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是以經濟爲底氣的,現代國家經濟的強大與否,與工業能力息息相關。即使德國用借雞生蛋的方式在中國保有其最先進的武器研發,沒有強大的軍工能力,單靠幾件先進的武器而不是成千上萬件成規模的武器是成爲不了大國的。
好虎架不住一羣狼啊。
由於一戰並非在德國境內進行,所以即使戰敗,它還保留了強大的工業基礎和有素質的工人隊伍,關鍵是其國內上下普遍對戰敗及鉅額的賠款憋着一口氣,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有復辟的風險。
當德國財政、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已無力償還協約國的賠款時,英、法等在德賠款問題的矛盾也日趨尖銳了:法國堅持要錢的,英國怕把德國逼急了倒向蘇聯一邊。
當時法國主張竭力削弱德國,甚至讓德國一蹶不振最好,以增強自身實力,與英國爭奪歐洲霸權。巴黎和會後,法國總統普恩加萊就說:“德國生於不義,自當死於恥辱。”在其內部也有“燒燬柏林、吊死對方將領、並索要萊茵河畔的大片土地”的叫囂。
英國爲防止法實力過於膨脹,堅持一直以來的勢力均衡策略,不主張過分削弱德國,以牽制法國。
美國的企圖與英國基本相似,都是不願意看見法國的強大,因此默許德國崛起。
德國的政界對此心知肚明。中德之間如此密切的軍事互動,想讓外界一點消息都不知道根本不可能,只是牽扯麪很廣,而人民軍加強陸軍的作法並沒有扯疼一貫重視海軍的英國的眼睛。
英國不說,法國說了也不管用,此外他們都不願意中國因此而倒向蘇聯的懷抱,所以對此半睜着眼。
戰勝國之所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德國的工業能力,是因爲英法意等國還想着從一個經濟沒有破產的德國獲得戰爭賠款,一個處在歐洲腹心、貧困潦倒的德國可不是周邊國家的福音。
但是對德國的壓榨已經讓其經濟失去了活力,急需輸血,不過已經被打殘了的歐洲無法擔負起這個任務。相反,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歐洲各國欠美國的戰債共達103億4千萬美元。其中英國爲43億,法國爲34億,意大利爲16.5億美元。
雖然《凡爾賽和約》規定英、法等可以從德國得到戰爭賠償,但因爲同時要償還美國的債務,所以他們主張將賠款和戰債問題聯繫起來討論,有點像連環債的調子。
所以在1920年5月,英、法兩國政|府首腦發表聲明,主張同時一筆勾銷對美國的戰債和對德國的賠償要求。這是他們的小算盤:美國想讓我們放棄對德國的索賠,那我們的債務是不是可以也一筆勾消呢?這個時候,美國沒理它。
德國金融已經垮了,但是他們兩國沒垮啊?兄弟歸兄弟,賬還是要明着算的,山姆大叔不愧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傑出代表,談起錢來是門兒清。
這樣,英法只能轉而壓榨德國,但德國政|府也決心止損,因爲要求德國支付的戰爭賠款是使用德國金馬克計算的,所以政|府便放任金馬克在1920年開始的貶值----畢竟每貶一分,國家就少一分損失麼。
德國馬克瘋狂貶值,到後來賠款即使全部償還,其實際價值也沒多少。與其在這種情況下拿到一筆實際上並沒有多少的款項,還不如送個人情給德國,這是美、英的考慮。
出於對歐洲各國風起雲涌的共產主義運動的恐懼,他們也擔心德國由於戰爭失敗、德皇倒臺、經濟崩潰、在歐洲率先出現一個共產主義的德國,纔有暗中扶持希特勒上臺,打擊共產主義,進一步向東遏制蘇聯的陰謀。
18、19世紀,歐洲人的思想曾喚醒和激勵過美國人和俄國人。現在的情形正好相反。歐洲人正在別處尋找領導者、尋找思想。
數百萬死傷的人和城鄉冒着煙霧的廢墟使得廣大民衆易於接受進行革命和實現社會新秩序的號召。如果不迅速給他們以出路,巴爾幹半島將再次讓歐洲動盪。
1922年8月1日,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向法、意等六個協約國發出照會——即著名的“貝爾福照會”,提出英國“準備放棄對德國賠償的一切未來權利和對戰債償付的一切要求。只要這一放棄成爲一項使此重大問題能作爲一個整體來處理的…總計劃的一部分。”
言外之意,是要求美國一同作廢棄戰債要求的努力。
美國同樣沒有迴應,不過已經對這個問題思索了兩年了。到12月26日,法國操縱的巴黎會議決定對德國實施制裁之時,29日美國方面發出了“參與”的信號。
這一天,美國務卿查爾斯•艾文斯•休斯在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對美國曆史學會發表重要演說,指出應由一個“公正的”國際專家委員會來研究德國的賠償問題,包括對德國的償付能力作出新的估計。並且表示,美國公民將會參加這個委員會的工作。
在1923年1月11日法、比軍隊佔領德國的工業與經濟重鎮魯爾地區後,英、法在德國問題上的矛盾更加尖銳,德國也停止了對英、法等國的賠償。
乘此機會,10月11日美國總統柯立芝對報界聲明,表示休斯的紐黑文演說所表述的立場仍然有效,同時也反對將戰債與賠款聯繫起來討論。
即債務是債務,你們該還的還是要還,不過要看我怎麼說;賠款是另一回事,德國欠你們的,就最好不要再咄咄逼人了吧?
