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選秀

國王投降歸順中原,人們告訴他,國王已經被大隋皇帝封爲歸義侯。

“國王現在已經居住中原洛陽。”一支商隊在路邊村莊過夜時,一個羊毛販子大聲的傳揚,“現在國王陛下傳令高句麗,讓我們都歸順大隋皇帝。”小販似乎根本不知道,在平壤如今又有了一位新的國王,而且新國王已經宣稱前國王已經戰死遼西,併爲他發喪舉行過葬禮了。當然,對於這個扶余川中道路旁的小村子裡人來說,這裡是遼河、粟末水、難河和草原的交通紐帶,是與突厥、奚、契丹、霫、室韋、靺鞨往來的道路。這裡既是高句麗的國土領地,同時也常見漢人突厥人契丹人等各族商人往來。

“先王是在遼西戰敗被殺的。”另一名商販在旁反駁,“當時先王被幾十萬隋軍包圍在遼河邊,雙方大戰了七天七夜,先王一人斬殺了一百多名隋軍大將,最後力盡被一名漢將拿箭從背後偷襲射死了。”

“錯,當時先王根本沒有死,只是受傷被俘,他被押到中原見大隋天子,大隋天子讓他投降,然後先王不肯下跪,也不肯投降,結果最後被隋朝天子賜了毒酒給毒死了。”一名商隊的護衛信誓旦旦的說道,好像他親眼看到了一般。

天氣冷的厲害,北風呼呼的颳着,胡安只是靜靜的聽着那些過路商販們的胡吹亂扯。這些商人們走南闖北,有時確實能帶來一些新鮮的消息,但很多時候只不過是些道聽途說的傳聞罷了。就比如他們現在說的這些,就根本都是些狗屁,胡安知道,高句麗的前國王早在去年就兵敗於遼河被俘,然後投降了中原隋國。接着平壤那邊就又選了前國王高元的弟弟高健武做了新國王,可是這新國王即位之後,隋國大軍已經橫掃了整個遼東,一路打到了鴨淥水西岸,在西岸也就剩下了國內、烏骨和泊汋、大行四城。新國王一面派兵增援死守這四城,一面在鴨淥水佈防,做最後的抵抗,同時又向隋國請降。雙方談來談去,到現在都還沒談成什麼實質內容,不過新國王已經把自己的親妹妹送到了隋國嫁給中原皇帝,才使得到現在隋軍都還沒有繼續進攻。聽說隋國皇帝已經有意要撤軍停戰,目前遼東幾十萬隋軍已經撤走了大半,但隋國還是有十幾萬軍隊在遼東。據說隋朝皇帝堅持要和高句麗以鴨淥江爲界,才能達成議和協定,從此互不相犯。而高句麗新國王卻最多隻肯以鴨淥水西岸百里爲界,目的是保住西岸還未失守的烏骨和國內等四城,同時把鴨淥水西岸百里土地通過議和收回來,使之增強鴨淥水防線。

各種各樣的傳聞,胡安每天都能聽到許多。但扶余川遠離鴨淥水,就算隋國皇帝真答應把邊界定在鴨淥水西岸百里處,他們這裡也根本還將歸於隋人佔據。

時間一天天過去,局勢就如胡安所預料的那般一樣,大隋皇帝在娶了高句麗公主之後,停止了對高句麗的繼續進攻,但雙方就國界線的交涉談判也還一直在扯皮,至今沒有個確切的消息結果傳出。但是對於遼東之地,卻是已經有了安置結果,遼河以東,以小遼河爲界,北部爲大隋新設遼北省,小遼河以南爲大隋遼東省,至於二省的東部邊界在哪,暫時是以隋軍實際佔領區爲準,也就是達到了鴨淥水的西岸,除了那四座孤城以外。

