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夜戰南門

隆山身旁的一名小校快速上前,果然看見前面不遠處的地上東倒西歪地盡是大理軍士卒的屍身,這名小校連忙轉身大叫起來:“大帥,敵襲,快,,,,,。”

田修顏見狀,立即從地上撿起一支長槍,右手用力,徑直射了出去,那名小校話還未說完,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身體就已被長槍洞穿,

忽敦大怒,提氣大聲道:“隆山,鳴警示意。”

隆山情知事情緊急,一句話沒說,便馬上後退了十多步,敲響了城牆上的一面戰鼓,

與此同時,忽敦及其護衛手持武器,向田修顏等人衝來,

身爲蒙古萬夫長,忽敦手下有兩百名親衛,在城牆上的這三十多名親衛又是其中的佼佼者,雖然人數少於對方,忽敦卻是絲毫沒有在意,一來,對於其手下的武藝有着絕對的信心,二來,這大理城還是在己方的控制之下,只要稍微堅持片刻,就會有援軍趕到,

一百名宋軍在田修顏的帶領下,和忽敦等人混戰在一起,

儘管人數是敵人的三倍,但這批善於攀爬的宋軍在武力上卻不如對方,加上又是來自各個部隊,相互間的合擊術並不是很嫺熟,是以只能和敵軍鬥得旗鼓相當,

兵對兵,將對將,田修顏和忽敦自是對在一處,忽敦善於馬戰,臨敵經驗豐富,數招之後便已看出,沒有戰馬的幫助,對手的步戰武藝尚在自己之上,忽敦審時度勢,知道自己一方只需稍加堅持,援軍就會趕到,一念至此,將手中大刀舞得虎虎生風,但求自保,

精於步戰的田修顏雖然略處上風,但在忽敦的大刀揮動下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將其擊潰,

忽敦清楚眼下的局勢,田修顏也同樣清楚,時間越長,對自己一方越發不利,忽敦刀沉,雖然所使的刀法大多是防守招數,但其刀鋒揮舞之間帶出來的陣陣罡風卻是十分犀利,讓田修顏無法分心另作他想,

十來回合後,兩人聽見一陣喊殺聲由遠而近,忽敦和田修顏的臉色同時一變,只不過,是兩種截然相反的變化,一喜一憂,好在城牆上的宋軍仗着人數衆多,漸漸佔據了上風,

田修顏心裡大急,手中長槍突然用力,使出一招“苦盡甘來”,但見七朵槍花陡然出現,透過忽敦的刀光,直入其間,忽敦識得厲害,情知無法全部攔下,遂倒退數步,這纔將七朵槍花之勢化盡,

乘此機會,田修顏提氣大呼道:“衆將士,分散入城,化整爲零。”

此際,大理城中不少地方突然燃起了大火,天乾物燥,很快,到處皆是濃煙滾滾,田修顏知道,這是潛伏在大理城中的段東樓部開始行動了,

忽敦喘了口氣,沒有去追擊遁走的田修顏,而是下令道:“隆山,你立即派人前往新城的四個城門,嚴防敵軍奪門,如果只是這支百人隊入城並無大礙,本帥前去北門,你去南門,這兩處離西城牆最近,如果有更多的敵人潛入,舊城之南北城門最爲緊要。”

“是,大帥。”

俗話說得好,國運興,各業興,冥冥之中天意猶存,忽敦的判斷完全正確,的確有其他的宋軍潛入了城內,而且目的也正是奪取城門,但在選擇時,卻沒有得到他們的長生天眷顧,倘若忽敦去往的是南門,或許結局就會不一樣了,

對於南、北門的選擇,其概率是相當的,而這種時候,就要看運氣是否與之同在了,

隆山安排完畢,立即跑下城牆,單槍匹馬向南而去,

大理之舊城並不大,以隆山的速度,從西城牆到南門也就一刻鐘的時間,不巧的是,隆山剛剛走下城牆,就被早一步離開的田修顏盯上了,

且說段東樓帶着四百名宋軍盡挑小路,快速地來到了南門附近,熟悉地形的段東樓喚來四名隊長,小聲佈置道:“各位,看來敵人還沒有察覺,一會我從正面上前,刺殺城門內的二十名守衛,之後,第四隊立即開門,併發出信號,接應婁將軍,第五隊隨我在城門前阻敵,第一隊從左而上,第三隊從右而上,上去後想辦法拖延城牆上面的敵軍下來,並儘量阻止敵軍向城外放箭。”

“是,將軍。”

“恩,行動。”

十多名換上大理軍戰甲的士兵在段東樓的率領下,大搖大擺地向城門走去,

隆山獨自一人,又熟悉城中的地形,雖然晚出發了一會,卻幾乎和段東樓的部隊同時抵達,

“好在南門無事。”快到城門時,隆山看着遠處安靜的城門,長長地舒了口氣,正待上前,就看見黑暗中突然出現了數百人影,正悄無聲息地向城門摸去,

“不對,這些人不像是我軍將士,全是身着黑衣,啊,不好,,,,,。”隆山一下想起了在西城牆上出現的敵軍就是這般裝束,當他正欲大叫示警之時,就覺得背後忽地傳來一聲輕喝:“謝謝替小爺帶路了。”

“替人帶路。”隆山還未反應過來,便一命嗚呼,

沒有嚮導,又從未到過大理城的田修顏自然不會認得道路,所以一路尾隨而來,直到隆山想要出聲呼叫時,纔出手將其擊斃,如果換做是忽敦,田修顏同樣可以隨其到達南門,但卻沒有能力阻止其呼叫,

