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逐鹿

“咚、咚、咚...”

清晨,萬物初醒,營門外三通鼓響,聲徹方圓十里,驚地走獸奔逃,千鳥撲飛,原本安靜的上林苑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在自己休息的營帳中,李瑁調了調弓弦的力度,挽弓試了一番,覺得正趁手,便懸弓、掛劍、揚鞭、策馬而出了。

等到李瑁率人趕到時,上林苑的正門外已經雲集了數百名官員,既有京官,也有被從地方徵召而來的地方官。

衆人三五成羣地站在一團,又閒聊等候了半個時辰,終於李隆基的鑾駕和楊玉瑤的鳳駕出現在了衆人的視線中。

“臣等參見陛下,參加娘娘,願陛下與娘娘萬壽金安。”待到李隆基和楊玉瑤來到衆人的身前,衆人分列齊齊拜道。

李隆基看着下面密集的人羣,竟有一種天下盡在掌握的感覺,笑着擡了擡手道:“衆卿平身。”

“謝陛下!”衆人謝恩,直起了身子。

“朕自唐隆元年被先皇立爲太子,先天二年改元開元,朕受禪爲帝,爾來三十有八年矣。朕自繼位以來,夙興夜寐,勤於政務,未敢有半日懈怠,乃有今日萬邦來朝,國泰民安之盛世。如今盛世雖成,然朕取前朝興亡之教訓,興武備,置邊鎮,拓土萬里,吾兒李瑁、愛將安祿山、哥舒翰等皆爲國之柱石。今日朕開春獵,便是爲爾等勿忘朕託,盡心竭力,拓土安民。”

李隆基一段慷慨激昂的講說,一場原本包含政治意義的春獵頓時變作了激勵邊將的盛典,無論真的這麼認爲的,還是裝的這麼認爲的,全都振奮激昂地高呼了起來:“大唐萬勝,陛下萬勝!”

李隆基對收到的效果極爲滿意,他一瞬間彷彿又年輕了三十歲,他站起身子,指着上林苑的方向喝道:“今日圍獵,拔頭籌者賞銀萬貫,絹千匹,官升三級!”

“咚咚咚...”

緊接着是一陣如急雨般的鼓點聲,衆人一齊策馬衝入了上林苑。

如今的大唐早已不是那個立國之初的大唐,唐初,高祖、太宗俱是馬上得的江山,所以無論文武,哪怕是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謀臣都有一手不錯的騎術和射術,而如今,關中安穩已久,朝官又大多是些膏腴子弟,能真正策馬之人已經少之又少,至於楊國忠之流也不過騎馬做做樣子罷了,又哪會真的進去圍獵,美其名曰“伴駕”,便陪在了李隆基的身邊。

李瑁身爲親王,又是武臣之首的天策上將,自然也不好表現地太過積極,也沒有跟着人流一同入場,而是陪着李亨一同伴在李隆基的身旁。

倒是李隆基看着在一旁百無聊賴的李瑁,主動開口問道:“瑁兒在軍旅多年,騎射俱佳,爲何不入場一試?”

李瑁看着熱鬧的上林苑,似有意動,但隨即又搖了搖頭道:“兒臣身爲皇子,與百僚爭利恐怕不妥吧。”

李隆基聽見李瑁的話笑道:“取樂而已,何來爭利一說,你即刻帶人入場與他們看看,我們李家也是馬上奪得的天下。”

李瑁聽了李隆基的話,臉上泛起一絲難掩的喜色,立刻回道:“兒臣領命。”

說完,帶着南霽雲和一衆王府親衛揚鞭而去。

每每在這個時候,李亨卻只能看着李瑁在李隆基的面前逞威,李亨身子虛浮,不善騎射這是朝野皆知的事情,他就算想和李瑁一較長短也是無能爲力。

至於楊玉瑤就更是如此了,英王李珺還是個孩童,連走路都還不穩,何談圍獵。

不過他們卻都不知道李瑁入場的目的,他可不是爲了在李隆基的面前爭光,他是衝着那頭胖碩的“赤豬”去的。

“駕!”

