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風雨9

半梅苑裡已經是天色泛白,

我的扈從們,正在整理賜下的旗、杖、傘、轎、牌、鑼等亂七八糟的一堆東西,準備出門的儀仗。

而我正坐在梅樹下,喝着三枚舀給我的魚粥,吃着金陵風味的千層卷和鴨片酥。

“昨夜裡的動靜不小。。”

負責打探消息的謝明弦,對我如是道

“據說是莫愁湖上的淑玉舫,走失了一名嬌客。。”

“而四下搜索的,除了附近的各家船主外,則還有淮安侯和江西行司的人。。”

“如今,已經找到了岸上去了。。”

“還請出了江寧府的衙差協力呢。。”

我搖了搖頭,看起來我撈回來的這隻水鬼,還真隱情不少啊,除了基本的顏值外,希望還能夠挖掘出足夠的價值來。

在場的船工,事後已經被我的人扣了下來,至少還可以隔斷消息一段時間。當然,我是絕對不會承認,因爲對方顏值不錯而臨時見色起意,如果能夠因此失憶,就更妙了之類的理由。

“那人還沒有醒來麼。。”

隨即我又對三枚道,她微微搖搖頭。

“那就給看好了,等醒了馬上告訴我。。”

所幸的是,我身邊就有同行的醫官,最擅長的是傷創處理,就出去抓藥的功夫都省了。對方的傷勢看似嚇人,其實不致命,關鍵是嚴重脫水和力竭導致的身體衰弱。

只是對於後續的浸水感染和併發燒熱,就有些無能爲力了,因此目前猶在昏迷不醒中。

想到這裡,我又有些懷念相約而走的李十娘了,她可是好幾年都沒有消息和迴歸的跡象,要知道我這些年已經逐漸聲名在外,就算再東海三藩之類的地方,也不至於孤陋寡聞了。

難道是遭遇了什麼意外和變故,或是乾脆黃鶴一去不復回,放了我的鴿子麼。想到我不由有些煩惱的,開始重新伸手摸到近在咫尺的三枚身上,嗯,容我先吃點豆腐壓壓驚。

淡淡麥色的肌膚,緊繃而瑩實,相比小女孩兒的嬌嫩水滑卻又是另一種風味,讓人有些流連忘返而越發把持不住了。

只是晨間的美好時光,沒能持續多久,來自行在的內使就已經上門了。

按照之前監國臨時追加的要求,我今天需要前往紫金山下的西山大營,查看正在重新編練中的御營諸軍,並且有所評估和確認。

我的一行人等,披掛整齊騎馬走出東南門之後,就可以隱約看見森密蒼翠的紫金山巒。要知道,這裡也曾經是我昔日的駐地和戰場之一,因此,一路下來,看着沿途熟悉或陌生的風物,而很有些唏噓異常的感覺。

只是慢慢走近後才發現,我部原來駐紮的地方,早已經被就地擴建了無數倍,而囊括了整個紫金山的北麓山腳,各種哨樓和望臺,更是緣山梯次而上,讓人覺得很有規劃和層次感。

看起來頗爲嶄新的漫長壕溝、拒馬,營牆的背後,各色旗幟招展而刁斗森嚴,巡遊的馬軍和步隊的身影,一波波的遊曳在營牆外,再加上隱隱約約正在操行的甲冑反光,自有一股子久經沙場而陣容森森的味道。

這時營中也發現了我們一行的儀仗,而吹響了號角,大開營門舉着連片旗幟的出來迎接。我也在專人的引路下,下馬走上前去,

爲首數名頂盔貫甲的將領中,前踏白軍統制徐慶,赫然領頭在前。

“御營後統徐慶,見過羅制鎮。。”

見到我後他不由抱胸握拳領頭大聲叫道。

“歡迎制鎮前來巡校御營將士。。”

“老徐你有何須如此見外呢。。”

我也進步上前攔住了他更多的禮數。

“好歹也是多次並肩作戰,驅馳殺敵的交情不是。。”

