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離開揚州

辛苦操勞,不如有個好兆頭。

шωш•tt kan•℃ O

宋徽宗當皇帝時,先是花石綱,引動了方臘的農民起義,後來更是直接釀成了靖康之恥,可以是一個昏君、庸君。可因爲在他當皇帝的時候,黃河的水清了,於是“黃河清,聖人出”,宋徽宗成了聖君;

而宋欽宗,第一次汴梁被圍困時,割讓河東、河北等地,簡直就是石敬瑭第二,汪精衛先祖,到了後來更是爲了保全生命,向金軍乞降。可是在宋人眼中,卻是爲了保全汴梁百姓,甘願受辱。

而宋徽宗、宋欽宗,從哪一方面也不算是一個明君,不是好皇帝,可是世人卻總是懷念他們。

在前世,岳飛北伐的口號便是“直搗黃龍,迎回二聖”。

兩個亡國君,兩個混賬皇帝,沒有一絲功德,全是乾的狗屁倒竈的事情,竟然成了二聖。

而他辛辛苦苦,好似老黃牛一般,爲了鼓舞人心,親自前往前線犒勞三軍,後來更是與金軍血戰數次,又是辛苦作秀,他容易吧!可是到頭來,臣子們,說這個,說那個,麻煩不斷,老是挑他的毛病。

如今,只是一場大雪,一場雪災,大宋百姓凍死凍傷者無數,而雪災也迫使金軍退兵,於是他就成了聖君。

太坑人了!

看着揚州,這羣大老爺們的嘴臉,趙樸就覺得嘔吐,乾脆眼不見爲淨,還是巡行天下,離開揚州爲妙。

“善始善終,乃是爲人君本分!”趙樸道,“我還要繼續巡行天下,此次要前往襄樊一帶,去賑濟災民!”

“陛下,揚州經歷大雪,此刻正是民心浮動,不可輕離!‘樞密使趙鼎率先開口。

汪伯彥也是勸諫道:“陛下,金軍雖然退去,可是若是殺個回馬槍,奇襲揚州,沒有陛下鎮守,揚州必然難保!”

“陛下,不能輕離揚州!”

這時跪倒的大臣一片接着一片,趙樸生出陣陣無奈。

都說君主專制,至高無上,可是沒有這些大臣相助,專制個毛。專制,必須要有大量的心腹,大量的鐵桿,可是在朝堂上他的鐵桿很少。不論是汪伯彥、趙鼎,還是範仲尹都是有些支持,有些不支持。

“揚州災情還好說些,而襄樊一代,災情極爲嚴重,金軍又多是劫掠,餓死,凍死無數。我爲君王,不能無動於衷,不能不前去!”趙樸無奈之下,只能是打感情牌,說動這些大臣。

“襄樊一代,如今動亂不堪,太危險了。陛下可派遣欽差前去,切莫輕動!”趙鼎勸說道。

趙樸苦笑了一聲,心中暗道:宋朝的官員太多了扯皮現象太嚴重了,行政效率太低下了,沒有他這個皇帝親自前去檢查,親自前去督促,不知又要餓死多少人。他不得不親自上陣,充當監工,監督下屬官員!

可是這些話,只可意會,註定是無法說出來的。

“李綱說過,天下的形勢,關中爲上等,襄陽、鄧州次之,建康則又次之。今天應該以長安爲西都,以襄陽爲南都,以建康爲東都,分別任命守臣,修築城池,整治宮室,積聚乾糧,以備皇帝巡幸。三都建成以後,有三項好處:第一項可以借巡幸的名義,督促各方使國勢不至於失之太弱;第二項不設置固定的都城,使敵人無所窺伺我虛實;第三項四方希望陛下巡幸,奸雄無所覬覦…………”

這一刻趙樸有些念起李綱的好。巡行天下,其中文章大大的,可以引申爲跑路政策,也可以引申爲運動戰,也可以引申爲免費旅遊。

只是不同的是,一般人旅遊,也不過是帶上幾個書童、僕人,趕上幾輛馬車上路;而他這個皇帝時帶着八字軍護衛,浩浩蕩蕩而去,爲的就是防止流民襲擊,或者是金軍殺一個回馬槍。

趙樸不得不進行辯論,一人舌戰衆多大臣,最後總算是說服了。終於得到了大臣們的批准,可以前往襄樊,巡行一番。

只是在護衛人馬上,出現了衝突,趙樸認爲僅僅是五千兵馬護衛就足夠了,而大臣們則是認爲至少要出動三萬。

正所謂一時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金軍留給衆臣,太多的恐怖影響,對於金軍如何的防備,如何的小心都是不爲過。此時誰說金軍退兵了,可萬一金軍殺上一個回馬槍,夜襲揚州城,或是襲擊皇帝衛隊,那就悲劇了。因此護衛人馬需要很多,寧可讓揚州兵力空虛,也不能讓皇上出現問題。

最後總算是拍板了,趙樸要離開揚州了。

而離開前,揚州的防務要處理好。雖然揚州不是好的根據地,有着各種缺點,但至少是一個賦稅重地,南方的錢賦需要經過揚州,才能轉入國庫,是名符其實的錢口袋。八字軍,前線的諸多部隊,糧餉都要從這裡來。

