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選

韓謙、信昌侯李普連夜在百餘侍衛的護隨下,帶上文瑞臨趕到漢壽城,與鄭暉會合。

韓謙同時還將武陵縣令王大治、縣丞陳璐、縣尉周處、主簿趙際成等破武陵城後捉拿住的幾名主犯,也一併帶到漢壽城。

鄭暉除了率週數、範祥、周憚等將在漢壽城外,還有降將張瀚乃是石首張氏子弟。

不能聽信文瑞臨的一面之辭,自然是要將張瀚、王大治、陳璐、周處、趙際成等與白茅城守將高隆有過接觸的降將俘吏召集過來詳細問話。

當然,鄭暉他們也都覺得這個險值得冒。

首先文瑞臨是在武陵城直接落網的,沒有在白茅城提前佈下陷阱的可能。

而從漢壽往白茅城,除了有馳道相通,水路也僅有一百三四十里;有什麼問題,來去也方便。

即便沒有文瑞臨,鄭暉他們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漢壽城後,也在考慮是否往白茅城或者東南方向的資陽、桃江等城進軍。

只是馬元衡率部所守的江安城還沒有攻下,他們過早往位於湘江口的白茅城進軍,有可能提前驚動馬寅父子提前放棄岳陽城逃回潭州。

到時候嶽東大營以及荊州的兵馬在外圍,短時間內趕不過來,他們又不能及時攻下白茅城,倉促間在白茅城外的湘江口湖灘之地與叛軍主力野戰,實在沒有多大的勝算。

要是能說服白茅城守將高隆投降,他們佔據湘江門戶之地白茅城,將馬寅父子南逃潭州的退路切斷,確實是將戰事快速往前推進的關鍵節點。

當然,寄希望高隆能投降獻城,僅讓文瑞臨孤身回去,是無法取信於高隆的,該由誰陪文瑞臨前往白茅城?

鄭暉、週數、周憚等人皆有領兵之責,不能無故丟下兵將,隨文瑞臨前往白茅城說降。

張平看了看左右,現在是信昌侯李普主張用文瑞臨,知道韓謙不會擔當此事,他站起來說道:“我陪文先生前往白茅城說降高隆。”

“我要是說張大人資望略有不足,或許不足以取信高隆,張大人不會不高興吧?”韓謙笑着說道。

原本也贊同張平與文瑞臨去遊說高隆的李衝,這時候看韓謙的笑容,怎麼看都覺得有幾許陰險,心裡咯噔一跳:張平一直都說韓謙沒那麼容易看透,韓謙這次主動將文瑞臨讓給他們,是不是在這裡設下陷阱,等着父親跳下去?

張平作爲監軍使,韓謙都說他資望略有不平,不足以說降高隆,鄭暉作爲行營總管不能擅離大軍,韓謙又一副袖手旁觀的樣子,豈非只有父親纔是唯一合適的人選?

然而他還不能說韓謙這話一定不對。

張平早年在內侍省僅僅擔任正七品的內寺伯一職,調到三皇子身邊,於荊襄戰事後纔出任正六品郡王府椽。

韓謙“潛逃”離開金陵,張平出京到敘州傳旨,留下來出任敘州防禦使府監軍使、武陵軍監軍使以及沅江行營監軍使。

不過,監軍使僅僅是臨時的授官,並無對應的官階,而張平這個監軍使從頭到尾都沒有什麼實權,任職時間又短,自然也就沒有什麼資望可言。

張平之前攜旨遊說洗英沒有問題,一方面洗英的地位以及對戰局的影響,都沒有高隆這麼突顯,另一方面對辰州土籍大姓的處置,天佑帝在傳到敘州的第二道御旨就已經言明。

然而此刻時機稍縱便逝,現在他們根本來不及派人去金陵請旨,就必須得有信昌侯李普這一級數的人出面,纔有可能說服高隆獻城出降。

要不然的話,高隆、馬元衡這些人即便有投降之意,也會堅守到天佑帝下旨赦免其罪,有一定保障之後,纔會獻城投降的。

張瀚率部投降,那是不投降就被會鄭暉、李知誥他們聯手圍殲,而投降後還要立即參與對武陵城的強攻,損兵折將千餘人之後,才獲得初步的信任,但對他這樣的降將最終要怎麼安置,還得看金陵的旨意。

想到這一切極有可能是韓謙給他們設下的陷阱,李衝雙拳握緊,關節都捏得發白。

“看來也只有本侯親自走一趟,才能取信於高隆。”信昌侯李普看了韓謙一眼,鎮定的說道。

“孩兒代父親過去。”李衝手摁住身前長案說道。

信昌侯李普搖了搖頭,堅持他親自隨文瑞臨前往白茅城見高隆。

定下計策後,鄭暉便着人找來幾套染血的潭州兵服給文瑞臨、信昌侯李普以及幾名貼身侍衛換上,以便他們假扮逃兵能順利進入白茅城中見到高隆,而能不能說降高隆,就要看信昌侯李普命夠不夠硬了。

這時候天下起如注大雨,一隊騎兵護送信昌侯李普、文瑞臨離開漢壽城,守了一個多時辰,雨勢收小,都虞候週數及番將洗英率五千兵馬也離開漢壽城,沿溼滑的驛道往東南方向行去。

