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獅峰分行

“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歐陽愛卿,免禮平身。”

“謝皇上。”

“建青,坐下說話。”

“是,皇上。”歐陽建青見我直呼其名,心裡頗爲感動道,

歐陽建青見過我,也見過我易容後的模樣,但並不知道皇帝和呼延公子是同一個人,我不得不佩服姚朝輝的易容術,果真神奇,

“建青,在水師營中習慣了嗎。”

“皇上,臣早已習慣,跟隨在李大人身邊,學到很多東西呢。”

“恩,李愛卿深諳水戰,你要好好學習,建青,這次朕叫你來,是有兩件事情,

“請皇上吩咐,刀山火海,建青也毫不猶豫。”

我莞爾道:“哈哈,建青,沒有這般嚴重吧。”

歐陽建青也笑了起來,不好意思道:“皇上,請吩咐。”

我拿出一本小冊子道:“建青,你看看,這是朕手寫的一份有關我朝士卒訓練內容的草擬方案,是針對我朝將士曰常訓練的,朕打算在各戰區開始實行。”

這份訓練方案是我根據後世解放軍的訓練項目結合現有的訓練方式總結出來的,絕大部分內容在青年衛裡已經實施了半年,效果不錯,所以我準備在全軍推廣,其內容包括軍紀,隊列,體能,個人搏擊,投擲(爲手榴彈做準備),兵刃格鬥(以長槍爲主,爲今後的火槍做準備,其餘任選一項),單兵戰術,合擊術等,

歐陽建青看完後道:“皇上,這和水師的訓練還有一定的差別。”

“建青莫急,這是針對陸軍的,至於水師的訓練方式,李北洋應該精通的,建青,朕打算讓你回去一趟,將此訓練方法教給高達將軍,張珏將軍,讓他們按照這種方式訓練將士,冊子的下半部分是針對各軍特種戰士的,同時你也可以回家看看你父母,順便呢,問問歐陽家主,是否願意擔任軍中教頭。”

“是,臣遵旨,皇上,那臣幾時出發。”歐陽建青一聽可以回家也十分高興,

“不急,還要等幾天,這幾天你就去青年衛,向青年衛統制文璋學習下這種訓練方式,至於出發的具體時間到時朕會通知你的。”

訓練方式的最終版本我準備和李庭芝商議後再做定論,這也是我叫李庭芝來京的目的之一,畢竟我沒有當兵的經歷,所以還是想和常年從軍的李庭芝商議下,

“是,皇上,臣下午便去青年衛。”

“呵呵,不用這麼急,文璋大約今晚才能回到臨安,明天去就行了。”我接着道,“這第二件事呢,朕打算成立大宋皇家軍事大學,首先設置的是水師,陸軍兩大系別,朕想讓你和夏鬆還有那蘇秉義三人來負責。”

“軍事大學,皇上,臣可是一點經驗都沒有啊。”

“經驗,誰都沒有,但凡任何事情都是從無到有的,朕會親自擔任大學之校長,你和夏松原有軍中之職不變,你算是師承李北洋,而夏鬆又是夏貴之子,本身就有實戰經驗,朕希望軍事大學能將軍事理論和實戰經驗相結合,培養出一批軍中骨幹,二年後充斥到我軍各個部隊,你和夏鬆邊學邊幹,軍務和大學兩邊同時進行,那蘇秉義雖然沒有實戰經驗,但文武理論之基礎功底都很深厚,所以朕會讓他專職於大學事宜。”

“皇上既然這麼說,那臣就試試。”

“建青,你和夏鬆,蘇秉義都是年輕人,除了夏鬆有過爲數不多的實戰經歷外,你和蘇秉義都沒有經歷過,在經驗上自有所欠缺,但朕看重的也就是你們的年輕,年輕人嘛,想象力豐富,對未來充滿希望,思想上所受到的桎梏會少很多,思維自然也就會相對活躍,社會在進步,戰爭的模式也會逐漸改變,年紀大的將軍們有過太多的成功經驗,要讓他們轉變思路,那是難上加難,你和李北洋一起去過火藥司吧,火槍火炮的研製,代表着冷兵器慢慢會從戰爭中淘汰,兵器的發展會導致戰爭模式的改變,這對於用慣了大刀長槍的老將們來講,是不太容易適應的,當然,老將軍們的經驗是軍隊的寶貴財富,這點是不容置疑的。”

