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

天寶元年,元月五日。

吐蕃二皇子結鬆力進京日久,已經到了離去歸國的時間。是日,結鬆力攜吐蕃副相兀論樣郭於大明宮紫宸殿辭別皇帝李隆基,臨走前卻突然從袖中取出了一份請罪書,書中詳言安國寺戲場中冒犯太華公主之事言辭真切,態度誠懇,儼然一副痛徹悔悟的樣子。

前些天結鬆力和李瑁在安國寺起的衝突長安權貴均有耳聞,衆人只當是結鬆力怕了李瑁,故意想李瑁討饒示好,所以也就沒有多想。但隨後而來的一封奏章卻在朝堂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輔掌大唐宗廟禮儀的太常寺少卿張芳突然上奏:太華公主乃萬金之軀,尊貴非常,豈能隨意叫人輕薄,理當嚴懲結鬆力,以儆效尤。

結鬆力知道此事後驚懼萬分,連忙再次入宮向皇帝請罪,表示爲了贖挽自己的過錯,自己願娶太華公主爲正妃,將太華公主迎娶進吐蕃。藉此聯姻之機,吐蕃願意大唐互建邦交,永不侵犯。

此事的消息一出,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整個長安城一片譁然。

太常寺少卿張芳是誰的人,長安官場幾乎無人不曉,此事看似是太華公主結親之事,其實卻明擺着是衝李瑁去的。

入苑坊壽王府。

這些年李瑁花了重金在宮中安插自己的人手,結鬆力求親的事情剛剛發生,紫宸殿中的消息就在第一時間傳到了李瑁的手中。

“混賬!”

“哐啷!”

一聲脆響,一隻價值不菲的越窯青瓷茶杯便被李瑁重重地扔在了地上,摔得稀碎。

“殿下息怒。”敏慎殿中服侍李瑁地婢女見李瑁突發怒火,嚇地伏在了地上,連連勸道。

尋常的侍女害怕李瑁動怒,但楊玉環卻是不怕的,李瑁從來連句重話都捨不得對她說在,又豈會斥責他?

楊玉環走到李瑁地身旁,輕輕撫了撫李瑁的胸胸口:“秋郎怎麼了,好端端地發什麼脾氣,怪嚇人的。”

李瑁拿過楊玉環的是手臂拍了拍,將手中的帛紙遞到了楊玉環的手中:“娘子,你自己看看吧。”

楊玉環納悶地從李瑁手中接過帛紙,只是大概看了一眼,臉色突變。

“秋郎,這是怎麼回事?”楊玉環驚慌地問道。

李瑁揮了揮手,示意廳中的婢女退下,接着咬了咬牙,恨恨道:“李琮一直怨我與他作對,但他拿我沒有辦法,便將心思用在了婉兒的身上,這廝着實可恨!”

楊玉環擔憂道:“婉兒年才十四,自己還是個孩子,怎麼能遠嫁到吐蕃呢?這不是要了她的命嗎?父皇聖明,應該不會同意吧。”

武惠妃早亡,咸宜公主又早已出家,所謂長嫂如母,楊玉環作爲太華公主的長嫂,心裡自然很是關心太華公主的安危。

可李隆基的心思楊玉環又怎麼猜得到。

李隆基一生好大喜功,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超越太宗皇帝,成爲大唐成就最高的帝王。

昔年唐太宗李世民嫁文成公主入藏,爲兩國邊區贏得了數十年的安穩,其功其績一直傳頌至今。而李隆基一向以李世民爲標杆,李世民珠玉在前,他雖然疼愛太華公主,但他未嘗沒有效仿李世民的意思。

天家親情和皇帝的名譽,李隆基更看重的恐怕是後者吧。

李瑁對李隆基的性格頗有了解,他正是想到了這種可能纔會如方纔一般大動肝火。

李瑁長吁了一聲,擔憂道:“父皇喜功,再加上李琮、張芳之流的蠱惑,只怕父皇已經動了心了。”