昏暗的燈光下,城門內的大理軍也看不清突然出現的十多人是誰,只能看出這批人的軍服和他們一樣,

段東樓用標準的大理方言道:“各位兄弟,我是總管大人府中的家將,奉大人之命,前來視察各城門的防守情況,以免被敵軍偷襲。”

“原來是總管大人府中的,怪不得看着眼生。”爲首一人道,

“看來南門平安無事,兄弟們辛苦了,待我回去後向總管大人說到說到,給兄弟們打頓牙祭。”段東樓一邊說一邊不經意地向前靠近了數步,

“那就多謝了,不對,留步,留步,這裡是禁區,我說,,,,,。”爲首之人想要阻止段東樓繼續前行,但剛說了幾個字,就發現自己的咽喉上多了一柄飛鏢,隨即雙腿一軟,倒在了地上,

段東樓長劍在手,如下山之猛虎,直接衝進了城門內,噼裡啪啦地刺殺起來,跟隨段東樓衝進來的十多名將士隨即展開了屠殺,這些人無一不是好手,數息之間,便將城門內的二十名守門士卒消滅乾淨,

不過,有人在臨死前還是發出了吼聲,這聲慘叫終於驚動了其他守城將士,

段東樓忙道:“快,開城門。”

就在第四小隊準備打開城門之時,已有不少守衛南門的元軍涌到了城門前,動作最爲迅速的是一支蒙古百人隊,率先和段東樓等人混戰起來,片刻後,守衛南門的蒙古主將千夫長脫花臺吉率領三百名蒙古精銳也來到城門前,將段東樓等人包圍起來,

雖然段東樓等人結成陣勢,拼命抵抗,卻依舊難以阻擋,漸漸地,包圍圈越來越小,好在蒙古人只能步戰,否則的話,宋軍的防禦陣型早就被衝得七零八落了,

段東樓急忙長劍入鞘,在地上撿起一支長槍,一下衝在了隊伍的最前列,以槍爲棍,施展出來的全是棍棒之法,盡全身力氣,一掃一大片,連續三招後,才暫且穩住了陣型,讓敵人不敢上前,

以真面目出現的段東樓反倒無人認識,在遠處指揮戰鬥的脫花臺吉見敵軍帶頭之人勇猛無比,遂一挺長槍,殺了過來,

脫花臺吉武藝高強,在大理的蒙古軍中僅次於忽敦、忽都,

元軍士卒一見對方主將被纏住,立即又蜂擁而上,再度將包圍圈縮小,

在外圍的田修顏看見敵軍越來越多,城牆上的兩支百人隊也被分割包圍,段東樓身邊的將士一個個倒在地上,就連段東樓身上也是血跡斑斑,田修顏清楚眼下的局勢實已到了最爲緊要的關頭,只要再堅持半響,城外的婁安邦就可衝入,

田修顏突然長嘯一聲,從後面衝入敵陣,向脫花臺吉奔去,田修顏修煉的苗家輕功頗爲獨特,速度迅速,步伐詭異,如鬼魅般在元軍將士中穿梭而行,遇到敵人密集時,向上一躍,又似飛翔的雄鷹,直接跨過一衆士卒的頭頂,元軍將士雖然有心阻止,卻根本無力可爲,一路上,田修顏毫不糾纏,沒多久便徑直來到脫花臺吉身後,

前後夾擊,本就稍遜一籌的脫花臺吉頓時顯得狼狽不堪,只得虛晃一招,退入陣中,得到田修顏的幫助,段東樓再次大喝一聲,長槍一掃,將近前的蒙古兵逼退,

段東樓剛剛鬆了一口氣,就聽一個怒氣衝衝的聲音響起:“舍利畏,休要得意,本帥來也。”

從北門過來的忽敦及時來到了南門,並從段東樓的招式上認出了敵軍主將就是妖僧舍利畏,儘管段東樓這一刻已是強弩之末,卻兀自強撐道:“忽敦,你來了又有何用。”

田修顏上前兩步,攔在了段東樓身前,淡然地笑道:“忽敦,膽敢再與你家田少爺大戰三百回合。”

第409章 壽和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261章 印應雷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106章 農業部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373章 崩潰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409章 壽和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454章 樊城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413章 方言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454章 樊城第156章 太守碑第495章 風揚陣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25章 星星之火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385章 神通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132章 李北洋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299章 許願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316章 張三丰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316章 張三丰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494章 五陣第481章 喜事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381章 帝王谷第63章 定調第65章 人定勝天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68章 以剿代練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396章 紙老虎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87章 雙驕之戰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383章 守護者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26章 招兵買馬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534章 參議院第15章 佳人之約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342章 天龍寺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47章 沈括後人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153章 劍痕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47章 沈括後人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110章 赤松山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189章 四絕陣第69章 貢院訓示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62章 再會賈似道
第409章 壽和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261章 印應雷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106章 農業部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373章 崩潰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409章 壽和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454章 樊城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413章 方言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454章 樊城第156章 太守碑第495章 風揚陣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25章 星星之火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385章 神通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132章 李北洋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299章 許願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316章 張三丰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316章 張三丰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494章 五陣第481章 喜事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381章 帝王谷第63章 定調第65章 人定勝天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68章 以剿代練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396章 紙老虎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87章 雙驕之戰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383章 守護者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26章 招兵買馬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534章 參議院第15章 佳人之約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342章 天龍寺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47章 沈括後人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153章 劍痕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47章 沈括後人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110章 赤松山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189章 四絕陣第69章 貢院訓示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62章 再會賈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