英國也贊同組成專家委員會重新討論德國的賠償問題。爲了迫使法國就範,英國聯合美國對法國施加各方面的壓力,致使賠委會於1923年10月15日在巴黎宣佈C﹒G﹒道威斯和歐文﹒D﹒楊格爲調查德國財政情況的美國專家,後組成了道威斯領導的專家委員會。
“道威斯計劃”是道威斯高超的經濟、政治才華的結晶之一,也是一戰後美國邁向“獨立的世界主義”政策的重要一步。
1921年3月4日,共和黨人沃倫﹒G﹒哈定就任美國29任總統,並宣誓美國決不捲入外國的紛爭。4月12日,哈定又在國會聯席會議上說,美國“將不參加國際聯盟”。但同時,這位總統又保證,他的政|府將與那些想組成一個他認爲非政治的國家聯合體,以及想使慘遭蹂躪的歐洲國家復興的外國政|府合作。
這就是說,哈定政|府的所謂“不捲入”和“不參加”,不過是要以美國的方式對歐洲施加影響罷了。
因爲他們知道當時美國還不具備控制“國際聯盟”的“能力”,但也清楚美國已具有的影響力,不參與歐洲事務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就是“道威斯計劃”產生的美國大背景。
美國對歐洲特別是德國事務的插手並非政治染指,而是經濟介入,更確切地說就是採用了一種由政|府制定政策、由非官方的私人代表執行的官商合作的經濟外交方式。
從形式上看,“道威斯計劃”只是一份報告和計劃書,其內容是對德國金融和經濟的考察結果及據此提出的解決方案,至於它的批准與否和具體執行,美國不承擔任何責任。
從美國的政治背景來看,當時美國受國內強大的“孤立主義”思潮影響,在原則上是不干涉歐洲事務的。“孤立主義”就是不加入任何形式的聯盟、不捲入任何國際糾紛,但這並不意味美國沒有政治野心,它只是不想承擔義務而已。
在這個角度上看,“道威斯計劃”是符合美國一貫遵循的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利益的外交原則的。
作爲解決德國賠償問題的方案,“道威斯計劃”的產生及其得以實施還有更具體的背景。
衆所周知,“計劃”不僅結束了德國經濟的混亂狀態,解決了德國繼續賠償的一系列技術性問題,而且也使美、法等圍繞德國賠款問題的矛盾、鬥爭以及相持狀態得到了大大緩解。
再一個問題就是20年代德國對協約國的戰爭賠償問題和戰後協約各國對美國的戰債償還問題聯繫在了一起。
道威斯計劃的執行,對20年代後半期德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1924~1929年德國支付賠款110億金馬克,獲得外國各種貸款卻有約210億金馬克。直到1928年德國聲稱財政瀕於破產,無力執行該計劃,在1930年爲揚格計劃所取代爲止。
因爲張漢卿在德國落魄時的雪中送炭之舉,以及中國此前毅然決然地與德國建立的非同一般的友好關係,德國在工業發展時更多地把經濟政策傾向於中國。
除了積極完成與中國的各種形式的以物易物的交易外,在“道威斯計劃”開始後,德國積極向中國融資,參與中國許多戰略物資的開發,在西南地區支持建立了許多廠礦企業,並輸出了先進的德國技術和管理經驗。德國人嚴謹的作風,讓中國受益匪淺。
另外,由於中國國內工業能力的迅速提升,而國內的消費能力遠遠不足,如果產生出的大量初級產品沒有銷路,會大大束縛經濟的騰飛。
雖然限於種種制約,中國無法從德國直接取得現金的收益,但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讓中國產品得以行銷海外,出口部分德國消耗了其中半數以上。
由此在1920年代,中國也度過了工業發展的最重要的瓶頸階段,緩過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