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萌動20

距離遼城約一百一十里之外的新城州全境,也剛剛塵埃落定。《

看着面前衆多列隊完畢,魚貫受閱的徒手將士方陣。前藩衛頭領兼遼西司馬,現任的安東守軍右廂都監,羅襄賢也微微噓了一口氣。

而在點檢和編管的名冊之上,

除了當地駐留的兩千藩兵,已及另募的三千新卒之外,剩下的就是由都監駱秉聲,所帶過來的六千騎兵。

因此,幾下相乘的一萬一千人,也是一隻相當可觀的軍力,再加上當地備敵的武庫和糧草囤聚,無論放在地方還是本家,都是舉足輕重的量。

特別是這些騎兵,都是從隨藩主西征的龐大聯軍當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先鋒鍵騎,如果本家放任不管或是潰散於地方之後,只怕要令人疲於奔命的收拾上很長一段時間的,

好在羅湛容還是低頭服軟,而把這隻人馬給交了出來,

而數百名與羅湛容有所關聯的將官軍士,也被叫到名字挑了出來,即日起前往遼城另行敘任;這樣他們留下來的缺額,就很方便羅襄賢,將自己從本家帶來的可靠人手,給安插補充進去了。從而重新掌握住這隻重要的武裝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有所騷動和緊張,但是還是被嚴厲的監視和威懾,給彈壓和平復下去了。

畢竟,他們絕大多數都是隨前藩主從徵遼西的舊部,許多人沒法接受自己有有功將士,一夜之間變成分裂本家,叛黨所屬的身份轉變。

因此,對於這個結果,多數人還是抱着相當樂見其成或是隨流從衆,乃至默然接受既成事實的態度。這就讓羅襄賢的整編和調遣,省下了不少麻煩和功夫。

作爲支持羅允孝奪掌大權的少數近臣和助力之一,他在塵埃落定的時候,也得到了當權者相當慷慨的酬功和論賞。

除了錢一千萬,絹彩五百,金五十鎰,內城良宅兩處的失職利益之外,還得到了下卿左的資身,以及洪山邑兩千戶的世臣封地。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新城在日後就會是他的長久駐地,而他的頭銜也會從安東守捉軍的右廂都監,變成新城州刺史,兼鎮防團練使。

當然了,按照本家方面的規劃,其中新募的三千兵卒照例要遣散掉兩千,然後改爲充實新設數個軍府的兵戶,而前左廂都監官駱秉聲,將成爲新任的鎮防官;

而六千騎健兒,也要分批陸續迴歸本家的直屬序列,其中除了擇撿部分精銳充入藩衛之外,剩下都編入安東守捉軍的右廂馬軍,這樣作爲本家核心武力的安東守捉軍,就再次得以滿編齊員,恢復到史上馬步俱全的狀態。

最後剩下的這兩千常駐之兵,纔是他麾下直屬的人馬。再加上他帶來接管當地的這一千五百本家藩兵,構成戍防這處北部重鎮的軍事力量。

同時也是威懾和監控,新城州附近那些疑似有所勾連的世臣和代官,令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而對本家俯首帖耳的重要威懾和保障措施。

只是,他檢點到最後,發現其中編伍似乎還有好些缺額,一些原本在舉告和揭發名單上的人物,也並不在營房的序列當中。

前後加起來,居然也有七八百人之衆,然後在內部的質詢和盤查當中,他得到的回答是:在本家派兵前來接管之前,這些人就已經有所畏言和懼色,紛紛脫營而走相繼做了逃兵云云。

既然如此的衆口一詞,羅襄賢也是在沒有心思深究下去,只是給本家發了一份通告;然後又以新上任的刺史兼團練使的身份,勒令周邊各城主、鄉社提高警惕,嚴防這些可能帶械的逃兵,擾亂侵暴對方。

當然了,從某種立場和角度上平心而論,他更希望這些帶械潛逃的,能夠在地方生出點什麼事情來,他這樣纔有名正言順的帶兵掃蕩周邊,宣示武力和功勞的機會呢。

而在遼城,一切日程還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着。

安東大羅氏藩主兼族長,乃是世襲的國候大爵,同階之中的頭等封邑;因此葬儀的規格也相當的高,甚至可以說是極盡繁複之能,光是各式造型的車馬兵衛部曲奴婢的殉俑,就多達六千之數,

