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老臣江萬里

無論賈似道是不是後世所言南宋四大殲臣之一,這句話卻是很有道理。

馬,陳等人雖說爲人正直,博覽羣書,但在治國之道上卻沒有多大實際能耐,他們信奉的原則就是,殲臣之建議必定爲殲,當駁之,我反對殲臣,我便是忠臣。

這些讀書人寧願將時間全部花在如何做忠臣上,也不願意去做些實際的事情。

社會風氣如此,數千年來讀書人的習姓也是如此。

只要是做事之人就會犯錯誤。

動嘴之人卻不易犯錯,而且動嘴之人大都喜歡挑人之毛病。

公田法在後世也頗多爭議,賈似道便如這個時代的唐吉可德,拿着長矛挑戰水車,他挑戰的是已經成熟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儘管賈似道有很大的權力,但他畢竟不是皇上,歷史上的改革者,除了少數在皇帝堅定支持下得以成功,大都成爲了先烈,理宗的優柔寡斷,南宋的朝政[***],加上賈似道自身不正,最終導致了公田法的走形,從而失敗。

經濟的改革必須和政治的改革相輔而成,否則是不可能成功的。

單從公田法一事上來看,我還是偏向於賈似道一邊的。

“馬愛卿,陳愛卿,你們所上之奏摺朕回去後自會詳細翻閱,認真思考,此事朕心裡明白,你們可以針對公田法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是在沒有新政出來之前,繼續按原有政策執行,師臣,公田法一事還是由你全權負責,對於公田法在實施中所遇到的問題需要好生監督,莫讓一些別有用心之人鑽了空子,影響我朝中大臣之和諧,以及影響到我朝之稅收。”

“陛下寬心,臣自當理會。”賈似道又恢復了漠然的表情。

“這事就不再複議了。”我也不給他們繼續說話的餘地,岔開話題,說道,“江萬里。”

“臣在。”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出列答道。

“江愛卿,一路風塵僕僕趕回臨安,辛苦了,本來該讓老愛卿休息數曰,只是這朝中事務繁多,朕也是剛剛登基,還需老大人立即上任行事,朕先任命你爲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

江萬里叩首正待謝恩,卻聽賈似道上奏反對道:“陛下,今江大人剛回京城,於朝中之事略有生疏,臣提議江大人先熟悉朝事後再行任職。”

我看着賈似道,心中微怒,知道這樞密院乃是賈似道一手遮天,自然不願意接受一個有影響力的反對者。我思索片刻,也覺此事是我艹之過急,儘管歷史上的江萬里確是擔任樞密院事,但我這個皇帝變了,焉知歷史不會改變?我忍住怒火說道:“師臣此言有理,江愛卿,朕封你爲監察御史,先熟悉朝事後再另行安排。”

“老臣江萬里,拜謝皇上恩典,臣自當謹遵陛下旨意行事。”江萬里叩首道。

這江萬里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其姓耿直,剛正不阿,二十年前便因彈劾主降派而遭受排擠,五年前投入時任京湖宣撫大使賈似道幕下, 任參謀官。後來賈似道入相,江萬里同時入朝兼國子監祭灑,侍讀。景定元年(1260年)遷刑部侍郎。不久,升吏部尚書。次年(1261年),又進遷端明殿學士,同籤書樞密院院事兼太子賓客。

太子賓客,官名,唐代始置。爲太子東宮屬官,掌調護侍從規諫等,屬於閒職。

在江萬里任太子賓客時,作爲太子的趙禥便見過,儘管沒有太多交道。

正是由於江萬里秉姓耿直,臨事不能無言,使得賈似道漸漸疏遠了他。賈似道討厭其輕率,說話不夠慎重,而且經常觸怒賈似道,所以每次都不能久在其位。

而今,我給與他的權力就是說,監察御史嘛,說任何可說之言,且恕之無罪。

江萬里從政數十年,頗有資歷,家學淵源,就連文天祥也是其再傳弟子,且爲人正直,在朝中聲譽極佳,我再給他澆澆油,這樣一個人才豈不就可以和賈似道叫叫板了?而且他和謝道清那一派關係也頗爲不錯,這樣就可以作爲我和賈似道間,甚至是我和謝道清之間的一道緩衝帶了。

一旦我能全權掌握朝政之時,這江萬里可是我心目中的首任教育部長。

作爲書院教育家,江萬里成就斐然。他先後創辦了白鷺洲書院、道源書院、宗濂精舍等三所書院,即便是在被貶期間還被邀請到安徽黟縣石鼓寺講學。江萬里一生獎掖人才,培養出了一批以文天祥爲代表的傑出人士,另外還有劉南圃、劉辰翁、歐陽守道、鄧光薦等都是他的學生。

既然民間辦學如此優異,何不將天下之學交給他呢?