楊玉環忙問道:“那怎麼辦,秋郎你與吐蕃有生死之怨,婉兒是你的小妹,是萬萬不能嫁入吐蕃的呀。”

李瑁心中一橫道:“我這就入宮勸諫父皇,請他務必拒絕吐蕃的請求。”

“可他若真如秋郎所言,準備同意了怎麼辦?想要改變父皇的決定,恐怕不易啊。”楊玉環擔心李瑁說的可能發生,又接着問道。

“那我便伏地死諫,請父皇收回成命,再不濟,我便在城外設伏,襲殺吐蕃使團,叫他們不能活着回去吐蕃!”李瑁說着,眼中閃過了一絲厲色。

楊玉環從沒見過李瑁這般兇狠的模樣,心中猛地咯噔一下,忽然慌了起來。

“李公子不是正在府中嗎?你一向誇讚他智比諸葛,何不請他來出謀劃策,興許他有辦法呢?”楊玉環情急之中提議道。

李瑁點了點頭,覺得楊玉環說的有些道理,於是喚過外面的侍女,吩咐道:“即刻去別苑將長源請來,就說本王有要事相商。”

事情緊急,婢女一路小跑着就將李泌請了過來。

“長源可有解決之策?”李瑁將帛紙送到李泌手邊,問道。

李泌從李瑁手中接過帛紙,大致地看了兩眼,知道發生了何事,隨後便陷入了沉思。

“要解決此事倒也不是沒有辦法。”約莫過了一盞茶的功夫,李泌才從沉思中慢慢走了出來。

“還請長源教我。”李瑁聽李泌有辦法解決此事,連忙問道。

李泌揚了揚手中的帛紙道:“陛下喜功好名,他若是同意此事多半不是爲了邊鎮的和平,而是爲了自己的名望。解鈴還須繫鈴人,殿下只需要讓着結鬆力敗了陛下的面子,讓他動怒,和親之事自然不了了之。”

“敗了父皇的面子?如何敗?”李瑁接着問道。

李泌人畜無害地笑了笑,吐出了四個字:“禍起蕭牆。”

李泌的話一下子點醒了李瑁的思路,李瑁在腦海中似乎抓到了什麼。

“長源的意思是從宮中入手?”這世上最讓男人折損面子的事情莫過於女人了,李瑁雙眼一亮地問道。

李泌點了點頭,嘴角掛上了一絲笑意:“此事要成,還需貴妃娘娘相助。”

李泌看了看大殿的四周,走到李瑁的耳邊,小聲地說起話來。

李泌一邊說着,李瑁一邊緩緩地點着頭,只是聽到最後,臉上露出些許猶疑:“此計雖好,只是要委屈婉兒了。”

李泌道:“委屈只是一時的,待此事風聲過後,應當就沒什麼大礙了。”

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一章 面聖第六章 請帖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三十章 內鬥第六章 南詔入京第二十六章 終破僵局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六章 請帖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十四章 危局第九章 密謀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四十章 建佛第二十章 益州商會第三十章 籌糧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二十八章 交易終章 盛世再起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十四章 贈禮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二章 緣起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二十三章 離京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十一章 冷箭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十八章 返程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九章 密謀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八章 瑛娘第十四章 重賞第十七章 論戰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六章 封后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十二章 危機第十三章 贈劍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三章 謀算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十八章 返程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十四章 楊昭儀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十二章 斬將第十七章 論志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
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一章 面聖第六章 請帖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三十章 內鬥第六章 南詔入京第二十六章 終破僵局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六章 請帖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十四章 危局第九章 密謀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四十章 建佛第二十章 益州商會第三十章 籌糧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二十八章 交易終章 盛世再起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十四章 贈禮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二章 緣起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二十三章 離京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十一章 冷箭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十八章 返程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九章 密謀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八章 瑛娘第十四章 重賞第十七章 論戰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六章 封后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十二章 危機第十三章 贈劍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三章 謀算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十八章 返程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十四章 楊昭儀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十二章 斬將第十七章 論志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