胡安家現在就屬於大隋遼北省,他也從高句麗的子民,成爲了大隋的子民。

轉眼冬天已經過去,又到了夏季。

天熱的厲害,從平安堡到扶余城不過二十來里路,可青花的胸脯上和大腿上便早被汗水溼透了。這匹大青馬可是胡安的寶貝,力氣極大,平安堡裡最好的一頭牲口。掛在西邊的太陽從道路兩旁的樹叢裡射過來,仍是火辣辣的,濺到車上的泥漿水打在捲起褲子的光腿上一樣是熱乎乎的,車子好不容易纔從爛水溝一樣的路上走到幹處,不斷吆喝着青花的胡安這才鬆了口氣。

“阿耶,前天過的那支漢軍好大啊,你看這路都被他們的大車輾壞了。好好的一條路,下一場雨,就成了一條泥河。”說話的是胡安的小女兒,他做着車上靠後一點,穿了件染成藍色的布衣,頭髮梳的很整齊,油亮油亮的一條大辯子結起紮在腦後拖在背上。她的目光裡有些緊張,正眺望着四周,跟着父親進城,這原本是一年中極少的高興日子。家裡因爲緊靠着大路,因此開了家館子,既賣茶水也做飯菜,還提供住宿,因此活計是極多的,多數時間她都是跟着嫂子們在廚房裡忙活着。可是今天去扶余城裡,她卻沒多少興奮,反倒更多的是些忐忑。

“快過河了,下雨水漲了一些,你坐穩了。”胡安老漢喊了一聲,又揚起了鞭子,指揮起青花來。

四個車輪幾乎全都陷進了水裡,青花也只露出個脊背,四條腿都看不到了,車子像是浮在水上。小女兒緊緊的抓住車欄,胡安專注的指揮着青花過河,馬車左右搖擺着一點點的終於駛過了河,車又顛的厲害起來。

路兩旁和河兩岸,都是一片整齊的田地,豆莢飽滿,跟豐腴女人的胸脯一樣鼓脹脹的。胡安看着這片地,心裡充滿着感嘆,雖然這裡是遼東,一年長期氣候寒冷,可卻土地肥沃,水也使得充足,不但能種粟麥,種豆子更是豐產。尤其是這河岸路邊的這一片田地,既方便又肥沃,每次他去城裡買貨路過時,總有種說不出的豔羨感,自己怎麼就沒有這麼好的一片地呢。雖然胡家在這扶余川中已經住了幾代人,可做爲一個漢人,他們對於土地有一種天生的**,這種**而且是無止盡的。可惜當年來此的祖上只是一個被高句麗人擄來的奴隸,由於勤奮,然後又爲主人立過功,最後得到了自由身。然後又經過了數代人的努力,最終在這裡站住了腳,憑着漢人的手巧和聰明,在扶余城外二十餘里的平安堡大路邊買了一塊地蓋了一間大房,然後做起了過路商販的買賣,也算是有了個產業,一家也漸興旺起來。可胡安雖繼承了家族產業,可卻還是對於土地充滿羨慕。

他忍不住對女兒說道,“在咱們平安堡,可就數這路邊和河岸兩邊的土地最好,種什麼長什麼,春天插根筷子下去都能發芽。這地,不說種菽種豆,你就是種粟種麥,甚至是種中原江南的稻穀,也一樣能長的極好。”

“咱們這裡可沒有人會種稻子,聽說種稻子極爲費工,得要有水長期養着,操心的厲害,還要育秧插秧什麼的。”小女兒曾經不止一次聽父親說過這裡的地能種水稻,還說過水稻的種植方法,不過記不住太多。

“我們家以前祖上就是中原的江南人,家裡幾百畝地,就是種水稻,一年能種兩季,一畝好水田頂這裡種豆十畝的收成呢。”胡安家族,父子代代相傳,他們是漢人,祖上是中原江南人,也曾是個不小的地主,後逢戰亂參軍,結果與北方人打仗被俘,後來又當了北方朝廷的兵,又跟更北方的胡人打仗,最後又兵敗被俘,一路就到了這扶余川中,然後立足下來,從最初時祖上的戰俘奴隸,到如今,經歷了相當不容易的數代經營努力。

“這次非要去相親嗎?”

