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豐田青訓車隊

山本右京秉着不敢相信的態度,再一次翻開手中的張一飛檔案,上面職業記錄一欄,明明白白就只有一條,港島卡丁車錦標賽冠軍。

說實話,如果不是豐田方程式車隊起步太晚,壓根不會要這種卡丁車手試訓,他應該去的地方,是本田鈴木車手學院,從一個學員做起。

但就是這麼一位“新手”,卻做到了200km/h的速度過彎,並且不出意外的話,他很快就要達到試訓合格標準。

如果他還能按照這個“進化速度”下去,最終半個小時試訓跑完,張一飛的最快圈速可能會達到1分34秒左右,這離佐藤琢磨創造的賽道記錄,差距只有10秒!

十秒對於方程式賽車來說,依然算很誇張的差距,但對於一名試訓學員來說,這已經算很不錯。因爲之前試訓有澳洲卡丁車賽事經歷的車手,最快圈速也離賽道記錄有十秒的差距。

賽道上面張一飛還在提升着自己的圈速,隨着時間的變化,他感覺自己對於這輛賽車的操控越來越得心應手。

其實有着上輩子作爲職業車手的經驗,場地的速度、過彎路線、操作什麼的問題都不大,更多是一種駕駛習慣的適應。

幸好張一飛已經有過系統化的卡丁車訓練,這爲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才能這麼快的適應方程式賽車。而且隨着跑的圈數增多,彎道特性也逐漸的瞭解,自然就能把車速給一步步提升。

張一飛不知道跑了多久,他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速度變化上面,直到他看到場邊出現了一面黑白方格旗。

黑白方格旗又稱賽結旗,車手一旦經過此旗之後便代表比賽結束,這也是F1的旗語之一。

所以當張一飛通過這面旗幟後,就放慢了自己的車速,然後把賽車開向了檢修車道。一般經過激烈的駕駛之後,賽車都需要技師團隊檢修車況,如果是正式比賽,還需要把賽車給開到賽前檢錄處,接受賽後檢測。

停好下車,豐田車隊的技師們就開始檢修車輛,畢竟車頭被張一飛給撞過,這對於高精密化的方程式賽車來說,不徹底檢查一番可能會留下什麼隱患。

要是比賽過程中前導流罩什麼的掉落卡住輪胎,那可能就是賽道上面的重大安全事故了。

車隊經理武田純子也已經在這裡等候,一看到張一飛下來,她面帶微笑的走了過來,伸出手說道:“恭喜你一飛君,豐田青訓車隊歡迎你的加入。”

青訓車隊?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張一飛當場愣住了,因爲他試訓的是豐田青訓營,而不是豐田青訓車隊。

這聽起來好像沒有多大的區別,但前者是一個培訓學院,就好比日本著名的本田鈴木學院一樣,只是讓你在這裡學習賽車,表現好纔有機會拿到獎學金,以及獲得正式簽約車隊的機會。

