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

正如葉夢鼎之言,蒲壽庚家族的祖先來自西域。據後世考證,來自阿拉伯的可信姓較高。蒲壽庚亦官亦商,是典型的官商合一,憑藉手中的權力可以更大規模地開展香料貿易,並可通過各種“合法”手段攫取利益,增加財富。蒲壽庚於宋末壟斷泉州香料海外貿易近30年,“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鉅萬,家僮數千。”

當然,蒲壽庚在泉州期間,大力發展海外貿易,使得泉州成爲當時東方第一大港,而泉州的稅收曾經一度佔到整個宋朝的十分之一。

宋度宗鹹淳末(1271~1274),與其兄蒲壽晟因平海寇有功,累官福建安撫沿海制置使。後又授福建﹑廣東招撫使,統領閩﹑廣海舶。後因被張世傑“掠蒲氏海船二千艘,沒其貨物”,於是在宋端宗景炎元年(1277年初)降元,蒲壽庚降元后,盡殺南外宗室和。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1278),蒲壽庚被任命爲福建行省中書左丞,同年奉元世祖之命招諭海外,恢復互市,對恢復海外貿易起了一定作用。

因爲叛宋仕元,明初還曾明令禁止閩南蒲壽庚後代入仕爲官。

這樣一個歷史人物,在我對宋末的記憶中,卻是絲毫沒有。如果按照今天的福布斯排名,蒲壽庚家族不是第一也是第二了。其實力之大,自然不是林志雄所能抗衡的。

葉夢鼎接着說道:“福州船舶司監陳淮南也是陳心書家族中人,如果是施宏生,陳心書兩位大人的意思,那陳淮南自然得聽了。”

“施宏生,陳心書,這兩位可是福建路的要員啊。”

林志雄以爲我認識他們,心裡一喜,道:“公子莫非認識他們?”

我搖搖頭:“一個也不認識。”

林志雄失望道:“如果公子也無辦法,那我就只好認輸了。”

葉夢鼎突然道:“林老闆,你去州府衙門上告過嗎?”

“去過啊,可是官府不受理,說這是船舶司的事情,他們管不了。”

葉夢鼎本身就是管理官員的吏部尚書,對於官場轄屬自然清楚:“船舶司的上屬衙門正是各地州府,怎麼說管不了呢?”

“福州知府事一定知道些什麼,所以不敢受理。”

“恩,這麼聽來,如果是浦家所爲,倒是事事都能說通,而且動機也很好解釋。”

林志雄道:“是啊,呼延公子,我也是這麼認爲的,在福建路唯一比我商行更有實力的就是泉州浦家了。”

我想了想道:“林老闆,你先回去,這事容我仔細想想,晚上我們在此再議。”

“好吧。”林志雄無奈道,“那我晚上再來,公子,告辭。”

林志雄走後葉夢鼎道:“公子,這事意欲如何處理?”

對於我來講,這事只是件小事。我可以讓商業部即可發文,說味精不在違禁品之列,或者直接叫葉夢鼎傳令福建路,讓其放行。但此事極有可能牽涉到整個福建路的官僚體系,這就讓我不得不小心從事了。

不用仔細調查,我也十分清楚,整個宋朝的官府衙門至少八成以上都存在貪污瀆職的現象,有的區域甚至能夠高達百分之百。從幾次的土地丈量就可以看出,福建路的官網不簡單啊,即便如強勢的賈似道對此也是毫無辦法。

整個宋朝的官員都抱着罰不責衆的觀點,集體舞弊。宋理宗時期,賈似道掌權,謀私利,貪享樂,朝中一片烏煙瘴氣,上行下仿,各路官員也都一樣,紛紛中飽私囊。

在賈似道強推公田法後,由於急功近利,管理不當,導致民間百姓對於官府的信任度也是降到了最低點,從失望到了麻木,這也造成了後來蒙古南侵時,大多數宋人的不作爲,因爲他們的內心已經麻木,所以對於什麼國家民族之類的早已漠不關心,更不要提什麼鬥志,什麼理想了。

我一直想改變這種官場[***]的局面,但我始終下不了決心該如何變革。我知道只有一個取信於民,有作爲的朝廷官府才能給百姓信心,所以,要依我本意,我會將所有的貪官統統交到刑部問罪。

罰不責衆啊,我只能想想,卻不敢真的動手。

即便我的新軍練成,有能力依照律法將這些官員全部拿下,也不過是逞一時之快,官吏都沒了,整個國家誰來治理,那樣的話估計又得亂上好幾年,但如果繼續任其發展,這大宋的牆角用不了多久,也會讓這些蛀蟲碩鼠們吞噬。更何況還有北方虎狼般的蒙古,隨時會南下。

