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

小七見時間已晚,等文天祥走後急忙說道:“公子,該出發前往同樂樓了。”

“好,這就出發。”

蕭天以獅峰商行大東家呼延公子的名義和林志雄約好,今夜在同樂樓相聚,作爲宴會主人的我,自然不好遲到。

我在商行換好面具後,便向同樂樓走去,袁棘和小七兩人緊隨身旁。暗裡不知有多少龍牙保安部成員遊散在四周,自打我從會稽回京後,龍牙對我的保護便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袁棘每次想起黑衣人的行刺,都覺得後怕,所以對此十分小心。

上次我們前往金華,就有不下二三十人的龍牙保安部高手在暗地裡保護我,只是我並不知道而已。

方靈沒有在商行等我,而是直接去了同樂樓。

“靈兒,又比我來得早啊。”

“那是,誰像你,整天忙忙碌碌的。”

“呵呵,今天都做啥了?”

“今天和秋兒姐姐一起逛街呢,下午逛得累了,就直接到了這裡。”

“恩,蕭天呢?”

“說是還有一位蘇州大商人要來,他去接人了。”

我見過林志雄,而林志雄沒有見過我,至於什麼蘇州大商人那是聽都沒有聽過。

不一會,蕭天帶着林志雄和一位四十多歲的陌生男子來到天字一號房內。

經過蕭天的介紹,紅光滿面的林志雄抱拳道:“呼延公子,久仰,久仰,這次貴行的味精可讓我大賺了一筆,今後你們獅峰商行無論有何產品,都讓我們做個代理吧。”

“林老闆,這事你和蕭天商議即可,我這個東家只是個甩手掌櫃,只要蕭天覺得可行,我都不會反對。”

“那就這麼說定了。”林志雄笑道,“呼延公子,我來給你介紹下,這位是我的朋友鄭老闆,也是我的福建老鄉,現定居蘇州,乃是當地首富,所涉行業甚廣,比我做得強多了。”

鄭老闆身材不高,相貌平常,衣着普通,無論怎麼看,都無法使人聯想起蘇州首富,林志雄當然不會隨便開這種玩笑,只能是古人之言,人不可貌相。

“呼延公子,在下鄭虎臣,沒想到呼延公子這般年輕,在下來之前還在猜測,能夠製造出味精的,一定是一位仙風道骨的老人,失敬,失敬。”

一陣寒暄後,酒菜下肚,漸漸話語多了起來。

“鄭老闆,聽你口音,似乎沒有林老闆的福建口音重。”

“呼延公子有所不知,我雖然生在福建路,但在十歲的時候,因父親任越州(越州,會稽都是今天的紹興)同知,我便隨其到了兩浙路生活,是以口音有所改變。”

“越州同知,令尊是叫鄭壎嗎?”

鄭虎臣有些吃驚:“是啊,呼延公子莫非認識先父?”

越州同知,福建人,鄭虎臣,原來是他啊。

按史書記載,鄭虎臣,字廷翰,又字景兆,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生於福建路長溪縣柏柱南山(今福安市溪柄南山洋頭村),德祐元年(1275年)任會稽(今浙江紹興)縣尉。其父鄭壎,宋理宗時任越州同知,遭殲臣賈似道陷害,流放至死。鄭虎臣受到株連,被充軍邊疆,後遇赦放歸。回來後,長期居住在蘇州,經商而成爲鉅富。在蘇州期間,編纂有《吳都文萃》。德祐元年,鄭虎臣在押解大殲臣賈似道途中將其誅殺,爲天下除殲。事蹟被載入《閩都別記》。第二年,賈似道的同夥陳宜中逃至福州,擁立趙昰,捕殺鄭虎臣。鄭虎臣遭害後,葬於南山村的館園旁,鄉人及其後裔在村前建祠紀念他。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在木棉庵前的石亭中亦立下石碑,並親書“宋鄭虎臣誅賈似道於此”。明代王紫衡也就鄭虎臣誅賈一事寫詩云:“當年誤國豈堪論,竄逐遐方曝曰奔。誰謂虎臣成勁節,木棉千古一碑存。”

鄭虎臣本身並無多少可圈可點之處,只是作爲賈似道的掘墓人才被後人所知。不過,無論鄭虎臣出於什麼目的,是爲公還是爲私,能有這種勇氣,也算是難能可貴。

我搖搖頭道:“不認識,只是聽說過令尊的少許事蹟。”

鄭虎臣輕輕“哦”了一聲,不再言語。

林志雄知道鄭虎臣底細,清楚其不願意重提往事,便岔開話題道:“呼延公子,聽蕭天講,你意欲拓展海外業務,不知作何打算?”

