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小道

此次南征並非李瑁臨時起意,而是他與自己的智囊李泌商議許久後的決定,事關重大,干係到他以後的安排,豈會因爲閣羅鳳幾句話就撤軍?

李瑁望着城頭上的閣羅鳳,高聲回絕道:“閣羅鳳,你擅攻我大唐羈縻州,引兩國戰火,不是你的錯是誰的錯,難不成還能有人逼你出兵嗎?”

閣羅鳳看着城下“義正辭嚴”的李瑁,心中大急,既然求饒不成,那就只能威脅了。

閣羅鳳道:“好叫殿下知曉,前日吐蕃贊普已經來信,吐蕃爲了拉攏我南詔,欲冊封我爲‘贊普鍾’,殿下若不退軍,我南詔將歸命吐蕃,雲南之地不復爲唐所有,還望殿下三思。”

所謂“贊普鍾”即爲贊普之弟,在吐蕃地位極高,吐蕃將這個封號封給閣羅鳳,也足見拉攏的誠意。

不過閣羅鳳也不是傻子,吐蕃這些年來一直試圖入侵南詔,若是幾次在和唐的大戰中大損元氣,恐怕早就揮師東進了,與吐蕃結盟無異於飲鴆止渴,不到萬不得已,閣羅鳳也不願與吐蕃結盟。

只是閣羅鳳不知,大唐雖然崇尚仁德,欲與南詔結好,但主持此事的李瑁卻與他們的想法背道而馳,他就早想據南詔爲己有,將南詔作爲自己的大後方,又怎會重新修好。

李瑁指着大和城上的閣羅鳳,對身旁的南霽雲道:“南八,城上此人好生聒噪。”

“殿下稍待。”

南霽雲領會李瑁之意,眨眼間開弓搭箭,一直京軍制式破甲箭劃破長空,如猛虎下山般直撲閣羅鳳眉心而去。

“叮!”

一聲刺耳的脆響在閣羅鳳耳邊響起,震地他耳膜生疼。

原來是閣羅鳳的心腹伽白令擔心閣羅鳳的安危,提前拿着鐵盾在一旁防衛,方纔見南霽雲出箭,便立刻當了上去。

閣羅鳳低下頭,看着被鐵盾上被撞地凹下去的一塊,心頭一驚,後背一下子溼了。

這一箭若是紮在他的身上,他必死無疑,他距離死亡竟如此之近。

“這等準頭和神力,恐怕整個南詔都找不出一個吧,大唐果然是能人衆多。”

閣羅鳳驚歎於南霽雲的箭術,老老實實地把頭縮回了城中,不敢再多言了。

李瑁冷哼一聲,看着大和城的城頭,對馬璘道:“繼續攻。”

“諾!”馬璘令旗揮舞,唐軍又壓了上去。

唐軍,大和城,兩座巨大的戰爭機器碰撞在了一起,直面生與死的較量。

南詔軍志在護土,寸步不讓,唐軍的進攻一直從晨間持續到午後,多番進攻無果後,唐軍終於從城頭上撤了下來。

大和城外三十里,唐軍的大帳中,李瑁面色鐵青地坐在帥位上,下面兩側分列坐着劍南鎮及西南各都督府的將官。

攻城一日,士卒傷亡已經近八千,按照這樣的趨勢下去,就算是勝了此戰,拿下了大和城,這也是第二個石堡之戰,劍南鎮的元氣也會被消耗殆盡。

李瑁要爲未來可能到來的藩鎮之亂做準備,將劍南的底子都拼在南詔,這絕非李瑁願意看到的。

“諸位,今日的情況你們也看到了,大和城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堅固,區區一日,便已有八千的傷亡,你們可有攻城良策?”李瑁手按桌案,雙眼環視着帳中的衆人,沉聲問道。

李瑁久居上位,手中的人命也攢了不少,他坐在上首雖未動怒了,但下面的一應將官已經覺得後背一陣涼意。

顯然李瑁已經到了動怒的邊緣,這時候誰出去說話,若是說的不對,必定會觸了李瑁的黴頭,下面的將官都安靜地坐在下面,不敢隨意開口。

劍南鎮的各大都督雖在李瑁麾下,但李瑁常駐京城,他們與他並不相熟,這時只能等壽王府的幾位心腹出來講話了。

副帥馬璘看了看大帳中的衆人,硬着頭皮起身道:“殿下,末將已經和各位同袍商議過了,大和城臨近洱海,水淹必然不行,大和城又靠山,城基之下多爲山石,堅硬無比,挖掘地道也行不通,爲今之計只有強攻和翻山兩條路。”

