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兩大聖地

姜央大巫師繼續講道:“公子,你們漢人的始祖軒轅黃帝在飛昇之前,同樣也以手中寶劍爲介質,封印了一處聖地,這就是今天帝王谷的來歷,只是因爲軒轅黃帝擁有天下,擁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才能將帝王谷分爲內堂和外堂,其內堂和九黎山一樣,是讀力出來的一處空間,和九黎山並稱兩大聖地,而帝王谷的外堂則負責守護內堂,相對於我苗家的聖地而言,帝王谷的封印更爲周密、更爲高明。”

聽姜央講到這裡,袁棘忍不住打斷道:“姜央大巫師,在下袁棘,出自帝王谷外堂,既然帝王谷內堂纔是真正的聖地,爲何還需要設立外堂來守護呢,外堂的實力比起內堂來說,差別太大,似乎根本不足以守護內堂。”

姜央道:“袁先生,這兩處聖地都是靠廣成大仙的雌雄寶劍爲介質才得以封印,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其封印之力會越來越弱,軒轅黃帝在封印之時就想到了其後果,所以在聖地之外又設置了外堂,希望可以延緩封印減弱的速度,然而,在外堂設置不到一百年左右的時間裡,就兩次遭到了來自極北之地的一股未知勢力的侵襲,雖然帝王谷外堂最終將那股勢力幾乎滅盡,但自身的實力也受到極大的影響,當時的谷主不幸身亡,僅存的兩名弟子均只學會了師傅的一半技能,所以你們帝王谷的外堂後來便分爲了術堂和武堂,自此以後,外堂中人便無人可以主動和內堂之人取得聯繫了,據我苗家上代守護者說,帝王谷外堂之人只有同時將術、武兩道練到極致,纔有可能主動聯繫上內堂中人,否則就和九黎山外的情形一樣了,只能被動地等待聖地之人出現或者是被動地接受內堂傳出的消息了。”

袁棘聽罷,默默地點點頭,帝王谷外堂建立不久,就曾經遇到過兩次劫難,這段歷史袁棘也知道一些,但不如姜央的描述詳細,而且,袁棘也聽谷中長輩說過,術、武雙修的妙用,只不過外堂之人中,術、武雙修者本就極少,能將兩者都練到極致者更是少之又少,

“大巫師,那極北勢力是指。”

“回公子,屬下也不知是何方勢力,只知道那方勢力是爲了一本軒轅秘籍而來。”

袁棘道:“公子,軒轅秘籍屬下也聽說過,但也僅限於是谷裡的傳說,無人見過。”

姜央接着道:“公子,因爲兩處聖地所使用的封印方法和介質都是同出一轍,所以在聖地中的守護者所遵循的規矩也都是一樣,他們都需遵守廣成大仙的吩咐,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苗族的守護者都不能挑起兩族之間的大戰,否則便會受到雌雄雙劍的懲罰。”

“原來如此。”我這才完全放下心來,又問道,“姜央大巫師,那這兩處聖地的封印會持續多久呢。”

“公子,具體時間屬下也說不好,連守護者大人也只知道個大概,應該在四千五百年到四千九百年之間吧。”

軒轅黃帝卒於公元前2599年,四千五百年之後大約就是公元二十世紀,也就是19多少年,我算了算曰期道:“那就是說聖地現在還存在的。”

“是,公子,距封印完全消失還有不到一千年,不過守護者大人講,封印的力量已經在衰竭了。”

“封印之力如果消失了,會出現什麼結果呢,九黎山會重新出現嗎。”

“公子,兩位始祖之傑作,法力無邊,別說是屬下了,就連守護者大人也無答案。”

“哦,大巫師,那你知道該如何進入聖地嗎。”

“公子,當今世上恐怕只有屬下一人進入過聖地,九黎山、帝王谷兩處聖地其實是相通的,進入九黎山的傳送點就在湘西的苗山中,只是範圍太廣,說得難聽點,純粹是靠運氣,因爲傳送點可能會存在於苗山的任何一處,且無規律可言,而進入帝王谷聖地(內堂)的傳送點,則範圍相對狹小,其位置就在帝王谷的外堂,這也是軒轅黃帝的高明之處。”

袁棘附和道:“不錯,據帝王谷外堂的資料記載,數百年前,外堂之術堂中的一位前輩就在谷中進入過內堂,只是進入的方式卻無人得知。”

“恩,袁先生,那傳送點並不是固定的,所以才無法道明進去的方式。”

我聽袁棘也說過,傳送點是不固定的,當時我就認爲是多維空間之故:“進入其中的概率太低了,幾乎就是不可能發生之事件,大巫師,沒有傳送點的規律,那可有時間上的規律。”

姜央道:“公子所言極是,機率太低,據我苗家歷代大巫師所傳,進入聖地的最佳時間是在每一循環年份之首的九月二十九曰,那時是聖地最容易出入之際,換句話講,就是聖地封印最爲薄弱之時。”

“循環之首。”

姜央笑道:“公子,循環年份是我苗家大巫師的一種特有的計時方式,每一輪循環是四十九年,公子,今年,也就是鹹淳二年就是循環之首。”

“今年的九月二十九。”

“正是。”

方靈道:“還有二個多月,哥,要不,我們也去帝王谷看看,大巫師不是說哥與守護者有緣嗎,或許,哥你去了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袁先生,你這個主人歡迎我們去嗎。”

袁棘笑笑,看着我道:“再說吧。”

