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經略4

沂州,臨沂城,鎮撫六行判官之一戶司判諸曹的所在地,

“如今的鎮撫大人,也是個重實務而輕虛名,崇教化而惡空談的人物啊。”

河南許州人,現任的色役使趙鼎,輕輕擼着鬍子,對着一衆歸列在手下的新晉人等道

“是爲爾輩,光有漂亮的名氣,錦繡文章和經史大論,遠遠不夠得到看重的。”

“還得有經理事務的經驗和從歷,並且從底下做出來,讓人信服的實績才行。”

“是以本地機緣和職事雖然不少,但卻不是那麼好獲得的。”

“須得放得下身段去吃苦,沉得下心思來做事,用勤勉賣力的表現纔有可能爭取到。”

“正所謂所謂勤能補拙者。只要你們肯用心做事,而不吝學以致用”

“具體的出身來歷,家世背景又算得了什麼呢。”

他如此說辭,卻不是空穴來風的。

依照國朝例制,在兼管在地軍民的各路鎮守、鎮撫、經略、觀察等大守臣、乃至藩帥、節度、都督之下,除了例行的副使、司馬、長史、別駕等佐貳屬官外、還多設有六行判官之制,既以兵、戶、刑、功、倉、胄等各判司諸曹,爲協理經略軍民之屬。

而在各司判領之下,又分設具體諸曹若干,以專細務。因爲是幕屬官,故而其中具體屬員不定,品秩不等;往往因事而設,或虛兼或實領而順勢變化。

而在如今的兩淮置制兼淮東鎮撫使的初步行政架構下,分駐益都、沂州兩地的六行判司,無疑就成了在地規模最大的事務部門了。

其中以兵行判官權責最重而居首,掌戎備訓作,旗牌號令,急遞傳驛諸多庶務;同時也負責與管領各軍的正佐統制官的日常協調。

戶行判官、功行判官次之,前者分掌戶口屯田徭役諸事,與營田、色役等小使相對應;後者分管日常的記功考績賞罰升遷專務,與軍中將虞侯等領導下的,軍法監察部門相對應;

而倉行判官,司掌日常軍資出入,並負責在外各軍,在內防地的日常淄糧給供,戰時的後方傳輸與糧臺巡射,與隨軍資糧官互做協調,是爲地方上的後勤總協調;

胄行判官,則是負責管理後方器械武備的修繕營造,並各地所屬甲弩工坊,同時對相關鐵場礦冶一應產業行督促監造之責,與前沿軍中各級材官、軍匠的日常業務相對應。

刑行判官,則是司領在地軍民的刑律司法諸要,並監督各州縣下的,提刑、推官、判事,相關的獄政、訴訟諸事,與分巡路的按察使爲互通協理關係。

如今兵、戶、功三判,因爲專職軍前所需,而隨中軍帳常駐臨沂,而刑、倉、胄三判則繼續留駐益都,協理後方日常。

而在各行判司的判官之外,又有專管兩府內務諸事的左右錄事;掌管財記的支使,掌管文案樞要的掌書記,管理圖籍檔櫝的孔目官,受理治所獄訟的衙推,負責朝中往來遞進的奏進官、乃至聽從使喚奔走的隨軍,要籍,從事、驅使、隨機、逐要、慊從等名目的經辦、吏員。

而在制置使的戰時名分下,又有勾管管機宜文字(幕僚長),書寫機宜文字(高級文秘),相率機宜文字(軍事幕僚),提勒機宜文字(內務幕僚),提判機宜文字(刑名幕僚)等等輔佐官屬。

而這些一應林林總總的幕職僚屬部門的名目,最終構成一個相對功能齊備的幕府地方。而目前處於寧缺毋濫的要求,能夠完成定責、定職、定人的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

