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色初明,被馬璘派去追殺安祿山的背嵬軍終於從弘農郡趕了回來。
奕川一戰,再加上馬璘自背後的一箭着實是叫安祿山失了膽氣,他竟是一路未歇,自虢郡奔逃至靈寶,從靈寶的渡口過了黃河,一直逃到了河東地界。
如今的河東大半還是安祿山的地盤,背嵬軍見安祿山渡河,苦於沒有船隻,也不敢輕易冒進,只能望河興嘆,眼睜睜地看着安祿山遁逃了。
安祿山未死,李瑁固然氣惱,但倒也尚在他的接受範圍之內。
如今史思明正在河東與郭子儀糾纏,而安慶緒已經在河北整軍,這個時候安祿山若是主力盡失,灰溜溜地逃回了河北,三方勢力混雜,李瑁光是想想都覺得對岸熱鬧地很。
李瑁本想着趁熱打鐵,藉着奕川大勝之勢,稍作休整後便西進潼關,奪取長安,但就在李瑁對着關中地圖思慮的時候,門外的親衛卻突然來報,李泌求見。
“長源來的正好,本王正欲謀劃入關,你來替本王參詳參詳。”李瑁見李泌入內,於是對李泌道。
此時已近隆冬,若想在年內破了潼關,入主長安,便須得在十日內結束關中之戰,否則到了十一月中旬,氣候惡劣,就萬萬不宜行軍了。
不過李泌聽了李瑁的話,臉上卻露出了一絲苦笑,搖了搖頭道:“殿下今年想在長安過歲節,怕是不能了。”
李瑁聽到李泌的話,微微一愣,問道:“這是爲何?”
李泌回道:“今日晨起臣照例觀測天象,只見天邊雲層漸厚,北風忽緊,恐三日內將有大雪,未萬全計,當先退洛陽,已待來年。”
李泌這個時候自然不會是在玩笑,李瑁不甘地問道:“你有幾成把握?”
李泌回道:“八九不離十。”
聽到李泌肯定的回道,李瑁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關中之戰只能就此作罷了。
若是今日降雪,莫說是攻城了,就連行軍都極爲不易,弓箭難張,糧草難運,更是問題。而且李瑁麾下多爲劍南軍,習慣了劍南氣候,到了這北地,難免不適,若是強行攻城恐怕會出問題。
李瑁道:“十八萬劍南兒郎雖本王出蜀,本王豈會輕易將他們置於險地,本王這就傳令下去,三軍開拔,回洛陽,待回到洛陽後,本王要大賞三軍。”
李瑁幾番大戰,繳獲無數,包括淮南轉運洛陽的糧草金銀,還有安祿山自中原各世家門閥搜刮而來,堆積於洛陽皇宮的珠寶玉器,都被李瑁據爲己有了。
無論是淮南的東西,還有洛陽的東西,李瑁都沒有還給朝廷和世家門閥的意思,所以李瑁說起犒賞三軍的話來自然要有底氣地多。
李泌道:“如今進攻關中固然不可取,但有兩件事情確實殿下應該即刻着手,不可等到來年春天的。”
李泌胸藏錦繡,腹有韜略,善於謀國謀事,無一遺漏,這也是李瑁如此倚重他的原因之一。
李瑁聽得李泌這麼說,忙道:“長源但請直言。”
李泌道:“今年歲中,陛下欲御駕親征時曾有言,欲以太子監國,靖王輔政,而後殿下南歸,此事陛下雖未再提,但亦未收回成命,所以殿下輔政之名仍在。太子以監國東宮之名居於長安,欲佔大義,殿下何不以輔政親王之名雄踞東都,開府建衙,也好名正言順,不落下風。”
當初安祿山初反,李瑁還在長安之時,李隆基便欲御駕親征,當時還說出了太子監國,靖王輔政之言,若非李泌提醒,李瑁恐怕早就忘了,今日李泌舊事重提,倒也不失爲一部秒棋,自此他便能與李亨在名義上分庭抗禮了。
“長源之言甚是,本王欲爲大事,豈能不據大義,達夫文采甚佳,筆墨生花,本王這就命他草擬敕書,昭告天下。本王以輔政親王名駐蹕洛陽,理治劍南、中原、山南、淮南之事。”李瑁聽了李泌的建議,立刻激動道。
如今除去河北、河東、關中、西北、朔方,還有江南等地,天下近半已經盡在李瑁之手,李瑁和李亨相差的也只是一個頭銜罷了,如今李泌的建議正好給了李瑁一個名義,補上了他最後一塊短板。
李泌見李瑁採納了自己的建議,於是接着道:“除此之外,殿下還有一事要做。”
李瑁聽到李泌這麼說,自己想了想,似乎猜到了什麼,於是道:“容本王猜一猜,長源所言可是朔方郭子儀?”
李泌聽了李瑁的話,臉上不禁笑了出來,道:“殿下所言不錯,李泌要說的正是朔方節度使郭子儀。郭子儀手握靈武六萬邊軍,位高權重,殿下不可輕視。”
李瑁點了點頭道:“郭子儀確實了得,不過本王重視的卻不是那六萬邊軍,而是郭子儀其人。郭子儀精於兵法,用兵之道,恐不在光弼之下。”
李泌一向知道李瑁看重郭子儀,但沒想到他競對郭子儀重視到了如此地步。郭子儀如何,李泌沒有親眼見過,但李光弼他卻是清楚的。
李泌在長安曾見過無數名帥,但李光弼兵法超然,天馬行空。在他看來,當今天下,論及行軍作戰,李光弼當爲天下第一。
“不意殿下評價郭子儀竟如此之高?”李泌驚訝地感嘆道。
李瑁道:“郭子儀時運不佳,使得他困坐單于都護府近十年,若非如此,郭子儀名氣當不在光弼之下。”
李泌道:“既然殿下如此重視郭子儀,當可詔他如洛陽面見。”
李瑁問道:“以何名義詔他?”
李泌回道:“殿下當以當朝太尉、天策上將、輔政親王、天下兵馬大元帥之名詔郭子儀南下商討河北平叛之事,郭子儀非來不可。”
李瑁皺眉道:“本王想要拉攏郭子儀,想必太子那邊也沒有閒着,光是將他招來恐怕還不夠吧。”
李泌笑道:“中原大勝,朔方也初步告捷,殿下何不借此爲諸將請賞?既拉攏了郭子儀,又能挑撥他與太子之間的關係。”
李瑁當即應道:“好!本王這就上表爲諸將請封,本王不信他敢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