而喪主各種生前使用過的帷幕帳幔、鐘鼎、鼓、几筵、酒壺、銅鑑、戈、劍、羽旄、象牙、皮革,器物和追隨地下的新制明器,更是數以成千上萬計,須得兩三百車才能裝載的了。再加上各家奉獻而來的,用作宰祭的牛馬大畜等犧牲,足足裝滿了廄場中的好幾個圍欄。

再加上地上的祭廟和陵園,因此,各種事先準備的時間和功夫也見得不少。

雖然一路過來國人和藩民都已經是面有菜色,但似乎絲毫不能影響遼城方面,在喪禮上奢事大辦的決心與氣魄,

或者說,他們有意通過保持隆重而繁瑣的喪禮,來在衆多世臣分藩,乃至外在的盟友面前面前,昭示身爲本家的權威和等秩森嚴,或者說是積蘊深厚吧。

在此期間,我也由羅允孝派出的通事和舍人作陪着,與列位在職的當權之輩,各自交遊接引一番。也算給他們混個日後臉熟,體會一番後羅允孝時代的羅藩風格與用事態度。

由此期間也得到更多的內幕和風聞:

比如羅允孝迴歸本家的第二天開始,就一口收納十幾個妾室;其中最寵信的是一個叫宰奴的新納妾侍,連帶其家人都一夜之間雞犬升天,其兄長從管理藩奴的歸化人頭目,搖身一變成了新授的普寧城主;

而對一個叫窈孃的女子,格外的言聽計從。而這位窈娘也是如今掌管後宅的女官之首,官拜內造大尚,人稱蘇大尚。

而通過這個女人的門路,甚至可以重金求取和謀得一些,本家中下層的職位和頭銜;或是在儀制上獲得一些便利和特權,乃至一些遠地的城主什麼的。

此外,據說這個女人還在幕後隱隱掌握着,將偌大外郭諸多抄沒的產業,重新競價發賣以充公用的便宜之權,因此一時間門下投拜者若市,謂之炙手可熱。

甚至還有傳聞說,臨近的倉巖州和勿州,有好幾位原本內定被剝奪領有的世臣,也是因爲即使走通了她的門路而保住了領下,只受到降階、罰金和加倍貢給的懲罰。

而對我來說,這個消息中蘊含的信息量,就有些令人意味深長了。

就在這結交往來,兼帶見證和風聞,各種政治交涉和妥協的日常當中,數天時間就一晃而過,最終到了卜定出殯的吉宜之日。

只是,站在安舜堡的城頭上,看着從數個城門魚貫而出,又彙集在東面大行拜禮之後,在鼓樂吹打聲中,扶從着調虎紋的柏木梓宮蜿蜒而去的大隊浩蕩人馬;

我忽然有一種奇怪的預感和錯覺,這似乎就是羅藩最後的輝煌和迴光返照了。也多少讓我有些開了一番眼界。

作爲邊藩諸侯的治喪,雖然比不上傳統帝王的規格,但在相應的程序和禮節上,卻也是不相多讓;大到主持喪儀的相應人選和配陵的儀仗規格,小到行人具體物件的用料,都是事關體面和威信,不容輕疏和紕漏的。

而從初終—復禮(招魂)→設奠立帷堂→訃告,爲位,爲銘→弔喪贈禭→沐浴→飯含→襲→設重→小斂→大斂→成服,往往要持續好幾天甚至一旬的功夫。

整個過程充滿了莊重而典雅的古風,而據說其中許多禮官和細節安排,甚至都是從幾百年上千年傳習下來產物;相比之下,我所出身那些南海島洲上的外藩諸侯們,相應的葬儀和禮俗,就只能用因陋就簡來形容了。

而這一次又是兩代藩主一起操辦的,因此按照尊長秩序,兩者之間還要拉開間隔,雖然其中大部分都已經在內城完成了;但是剩下扶棺入殮覆土安陵的流程加起來,幾乎沒有十天半個月,是沒法中規中矩的像樣操辦下來的。

再加上即將進入盛夏之期,因此哪怕是連日陰天之下,期間不乏一些年老體衰的家臣或是族人,在喪禮中體力和精神不支,昏闕和病倒的消息。

我勉強算得上是遠宗,又是重要的外盟。因此,除了一度應許進入內城,站在一干族親重臣的前排邊緣,代表本宗短暫的弔唁和獻儀之後;就得以免於這些繁瑣的喪禮之勞,只要在駐地做壁上觀,一邊打聽消息就好了。

畢竟,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真正的重頭戲是在葬禮之後,例行的朝見大禮上;據說代藩主羅允孝有意在這個場合,從羅湛基留下的諸子之中,正式確立羅藩世子的人選,以安衆人之心。