“皇上,臣明白,皇上之意就是要在前人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以適應不斷髮展的戰爭需求。”

“不錯,基本如此。”我讚道,“朕對於軍隊建設,有三點規劃,一是要讓我朝所有將士都要有過硬的基本素質,這是作爲一名合格軍人的首要條件;二是要有一大批既善戰又善帶兵的將領;三是不斷髮展新式武器,只要這三點做到了,朕相信我朝之軍隊就能戰無不勝了。”

“皇上聖明。”

蒙古阿術兵臨廬州,使我對於軍隊的整治開始提前,我不應該教條地死搬歷史,廬州之戰不管歷史上有沒有,我都應該採取更加主動的方法,我原來將希望全部寄託在新軍上面,這或許過於理想化了,南宋的工業雖然是領先於世界,但由於基礎工業的限制,要打造出幾百年後真正意義上的火槍火炮,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按照現有的速度,到兩年後的襄陽之戰時,火藥司最多隻能打造出一萬枝火繩槍,一萬名火槍手防守一個襄陽戰區自是綽綽有餘,但要全面發動北伐戰爭,卻是遠遠不夠的,要知道,火繩槍畢竟不是現代槍支,

後世的明朝即便有了紅衣大炮,還是被清兵擊敗,所以說軍隊的基本素質纔是根本,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除非我能大量製造出後世的槍炮,一萬名,不,甚至只需一千名手持AK-47的士兵就能很輕鬆地戰勝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了,

“對了,建青,朕問你,你和夏鬆,夏青很熟嗎。”

“回皇上,家父與夏貴將軍曾經有過一面之緣,臣入水師後,也去拜訪過,當時夏鬆,夏青都在,那夏鬆喜好武藝,在得知臣是川中歐陽家之人後,非要和臣比試,結果臣僥倖勝了一招半式,自此後那夏鬆和臣多有往來,也就漸漸熟絡起來。”

歐陽世家乃是武林三大世家,作爲歐陽家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歐陽建青自然是武藝高強,所謂的僥倖獲勝,大約也是歐陽建青的謙遜之詞吧,

“那你覺得夏家人如何。”

“皇上,臣對夏老將軍不是很瞭解,但那夏鬆,夏青給臣的感覺相當不錯,臣原來以爲官宦人家子弟,都是無所事事的衙內之輩,然夏家兄弟行事低調,爲人正直,臣與他們有時在一起閒聊時也會對朝中之事逐一評判,兩人對賈似道賈太師無甚好感,甚至可以說是反感。”

李北洋和賈似道不和,這多少也就影響了歐陽建青,所以在歐陽建青的觀念中,下意識地會認爲,反對賈似道的就是忠直之人,

如果夏鬆,夏青有此觀點,那麼夏貴和賈似道之間也不會親密無間的,賈似道推舉夏貴出征廬州也正好說明了這點,

自從主打味精以來,同樂樓的生意更上一層,成爲臨安城首屈一指的大酒樓了,就連朝中大臣也不時光顧,

我戴上面具,從後門悄悄地進入天字一號房,

天字一號房從來不對外開放,即便是達官貴人也同樣不得入內,

“蕭天,你這酒樓的生意天天爆滿,真讓人羨慕。”方靈樂呵呵笑道,

“方姑娘,你們誠威鏢局的生意不也一樣好嗎,上次遇見方總鏢頭,他可是直呼忙啊。”

“也是,叔叔總說我誠威鏢局要擴大,不然光是味精一項就忙不過來了,何況獅峰商行的貨物品種越來越多,所涉及到的區域也越來越廣。”

“這挺好啊,我看沒用多久,靈兒的鏢局就要成爲大宋朝第一大鏢局了。”

“那是,有哥在,還不是小事一樁。”方靈接着道,“哥,我父親曰前來信,說他又有其它事情,到臨安來見你之事還得延後,至於雙方合作的事情,父親全權交給我處理了。”

我笑笑:“靈兒,升官了啊。”

“什麼啊,靈兒纔不稀罕,事情多了就沒時間陪哥了。”

“這倒是,要不這樣,蕭天,另外找間鏢局。”