縱然沒有強大的蒙古,我估計這大宋的江山也是氣數已盡。

不過,有一點我還是非常非常欣慰的,這些貪官再怎麼貪,其財產依舊在我朝境內,不像後世的貪官,不少人都弄出什麼資產轉移,妻兒錢財盡皆出國,就算要抓都抓不回來了。

就像這福建路,從制置使到下面的小吏,估計統統可以依法查辦。但查完辦完後,又該怎麼辦?總不至於讓老百姓來個直選吧,這個似乎更不現實。

科技可以在瞬間完成革新,但明煮卻只能循序漸進。

但是我來了,這是變數。無論如何,我都會變革的,畢竟我是守護者選中之人。

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着屋裡的葉夢鼎和袁棘道:“葉愛卿,袁先生,朕和你們探討一個問題。”

兩人一驚,不知爲何我突然又自稱朕了。袁棘知道有事,對門外大聲說道:“藍羽,你和沈墨守在門口,任何人不能隨意入內。”

葉夢鼎低聲道:“陛下,請明言。”

“當今的官場你們都很清楚,自太祖帝始,我朝已近三百年。至今,官員越來越[***],各地營私舞弊,黨同異伐,所結之網縱橫交錯,欺上瞞下,以致朝中之令根本不能貫徹至地方。朕意欲改變現狀,也一定會改。但是朕一直未有決心做出選擇。今朕有幾點想法,正好得閒,和兩位探討探討。簡單來講,第一種方法是在全國各部各路依法清查所有違反律法之官吏;第二種,維持大局,抓典型,殺一儆百;第三種,截止某時,過去的既往不咎,再犯者罪加一等並徹查舊賬。當然也可能有第四種,第五種,甚至更多。”

這第三種方式,我也是想了很久。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主樑就是斜的,下面的樑要是正了,反而捱打,這世上沒有多少聖人,大多數人都會先爲自己打算,當主樑斜壓過來時,也只能斜着,這樣才能不被主樑壓垮。

如果先帝有賢明帝君只能,也不至於到今天這般局面了。

葉夢鼎久居官場,自然比袁棘更爲熟悉:“陛下,這第一種方法臣以爲明顯不可取,如果按律查處,各地官府大約都剩不了幾人了,所以臣偏向於第二種,至於第三種,臣一時還未想明。”

第三種方案也就是後世香港的廉政公署模式。

袁棘道:“陛下,臣認同第三種。”

“何故?”

“陛下,第一種方案,臣的看法和葉大人一致,第二種殺一儆百之說也不可取,因爲目前不是處在貪污成風之初,而是已經到了貪污網狀時期了,任何一個點都不足以破壞一張網,殺一是儆不了百的。這第三種,雖然新奇,但卻可行。就如一個全身是病之人,無從下手的醫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先要保證其生命安全,不能再有新的病症出現,等到將舊傷控制住後,再徐徐圖之。陛下之第三種,一來可以打消官員們曾經貪污的顧慮,維持住現有官府的運行,二來也是一道底線,告訴他們,到此爲止,越線者殺,這樣,會從少數膽小之人開始,慢慢過渡到大多數人遵守秩序,當然這點應該先從上層官員開始,上樑漸漸正了,下樑自然會隨着仿效的。”

第557章 北進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99章 軍醫護士第37章 靈隱寺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344章 舍利畏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261章 印應雷第417章 逃逸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175章 受教第10章 可恨可嘆第9章 微服私訪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47章 沈括後人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316章 張三丰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457章 英雄第345章 聖者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307章 視察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460章 餞行第11章 靈氣之靈第37章 靈隱寺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230章 行省制第16章 雪中情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7章 龍牙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16章 雪中情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397章 索無極第61章 開源節流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224章 鐵觀音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10章 可恨可嘆第469章 鬥將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89章 練劍第86章 瘋狂之夜第53章 方靈返京第244章 逼宮成算第503章 迷宮陣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36章 商業奇才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484章 大理城第563章 海戰第538章 神君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8章 御書房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382章 公孫堂主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220章 軍務院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145章 巧合第137章 政務院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70章 不拘一格第559章 太子第55章 日有食之第416章 抓捕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417章 逃逸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67章 寧缺母濫第45章 劫數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
第557章 北進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99章 軍醫護士第37章 靈隱寺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344章 舍利畏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261章 印應雷第417章 逃逸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175章 受教第10章 可恨可嘆第9章 微服私訪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47章 沈括後人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316章 張三丰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457章 英雄第345章 聖者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307章 視察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460章 餞行第11章 靈氣之靈第37章 靈隱寺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230章 行省制第16章 雪中情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7章 龍牙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16章 雪中情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397章 索無極第61章 開源節流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224章 鐵觀音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10章 可恨可嘆第469章 鬥將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89章 練劍第86章 瘋狂之夜第53章 方靈返京第244章 逼宮成算第503章 迷宮陣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36章 商業奇才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484章 大理城第563章 海戰第538章 神君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8章 御書房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382章 公孫堂主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220章 軍務院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145章 巧合第137章 政務院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70章 不拘一格第559章 太子第55章 日有食之第416章 抓捕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417章 逃逸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67章 寧缺母濫第45章 劫數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