李瑁執鞭一抽馬臀,胯下的照夜玉獅子如疾風般呼嘯而入,直奔上林苑。

上林苑縱橫三百餘里,橫跨長安、咸陽、藍田等地,佔地極廣,近千人的圍獵隊伍進場就如碎石入河,很快就找不見了蹤跡。

李瑁此來的目的雖然是要射殺安祿山,但畢竟還要做些打獵的樣子,而且時辰尚早,也不急於一時,於是李瑁也沒有急着四下尋找安祿山的身影。

李瑁往常在南詔和劍南時也常率領背嵬軍行圍獵之事,所以手中的射術也絲毫不顯生疏。

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李瑁已經獵到了幾頭還算拿的出手的獵物。

“殿下神射,比之去歲又進精進不少。”

南霽雲看着前方倒地的野豬身上插着李瑁獨有的金鵰翎箭,對李瑁讚道。

李瑁謙虛地擺了擺手,笑道:“普天之下誰不知道南八你是天策府第一神射,你這樣誇讚本王,可是想要本王羞地遁到地裡去?”

李瑁的氣力不小,比起尋常禁軍將士還要大上許多,但比起南霽雲就相差甚遠了。方纔那一箭若是南霽雲射出,恐怕早就穿透野豬的內腑,哪還能讓它又跑了數百米才力竭而死?

南霽雲道:“殿下是君,志在天下,所精不在此道,自然不可與我等武將相較,不過就殿下方纔一箭而言,恐怕已直追昔年太宗皇帝了。”

太宗李世民喜射、善射,南霽雲這麼說自然算是極高的評價了,就在李瑁準備再謙虛一番的時候,一道暗棕色的身影卻如風一般在李瑁的眼前劃過。

“鹿,殿下,是鹿!”

李瑁麾下一個眼尖的親衛看清了這道身影,激動地對李瑁叫道。

鹿在各朝各代都有着獨特的意思,《史記·淮陰侯列傳》有云:“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鹿和鼎一樣,從來都是江山的象徵,而且像這樣一隻健碩的成年鹿,李瑁若是能夠將它射殺,必定是極好的彩頭。

“南八隨本王同逐!”李瑁拿起弓箭,猛地一夾馬腹,對南霽雲吩咐道。

鹿跑的極快,李瑁的坐騎也是天下難得的神駿,只有南霽雲的坐騎勉強能夠跟上了。

李瑁南霽雲策馬而出,閃電般跟在鹿的後面,將靖王府的親衛遠遠甩在了身後。

“咻!”

李瑁看着花鹿的位置,張弓搭箭,一箭射了過去。

但無奈馬背顛簸,花鹿又跑的極快,李瑁的箭一箭落空射在了旁邊的樹上。

就在李瑁看準方向,準備再射一箭的時候,卻突然發現還有一支箭從另外一個方向射向了花鹿,而那個方向明顯不是南霽雲所在的位置。

李瑁定睛望去,那支箭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他此次最主要的目標--安祿山。

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十六章 定策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二十五章 決戰第十五章 入宮第十八章 襲城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八章 議政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十一章 激將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二十章 叮囑第十八章 襲城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十四章 請戰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十三章 安祿山加官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十二章 斬將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十五章 官學第三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六章 南詔入京第十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八章 李林甫的試探第四十章 建佛第十一章 定議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二十章 平叛人選第十七章 新軍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四章 提詩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十八章 返程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四十一章 用計第十二章 賜婚第四章 結盟第三十章 請封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一章 水淹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十四章 危局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九章 劍舞第三十七章 陳倉古道第八章 議政
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十六章 定策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二十五章 決戰第十五章 入宮第十八章 襲城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八章 議政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十一章 激將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二十章 叮囑第十八章 襲城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十四章 請戰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十三章 安祿山加官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十二章 斬將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十五章 官學第三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六章 南詔入京第十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八章 李林甫的試探第四十章 建佛第十一章 定議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二十章 平叛人選第十七章 新軍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四章 提詩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十八章 返程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四十一章 用計第十二章 賜婚第四章 結盟第三十章 請封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一章 水淹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十四章 危局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九章 劍舞第三十七章 陳倉古道第八章 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