蕭天笑道:“公子有所不知,這臨安的鏢局幾乎每家都來找過我,只是我覺得還是和誠威合作吧,不然公子你會有大麻煩的。”

“恩,此話怎講。”

“公子,方姑娘武藝高強,我怕,我怕公子您打不過啊。”

“蕭天,討打。”方靈笑罵道,“上茶,賠罪。”

“哈哈,上茶。”

我喝了口茶道:“靈兒,你父親有提及怎麼合作嗎。”

“哥,父親信中只是說到,獅峰商行呼延公子大智大慧,並囑咐靈兒,雙方合作事宜一切按照呼延公子所定的方式進行就可以了。”

“蕭天,到今年年底你估計我行的銷售量能夠增加多少。”

“公子,這需要取決於生產作坊的產量,雖說我們已經在和不少作坊合作,也收購了一些作坊,但產能的增長還是跟不上銷售的增長,即便不增加新品種,保守估計的話,也能增長三倍以上。”

“恩,那就是說靈兒的鏢局也得擴大至少三倍才能滿足。”

“是啊。”

“靈兒,讓你叔叔趕快招人吧,我估計到了明年可能會增長得更快。”

“哥,我叔叔那裡已經在着手招人了,父親將各地的分局也全部交給了叔叔統籌,如果是三倍的量,應該還能應付,再大就會吃力了。”

“到明年還有一段時間,既然你父親將權力都交給了你叔叔,那就讓你叔叔通知各地的鏢局也一起擴充,可以新招人,也可以購買其它生意不好的鏢局,我看就按擴大十倍的能力來進行吧,資金方面如果有問題的話,可以先由獅峰商行提供。”

“好的。”

“靈兒,合作的原則很簡單,按照獅峰五成一誠威四成九的比例,合作組建新的商行,至於具體怎麼個合作法,我還沒有想好,你和蕭天也好好想想。”

“恩,知道了,有蕭天在,很快就會想出來的。”

“呵呵,靈兒想偷懶啊。”

“哥,你不是說過術有專攻嗎,這可是蕭天的強項,當然該他多想點嘛。”

“啊,哦,好吧,蕭天你多想想。”

蕭天嘿嘿笑道:“是,公子。”

“菜來了,大家邊吃邊聊。”

“公子,因爲產能問題,近曰我有個想法,請公子指教。”

“說吧。”

“公子,我同樂樓可以在各地開辦分店,方姑娘她們鏢局在不少地方也有分局,那我們是否也一樣可以在各地開辦獅峰分行呢。”

“當然可以,只是這樣做有何好處呢。”

“公子又在考我。”

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469章 鬥將第534章 參議院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49章 張世傑?第23章 歲末賀生第538章 神君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342章 天龍寺第312章 急腳遞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84章 謝氏數字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15章 佳人之約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313章 碧落宮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85章 武舉第36章 商業奇才第495章 風揚陣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416章 抓捕第484章 大理城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469章 鬥將第52章 蕭天加盟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96章 命相之術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87章 雙驕之戰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14章 文陸雙傑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93章 傑瑞。波羅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146章 黃道婆第48章 實驗室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27章 三招不倒第53章 方靈返京第66章 鹹淳科舉第37章 靈隱寺第100章 贈字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189章 四絕陣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67章 寧缺母濫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107章 謝道清的態度第35章 泛舟西湖第315章 競拍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547章 沂州戰役(二)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287章 第一場雪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396章 紙老虎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559章 太子第292章 聖公洞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145章 巧合
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469章 鬥將第534章 參議院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49章 張世傑?第23章 歲末賀生第538章 神君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342章 天龍寺第312章 急腳遞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84章 謝氏數字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15章 佳人之約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313章 碧落宮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85章 武舉第36章 商業奇才第495章 風揚陣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416章 抓捕第484章 大理城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469章 鬥將第52章 蕭天加盟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96章 命相之術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87章 雙驕之戰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14章 文陸雙傑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93章 傑瑞。波羅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146章 黃道婆第48章 實驗室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27章 三招不倒第53章 方靈返京第66章 鹹淳科舉第37章 靈隱寺第100章 贈字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189章 四絕陣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67章 寧缺母濫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107章 謝道清的態度第35章 泛舟西湖第315章 競拍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547章 沂州戰役(二)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287章 第一場雪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396章 紙老虎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559章 太子第292章 聖公洞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145章 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