皇太后崩後他便告了病假在家修養,皇帝還兩次遣中官和太醫去探望。

唉,今年多事,師兄不宜輕動,隱忍爲上!”

“哦?楊仕真那老東西難道是要熬不過去了麼?”李肅有些興奮地搓搓手。

當年他就是被楊太師(那時還是楊大學士)給扒拉下來的,因此一直心中銜恨。

“他歷經四朝,把持朝政二十年,這下總算該輪到我看到天明瞭!”

“燕若(李肅字)兄還是要忍耐,莫露出態度來。”

唐軒這些年一直在官場風生水起,早養成了穩健的氣度,見他忍不住眉眼飛揚的樣子,趕緊出言相勸。

他這樣一說,李肅立即驚覺趕緊稱是收斂,又輕聲問:“那……楊太閣呢,他近來如何?”

楊太閣是指內書院平章政事、德清閣翰林大學士楊縞,他是宣皇帝登基次年入內書院成爲內閣成員的三朝老臣,與楊仕真並稱本朝二楊,也是位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唐軒低聲回答:“楊太閣與楊太師雖然都是先帝託孤之臣,也都把持內閣多年,然而他兩人風格與政見頗有不同。

楊仕真不容他人異議,固執於太祖當初定下的任何規矩,這幾年得罪的士人越來越多,所以太皇太后這棵大樹倒了,他也就快啦!

楊太閣爲人厚道、做人圓滑得多,頗有些被太師打壓的朝臣受他看顧得以保全,這也包括燕若兄你。

他比太師小十一歲,我看陛下今後一定更爲倚重,至少今後還有五、六年的恩寵。

兄長要謀起復,不妨遣人與太閣多走動、走動,好歹他與老師(王野)有鄉黨之誼,雖然老師前年已然駕鶴西去,情分應該還在的。”

李肅得了他這份指點,心中有了底。又開口詢問他可否流放途中,設法照應陳仕安及其家人。

誰知唐軒嘆息道:“師兄,你我出於同門,這份對原親家的情誼我能理解。但是……,”

他看看門口方向,用更低的聲音說:“陳家的事你不要管啦,管不了!”

“此話怎講?”李肅心中吃驚,連忙問。

“邸報上說,皇帝封駁了南京大理寺的意見,諭旨斥責他們判得太輕。

所以昨天新的邸報送到,主犯判絞之外,直系上下三代削爲賤籍發榆林鎮實邊。

那幾個從犯士子除原判外,三族遷遼東鎮改籍軍戶效力。

至於陳大人,改流放爲充軍蘭州了!”

“啊?這,這也太……。”李肅張張口,最終還是沒說出來。

本朝仁皇帝以來,判充軍的文臣並不多,一般都是從輕發落爲流放。

兩者都是遠距離遷徙的刑罰,但流放的話只是在當地拘束不得離境且需每月固定到衙門報到。

充軍就不同,那是發往邊疆軍鎮效力!

男丁做爲輸送輔兵、匠戶勞力,女眷則爲軍戶漿洗、縫補等,那是連普通軍人都不如的階層,而且流放一般有期限或遇赦可放免。

充軍卻是罪主不死,家人“無得開豁”,甚至有累代充軍屬於全家不死光(勾盡補絕)不能算完的。

所以李肅聽唐參政一介紹感到震驚,這絕對是讓陳仕安死在甘肅的打算啊!

“陛下會……?”

“會的。”唐軒肯定地告訴他:“而且聖上已經御批了,估計這幾日就有消息到貴縣要求押送陳家家眷來省城,然後朔江而上去南京。”他嘆口氣:“所以我說燕若兄還是不要存這念想了。木已成舟,誰能讓陛下改主意呢?”

“棣軒(唐軒字)呵,這、這是爲什麼?”李肅嘖了聲:“陳公其實剛剛上任,這事情實在是……!”

“哼!”唐軒撫着他引以爲傲的長髯冷笑:“我看,八成又是哪個中官在陛下面前嚼舌頭來的,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

唐軒知道其實文官裡很多人都覺得陳仕安冤枉,但沒人敢替他出頭。

這次告發是南京鎮守太監蘇明舉的大功勞,內監們如獲至寶,正睜大眼睛瞧着。

這時候哪個文官開口,就等於自己往井裡跳!