老頭子點了點頭,對女兒帶着些愧疚的道,“如今這裡是大隋的治下了,我們這裡屬於遼北省,新到的官員傳達了隋國天子的旨意,要我們這些原高句麗百姓和新遷來的漢民們和睦相處。”

“和睦相處也不能就要我們嫁給他們啊,就這麼草率,相親,簡直就是搶親。”小女兒今年十六歲,原本這個年紀也是到了婚嫁的年齡,只是胡安向來寶貝這個女兒,一心想要替她找個條件好的夫婿,誰知道結果一時挑花了眼,還沒挑好呢,這遼東扶余就成了大隋的遼北省了。而漢軍進駐各城之後,馬上就是漢官到來,劃州設縣,分鄉編村,再然後,大量的中原人開始遷來。來的大多數都是些年輕人,據說都是中原一些貧困山區裡的人,而且多是些家中田地少兄弟子女又多的,中原田地少難以再均分田地耕種,然後朝廷就鼓勵這些年輕人來到新設立的遼東和遼北省,讓他們來此移民墾荒。只要願意來的,朝廷爲他們提供路費,將他們送過來,到了地方後,當地官府會先給他們設立囤堡,集中一起開荒囤田,待三年過後,再分給每人兩百畝土地,這些土地是中原均田數量的兩倍,而且中原其實很多地方早就沒有地可均了。不過這些接受皇帝鼓勵前來的移民,多數都是年輕人,也多數都是窮人,許多人二三十歲,都還沒有娶妻。現在遷到了遼東遼北,組建了一個個囤堡,在此安家,可卻沒個女人。因此官上有令,遵照皇帝陛下移民和土著一家親的旨意,讓遼東遼北所有土著十五歲以上至三十歲的未婚嫁的女子,或者是喪偶離異的女子,都要奉命往州縣朝廷登記,然後參加官府舉辦的相親活動,與州縣內的中原移民未有成親者相親,然後合適者成婚。

甚至官府還有一條特別命令,每個適齡未婚的原土著女子,只有十次相親機會,如果十次都相不中來相親的移民男子,最後就將由官府的官媒,直接幫她們指定對象嫁過去。

這樣的命令很嚴厲,但對於高句麗的百姓們也是有補償的。那就是隻要有女兒嫁給了移民,那麼這些土著家庭也有了得到朝廷均地的資格,凡田產不超過百畝的土著家庭,只要有女兒或者姐妹嫁給漢人移民,他們就也能得到均田,補足每戶百畝之額。

胡安家族經營着家傳的產業,並沒有田地,如果他的小女兒嫁給了一個漢人移民,那他家就也能分到一百畝地。而據說只要表現的好,五年後,到時就會改爲每個成年男丁授一百畝地,他有三個兒子,再過五年,還有三個孫子都成丁了,那時他家就有七個成丁,一人百畝,那他家豈不是就能得到七百畝自己的田地?這簡直是他這些年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在扶余,雖然家傳的產業也能保一家溫飽,可總不如自己的土地讓他更滿足。而原來想要有自己的地,太難了。高句麗半牧半耕,可農業並不發達,但土地卻大部份都集中在那些貴族與豪強頭人們手裡,絕大多數的高句麗百姓都是些佃農,或者乾脆就是那些貴族們的奴隸,很少人能有自己的土地。因此這次漢官的官府命令一下,雖引得大家驚訝,覺得這種強徵他們女兒嫁給漢人的命令太過強人所難,可在看到能分田分地後,大家卻又幾乎都帶着女兒們趕赴官衙報名了。一來如今這是大隋的統治,他們小胳膊拗不過大腿,而另一方面,能分田的吸引力確實是很大的。

“咱們家也是漢人,如果能找一個勤快老實的漢人移民小夥子,也是一樁不錯的婚事呢。”老頭對於田地充滿了期望,而如今扶余已經是漢人天下了,自己原來因是漢人,平時沒少受過那些扶余的高句麗族貴族頭人們的欺壓,這次漢人當政,自己總能翻身了吧。若女兒能嫁個不錯的漢人女婿,肯定更好,總比再去嫁個高句麗人或者靺鞨人、契丹人、扶余人什麼的強的多吧。