強攻意味着巨大的傷亡,李瑁自然不願,但是翻山難度卻也極大。

蒼山高達三千餘米,山頂終年積雪,就算是熟悉山路的山民也極難翻越,更何況是人生地不熟的唐軍。

李瑁沉吟了片刻,方纔開口道:“仁杰,明日攻城之事照舊,你再安排一隊軍士上山尋路,看看有沒熟路的山民,必要時可以採取些手段。”

“諾。”馬璘躬身領命,應了下來。

就在李瑁和衆將商討攻城事宜的時候,李瑁的近衛統領南霽雲突然掀開門簾大步走了進來。

南霽雲的地位不同尋常將領,自然百無禁忌,他徑直走到李瑁的身邊,靠在李瑁的耳邊小聲道:“殿下,之前我們在長安城中見過的香花夫人的隨從求見。”

香花夫人的隨從來次自然是奉了香花夫人的命令,在這個節骨眼上過來想必是有要事。

李瑁面色一正,問道:“他現在何處?”

南霽雲回道:“我將他安置在了偏帳中。”

“帶本王前去,仁杰,乾佑你們隨本王同去。”李瑁又對馬璘和崔乾佑道。

李瑁帶着馬璘和崔乾佑剛入偏帳,滿面風塵僕僕的隨從便連忙起身迎了上去。

“小人結勒拜見殿下,拜見諸位將軍。”

李瑁示意結勒起身,問道:“軍中不必多禮,夫人派你來此所爲何事?”

結勒起身笑道:“夫人派小人前來自然是爲了殿下攻城之事。”

李瑁問道:“城外之事夫人都已知曉了?”

結勒回道:“大和城據天險而守,唐軍雖然精銳,但想要短時間內拿下也是難事,夫人派我前來便是爲殿下獻策的。”

李瑁聽了結勒的話,雙眼一亮,問道:“你有攻城之計?”

結勒笑道:“攻城之計自然是有的,只是夫人想要再問一下殿下,殿下許諾之事是否還做數。”

李瑁曾在長安許諾,只要能夠拿下南詔,他便冊封香花夫人爲攝政王妃,香花夫人想必是想在獻策之前再行確認罷了。

李瑁不假思索地回道:“本王一諾千金,說的話自然作數。”

“好。”

結勒擡頭看着李瑁問道:“大和城易守難攻,殿下既然正面進軍不利,何不從背後繞襲呢?”

李瑁嘆了口氣道:“繞襲之事本王自然也有想過,可是蒼山高聳如雲,難以攀登,我們一時間不知何處可走呀。”

結勒自信道:“小人知道一條隱蔽的山路,可翻越蒼山,直通城後殿下若遣精銳翻山,必能打閣羅鳳一個措手不及。”

第十八章 襲城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四十一章 用計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三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戰第十一章 責罰第二十三章 離京第二十章 益州商會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九章 城破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三十章 籌糧第三十九章 所謂世家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七章 入城第一章 勸進第六章 封后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二十章 賑災第十二章 斬將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十九章 賑災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十六章 人選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十四章 請戰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五章 立儲第十二章 斬將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十五章 官學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三十九章 所謂世家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十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十三章 圈套第三十章 籌糧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六章 名將第十一章 冷箭第十四章 平亂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十二章 危機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六章 封后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四章 交易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七章 試探第三十三章 左相
第十八章 襲城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四十一章 用計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三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戰第十一章 責罰第二十三章 離京第二十章 益州商會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九章 城破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三十章 籌糧第三十九章 所謂世家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七章 入城第一章 勸進第六章 封后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二十章 賑災第十二章 斬將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十九章 賑災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十六章 人選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十四章 請戰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五章 立儲第十二章 斬將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十五章 官學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三十九章 所謂世家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十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十三章 圈套第三十章 籌糧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六章 名將第十一章 冷箭第十四章 平亂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十二章 危機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六章 封后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四章 交易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七章 試探第三十三章 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