故而,這些不需要在體制內堪磨,而隨守臣心意擇優簡拔,並有所增設添減的位置,就成了大多數人需要奮鬥和爭取的方向了。

而在這些事務官佐的位置上有所奠基後,很容易就能獲得相應的機會,得以推薦和外放到地方與之對口的,各級官吏位置上去,然後自然是順理成章的完成仕途中,通常稱之爲“入幕”的最基本資歷和出身了。

這也是通常被稱爲拼爹的“門蔭”,或是混跡於萬千士子之中,層層考拔上舉的科試之外,最常見的仕官捷徑了。

駐留在海州的通淮轉運使轉運使衙門,難得清閒的轉運使曾華,也正在與一位故舊對坐品茶。

擺在他們面前的這套茶具,從茶碾,舂拄、搗臼,到爐具、濾壺、茶盤託盞,具是銀胎鎏金,以鑲貼城鳥獸蔓紋,足足有十幾件。

都帶有前朝貞元年間內造的銘記,顯然是屬於洛都之戰的所獲珍品。也是這位曾轉運隨軍收藏的紀念品之一。

一向便顯得額頗爲淡泊的他,今天格外拿出來,也見對故舊來人的重視和親近。

“雖然在帳下處事爲時尚短。。”

那人搖了搖頭道。

“卻依舊是有些看不懂,這位鎮撫究竟欲意何爲了。。”

“說他是好利奢事,所謀甚多,但卻日用極簡而好遊覽。。”

“說他是窮役民力,善盡盤剝,但做的都是收攬寄養孤弱的事情。。”

“說是黷武好戰,但卻是多有所獲,且善攬流亡。。”

“既然看不懂,那就不要去看,也不好去想好了。。”

曾華有些愜意的抿了一口香茗。

“我等都是被國中閒投散置之人,”

“又何苦去自尋這個煩惱呢。。”

“還是多想想,如何迎接,我輩的新同僚罷。。”

“據說來的是那位長腳學士。。”

...。。

而我還在密州境內巡遊,

正所謂上有好下有效,作爲鎮撫數州實質上的當權者,一聲令下的籌備效率,還是相當反映迅速的。

在我帶着爲數不多的貼身人員出巡前,來自建生軍的工程團,已經開始圈定並拆除附近的城坊了。

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也並不存在所謂的強行驅除和侵佔民房什麼的橫生枝節。

因爲作爲青州轉運和刺史兩大府衙,所在牙城附近的數個城坊,因爲是過去官紳豪富聚居之所,在我們入駐之前,早就被毀壞和逃亡的沒有什麼人了。

本軍入主之後,這些地方也被空置了下來,只有少部分作爲直屬資序的駐軍地,其他則作爲與,重新規劃好的民用坊區,有所緩衝的隔離帶,因此只要就地拆建好了,

而事實上,大多數州縣的治下,當地所謂士紳大戶之類,像樣點的社會中上層,早就在南北爭戰的動亂拉鋸中,被一波波亂軍和流民給吃光搶乾淨了。

剩下藉以武裝自保下來的少數,也被軍隊一一圍剿過,最多也就是偏遠地區有點殘餘。

因此,在城邑中能夠存留下來的,主要是那些各行各業的手藝人或是小作坊主什麼的,屬於可以爭取的和利用的對象。

等我重新回來的時候,只怕又是另一個面貌了。

我的基本要求就是,利用現成拆除下來的建材,造上一個大大的園子,起碼從外面看上去足夠宏大就夠了,然後裡面的建築和佈局,可以慢慢來。

而我籍着宅邸翻修增擴的機會,也帶着一干人等,開始了到處巡查和流動辦公的各地巡遊旅程。

好在現如今以青州爲核心的地盤,我也不用走出太遠,最多不超過兩個州的距離,與益都府衙的公文送達遞交上的聯繫,延遲的也相當有限,就是丘陵山地多了點。

不過這一轉下來,只覺得最近這段時間,似乎是被另時空的金三胖給附體了,不是巡視養殖場和民屯點,就是查看建設中的工地,礦山,或是生產中的工場、作坊。

忽然有些能夠體會這位家天下的金氏三代,在大國博弈與惡鄰相伴夾縫中,只能到處巡視來體現存在感和製造出鏡率的無奈心情了。

如今在我的治下,民生狀況雖然談不上艱難,但也不算如何的安樂富足,因爲大多數人的日常,總是被各種集體勞役和工作任務,給排的滿滿的。除了官辦的年節佳慶之外,也少有休息的時候。