從南昌回到家,李肅就猶豫着是不是把陳府的消息告訴二房,可又覺得旨意都沒到,要是從自己家裡透出消息去,似乎不妥。

正猶豫着,忽然有人來報,稱範太尊派了個人來。“奇怪,縣尊知道我回來,卻爲什麼這大晚上的派人來?”

他心下狐疑。有心推託,文姨娘勸他不要拿糖,畢竟人家縣官現管,李肅只好穿件道袍出來。

到前廳一看是衙裡負責刑名的孫老爺。“誒喲,這樣晚了,怎麼勞動孫先生跑一趟?實在不好意思。”

李肅知道這個人在衙門裡做了快十年,是本縣做得最久的吏員,趕忙上前抱拳告罪。

“是我唐突了,燕若兄從南昌遠道而回一路勞頓,我還來打攪,雖出於奉命,還是非常不妥呵!”

孫師爺一貫的皮笑肉不笑,換禮之後從袖中摸出封信遞過來:“在下受縣尊老大人所託,回家路上給兄臺帶封信。”

“哦?”李肅莫名,接過一看火漆封得好好地,遂笑着說:“除此外,縣尊可還有話讓先生帶給我?”

孫老爺捋了把鬍鬚笑道:“正是。縣尊老大人說:國法、家事,以燕若之能必知輕重、緩急。望兄仔細分析,莫要因小失大。切切!”

“啊?”李肅更糊塗了,他攤開兩手:“這……,先生可否告知一、二內幕?在下、在下實在不明白呀!”

“兄臺莫緊張,範公說了,箇中詳細,請回去把信仔細看完自然曉得。天色不早,在下不多攪擾,這就告辭。”

說完拱拱手,留下李肅在廳裡轉腰子,他卻出門離開了。

李肅拿着信回到文姨娘屋裡,這才坐定了拆開來看。不看不要緊,這下他又跳起來,失聲叫道:“糟糕!”

“怎麼了?”文姨娘聞聲趕緊過來,從他手裡接過信,卻只有三張紙。看罷好一會兒沒有作聲。

“武娘,你怎麼想?”李肅叫着文姨娘的小名兒問道。

“這信是誰送來的?”

“縣尊遣了刑房的孫先生帶過來交我的。”

文姨娘冷笑,舉起最下面那張紙:“這上頭太尊邀你明日午時在後衙外水福酒家共用午食,君去還是不去?”

“這……,我想既然在衙外應該不是什麼鴻門宴,去就去,他反正不會當場拿了我!”李肅瞪起眼來說。

文姨娘“哧”地一笑,先後舉起另外兩張,示意他:“這兩張分別是近五年來李家完稅的情形,以及若按三家分別計稅應繳總額。

兩者一比,差額便很明顯。縣尊這是告訴你,李家至今只按一房納稅是不合適的,甚至有違法度。

故而他明日有話要與夫君說哩。既然是商討說話,又怎會是鴻門宴?”

“哦!”李肅心下頓時清明起來。“娘子聰明!那麼,你覺得他要與我說什麼?讓我補繳稅款麼?”

“若還是一家又如何補繳?既說要補繳,那就是暗示你分家析產了。”

“什麼?這老東西找我是想逼我分家?他這個縣令是不是做到頭了!”李肅大怒。

“夫君莫要生氣。那範太尊與咱們關係一直很好,今日忽拉巴地來這麼一出確實莫名。

夫君一直在謀求起復,這個他也是知道的,怎會不顧今後地要替朝廷爭這幾個稅金?妾以爲其中必有奧妙!”

“什麼奧妙?”

文姨娘卻不答,用手指朝二房和三房的方位指了指。李肅頓時睜大眼,接着眉頭擰在了一起。

他眯着眼想想,文姨娘所指還真有可能。

過了會兒,忽然冷笑說:“好吧,是禍躲不過。明日我午時且去看看那‘縣尊老大人’搞什麼鬼,屆時背後之人也就不難露出來了。

想我這麼多年辛辛苦苦操持這個家,武娘你也付出不少,如果想不認賬,或者不用人朝後,那我李燕若也不是好欺侮的!”