老頭子這時轉過臉來,用他那一年四季見識無數過路人的眼神看着他的女兒,“你平時也有機會見過各種形形色色的人了,等相親的時候一定得擦亮眼睛,找一個勤快老實又聰明的小夥子。這些小夥都是移民,大多數是家裡窮,且兄弟多的,因此纔出來闖,咱們也不看其它的,就看他是否踏實肯幹。只要是個勤快老實的,暫時窮些什麼的都不要緊,他不是能分地嘛,咱家也有些積蓄,到時我們支援你們一些,幾年下來,這日子就能過紅火了,待回頭,以後還得要你們夫婦幫襯下孃家兄弟們呢。”

“阿耶,你說什麼呢。”小女兒有些害羞的道。

“哈哈哈。”老頭高興的道,“爹這是跟你說實話,本來兒女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可如今既然皇帝有旨官府有命,也只能如此了。你可記住了,千萬別隻顧着那長相好的,長相好賴沒什麼關係,關係得是個踏實肯幹日子的,另外相貌無所謂,但身體一定得強健,找個高大點的,手粗腳粗的。”

“哎呀,知道了,你別說了。”小女兒捂住了臉,有些撒嬌似的對父親說道。

“好,不說了,不說了。你看,快到了,好多的人啊。”遠處扶余城已經遙遙在望,城外的道路上,到處都是車馬,更多的則是年輕的女子,十五歲以上三十歲以下,本地未婚的幾乎全來了,烏怏怏的一大片,都在排着隊等着報名。

胡安小女兒這時早引頸探頭,向城門處遙望,看了半天,有些失望和疑惑的道,“怎麼沒有看到移民呢?”

老漢哈哈大笑,“剛還不讓阿耶說,現在你倒是心急了啊。別急,咱家閨女這麼漂亮,十里八鄉都是知道的。一會相親,準是衆人追捧,你可千萬要記住我剛說的那幾條就好,別到時一下子眼花了就行。”

“登記登記,沒有登記的過來排隊了,送人站一邊等候,來相親的女子都在這邊排隊了。”一名高句麗男子穿着身漢式長袍正站在城門前賣力的吆喝着,胡安一眼就認出這人正是原來扶余城裡城主府裡的一名書吏,他以往也與他打過交道,很狗眼看人低的一人,可眼下卻是一副認真辦事的樣子,尤其是對着旁邊穿着鎧甲的漢人軍將以及幾名青綠官袍的漢人文官,更是一副低三下四的討好諂媚模樣。

“哎喲,胡掌櫃過來了啊,是送令千金來選相親選婿的吧。”高書吏遠遠看到胡安,眉毛一揚,立即露出一張笑容跑了過來,熱情的跟兩人是八拜之交似的,弄的胡安有些十分意外。

“胡老兒見過高書吏。”胡安連忙行禮。

“咱們誰跟誰啊,何必這麼客氣,叫我老高就行。”高書吏十分自來熟的笑道,然後拉着胡安走到一邊,小聲的道,“老掌櫃啊,咱們都是老交情了,因此呢,今天我就特別給你透露一個情況啊。今天呢,其實不止是相親,還是一次選秀,難得的機會哦。只要你願意,老高我立馬給你個方便,爲你爭取一個選秀名額怎麼樣。”

“選秀?”胡安有些疑惑的問。

“就是海選秀女,從天下各地挑選十四五歲的少女,最後優秀的秀女送入皇宮。若是天生貴氣,一旦得天子寵幸,那可就是皇上的妃嬪了。就算萬一沒那個好運氣,可只要在宮裡待滿十年,爲陛下服侍十年後,還可以再送回家鄉的,那時還能帶一筆賞賜還鄉,甚至選中秀女的家庭,州上會給五百畝地哦,怎麼樣,考慮考慮。”