守江先守淮,揚州保全了,江南才安全。

揚州必須要重兵把守。

…………

此時的八字軍,還是三萬之衆。

若不是趙樸一直提倡精兵策略,對於八字軍的招募極爲嚴格,此刻八字軍即便是突破十萬也有可能。

在精兵策略之下,八字軍還是保持着瘦身狀態,僅僅是三萬之多,卻也是大宋的最強之師,對戰任何敵人,都有一戰之力。

八字軍一直堅持精兵戰略,可是其他的部隊,就沒有這樣嚴格了。

正所謂精兵,有精兵的好處;庸兵,也有庸兵的好處。精兵講究的是少而精,講究的是以一當十,在戰鬥中好似利刃,硬碰硬中壓倒對手;而庸兵講究數量取勝,靠着衆多的數量,羣毆而上,靠着人多勢衆,羣毆死敵人。

精兵的成本較高,是燒錢玩意;可是庸兵就成本低廉了許多,反正到了戰場上只是一次性消耗品,花太多錢,也沒有意義。

在揚州,趙樸也招募了十萬之衆的廂軍,算是二線部隊,簡稱爲揚州軍。

揚州軍,都是招募的揚州本地的破產農民,或是山東逃難而來的流民,都屬於典型的無產階級,三無人員。揚州軍建立,本身就是爲了較少社會不穩定因素,將大量災民招募其中,進行軍事化管理,減少造反的可能。

這些破產的農民,或是有這些逃難而來的流民,多數是拖家帶口,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女人。最後人數時達到了三十萬,能夠打仗的壯丁,僅僅有五萬之多。

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330章 匯通銀行第317章 睡着了!第404章 高麗公主第464章 定都何方?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294章 重型弩炮來了!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121章 劉光世第232章 打廣告第77章 鼓舞軍心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435章 金軍南下,流民作亂第420章 殿前跪求第139章 衙內鬧事第143章 請罪!第94章 火槍手VS弓箭手第151章 彼竭我盈,故克之第115章 一幕幕恥辱開始了……第271章 汴梁成灰烈志存第72章 完顏婁室第237章 變故再生第260章 蘇武牧羊!!第21章 金營爲質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392章 富平之戰(四)第71章 新軍,新的軍紀!第359章 “小武備學堂”第441章 尋找新大陸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54章 鴛鴦陣再現第87章 滅敵兩千第328章 培養保皇派很重要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306章 江南之殤第189章 山東陷落第333章 一同跳火坑第394章 富平之戰(六)第198章 揚州大捷第429章 逮捕行動第455章 斬殺完顏亮第48章 “護送”金軍出境第158章 軍三司第452章 兵臨幽雲!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48章 “護送”金軍出境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1章 我是皇子,我怕誰第411章 金國的爭論第403章 高麗使者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261章 謀戰第70章 歷史拐點的一處蝴蝶第87章 滅敵兩千第291章 下雨了!第369章 洛水大捷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471章 何爲永恆?第116章 八恥第433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7章 六勝六敗論第352章 “重錘計劃”第23章 虛弱的西軍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戰第455章 斬殺完顏亮第293章 洪水之後,必然有瘟疫第377章 皇位之爭?第419章 清洗的五月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314章 踩人的感覺真爽!第357章 寧可被打死,也不願被嚇死第338章 初見成效第158章 軍三司第73章 義軍首領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74章 最後一局很重要!第449章 擡棺出征第434章 秦檜之死第298章 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第200章 戰後第172章 黃河邊的交戰第341章 花魁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126章 再見張邦昌第304章 金兀朮跑了!第276章 初見秦檜第441章 尋找新大陸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457章 金兀朮馳援第361章 岳飛掛帥第396章 富平之戰(七)第395章 富平之戰(七)第458章 大名府破了第230章 摩尼教的餘孽第367章 激烈血戰第190章 議和再起
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330章 匯通銀行第317章 睡着了!第404章 高麗公主第464章 定都何方?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294章 重型弩炮來了!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121章 劉光世第232章 打廣告第77章 鼓舞軍心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435章 金軍南下,流民作亂第420章 殿前跪求第139章 衙內鬧事第143章 請罪!第94章 火槍手VS弓箭手第151章 彼竭我盈,故克之第115章 一幕幕恥辱開始了……第271章 汴梁成灰烈志存第72章 完顏婁室第237章 變故再生第260章 蘇武牧羊!!第21章 金營爲質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392章 富平之戰(四)第71章 新軍,新的軍紀!第359章 “小武備學堂”第441章 尋找新大陸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54章 鴛鴦陣再現第87章 滅敵兩千第328章 培養保皇派很重要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306章 江南之殤第189章 山東陷落第333章 一同跳火坑第394章 富平之戰(六)第198章 揚州大捷第429章 逮捕行動第455章 斬殺完顏亮第48章 “護送”金軍出境第158章 軍三司第452章 兵臨幽雲!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48章 “護送”金軍出境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1章 我是皇子,我怕誰第411章 金國的爭論第403章 高麗使者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261章 謀戰第70章 歷史拐點的一處蝴蝶第87章 滅敵兩千第291章 下雨了!第369章 洛水大捷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471章 何爲永恆?第116章 八恥第433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7章 六勝六敗論第352章 “重錘計劃”第23章 虛弱的西軍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戰第455章 斬殺完顏亮第293章 洪水之後,必然有瘟疫第377章 皇位之爭?第419章 清洗的五月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314章 踩人的感覺真爽!第357章 寧可被打死,也不願被嚇死第338章 初見成效第158章 軍三司第73章 義軍首領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74章 最後一局很重要!第449章 擡棺出征第434章 秦檜之死第298章 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第200章 戰後第172章 黃河邊的交戰第341章 花魁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126章 再見張邦昌第304章 金兀朮跑了!第276章 初見秦檜第441章 尋找新大陸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457章 金兀朮馳援第361章 岳飛掛帥第396章 富平之戰(七)第395章 富平之戰(七)第458章 大名府破了第230章 摩尼教的餘孽第367章 激烈血戰第190章 議和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