“直接叫我有德好了。。”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看起來他依舊是豪爽異常,又不失熱忱與我並行我大聲說着話。

“偌久未見,更甚以往了。。”

“武牢一別,本以爲再難相見了。。”

“卻未想你可比我走的更遠,居然在北邊闖出一片天地來。。”

我們兩廂匯合着一邊寒暄敘舊,一邊前呼後擁的向裡走去。接下來,他替我介紹留在營中的各色人等,以及沿途的防要佈設,然後引我穿過了重重營區徑直來到一個相當開闊大校場內的高臺上。

另一批留營的將領,已經在這裡久候多時了。其中比較面熟的,亦有新軍右廂統將黃鉄夫等人,紛紛點頭招呼不一。

而比較令人意外的是,在這裡我居然見到了麾下第九正將种師中的兄長,原殿前左軍校節都指揮种師道,如今的御營中軍統制,排名僅位列我之下。也是如今紫金山大營裡,負責火器化編練的現任主官。

身穿一領紫袍倪俊鎖子甲,相比种師中在外貌有些近似,而更加老成肅容威嚴一些。不過,對我就沒有那麼熱切了,只是例行公事的交談幾句,就迫不及待的進入正題了。

因爲事先打過招呼,因此在鼓號聲中,一波波頂盔貫甲持兵執刃的軍士,如流水一般的開進大校場內,開始對着高臺一一施禮,然後分列隊形齊聲喊號開始會操和對練起來。

先是御營前軍的馬隊突戰逐馳,然後是御營後軍的步隊掩進的遠射近戰..。最大的變化和改進,就是大量使用了現有的制式投射火器,作爲先發壓制和進擊協同。

高潮部分是馬步射的日常協同對抗和混戰操演,隨着鼓號變陣輾轉起來,依然能夠保持絕大部分的次序井然。無論模擬波次攻戰,還是層替守禦之間,整齊森然而陣列梯進,不愧是戰場撤下來再編的,各種老牌勁旅和新銳之師。

當然了,這些都是開胃菜和熱身。

其中壓軸的也是我需要重點關注的,則是來自御營中軍,分做十五個團的銃戰操行隊列,他們人人身着鑲皮輕甲而揹負火銃,看起來還中規中矩的想那麼回事,此外還有若干個炮隊跟隨。

只是,操習起來之後,很快就讓我看出明顯卯端來:

首先他們裝備的火銃老化和落伍,大都還是彎柄短託八棱長管的老舊式樣,看起來粗苯沉重的無法久持在手上,需要帶着一隻叉架來做支撐射擊,而擊發的方式也是靠蛇形曲柄帶動的火繩居多,這樣遇到雨天的戰鬥力就不好說了。

其中只有少部分將士的火銃,配上了簧輪燧石和較細銃身,卻不是集中起來使用,或是作爲單獨精確打擊的小編制,而是作爲某種身份象徵分散配給中下級軍官。

就配備水平來說,大抵比我原本的輔軍大隊稍好一些,起碼在團隊內的制式是基本統一的,而且火銃比例達到了六成以上。就算是剩下的輔卒,還有喇叭銃和手炮什麼的雜色配給。

至於具體的戰術演示,則還帶着濃重的傳統弓弩手的操行戰法痕跡,雖然有基本的線列展開,基本是不用怎麼瞄準,而是在隊官的催促叫喚聲中,高低不起的疊加在一起,一聲齊放就是了,甚至連事先具體估算距離,和拋射彈道的觀瞄手段都沒有,就這麼參差不齊的打出去。

而且火藥雖然是精煉過的配比,但也沒有經過溼化顆粒處理,明顯燃燒起來不怎麼充分和均勻,還是放在一個竹筒一樣的容具裡,用卷勺一樣的工具,手工稱量裝填的。

無論是火繩還是遂發的槍機後膛,密閉性也不怎麼樣。因此,射擊起來一時間煙塵滾滾,也煞是壯觀,只是打出一輪後前後就伸手不能見人,在準頭和密度上更是誤差浮動甚大,甚至還有零星打不響的,或是嘍火自傷的。