所以不能說加入本田鈴木學院,就相當於加入了本田的車隊,豐田青訓營也是亦然。

這裡將會試訓來自亞洲各地的卡丁車手,但最終只有不到五個名額,能成爲豐田青訓車隊的成員,甚至更進一步成爲未來F1車隊成員。

張一飛最初的目標,只是試訓通過進入青訓營,這樣至少自己未來的職業訓練有保障。結果現在沒有想到,自己能更進一步拿到豐田青訓車手名額。

成爲簽約車手,就相當於不用自己再自費訓練了,而且就連方程式賽車,都將由豐田車隊進行贊助。

要知道卡丁車訓練已經算花費不菲,但跟方程式賽車相比,那又是一個弟弟誕生。方程式賽車如果完全自費的話,花費將是天價。

就單單拿輪胎來說,豐田內部供應價格一套四條不會低於五千塊,一個星期訓練強度大的話,單輪胎就要換四套,這就是兩萬塊錢。

也就是說,一個月輪胎費用就在八萬,再算上油液損耗跟人工費用,那畫面太美張一飛都不敢想。

而且方程式賽車職業訓練,支出遠遠不只是訓練費用,因爲你不可能一輩子呆在基地訓練,還要去參加比賽的。

就好比之前張一飛參加卡丁車賽事,都要從港島前往澳島,方程式賽車的參加範圍就更廣,全世界各地都有可能。

這個時代方程式比賽要多少錢張一飛不清楚,但之前的卡丁車比賽,如果到歐洲參賽的話,一個分站賽事花費就在20萬左右,這還只是一個分站而已,全程跑下來得準備兩百萬。

之所以這麼貴,是因爲賽事花費裡包含車手跟團隊的生活支出,差旅費用跟賽車租賃運輸費用,零部件的消耗等等。

哪怕就是後世中國首位進入F1的車手馬青驊,跑了一年方程式都因爲資金的壓力,不得不半途跑中國房車錦標賽賺錢。

這也就是爲什麼,後世中國車手基本上都“全能”,拉力賽的能跑場地,跑場地的參加過方程式,有F1水準的結果反過來跑房車錦標賽……

因爲職業贊助環境太差,國內賽事又少。很多車手不得不“跨界”跑更多賽事,來賺取獎金跟不同品牌的贊助費。

沒辦法,要恰飯的嘛,都是生活所迫……

“很意外是嗎,你剛纔的試訓最快圈速是1分34秒11,跟賽道的最快紀錄差距不到十秒,這已經證明了你的潛力跟實力,所以我代表豐田青訓車隊,歡迎你的加入。”

武田純子再次發出了邀請,這次張一飛纔回過神來,他將加入豐田青訓車隊,再次成爲了一名職業車手。

“謝謝。”

張一飛不知道說什麼好,只能伸出手跟武田純子握在一起,但是張一飛微微顫抖的手臂,透露出他此刻激動的心情。

畢竟進入F1,是張一飛兩輩子的夢想,哪怕青訓車手距離F1正式車手還有很遠,但至少自己終於步入了方程式賽車的職業範疇。

之前在港島練習卡丁車,雖然一直是按照職業模式訓練,張一飛也明白卡丁車是方程式賽車的“搖籃”,但是那種感覺始終有點不對勁。

第一點就是追風俱樂部的本質,其實就是港澳富豪們,爲子女置辦的大型“遊樂場”,並沒有那種真正的職業氛圍。

第二點就是卡丁車速度太慢,車手的年齡太小,讓張一飛沒有一種融合感。無論是訓練還是比賽,他都有一種自己在毆打小朋友的感覺。

豐田青訓車隊就完全不同,這是國際頂尖汽車廠商組建的職業車隊,無論是硬件條件還是人員配置,都是按照真正職業標準來打造的。

只有加入這種車隊,張一飛纔算得上一名真正的職業車手!

