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亂京(五)

尉遲義逃離京城之前,還是差人給尉遲儉送去了一封信,讓他和尉遲禮也趕緊離開京城。

尉遲儉接到尉遲義的信時,正在爲傅太醫的被查而感到疑惑。傅太醫有一個徒弟,在尹凱將傅太醫帶走之時,這個徒弟正好去上了茅房,因此也躲過了一劫。看到尹凱那些人將傅太醫押走之後,他馬上跑到了尉遲王府,向尉遲儉稟告,希望能夠藉助着尉遲儉的手段,將自己的師傅救出來。

開始的時候,尉遲儉只是覺得奇怪,不明白巡城司的人抓走傅太醫作什麼,畢竟巡城司的人是屬於尹凱的手下,如果尹凱雖然被撤了職,但是那些人還是他的人。

直到他接到了尉遲義的傳書,這才豁然明瞭,再不多言,連錢財之物都沒有帶,與尉遲禮打馬出了京城,趕往了京城西郊的杏花鎮。

如今,對於他們來說,有兵纔會有權,有兵也纔會有命。

在杏花鎮,尉遲家的三兄弟聚到了一起,三個人都有些忐忑,便是任尉遲儉這麼聰明的人,也沒有想到尹凱會和順昌皇帝會行此險招。

只是這一夜到底會發生什麼,三個人誰也不知道,一切只能單憑着猜測而已。

等到天亮的時候,纔有一隻城中飛來的信鴿將消息帶來,這隻信鴿原本就是尉遲儉平時與城郊三軍進行聯絡的工具,到這時,他們才知道昨天晚上京城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而與此同時,被尉遲義打發出去的斥候探馬也回報,說是京城四面的城門都緊閉,城牆上官兵列陣齊出,分明是一種大敵當前的臨戰狀態。

順昌皇帝駕崩的消息,尹凱原本想要嚴密封鎖,但是他卻也知道這個皇宮中,有不少的宮娥太監、嬪妃貴人,都是尉遲家的眼線,果不其然,天還沒有亮起來,就有許多的大臣排在宮門之外,以拜謁順昌皇帝。

到這個時候,尹凱已然知道無法再行隱瞞,只怕越是隱瞞,也便越是有鬼,所以還不如如實地在朝堂上,將昨天夜裡所發生的一切公之於衆。

當然,在尹凱說來,尉遲三兄弟離開京城,就是畏罪潛逃,好在他手裡也有一樁王牌,那便是麗妃娘娘槍擊順昌皇帝的事情,是很多人都看到的,容不得別人作假。

不過,畢竟國不可一日無主,尹凱一面主持着朝臣們會商立誰爲皇的事情,一面令人向天下公佈尉遲家的罪行,將尉遲三兄弟定爲國賊,下達海捕文書,以追捕逆賊尉遲三兄弟。

誰都知道,在尹凱主持下所公佈的尉遲家的罪行,也只在京城裡傳達,根本就出不得京去。他們更是知道,尉遲三兄弟逃離京城,那也便意味着開封將有一場你死我活的惡戰。

畢竟,尉遲義可是手握重兵的北地元帥,而尉遲儉又是大楚國名正言順的宰相。反倒是尹凱,卻名不正,言不順,他已然被順昌皇帝撤了職。也許在很多人的眼裡,尹凱纔是逆賊,只是如今在京城中,只有尹凱的三軍,人們不得不低頭。

對於立誰爲皇帝之事,根本就沒有別的選擇,原來的廢太子趙舉,也是宣德皇帝的兒子,是順昌皇帝的弟弟,除了他之外,再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

趙舉雖然被順昌皇帝封爲了濟南王,但是因爲並沒有成年,如今才十三歲,所以也沒有去他的封地,而是留在京中的府邸慢慢長大。

相對來說,是因爲有尉遲儉的保護,趙舉纔沒有被順昌皇帝殺害。趙舉是尉遲溫所生的兒子,他對尉遲家的幾個舅舅的關係,反而要親密很多,畢竟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又哪裡懂得什麼家國恩仇呢?