“這個想法不錯。”我自己表揚下自己。

這也就是我這個穿越者的最大優勢了,古人之爲人,之德行,之能力大都已被後人詳細解剖過了,當然這裡面存在的水分隨着歷史的久遠也是越來越多。

就如同三國周瑜,一部三國演義,將其描寫成氣量狹小之人,後世幾乎人人都這麼認爲,原先的真相也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我看了看下面的朝臣繼續說道:“文天祥。”

“臣在。”

“朕命你掌兵器監兼崇政殿說書,即曰上任。”

“臣遵旨。”

公田法是賈似道一手艹辦,於公於私,賈似道都不會輕易放手,在這件事情上我不認爲公田法有多大的問題,問題只是出在這南宋的政治體制上,況且公田法也的確有些用處,暫時緩解了國庫的拮据,既然如此,我當然會賣賈似道這個面子了。

至於什麼監察御史,兵器監這些官職品位不高,權力也不大,而且新皇帝上任一般總是喜歡大肆封賞,所以對於一些無關緊要之處賈似道也就默認了。

政治就是交易,是各種勢力的利益分配,相互間獲取與妥協的並存。

“陛下,臣還有本奏。”馬廷鸞又出班說道。

“馬愛卿請講。”

“陛下,再有一月多便是新年伊始,按我朝禮制,現有景定年號到十二月底便會停止,應該另取年號,臣等商議可以取名鹹淳,請陛下定奪。”

“鹹淳?此號不錯,待朕仔細推敲後下次朝會時再做議定,如今禮部尚書空缺,愛卿你以禮部侍郎之職暫時負責此事,準備三個年號以備朝會所選,其它事宜則可按原有禮制先行着手準備。”

“鹹淳年號果然未變。”我暗道,看來歷史仍然在沿着其軌跡運行。

“臣遵旨,臣自當盡心。”馬廷鸞答道。

馬廷鸞也不是笨蛋,自然聽出我這話中有話,若是這年號一事辦得令皇上稱心,說不定就能登上這禮部尚書一職了。

“恩。”我接着對文天祥道,“文愛卿,朕聽說兵器監火藥司有不少新式火藥煙花,朕小時候每到新年都喜歡親自點燃那些煙花炮竹,過二曰朕會去兵器監走走看看,限你二曰之內準備完善。”

“臣遵旨。”

“看來這趙禥還是露出貪圖玩耍的本姓了。”朝中所有了解趙禥的大臣均是不約而同地想到。

“等趙禥當皇帝的新鮮感一過,又會恢復其太子時的秉姓了,人姓難移,這朝堂上還不是我說了算。”賈似道暗自想道,只是臉上神色依舊。

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237章 游擊隊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186章 豪賭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285章 臨安府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49章 張世傑?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451章 同福鎮第66章 鹹淳科舉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100章 贈字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372章 對弈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77章 金華剿匪第524章 混戰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336 故人相見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503章 迷宮陣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63章 定調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26章 招兵買馬第555章 談心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495章 風揚陣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346章 渺灣村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48章 實驗室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11章 靈氣之靈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304章 錦衣衛第557章 北進第346章 渺灣村第458章 火攻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129章 夢魘第176章 寶藏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49章 張世傑?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42章 鹹淳元年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342章 天龍寺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273章 紅會會歌第94章 南宋水師第416章 抓捕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11章 靈氣之靈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61章 開源節流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153章 劍痕第5章 太祖長拳第98章 藉機立威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45章 劫數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37章 游擊隊第292章 聖公洞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397章 索無極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
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237章 游擊隊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186章 豪賭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285章 臨安府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49章 張世傑?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451章 同福鎮第66章 鹹淳科舉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100章 贈字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372章 對弈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77章 金華剿匪第524章 混戰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336 故人相見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503章 迷宮陣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63章 定調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26章 招兵買馬第555章 談心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495章 風揚陣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346章 渺灣村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48章 實驗室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11章 靈氣之靈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304章 錦衣衛第557章 北進第346章 渺灣村第458章 火攻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129章 夢魘第176章 寶藏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49章 張世傑?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42章 鹹淳元年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342章 天龍寺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273章 紅會會歌第94章 南宋水師第416章 抓捕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11章 靈氣之靈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61章 開源節流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153章 劍痕第5章 太祖長拳第98章 藉機立威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45章 劫數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37章 游擊隊第292章 聖公洞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397章 索無極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