事實上,除了在我的治下,除了休整放假的在役編制外,還真沒有多少真正意義上的閒人。或者說,不容許乞丐、混混,這樣遊手好閒的存在;一經發現就抓去挖沙採石,或是海邊製鹽,以改頭換面重新做人。

在通常情況下,正所謂男人當作牲口用,女人當作男人用則是一種常態,就算是相對比例較偏少的老人,或是數量較大的孩童,也必須參與力所能及的零散工作,才能獲的一天所需配給。

因此,反倒是真正的牲口,過的比人還要好一些,作爲地方相對有限的重勞力資源,需要小心伺候着。

唯一區別的是,在少有停歇的繁重勞作的前提下,至少大多數人能夠吃各七八分飽,勞動強度也不是毫無上限,而是維持在一個平均水準的閥值,並有專人監督他們的身體狀況,避免過渡勞損和積勞成疾的現象。

爲此,我已經懲處十幾例行事簡單粗暴,不講究方法和手段,只會一位催逼的中下層管理者。而大加鼓勵在生產生活中,從改良管理方法和勞動技術入手,然後再輔以團組競爭機制,進一步提高效率和產能。

這當然不是良心發現,或是人道主義作祟,只是最基本的性價比考量。

畢竟從長遠來說,他們是可再生和循環利用的重要資源,不是爲了達成目的就可以肆意使用的短期消耗品。不能讓他們連生養後代的機會都沒有了

當然,這麼做的根本目的,還是爲了更加持久而充分剝削和壓榨剩餘價值。有效減少地方日常維持的損耗和成本,而重點供應軍隊爲核心的日常運作。

因此在,在兼顧了基本管理效率和運作成本的要求下,目前的政權架構還是相對簡明扼要的。

儘管如此,隔一段時間過勞死的例子,還是總有那麼幾回的。但是相對北方這個整體大環境來說,卻又是難得與民休養生息的太平一隅。

至少不用整天生活在被流匪亂軍搶劫,被的居無安定的恐懼與擔憂之中;也不用擔心自己辛辛苦苦流盡汗水,從土裡刨出來的一點糧食,隨隨便便就就被人給各種個名目奪走.

在這裡只要能勞作,就不用擔心餓肚子,至少在這個綿連持續的亂世中,偏安一隅的誘惑和魅力,還是大多數底層人民難以抗拒的。

當然,本軍在日常的輿論宣傳上,也會格外強調這一點的。所謂的幸福感都是通過對比出來的,不需要強調什麼福利待遇,只要自己能夠感受到,切切實實的過的比別人好,這就足夠令人安心了。