“沒那麼厲害。”文姨娘安慰道:“他們最多就是想借範大人的威風,我看不必太當回事。

三叔那人是個有賊心沒賊膽的,二奶奶耳根子也軟,就他倆湊一起能成什麼大事?

既然縣尊在前,不妨慷慨大度些,但記住‘析產不分產’這句話就行啦。”

“析產不分產?”李肅眼珠轉轉,忽然撫掌大笑:“武娘真是我的女諸葛,有你在,爲夫無憂矣!”

說着起身攔腰一抱,興沖沖朝內室走去,慌得身後的大丫鬟趕緊將婢女們都轟了出去,又急急將屏風擺好,關上門。

裡面卻已是紅燭待曉、春光乍現。

李肅和範縣令的會面充滿了戲劇性,先是兩人親切地打招呼、寒暄,然後坐下來友好相談,再往後李肅賭咒發誓自己絕無壟斷家財的想法。

範縣令當然不失時機地肯定了李肅的爲人和對兄弟們的友愛,不過又遮遮掩掩地提到那些逃避未納的稅款。

李肅趕緊請教補救辦法,範縣令趁勢提出三家分產,一免閒話、二補正稅、三維護本家。

李肅說好就這麼辦,不過有個條件叫“析產不分產”!

範縣令一聽笑了,只要你同意析產,是否分產與我何干?