與我心目中的火器部隊比起來,也就是形似神不似的具備個基本樣子,內裡本質核心方面更是明顯相去甚遠了。

嚴格說起來,就是我噠清承平日久後的綠營軍標準,與同時代約翰牛的高帽龍蝦兵的代差。就不知道近戰肉搏的能力,又當會有如何的表現了。

只是這一次,他們就沒能滿足我的願望了。

如此一番操練下來,底下的將士固然是滿身汗水,而被煙熏火燎的面孔污漬斑駁,但是臺上的軍將們,多少還是隱隱有所得色的。

作爲某種就地互動和現身說法,在徐慶的建議和力邀之下,我也讓我的親衛團挑選出老手來,拿着事先準備好的三眼銃、短銃、喇叭銃等雜色火器下場。

陸續表演了一番多重火器切換,一刻發彈數十而技驚全場的速射技巧。又比如,用數只長銃,表演了五十步擊靶全上的精準本事。

這場淪爲我親衛隊專屬風頭的收場表演,多少也讓一衆軍將有所觸動和若有所思,當然也有臉色不那麼好的,畢竟作爲軍伍中人,那點風頭竟勝的小心思還是有的。

然後對於目前的操行結果,我也當場表示了某種有限的贊同和欣賞,不愧是國朝老於行伍的勁旅云云。這讓剩下的人人臉色多少又好看了一些。

對於我明顯屬於和稀泥之說,雖然還有人不算滿意或是欲言又止,但總算被人給及時拉住,因此,也沒有愣頭青跳出來質疑,或是順杆子往上爬,提出節外生枝的要求什麼的,送臉上門讓我仗着身份和權勢,乘機拿乾貨發作一番的場面。

然後作爲緩頰和真心奉勸,我又稍稍指出和強調,他們在裝備上的混亂與不足,明顯在後勤與整備上被拖了後腿的事實,然後見好就收。至於在給監國回稟的口徑上,亦是如此,只是在現有基礎上,又有所進一步詳解和分析。

我當然不便越主代庖,在這些御營軍具體的戰術和訓練,乃至乃至秉持軍事理念和發展前景,這種明顯會得罪人的事情上指手畫腳。

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無論是出自公心還是私人立場而論,有時候繼續保持適當的戰鬥力代差,才能突出我和所屬部隊獨一無二的優勢和不可替代性。

我又不是聖人,也沒有爲改變和提高整個國朝總體戰鬥力,和掀起跨時代軍事改革,不惜此身而充當吃力不討好而害人害己的,革新求變先行者乃至殉道者的無聊情節。

我只是個想割據一方權以經營自保,然後伺機而起的穿越者,兼才量有限的野心家而已。因此在具體問題上,肯定相當中允而一針見血的用心,要又有所保留的籍此有效的掩護、誤導和隱瞞,我部隊真正戰鬥力的主要來源和基礎要素。

儘管如此,但是在具體裝備質量上,還是可以找出不少問題和毛病來,以銃戰老手和專家的身份和角色,做出相應的指導和糾正的。比如統一制式的好處,後勤補給上的簡化,等等見效明顯而迅速,但是需要長期堅持纔能有所成果的輔助手段。

他們改不改正是另一回事,起碼從名面上可以直接看得出來,對於這些御營將士是相對有利的,也是可以落下實打實的人情。

還多少能夠籍此敲打和噁心一把,國朝軍工那些抱殘守缺,頑固不化的傳統勢力,順便演示和私下推銷一下三眼銃之類,我本家已經批量生產的一些低端火器產品,又以個人贈禮的名義給那些正副統制、統領、統將們,分送十幾隻手銃,也算是某種開源上的突破和嘗試。

