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瑁自奕川率軍折返東都,留下李光弼爲河南西道節度使,率軍六萬駐防陝、虢、弘農三郡,防備關中。
不過李瑁人雖然不在陝虢,但他也並未閒着,一封戰報入京,依舊給李亨添了許多的堵。
李瑁上表請封:自請於太尉、天策上將銜外另加天下兵馬大元帥,節制天下兵馬,駐蹕洛陽。
此外,李瑁更是爲部下大肆請封,請李泌爲鄴國公,中書門下平章事;李光弼爲薊國公,輔國大將軍;馬璘爲岐國公,上柱國;崔乾佑爲衛國公,冠軍大將軍;武彥平爲蔡國公,懷化大將軍,淮南大都督....
除去這些爲麾下的這些得力干將,諸如李宓、李晟、郝廷玉、魯炅等也均有冊封,就連負責掌管案牘文書的高適也被冊封爲渤海侯,當李亨看到李瑁請封的奏摺時,氣地當場便將奏摺摔在了地上。
“李瑁這是在幹什麼,拿我李家的爵位當作他自己收買人心的工具嗎?”李亨指着被摔在地上的奏摺,對心腹杜鴻漸和裴冕怒道。
裴冕賠了個笑,將李亨摔在地上的奏摺撿了起來,重新放回了李亨的桌案上,安撫道:“靖王如此大肆請封,無非就是爲了收買人心,太子何必動怒,平白傷了自己的身子。”
李亨還是不平道:“若是李光弼、馬璘等在中原作戰的戰將,李瑁爲他們請封倒也罷了,朔方的郭子儀幹他何事,他也要爲郭子儀請封。”
這封奏摺中,李瑁非但爲天策府一系官員請封,而且還帶上了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爲郭子儀請封潞國公、柱國,幾乎已經將收攏人心幾個字寫在了臉上。
郭子儀是李隆基提拔的,不是李瑁,也不是李亨,可如今李隆基昏迷在牀,手握重兵的郭子儀偏向誰,李瑁還是李亨,這就很難說了。
郭子儀本想着自己冊封郭子儀,拉攏朔方鎮,可卻叫李瑁搶先上了奏摺,這是郭子儀再得爵,他該謝恩的是舉薦的李瑁,亦或是推動廷議的李亨?
而且,他若封郭子儀,便需冊封同在奏摺上的天策府諸將,他若是獨獨冊封郭子儀,勢必會引起天策府那邊的不滿,那是要出大簍子的。
可他若是不冊封郭子儀,那邊等於開罪了郭子儀,將郭子儀推向舉薦他的李瑁那邊。
看着李瑁的奏摺,李亨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李亨心裡所想裴冕自然也是知道的,裴冕對李亨道:“靖王這是陽謀,這爵位太子給得給,不給也得給,太子與其想着與靖王相對,不如換個法子施恩郭子儀,離間郭子儀與靖王之間的關係。”
李亨一聽裴冕的話,頓時來了興致,問道:“如何施恩郭子儀,離間李瑁,且說來聽聽。”
裴冕回道:“加封郭子儀爲驃騎大將軍。”
李亨在皇室爭鬥中浮沉二十餘年,自然也是人精,裴冕只是稍稍提了一下,他便知道了裴冕的意思,不禁笑了出來。
驃騎大將軍官居從一品,高於正二品輔國大將軍,位只在天策上將下,地位尊崇。
“此計甚妙,加封郭子儀爲驃騎大將軍,恰好壓了天策府一頭,天策府麾下俱是驕兵悍將,豈會甘心居於人下,如此一來郭子儀必然不受天策府諸將待見,李瑁權衡利弊,也只能放棄郭子儀了。”
李瑁欲以陽謀拉攏郭子儀,而裴冕卻建議李亨以陽謀挑撥郭子儀與天策府的關係。郭子儀雖有戰功,但也只是在河朔一線,如何比得上在正面戰場上出生入死的李光弼?若是郭子儀的封賞比李光弼來的還要高,天策府麾下如何能夠滿意?李亨想到這些,不禁笑了出來。
裴冕道:“靖王必會將請封的消息故意傳到朔方,太子當速速施行,搶在靖王之前。”
李亨當即點了點頭道:“好,本宮即刻傳見閣臣廷推封爵之事,加其爲驃騎大將軍,位在諸將上。”
————————
李隆基已然昏迷,大唐朝事均由監國太子李亨與輔政親王李瑁參議,這兩人一同提議之事,幾與李隆基的意思無異,所謂廷推只是一個形式罷了。
長安這邊李亨正在商議廷推之事,另一邊李瑁已經率前部人馬回到了洛陽。
“臣河南尹張巡參加靖王殿下。”李瑁率軍剛剛回到洛陽,新任河南尹,剛剛被李瑁調來的張巡已經率衆在洛陽城厚載門外等候。
“張卿爲本王恪守睢陽,力保淮南不失,居功甚大,快快請起。”李瑁見張巡跪拜在地,於是親自上前扶起道。
張巡謙虛道:“睢陽防衛多賴殿下佈置和武帥協助,臣不過依命行事罷了,豈敢居功。”
李瑁接着道:“張卿自睢陽而來,當知淮南事,不知淮南戰局如何,張卿可有消息?”
張巡迴道:“武帥乃當世名將,淮南兵卒豈能當之,據消息,武帥已經攻至壽春,想來年內便可全據江淮。不過臣倒是聽到了一個消息,想必殿下會感些興趣。”
“哦?邊走邊說。”李瑁翻身上馬,對張巡道。
張巡也上馬陪在李瑁身側,一邊往城中行去,一邊從懷中取出了一張紙,交到了李瑁地手中,道:“此乃李白太新作,殿下不妨看看。”
“李白?本王自打其賜金放還便再未見過,今日得起高作倒是要好生拜讀了。”李瑁從張巡的手中接過,笑道。
李瑁笑着展開紙箋,剛看了幾眼,便無奈地笑了出來,問道:“李白倒是文采不減當年,只是他何時開始竟也熱衷寫這等奉承應制之作了?”
紙箋中所書正是李白近來奉承江南道節度使、永王李璘的詩作:《永王東巡歌》。
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
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爲雁鶩池。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爲君談笑靜胡沙。
......
張巡看着李瑁手中的紙箋,對李瑁道:“殿下亦是詩中大家,以爲李白作此詩是爲何目的?”
李瑁想了想,反問道:“莫非永王有反意?”
張巡聽了李瑁的話,當即回道:“殿下所言絲毫不差,據江東傳來的消息,永王受部下鼓吹,似有據江東自立之意。”
李瑁當即笑道:“本王這個十六兄,麾下無智囊干將,光憑着三五萬新募的兵卒能成何事?”
李瑁在劍南節度使任上經營十餘載,方纔有如今的局面,李璘方到江東未久,如何能與李瑁相提並論,李瑁聽到他的消息,自然也不會放在心上。
張巡迴道:“永王所用,俱是志大才疏之輩,自然成不了氣候,不過江東畢竟毗鄰江淮、山南,不可放任。”
李瑁點頭贊同道:“張卿之言甚是,本王這就命高適爲江南道招討使、江陵大都督,着豫章太守來瞋、吳郡太守韋陟相佐,統山南之兵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