我點點頭道:“正是,曰後我獅峰商行的產量足夠大時,便打算銷往海外市場,不知林老闆對海外市場瞭解多少?”

林志雄自豪道:“我林家船隊在福建路可是人人皆知的,我們南下到過呂宋島,北上呢,去過琉球。只是那些地方相對我朝落後許多,似乎沒有太多的利潤。”

“哈哈。”我笑笑,“我所指的海外市場不僅僅是這些地方,海外大着呢。我很看好這片市場,所以想和你們合作,共同來開發海外市場。”

林志雄心裡暗喜,只是表面不露聲色:“呼延公子,恕我直言,要建立一隻船隊雖然不太容易,但也並非不可能,以你獅峰商行的能力,我相信是能夠做到的,爲何貴行還要和我們合作呢?你們完全可以自己來做,使利潤最大化。”

“呵呵,林老闆,天下的生意不是一兩個人能夠做完的,所謂術業有專攻,我們有我們的長處,你們有你們的優勢,何不將各自的優勢集中在一起呢?我們有獨一無二的產品,你們有現成的船隊和精通航海的水手,這樣不是能發揮更大的效果嗎?而我們也可以用打造船隊的時間和精力來開發出更多的產品,各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再有形的組合於一起,我覺得這纔是未來的生意之道。”

我說完後,靜靜地看着思索中的林志雄。

鄭虎臣也和林志雄一樣,腦海中飛速地回味着我的這番言語。

良久,林志雄端起酒杯,道:“呼延公子,在下敬公子一杯,這合作一事全按公子之意,我自是應允。只是不知道呼延公子所說的海外市場指的哪裡?”

“從呂宋島繼續向外航行。”

林志雄驚訝道:“再往外,可沒人走過啊,那些地方還有人煙嗎?”

“當然有,而且遠比什麼呂宋,琉球富裕。”

蕭天見林志雄心裡沒底,隨口道:“味精,以前也沒有過啊。”

任何事情總有第一次,而第一次纔能有最大的利潤。林志雄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只是隨着生意的變大,思維卻逐步趨於保守。這也是不少成功人士的通病,因爲曾經我這麼做過,獲得了成功,所以以後我還會這麼做,這就是典型的經驗主義。

到了後世,不少成功人士願意花大價錢和巴菲特等鉅富共進餐食,倒不是純粹爲了附庸名流,更多的是爲開闊自己的思路,希望在閒談中能夠打破自身的瓶頸。

林志雄看了看蕭天,嘆了口氣道:“蕭公子,老夫妄自比你們多活了二十年,見識卻不如你們年輕人,慚愧。”

我笑道:“林老闆,謙虛了,來,鄭老闆,一起喝酒。”

鄭虎臣一杯酒下肚,說道:“聽公子一言,勝讀十年書啊,不知在下是否有機會和公子合作?”

“鄭老闆,當然有機會。”

第56章 秋兒求助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58章 火槍雛形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31章 四象之說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504章 戰書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11章 靈氣之靈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316章 張三丰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398章 改組第505章 雙龍會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34章 先鋒阿刺罕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559章 太子第241章 破虜軍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87章 雙驕之戰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557章 北進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403章 入宮第198章 結義第32章 優勢劣勢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530章 入城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271章 吳家之行蹤第399章 忠靖王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73章 新科三甲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185章 狙擊手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22章 道法之信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274章 御林軍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59章 極刑第307章 視察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10章 可恨可嘆第4章 後宮之主第414章 餞行第563章 海戰第437章 武聖第402章 論戰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79章 滅寇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186章 豪賭第524章 混戰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286章 農村包圍城鎮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563章 海戰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69章 貢院訓示
第56章 秋兒求助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58章 火槍雛形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31章 四象之說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504章 戰書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11章 靈氣之靈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316章 張三丰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398章 改組第505章 雙龍會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34章 先鋒阿刺罕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559章 太子第241章 破虜軍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87章 雙驕之戰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557章 北進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403章 入宮第198章 結義第32章 優勢劣勢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530章 入城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271章 吳家之行蹤第399章 忠靖王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73章 新科三甲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185章 狙擊手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22章 道法之信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274章 御林軍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59章 極刑第307章 視察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10章 可恨可嘆第4章 後宮之主第414章 餞行第563章 海戰第437章 武聖第402章 論戰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79章 滅寇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186章 豪賭第524章 混戰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286章 農村包圍城鎮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563章 海戰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69章 貢院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