畢竟,讓朝廷拿出錢來採購裝備或許不是意見容易的事情。有時候對於軍中將士有利的東西,卻未必對朝堂諸公的利益和立場有利的。

君不見,古往今來被各種名目的朝堂、國會和議會,給用預算不足之類的軟刀子幹掉的將領和軍隊,以及其他諸如航母、核彈之類國之重器,可以比起參加世界大戰的損失,還要更厲害的多。

但要是能夠實打實的提高和增強,親信部曲戰鬥力的話,相信還是有人願意從私囊裡掏錢出來,爲此置辦上一批的,這畢竟關係到上了戰場之後切身的利害。

這樣的話,本軍淘汰一些翻新的老舊產品,就有了明顯的出路了。事實上,最先有所反應的,卻不是與我關係最熟,同樣也在並肩作戰中,見識過厲害的徐慶所部。

而是來自,另一隻層在我麾下協力過的部隊。如今的御營軍中兼唯一的馬軍,前軍統制官黃鐵夫的所部,他直接找上我口頭相約,一口氣就對我採買了八百隻短銃、外加改裝手炮和三眼銃兩千五百件。

卻是格外看中了三眼銃之類的槌棒造型,既能在鞍具上敲打三連擊發,又作爲馬戰克敵破甲重器的具體效用。而他給出的卻是正裝火銃的價格。

這讓我心情大悅之餘,又按照友情優惠價,建議他可以在三眼銃口邊上,定製上尖銳的菱角、橫刺什麼的,以提高破甲和殺傷效果。

緊接着纔是後軍統制徐慶,派來了他的親軍都頭徐元朗,於私下表示能夠採買“精準而昂貴的”長銃五十支,雙發的手銃和散發喇叭銃各八百件,以武裝他直屬的橫浪都與蹈火營,一切價格從優。

然後是依照監國的要求,從中御營各軍中挑選約五百名將校,赴北地實戰參習的具體名單敲定和甄選,我也參詳名單的過程中,發現了好幾個疑似有所潛力的人選。比如某個叫湯懷的俾將,又比如一個叫酈瓊的傢伙.。

我的第一反應是,這真是tm巧合啊,另一個時空的淮西軍變,難道在這個時空會變成我治下的淮東版。不過,他目前也就是個小小隊將而已。

此外种師道雖然一副公事公辦,不見疏離也未刻意親近的基本態度,但是他的三子種溪,卻出不避嫌的現在名錄中,多少也表明了某種態度。

這麼一番滿錄下來,我就在紫金山大營裡呆了好幾天,白天檢視各部諸營,晚上就接受幾個統制官的輪流招待,兼帶認識和介紹各自的部屬。

其中既然已經有了利益牽扯和所求,那就自然變得親近熱切了許多,除了女伎不能入營外,其他飲宴酒食都是尤爲用心的,天天換着花樣不重複。

直到有留守親兵入營給我傳話,住所裡出了點事情,這才重新走出來。

注:乃是歷史上的紹興七年(1137年)八月八日,南宋軍隊原隸屬劉光世所部的統制官酈瓊、王世忠、靳賽等發動叛亂,殺死監軍官呂祉等人,帶領全軍四萬餘人,並裹脅百姓十餘萬投降金人傀儡僞齊劉豫,史稱“淮西兵變”。

兵變的後果十分嚴重,不僅在當時使南宋對金人和僞齊的軍事前沿的江淮重地,突然處於防衛空虛的狀態,而且錯失了一次收復失地的良機,成爲後來南宋對金人戰略變化的一個轉折點。