或許待到那時候,纔是各方勢力粉墨登場,或是上串下跳,乃至圖窮匕見的舞臺和時機。

然而,就在此時此刻,來自羅氏內宅的一個消息;讓新仇舊恨的情緒一股腦兒得涌上了我的心頭。

第67章 協談第43章 急治第530章 經略4第458章 歸亡6第563章 營生3第102章 薄發3第792章 肘腋2第763章 憂亂3第1031章 瀾動11第680章 出援30第1276章 卷蕩6第768章 憂亂8第500章 根本第140章 多卯蒸鋼?第786章 萌動16第454章 歸亡2第1070章 零落20第793章 肘腋3第890章 反動10第707章 啓東(7)第1018章 頹然8第447章 天傾15第921章 驚破第597章 期新7第1182章 會江寧6第128章 夜宴與偶聞第846章 風動6第1275章 卷蕩5第345章 牽動第1171章 會江寧第691章 暮氣第235章 酬謝、 暗示第1233章 底定3第327章 進取第442章 天傾9第756章 徒變6第834章 雲起4第899章 反動19第474章 漸變4第540章 風雨4第905章 臨峙5第235章 酬謝、 暗示第589章 變數9第519章 兵戎3第1069章 零落19第839章 雲起9第843章 風動3第1058章 零落8第854章 風動14第403章 憂喜3第435章 戰局第1171章 滄瀾15第787章 萌動17第760章 徒變10第460章 歸亡8第770章 憂亂10第1105章 歸遠5第970章 沉驚20第1083章 立新13第459章 歸亡7第263章 計議第961章 沉驚11第444章 天傾12第778章 萌動8第39章 嘗辯第91章 營訓第661章 出援11第1133章 潮新3第100章 薄發2第103章 客串第807章 淪沒7第339章 防要第263章 計議第990章 浮夢20第1076章 立新6第908章 臨峙8第663章 出援13第670章 出援20第587章 變數7第360章 戰雲3第956章 沉驚6第1136章 潮新6第740章 抉擇10第594章 期新4第469章 歸亡18第379章 戰雲第398章 在河北9第1213章 平盧3第706章 啓東(6)第162章 迷夢將醒第394章 在河北4第35章 逃離第1024章 瀾動4第338章 貯備第990章 浮夢20第1234章 底定4第687章 新氣3第530章 根本4第785章 萌動15第397章 在河北8
第67章 協談第43章 急治第530章 經略4第458章 歸亡6第563章 營生3第102章 薄發3第792章 肘腋2第763章 憂亂3第1031章 瀾動11第680章 出援30第1276章 卷蕩6第768章 憂亂8第500章 根本第140章 多卯蒸鋼?第786章 萌動16第454章 歸亡2第1070章 零落20第793章 肘腋3第890章 反動10第707章 啓東(7)第1018章 頹然8第447章 天傾15第921章 驚破第597章 期新7第1182章 會江寧6第128章 夜宴與偶聞第846章 風動6第1275章 卷蕩5第345章 牽動第1171章 會江寧第691章 暮氣第235章 酬謝、 暗示第1233章 底定3第327章 進取第442章 天傾9第756章 徒變6第834章 雲起4第899章 反動19第474章 漸變4第540章 風雨4第905章 臨峙5第235章 酬謝、 暗示第589章 變數9第519章 兵戎3第1069章 零落19第839章 雲起9第843章 風動3第1058章 零落8第854章 風動14第403章 憂喜3第435章 戰局第1171章 滄瀾15第787章 萌動17第760章 徒變10第460章 歸亡8第770章 憂亂10第1105章 歸遠5第970章 沉驚20第1083章 立新13第459章 歸亡7第263章 計議第961章 沉驚11第444章 天傾12第778章 萌動8第39章 嘗辯第91章 營訓第661章 出援11第1133章 潮新3第100章 薄發2第103章 客串第807章 淪沒7第339章 防要第263章 計議第990章 浮夢20第1076章 立新6第908章 臨峙8第663章 出援13第670章 出援20第587章 變數7第360章 戰雲3第956章 沉驚6第1136章 潮新6第740章 抉擇10第594章 期新4第469章 歸亡18第379章 戰雲第398章 在河北9第1213章 平盧3第706章 啓東(6)第162章 迷夢將醒第394章 在河北4第35章 逃離第1024章 瀾動4第338章 貯備第990章 浮夢20第1234章 底定4第687章 新氣3第530章 根本4第785章 萌動15第397章 在河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