帝王谷所在之處已經被蒙古人佔領,以袁棘之能,自是輕而易舉便可出入,但要帶着我這個大宋皇帝,卻是談何容易,要知道前往帝王谷之路可不比大理之崎嶇隱蔽山路,我原本的計劃是在北伐成功之後,去一次帝王谷,但是,如果我想進入其內堂,似乎今年是唯一的機會,再過四十九年,誰知道我還能不能走動了,

當然,我不認爲自己是守護者的傳承之人,姜央推算不出我的真身並不能代表我就是守護者的傳人,而是因爲我即是趙禥,又不是趙禥,我這具身體是兩個人的複合體,也許用聖者來描述可能更爲恰當,

“大巫師,那聖者又是怎麼回事。”

“公子,聖者這個稱呼是當年崆峒山上的修行者們所使用的,意思是領路人,那些修行者是不講求師徒名義的,只是將引導自己進入崆峒山修行之人叫做領路人,其中有道行的領路人就被公認爲聖者。”

方靈好奇道:“大巫師,那聖地又是什麼樣子呢,和我們人間一樣嗎。”

“方姑娘,說起此事我倒是還真的無法回答。”

我以爲姜央是想保密,便道:“大巫師不是去過聖地嗎。”

“公子,屬下算是去過。”姜央回憶道,“二十年前,屬下剛好年滿五十,根據習俗便進入了苗山中,在山中,屬下漫無目的地行走了近一個半月,到九月二十九曰凌晨,屬下正在一顆枯樹上靜坐,卻放佛聽見有人在喊,‘門開了,進來吧,’我頓時覺得有種奇異的力量將我的思想意識吸走了,但我的身體卻依舊一動不動。”

“神遊。”

“方姑娘說得不錯,就是神遊。”姜央道,“這時,我感覺到前面的確出現了一扇門,那是一扇十分古老的大門,我的意識過處,大門便自動開啓,進去之後,發現裡面一片寂靜,所有的一切都籠罩在一片黑色之中,換而言之,就是我什麼也沒看見,突然,在黑色中出現了一個人類的虛影,這個虛影自稱是我苗家守護者留下的精神意念,不等我相問,虛影首先就直截了當地告訴我,我作爲守護者的傳人,資格不夠,但卻是三百年來第一個進入聖地的大巫師,虛影還主動給我講述了守護者、蚩尤大神、軒轅黃帝等一系列事件,並提及,聖地是真實存在的,只是和普通人類所處的位面不一,所以儘管你進入了聖地,但卻看不見實體之物。”

方靈道:“大巫師,那你怎麼確定你是進入了聖地,而不是做了一場夢呢。”

姜央笑笑:“方姑娘,我從那扇門出來之後,發現自己仍舊在樹上,當時,我的感覺和你一樣,是不是夢境,不過,在聖地裡的一切,至今我都記得十分清楚,不像夢醒之後,很快就會忘記,當然,我心裡仍是有幾分懷疑,下山之後,我按照守護者的指示,首先來到田景頭人的苗寨,見到了剛出生的修顏,經過我的推算,這小修顏未來的潛質竟然還在我之上,於是,我便收下修顏爲徒,這在苗家巫師看來,還是第一次,因爲巫師之間是不論師徒的,其方式還是沿用了修行者的領路人模式,所以說,巫師的師徒關係,我和修顏算是首例,就這樣,我一邊修煉,一邊教導修顏,二十年後,我又按照守護者的指示,讓修顏在鎮溪村等候聖者的出現,並令其長期跟隨聖者修行。”

田景道:“公子,這也是屬下修建結義樓的原因之一。”

“恩。”

姜央道:“公子,其實屬下的心裡也是一直忐忑不安,後來,我推算出修顏的造化,聖者已經出現,數曰前,洪源大巫師前來,確定了聖者出世之事,屬下便立即啓程,來到臨安,直到剛剛爲公子演算面相後,屬下才徹底相信,二十年前,苗山之事並非夢境。”

第431章 老外第65章 人定勝天第371章 巧遇第154章 破局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51章 先帝託夢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371章 巧遇第90章 歐陽建青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554章 木馬計第417章 逃逸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261章 印應雷第137章 政務院第185章 狙擊手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274章 御林軍442章 將門虎子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75章 瓊林宴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469章 鬥將第414章 餞行第7章 朝堂風波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17章 龍牙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12章 雙星輝耀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387章 劫持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167章 宋無心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85章 武舉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41章 火繩槍第65章 人定勝天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75章 瓊林宴第77章 金華剿匪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344章 舍利畏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520章 戰俘第132章 李北洋第285章 臨安府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451章 同福鎮第363章 特區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383章 守護者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90章 歐陽建青第403章 入宮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12章 雙星輝耀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15章 線索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431章 老外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44章 舍利畏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457章 英雄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58章 火槍雛形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153章 劍痕第14章 文陸雙傑第552章 洺州巷戰
第431章 老外第65章 人定勝天第371章 巧遇第154章 破局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51章 先帝託夢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371章 巧遇第90章 歐陽建青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554章 木馬計第417章 逃逸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261章 印應雷第137章 政務院第185章 狙擊手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274章 御林軍442章 將門虎子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75章 瓊林宴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469章 鬥將第414章 餞行第7章 朝堂風波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17章 龍牙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12章 雙星輝耀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387章 劫持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167章 宋無心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85章 武舉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41章 火繩槍第65章 人定勝天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75章 瓊林宴第77章 金華剿匪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344章 舍利畏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520章 戰俘第132章 李北洋第285章 臨安府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451章 同福鎮第363章 特區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383章 守護者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90章 歐陽建青第403章 入宮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12章 雙星輝耀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15章 線索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431章 老外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44章 舍利畏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457章 英雄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58章 火槍雛形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153章 劍痕第14章 文陸雙傑第552章 洺州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