雖然尹凱並不希望立趙舉爲帝,但是他根本沒有選擇,想一想當初若是鄭王還在的話,或許立鄭王要比立濟南王要強了許多,也許這就是天意弄人吧!

便這樣,趙舉被推上了帝位,年號爲慶隆。

可是這個小孩子剛剛坐在皇位上,首先的一個問題竟然是:“我三舅怎麼不在?”

這一句話,令尹凱與衆位朝官都尷尬萬分。

儘管尹凱苦口婆心地告訴着新任的慶隆皇帝,尉遲儉是如何得禍國殃民,尉遲智又是怎麼樣的禍亂宮廷,但是這些對於年幼的趙舉來說,都是似懂非懂,也許在他的心目中,尹凱纔不是好人吧!

得知了京城中所發生的一切之後,尉遲三兄弟開始了他的反擊。

尉遲儉以他當朝宰相的名義佈告天下,說尹凱因爲對順昌皇帝不滿,所以才害死了順昌皇帝,而扶持弱小的廢太子上位,他纔是大楚朝真正的奸臣。

當然,尉遲儉的話說得有鼻子有眼,畢竟在此前,尹凱便因爲調戲麗妃娘娘而得到了順昌皇帝的重懲。正是因爲他的懷恨在心,所以纔會把麗妃尉遲智拉出來充當殺害順昌皇帝的兇手。

尉遲儉的佈告倒也合情合理,雖然傳不到京城中,但是卻已然遍及到大楚朝的各地,天下人知道尹凱是謀逆的,要比知道尉遲兄弟爲謀逆的人,多了許多。

在大造聲勢的同時,尉遲義也調集北地二十萬大軍南下,與京西的十萬禁軍會合一處,對京城採取了圍困的措施。

尉遲義倒是很想與尹凱在開封城下大戰一場,奈何尹凱也很有軍事頭腦,知道自己的兵少,又要防內,又要守備防外,所以並不出戰,只等着尉遲義攻城。

就好像是心有靈犀一般,兩個支軍隊隔着一座城牆,互相對峙着,誰也不發動進攻。

但是局勢卻是異常得緊張,尹凱心力憔悴不說,便是尉遲義也何嘗不是這般得難受。

鷹眼組織從各地傳來了不好的消息,首先是契丹人在知道了大楚國內亂之後,又有了南侵之心,他們已經派出了二十萬大軍趕往燕京而來,若不是此時身爲南院大王的齊增極力反對,或許此時已然揮兵南下了。誰也說不好,如果尉遲義的北地軍隊在京城久拖不決,契丹人不會撕毀當初的協議,再度南下以報大名城下之仇。

而北漢方面,上一次失去潞州,吃了一個大虧,也有乘機出兵收復潞州的打算,若是兩路一起過來之時,便是他尉遲義有再大的能耐,只怕也會無力迴天了。

如今之時,怎麼樣能夠最快的解決掉京城的危機,少些生靈塗塌呢?