406 不懼挑戰049 離她遠點752 寸步不讓!(5K)538 超越舒馬赫 (第三章)587 死神彎道 (第一章)247 我的目標676 新的賽道 (加長)179 找到原因(第二章)749 學者生,似者死。(5K)193 奪得杆位302 轟動現場200 挑戰強者783 進攻號角!719 車手噩夢(第一章)505 差點動手 (第二章)722 新加坡夜戰265 不忘初心560 美國反派254 豐田事變286 我要退賽641 漁翁得利492 看見曙光 (第三章)497 正面指責(第二章)312 歷史性杆位095 我會使出全力130 豐田青訓車隊243 顛覆認知500 掌控車隊 (第二章)413 僚機舒馬赫472 教科書過彎(第三章)417 第一次配合098 決一勝負161 紫菱到來(第三章)067 瘋狂測試456 不服氣209 西裝暴徒064 出發羊城206 國內擴散(第二章)601 征服美國站 (第一章)512 渴望勝利 (求月票)533 隊友VS對手 (第一章)349 弱智問題647 神級救車 (加長)210 挑戰紐北001 二檔幹他!271 手動同步(加長)733 突發意外(6K)514 奪取杆位(第一章)266 車手代言人291 三級方程式(二合一)041 十一路車(求推薦)587 死神彎道 (第一章)432 單方碾壓036 改裝潛力(求推薦呀)585 賽車動手腳?(第三章)483 爲了團隊!(第三章)003 修車店644 衆志成城(第二章)588 卑鄙手段(第二章)461 不要你覺得052 競速卡丁車521 證明自己 (第四章)285 鎖定冠軍650 勝利VS隊友(第三章)755 一對一單挑(5K+)507 艱難挑戰 (第一章)776 超級杆位233 棋逢對手612 受到追捧345 鄙視鏈底端202 另類過彎路線(第一章)402 釐米級挑戰(第三章)127 掌控賽車718 我想上位(加長)392 車手經紀人302 轟動現場241 這你能忍?682 養虎爲患(第三章)163 積分正賽(第五章)309 我的主場242 比誰更瘋015 不可思議560 美國反派238 深水炸彈428 全面爆發361 爲了證明自己(第三章)285 鎖定冠軍301 地下狂歡137 參賽名額724 一號彎撞車(5K)534 並肩作戰 (第二章)678 車隊壓力294 澳島風雲058 職業隊邀請055 加快進度269 感覺不對299 天賦VS努力130 豐田青訓車隊632 勢不可擋685 最後一圈(加長)
406 不懼挑戰049 離她遠點752 寸步不讓!(5K)538 超越舒馬赫 (第三章)587 死神彎道 (第一章)247 我的目標676 新的賽道 (加長)179 找到原因(第二章)749 學者生,似者死。(5K)193 奪得杆位302 轟動現場200 挑戰強者783 進攻號角!719 車手噩夢(第一章)505 差點動手 (第二章)722 新加坡夜戰265 不忘初心560 美國反派254 豐田事變286 我要退賽641 漁翁得利492 看見曙光 (第三章)497 正面指責(第二章)312 歷史性杆位095 我會使出全力130 豐田青訓車隊243 顛覆認知500 掌控車隊 (第二章)413 僚機舒馬赫472 教科書過彎(第三章)417 第一次配合098 決一勝負161 紫菱到來(第三章)067 瘋狂測試456 不服氣209 西裝暴徒064 出發羊城206 國內擴散(第二章)601 征服美國站 (第一章)512 渴望勝利 (求月票)533 隊友VS對手 (第一章)349 弱智問題647 神級救車 (加長)210 挑戰紐北001 二檔幹他!271 手動同步(加長)733 突發意外(6K)514 奪取杆位(第一章)266 車手代言人291 三級方程式(二合一)041 十一路車(求推薦)587 死神彎道 (第一章)432 單方碾壓036 改裝潛力(求推薦呀)585 賽車動手腳?(第三章)483 爲了團隊!(第三章)003 修車店644 衆志成城(第二章)588 卑鄙手段(第二章)461 不要你覺得052 競速卡丁車521 證明自己 (第四章)285 鎖定冠軍650 勝利VS隊友(第三章)755 一對一單挑(5K+)507 艱難挑戰 (第一章)776 超級杆位233 棋逢對手612 受到追捧345 鄙視鏈底端202 另類過彎路線(第一章)402 釐米級挑戰(第三章)127 掌控賽車718 我想上位(加長)392 車手經紀人302 轟動現場241 這你能忍?682 養虎爲患(第三章)163 積分正賽(第五章)309 我的主場242 比誰更瘋015 不可思議560 美國反派238 深水炸彈428 全面爆發361 爲了證明自己(第三章)285 鎖定冠軍301 地下狂歡137 參賽名額724 一號彎撞車(5K)534 並肩作戰 (第二章)678 車隊壓力294 澳島風雲058 職業隊邀請055 加快進度269 感覺不對299 天賦VS努力130 豐田青訓車隊632 勢不可擋685 最後一圈(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