“五百畝地?”胡安忍不住吸了一口涼氣,心中驚訝萬分,立時就有些心動了。r1152

第75章 算我一份第512章 荊門第465章 血戰烏沙堡第214章 完美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432章 封建第24章 吳興沈、蘭陵蕭第394章 雪夜二第561章 選秀第576章 裁撤第227章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81章 書生萬戶侯第361章 一直向東第59章 徵遼亦偶然第294章 歸宗第258章 分成第380章 開張第530章 蕭妃請不要這樣第247章 不怕賊偷第558章 至尊第479章 興兵討逆第223章 特科第150章 謝文東第43章 貴妃夜夜嬌第574章 大隋、波斯、羅馬和西域第279章 臥榻之側第550章 戰爭紅利第262章 財源第4章 逃婚第545章 懵逼的史萬歲第353章 父子猜忌第488章 監國攝政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401章 不知死活第432章 封建第499章 太子薨了第1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55章 你得娶慕容薔薇第443章 擁兵不前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526章 蕭美娘第290章 狹路相逢第137章第550章 戰爭紅利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257章 遊俠第490章 盡在掌控第424章 處處都有丈母孃第184章 豆腐武氏第450章 保存實力第524章 朕不後悔第263章 可願與某賭上一局第16章 記憶恢復第260章 讓你見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陽第575章 裝了逼還想走?第553章 欽封戰神第309章 過猶不及第250章 李靖騎兵第441章 狼煙起 江山北望第149章 發媳婦第60章 龍膽第502章 楊素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40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79章 神仙打架第262章 財源第423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462章 逆轉直下第66章 河南綠林第78章 大海寺第78章 大海寺第203章 冰之城堡第196章 我看行第217章 後會有期第547章 雙喜臨門第362章 出軌第395章 雪夜三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406章 代號007第206章 絕路第101章 坑第544章 瘋狂的李靖第112章 種子第52章 月黑殺人夜第333章 捷足先登第405章 鬼門關第86章 清河第82章 積銷燬骨第514章 大運河第557章 衛國公第333章 捷足先登第113章 請君入甕第177章 效命第259章 暴利第92章 開府設幕第46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121章 臣服第500章 爆菊花
第75章 算我一份第512章 荊門第465章 血戰烏沙堡第214章 完美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432章 封建第24章 吳興沈、蘭陵蕭第394章 雪夜二第561章 選秀第576章 裁撤第227章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81章 書生萬戶侯第361章 一直向東第59章 徵遼亦偶然第294章 歸宗第258章 分成第380章 開張第530章 蕭妃請不要這樣第247章 不怕賊偷第558章 至尊第479章 興兵討逆第223章 特科第150章 謝文東第43章 貴妃夜夜嬌第574章 大隋、波斯、羅馬和西域第279章 臥榻之側第550章 戰爭紅利第262章 財源第4章 逃婚第545章 懵逼的史萬歲第353章 父子猜忌第488章 監國攝政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401章 不知死活第432章 封建第499章 太子薨了第1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55章 你得娶慕容薔薇第443章 擁兵不前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526章 蕭美娘第290章 狹路相逢第137章第550章 戰爭紅利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257章 遊俠第490章 盡在掌控第424章 處處都有丈母孃第184章 豆腐武氏第450章 保存實力第524章 朕不後悔第263章 可願與某賭上一局第16章 記憶恢復第260章 讓你見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陽第575章 裝了逼還想走?第553章 欽封戰神第309章 過猶不及第250章 李靖騎兵第441章 狼煙起 江山北望第149章 發媳婦第60章 龍膽第502章 楊素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40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79章 神仙打架第262章 財源第423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462章 逆轉直下第66章 河南綠林第78章 大海寺第78章 大海寺第203章 冰之城堡第196章 我看行第217章 後會有期第547章 雙喜臨門第362章 出軌第395章 雪夜三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406章 代號007第206章 絕路第101章 坑第544章 瘋狂的李靖第112章 種子第52章 月黑殺人夜第333章 捷足先登第405章 鬼門關第86章 清河第82章 積銷燬骨第514章 大運河第557章 衛國公第333章 捷足先登第113章 請君入甕第177章 效命第259章 暴利第92章 開府設幕第46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121章 臣服第500章 爆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