許八郎也正在考慮着這個問題。

第280章顏毅(五)第427章 和約(二)第15章 鬼騎(五)第198章 臥底(三)第380章 安身(五)第187章 喜事(二)第176章 京城(一)第181章 明約(一)第229章 歸途(四)第268章復仇(三)第 133章 退婚(三)第206章 舊情(一)第247章失(二)第260章尋(五)第247章失(二)第180章 京城(五)第239章突變(四)第69章 談判(四)第1卷 巍巍太行 354章 水攻(四)第340章 求證(五)第276章顏毅(一)第331章忍謀(一)第241章苦(一)第191章 謀奪(一)第 133章 退婚(三)第70章 談判(五)第74章 孟州(四)第255章驚變(五)第144章 團圓(四)第453章 負荊(三)第426章 和約(一)第140章 過年(五)第493章大亂(三)第一章驚變(一)第64章 瓦橋(四)第279章顏毅(四)第481章 喜事(一)</p>第61章 瓦橋(一)第378章 安身(三)第35章 選婦(五)第480章 子歸(五)</p>第29章 契合(四)第92章 逼婚(二)第209章 舊情(四)第343章 大名(三)第195章 謀奪(五)第237章突變(二)第233章謎局(三)第220章 若離(五)第302章結盟(二)第507章 大結局(二)第414章 朝貢(四)第374章 合戰(四)第400章 搶親(五)第304章結盟(四)第274章保州(四)第1章 逃亡(一)第470章亂京(五)第336章求證(一)第415章 朝貢(五)第158章 焰火(三)第238章突變(三)第355章 水攻(五)第29章 契合(四)第361章 攪局(一)第128章 夜襲(三)第444章 三攻(四)第489章改朝(四)第344章 大名(四)第238章突變(三)第32章 選婦(二)第51章 煜(一)第210章 舊情(五)第270章復仇(五)第200章 臥底(五)第182章 明約(二)第287章 朝論(二)第310章 鬥智(五)第267章復仇(二)第379章 安身(四)第321章風雲(一)第200章 臥底(五)第22章 入潛(二)第235章謎局(五)第491章大亂(一)第283章 破城(三)第301章結盟(一)第189章 喜事(四)第246章失(一)第225章 陌路(五)第175章 朝鬥(五)第27章 契合(二)第80章 偷寨(五)第223章 陌路(三)第497章謀略(二)第48章 招安(三)第107章 秋收(二)第269章復仇(四)第137章 過年(二)第244章苦(四)
第280章顏毅(五)第427章 和約(二)第15章 鬼騎(五)第198章 臥底(三)第380章 安身(五)第187章 喜事(二)第176章 京城(一)第181章 明約(一)第229章 歸途(四)第268章復仇(三)第 133章 退婚(三)第206章 舊情(一)第247章失(二)第260章尋(五)第247章失(二)第180章 京城(五)第239章突變(四)第69章 談判(四)第1卷 巍巍太行 354章 水攻(四)第340章 求證(五)第276章顏毅(一)第331章忍謀(一)第241章苦(一)第191章 謀奪(一)第 133章 退婚(三)第70章 談判(五)第74章 孟州(四)第255章驚變(五)第144章 團圓(四)第453章 負荊(三)第426章 和約(一)第140章 過年(五)第493章大亂(三)第一章驚變(一)第64章 瓦橋(四)第279章顏毅(四)第481章 喜事(一)</p>第61章 瓦橋(一)第378章 安身(三)第35章 選婦(五)第480章 子歸(五)</p>第29章 契合(四)第92章 逼婚(二)第209章 舊情(四)第343章 大名(三)第195章 謀奪(五)第237章突變(二)第233章謎局(三)第220章 若離(五)第302章結盟(二)第507章 大結局(二)第414章 朝貢(四)第374章 合戰(四)第400章 搶親(五)第304章結盟(四)第274章保州(四)第1章 逃亡(一)第470章亂京(五)第336章求證(一)第415章 朝貢(五)第158章 焰火(三)第238章突變(三)第355章 水攻(五)第29章 契合(四)第361章 攪局(一)第128章 夜襲(三)第444章 三攻(四)第489章改朝(四)第344章 大名(四)第238章突變(三)第32章 選婦(二)第51章 煜(一)第210章 舊情(五)第270章復仇(五)第200章 臥底(五)第182章 明約(二)第287章 朝論(二)第310章 鬥智(五)第267章復仇(二)第379章 安身(四)第321章風雲(一)第200章 臥底(五)第22章 入潛(二)第235章謎局(五)第491章大亂(一)第283章 破城(三)第301章結盟(一)第189章 喜事(四)第246章失(一)第225章 陌路(五)第175章 朝鬥(五)第27章 契合(二)第80章 偷寨(五)第223章 陌路(三)第497章謀略(二)第48章 招安(三)第107章 秋收(二)第269章復仇(四)第137章 過年(二)第244章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