第1045章 殤國5第406章 應援第323章 仿如初見第574章 決意4第1092章 立新22第475章 漸變5第613章 悵懷13第90章 交易第442章 天傾9第993章 跌宕3第1025章 瀾動5第1179章 會江寧9第1084章 立新14第58章 船聞第555章 序間9第368章 折轉第789章 萌動19第816章 啓新6第465章 歸亡13第1218章 平盧8第662章 出援7第107章 糾結第526章 兵戎10第893章 反動13第374章 再戰3第56章 世艱第1063章 零落13第190章 遭遇第911章 臨峙11第800章 肘腋10第14章 浮生夢誰客第751章 徒變第1227章 平盧17第1092章 立新22第255章 後續 綢繆第808章 淪沒8第894章 反動14第314章 淮北紛紛七第1070章 零落20第12章 山中日月長第241章 報償第1133章 潮新3第828章 啓新18第132章 徵兆第469章 歸亡18第1088章 立新18第750章 思變10第307章 戰淮北二十一第890章 反動10第450章 天傾(18)第1046章 殤國6第360章 戰雲3第312章 淮北紛紛五第255章 對練第374章 再戰3第499章 起復與投獻第591章 期新第715章 大羅(5)第525章 兵戎9第262章 天災 人禍第56章 世艱第396章 在河北6第1022章 瀾動2第160章 掩射、進擊第1230章 平盧14第79章 風聞而動第1106章 歸遠6第1227章 平盧11第1170章 滄瀾20第720章 大羅(10)第730章 異夢5第1037章 瀾動17第1079章 立新9第203章 只若初見第375章 再戰4第1282章 旋滅2第664章 出援14第477章 漸變7第480章 漸變10第136 未然第460章 歸亡8第140章 多卯蒸鋼?第57章 偶然第994章 跌宕4第564章 營生4第1077章 立新7第454章 歸亡2第148章 驚嚇,驚喜?第1094章 立新24第513章 根本8第17章 皆爲名利第818章 啓新8第1179章 會江寧9第75章 綢繆第311章 淮北紛紛四第346章 天哭第588章 變數8第778章 萌動8第469章 歸亡18第475章 漸變5
第1045章 殤國5第406章 應援第323章 仿如初見第574章 決意4第1092章 立新22第475章 漸變5第613章 悵懷13第90章 交易第442章 天傾9第993章 跌宕3第1025章 瀾動5第1179章 會江寧9第1084章 立新14第58章 船聞第555章 序間9第368章 折轉第789章 萌動19第816章 啓新6第465章 歸亡13第1218章 平盧8第662章 出援7第107章 糾結第526章 兵戎10第893章 反動13第374章 再戰3第56章 世艱第1063章 零落13第190章 遭遇第911章 臨峙11第800章 肘腋10第14章 浮生夢誰客第751章 徒變第1227章 平盧17第1092章 立新22第255章 後續 綢繆第808章 淪沒8第894章 反動14第314章 淮北紛紛七第1070章 零落20第12章 山中日月長第241章 報償第1133章 潮新3第828章 啓新18第132章 徵兆第469章 歸亡18第1088章 立新18第750章 思變10第307章 戰淮北二十一第890章 反動10第450章 天傾(18)第1046章 殤國6第360章 戰雲3第312章 淮北紛紛五第255章 對練第374章 再戰3第499章 起復與投獻第591章 期新第715章 大羅(5)第525章 兵戎9第262章 天災 人禍第56章 世艱第396章 在河北6第1022章 瀾動2第160章 掩射、進擊第1230章 平盧14第79章 風聞而動第1106章 歸遠6第1227章 平盧11第1170章 滄瀾20第720章 大羅(10)第730章 異夢5第1037章 瀾動17第1079章 立新9第203章 只若初見第375章 再戰4第1282章 旋滅2第664章 出援14第477章 漸變7第480章 漸變10第136 未然第460章 歸亡8第140章 多卯蒸鋼?第57章 偶然第994章 跌宕4第564章 營生4第1077章 立新7第454章 歸亡2第148章 驚嚇,驚喜?第1094章 立新24第513章 根本8第17章 皆爲名利第818章 啓新8第1179章 會江寧9第75章 綢繆第311章 淮北紛紛四第346章 天哭第588章 變數8第778章 萌動8第469章 歸亡18第475章 漸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