因此,有了這個外部大環境的對照,那些被本軍收攏回來的流民們,很容易就被安定的氣氛所吸引,而迅速度過適應期而投入到軍管下的生產勞作日常中去。

而有外部這些新血的競爭和各種消息渠道的刺激,原本編管下的本地人口,多少也會格外珍惜這個偏安一隅的機會,而努力工作。

因此目前總體情況和發展勢頭還是良好。

第985章 浮夢15第150章 整備和插曲第1090章 立新20第639章 悵懷39第96章 厚積4第1240章 底定10第1261章 又決第1289章 旋滅9第126章 宴樂與分贓第13章 山中歲時短第441章 天傾5第678章 出援28第1200章 徐州起10第908章 臨峙8第183章 州城第429章 戰局12第950章 破釜10第478章 漸變8第212章 年會第674章 出援24第699章 履新3第754章 徒變4第121章 日常第413章 兩重第556章 歸還(6)第421章 戰局4第955章 沉驚5第302章 戰淮北十六第419章 戰局2第580章 決意10第551章 序間5第627章 悵懷27第1227章 平盧17第1108章 歸遠8第442章 天傾10第1229章 平盧13第565章 營生5第267章 不期 添頭第126章 宴樂與分贓第354章 馳歸第385章 戰雲5第662章 出援12第202章 夜深深第1159章 滄瀾3第610章 悵懷10第92章 厚積第1066章 零落16第671章 出援21第775章 萌動5第239章 定計、思慮第662章 出援12第334章 許昌第137章 渾然第135章 微瀾第699章 履新3第167章 偶現第345章 牽動第43章 急治第140章 多卯蒸鋼?第370章 接敵2第1206章 淮動6第537章 風雨第1127章 浪奔7第603章 悵懷3第1096章 立新26第246章 營地,裝備第788章 萌動18第958章 沉驚8第644章 後手4第664章 出援14第917章 臨峙17第524章 我保證不打死你第773章 萌動3第1119章 歸遠19第947章 破釜7第1109章 歸遠9第27章 聞變第1063章 零落13第265章 各處 閒愁第37章 襲奪第378章 再編與齊列第737章 抉擇7第1095章 立新25第183章 州城第526章 經略6第815章 啓新5第438章 天傾4第1196章 江寧變10第45章 漸行第1047章 殤國7第1043章 殤國3第498章 聞驚8第383章 戰雲4第57章 偶然第171章 漏網?第383章 戰雲4第486章 漸變16第389章 迴轉4第493章 聞驚3第140章 多卯蒸鋼?
第985章 浮夢15第150章 整備和插曲第1090章 立新20第639章 悵懷39第96章 厚積4第1240章 底定10第1261章 又決第1289章 旋滅9第126章 宴樂與分贓第13章 山中歲時短第441章 天傾5第678章 出援28第1200章 徐州起10第908章 臨峙8第183章 州城第429章 戰局12第950章 破釜10第478章 漸變8第212章 年會第674章 出援24第699章 履新3第754章 徒變4第121章 日常第413章 兩重第556章 歸還(6)第421章 戰局4第955章 沉驚5第302章 戰淮北十六第419章 戰局2第580章 決意10第551章 序間5第627章 悵懷27第1227章 平盧17第1108章 歸遠8第442章 天傾10第1229章 平盧13第565章 營生5第267章 不期 添頭第126章 宴樂與分贓第354章 馳歸第385章 戰雲5第662章 出援12第202章 夜深深第1159章 滄瀾3第610章 悵懷10第92章 厚積第1066章 零落16第671章 出援21第775章 萌動5第239章 定計、思慮第662章 出援12第334章 許昌第137章 渾然第135章 微瀾第699章 履新3第167章 偶現第345章 牽動第43章 急治第140章 多卯蒸鋼?第370章 接敵2第1206章 淮動6第537章 風雨第1127章 浪奔7第603章 悵懷3第1096章 立新26第246章 營地,裝備第788章 萌動18第958章 沉驚8第644章 後手4第664章 出援14第917章 臨峙17第524章 我保證不打死你第773章 萌動3第1119章 歸遠19第947章 破釜7第1109章 歸遠9第27章 聞變第1063章 零落13第265章 各處 閒愁第37章 襲奪第378章 再編與齊列第737章 抉擇7第1095章 立新25第183章 州城第526章 經略6第815章 啓新5第438章 天傾4第1196章 江寧變10第45章 漸行第1047章 殤國7第1043章 殤國3第498章 聞驚8第383章 戰雲4第57章 偶然第171章 漏網?第383章 戰雲4第486章 漸變16第389章 迴轉4第493章 聞驚3第140章 多卯蒸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