於是說這個你們自家去議,只要衙門這裡今後徵稅時不再有觸及律條的問題,怎麼做都可以。李肅大喜,趕緊悄悄遞上銀票一張請縣尊笑納。

這事到此爲止基本就成定論,在範縣令的斡旋下將三家的家長召集來同堂商議,二房因嫡子五郎未成年,所以是高氏陪同李碩出席。

大家就在後衙花廳內聚齊,商議具體如何操作這件事。

出席的人裡還有兩位老者,一個是餘干李氏的族長李五七,另一個是族老李同祿。

李五七家裡雖只有三十畝地,輩分卻高,他和被先帝賜牌坊的那位是叔侄,李丹得稱他太爺爺。

李同祿與本支稍遠,勉強能算李五七未出五服的堂弟,不過這位老秀才在族學做了三十年先生,稱得上德高望重。

一般族裡有點大小事,都會請他二位到場做個見證或裁斷。

當然人家也不會白來,過後敬老銀子還是要收的。

第四十三章 六馬串行車第六十七章 忽悠花臂膊第七章 五郎議退婚第五十五章 遊三江分兵第一十四章 武娘指關竅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五十章 李丹教沙彌第二十章 衛雄傳消息第四十四章 司鋪所遇警第三十三章 東去萬年縣第三十六章 收網火神廟第二十章 衛雄傳消息第二十二章 夫婦救主僕第三十三章 東去萬年縣第四十九章 遊匪中反計第一章 緹騎縱馬蹄第二十五章 戶主是錢氏第十章 鐵教諭受懲第二十七章 一窩蜂捉賊第四十九章 遊匪中反計第六章 宋小牛傳信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四十三章 六馬串行車第四十八章 丹霞壁崔嵬第二十四章 車載二十石第二十章 衛雄傳消息第九章 李文洲中舉第四十七章 陋室談功德第七章 五郎議退婚第四十六章 暫避守靈巖第五章 錢三孃教子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五十章 李丹教沙彌第二十四章 車載二十石第三十八章 過九峰投效第八章 嚴旨下陳門第五十四章 丹哥試火銃第八章 嚴旨下陳門第四章 密謀議事房第五十九章 關竅在南山第六十六章 四驍將輪戰第六十章 夜奪來鳳閣第六十八章 怒砸一稱金第三十八章 過九峰投效第二十一章 鐵棍留夢兒第五十八章 寄傲餘今夕第三十一章 周都頭探班第五十五章 遊三江分兵第三十六章 收網火神廟第三章 夜探機杼巷第一十七章 楊小乙藏書第五十六章 下塘堰合圍第四十二章 韓守備訴苦第四十七章 陋室談功德第五十二章 三錢子帶路第五十二章 三錢子帶路第六十四章 雙岔口潰敵第二十二章 夫婦救主僕第六十九章 馮三說雙城第八章 嚴旨下陳門第四章 密謀議事房第五十二章 三錢子帶路第六十三章 大東丘調遣第二十六章 造反者蔣彬第六十八章 怒砸一稱金第一十二章 大兄尋出路第一十七章 楊小乙藏書第三十五章 失馬吾家店第六十九章 馮三說雙城第一十二章 大兄尋出路第二十九章 城隍廟整飭第四十三章 六馬串行車第四十六章 暫避守靈巖第五十八章 寄傲餘今夕第一十八章 觀信驚大意第二十五章 戶主是錢氏第五十三章 沒谷淹奇兵第三十六章 收網火神廟第十章 鐵教諭受懲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規第一十三章 季叔拜縣尊第二十三章 隊率年一十五第五十四章 丹哥試火銃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規第三十八章 過九峰投效第五十章 李丹教沙彌第一十三章 季叔拜縣尊第六十章 夜奪來鳳閣第四十九章 遊匪中反計第四十六章 暫避守靈巖第五章 錢三孃教子第六十五章 兄弟雙授首第五十三章 沒谷淹奇兵第三十九章 對答四海居第四章 密謀議事房第九章 李文洲中舉第三章 夜探機杼巷
第四十三章 六馬串行車第六十七章 忽悠花臂膊第七章 五郎議退婚第五十五章 遊三江分兵第一十四章 武娘指關竅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五十章 李丹教沙彌第二十章 衛雄傳消息第四十四章 司鋪所遇警第三十三章 東去萬年縣第三十六章 收網火神廟第二十章 衛雄傳消息第二十二章 夫婦救主僕第三十三章 東去萬年縣第四十九章 遊匪中反計第一章 緹騎縱馬蹄第二十五章 戶主是錢氏第十章 鐵教諭受懲第二十七章 一窩蜂捉賊第四十九章 遊匪中反計第六章 宋小牛傳信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四十三章 六馬串行車第四十八章 丹霞壁崔嵬第二十四章 車載二十石第二十章 衛雄傳消息第九章 李文洲中舉第四十七章 陋室談功德第七章 五郎議退婚第四十六章 暫避守靈巖第五章 錢三孃教子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五十章 李丹教沙彌第二十四章 車載二十石第三十八章 過九峰投效第八章 嚴旨下陳門第五十四章 丹哥試火銃第八章 嚴旨下陳門第四章 密謀議事房第五十九章 關竅在南山第六十六章 四驍將輪戰第六十章 夜奪來鳳閣第六十八章 怒砸一稱金第三十八章 過九峰投效第二十一章 鐵棍留夢兒第五十八章 寄傲餘今夕第三十一章 周都頭探班第五十五章 遊三江分兵第三十六章 收網火神廟第三章 夜探機杼巷第一十七章 楊小乙藏書第五十六章 下塘堰合圍第四十二章 韓守備訴苦第四十七章 陋室談功德第五十二章 三錢子帶路第五十二章 三錢子帶路第六十四章 雙岔口潰敵第二十二章 夫婦救主僕第六十九章 馮三說雙城第八章 嚴旨下陳門第四章 密謀議事房第五十二章 三錢子帶路第六十三章 大東丘調遣第二十六章 造反者蔣彬第六十八章 怒砸一稱金第一十二章 大兄尋出路第一十七章 楊小乙藏書第三十五章 失馬吾家店第六十九章 馮三說雙城第一十二章 大兄尋出路第二十九章 城隍廟整飭第四十三章 六馬串行車第四十六章 暫避守靈巖第五十八章 寄傲餘今夕第一十八章 觀信驚大意第二十五章 戶主是錢氏第五十三章 沒谷淹奇兵第三十六章 收網火神廟第十章 鐵教諭受懲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規第一十三章 季叔拜縣尊第二十三章 隊率年一十五第五十四章 丹哥試火銃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規第三十八章 過九峰投效第五十章 李丹教沙彌第一十三章 季叔拜縣尊第六十章 夜奪來鳳閣第四十九章 遊匪中反計第四十六章 暫避守靈巖第五章 錢三孃教子第六十五章 兄弟雙授首第五十三章 沒谷淹奇兵第三十九章 對答四海居第四章 密謀議事房第九章 李文洲中舉第三章 夜探機杼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