信昌侯李普、文瑞臨要是能說服高隆獻城投降,週數、洗英將首先率部進入白茅城,然後鄭暉纔會再率主力過去,徹底切斷岳陽叛軍逃往潭州的退路。

即便這個過程中會有波折,他們也會將損失控制在最低,保證原有的戰事節奏不會受到多大的衝擊。

待週數、洗英所部消失在煙雨盡頭,韓謙才撐着一把油紙傘,與奚荏走下登城道。

“噔噔噔”,韓謙轉回身看到姚惜水撐着傘從後面追過來,而李衝帶着幾名侍衛站在十數步遠處。

韓謙停下腳步,與奚荏往城牆腳避開兩步,讓姚惜水、李衝他們先過去。

“文瑞臨在爲馬循招攬之前,都在雪峰山深處的一座古廟裡隱居潛修,與馬循妻兄結識,才被引薦到馬循跟前……”姚惜水在韓謙身前站定,這時候雨勢又稍稍大了起來,隔着雨線盯着韓謙的眼睛說道。

而李衝帶着侍衛站在十數步,攔着其他人靠近,方便姚惜水與韓謙單獨說話。

“怎麼,有什麼問題嗎?”韓謙問道。

“韓大人是不是早就知道文瑞臨的來歷有可疑之處?”姚惜水問道。

“姚姑娘你想多了,”韓謙打了個哈哈說道,“神陵司當年耳目廣及天下,即便隨前朝覆滅受創嚴重,但實力依舊不容小窺,說不定馬寅身邊就有你們暗布的眼線,我對潭州的瞭解,怎麼可能比你們更多?再說了,我還沒有在文瑞臨身上看出什麼問題啊,世間高人無數,難不成稍微有些能耐的人物,就能叫你們如此驚疑不定,你們是不是也太不自信了?你們這幾年,看走眼的人還不夠多嗎?”

韓謙知道神陵司的秘密,姚惜水也不覺得奇怪,繼續追問道:“真不是你設下的圈套?”

“姚姑娘是要我將心剖給你看啊?”韓謙叫屈道,“潭州大局已定,即便高隆不願投降,將侯爺扣押下來,交給馬寅父子,馬寅父子也不敢直接殺掉侯爺。雖然事情有可能會多添些波折,但侯爺的大勇之名已然成全。我對侯爺、對姚姑娘赤膽忠心,日月可鑑,姚姑娘你卻百般猜疑我,真真叫韓謙無語相對啊!”

韓謙表演再精彩,姚惜水也不會相信,但她實在無法從整件事裡看出一絲破綻,當下也只能與李衝先離開。

…………

…………

張平、李衝、姚惜水在漢壽焦躁不安的等候了兩天,一名扈衛才持信昌侯李普的秘信趕回漢壽。

信昌侯李普在信裡說高隆同意投降,但白茅城作爲潭州北入洞庭湖或從洞庭湖南進湘江的門戶之地,即便是漢壽逃過去的兩千兵馬,也都是眷屬家小安排在潭州長沙縣的嫡系部兵,高隆並沒有把握帶領四千守軍一起歸降朝廷。

馬家父子優柔寡斷,早年又因爲內亂不得不依附於天佑帝,這些年擔心手下大將擅權背叛,一方面限制大將私兵規模,一方面頻繁調動大將,限制大將對軍隊的控制權,這也是實情。

高隆約定好兩天後深夜使部屬打開東城門,放楚軍入城。

高隆爲了表示誠意,沒有扣押信昌侯李普及文瑞臨。

信昌侯李普、文瑞臨此時與週數、洗英會合,五千多精銳兵馬停到距離白茅城約三十里的一座村寨觀望形勢。

即便高隆沒有詐降的意圖,想要不驚動白茅城內其他忠於馬氏的守將,他們也必須兩天後入夜時分藉着夜色的掩護出發,纔有可能悄無聲息的抵達白茅城東門前,等候高隆打開東城門。

不過,考慮到高隆還是有詐降的可能,那樣的話,信昌侯李普僅率週數、洗英兩部五千餘將卒,想要將計就計奪下白茅城,兵力就有所不足。

而即便高隆沒有詐降之意,信昌侯李普率週數、洗英兩部趁亂奪城後,也必然會驚動到百里外潭州城的守軍。

他們倘若想着高隆能進一步配合他們引誘潭州城守軍過來增援白茅,也需要更多的兵馬在半道伏擊潭州城的守軍。

爲防止萬一,鄭暉與監軍使張平率周憚、降將張瀚兩部人馬走陸路前往白茅城。

此戰對信昌侯府非同小可,李衝也不可能坐得住,先一步趕過去跟其父會合。

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五百九十七章 聘禮第三百零二章 診病第七百九十六章 勸嫁(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約(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逃獄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間第一百零一章 殺人活命第四百九十一章 夜色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三百五十八章 相逢第五百一十九章 營地第四百六十六章 韓府第七百六十九章 顧芝龍第二百七十八章 兩年之期第七百七十五章 戰敗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襲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華柱峰棧道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四十三章 閉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詔(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長鄉侯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旨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四十章 故作鎮定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三百六十六章 蜀主心思第七百九十三章 渡江(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四百六十章 揚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鋒第五百二十二章 會合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五百二十七章 傳旨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七百四十七章 戰役(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賀禮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見肘第一百四十四章 無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役(三)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第七百三十六章 選計第三十五章 誤解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二百零一章 納妾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三百六十一章 刺史人選第六百五十九章 稱臣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會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七百七十六章 圍師必闕第七十一章 父女之辯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鋒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天工匠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質詢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疑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蕩磯田莊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議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襲第四百八十六章 定計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逃獄第三百七十六章 猶豫難決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陽(三)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憂第二百七十五章 守株辰陽第五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四百零七章 殺俘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話第七百一十七章 驅逐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勢第四百三十九章 條件
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五百九十七章 聘禮第三百零二章 診病第七百九十六章 勸嫁(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約(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逃獄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間第一百零一章 殺人活命第四百九十一章 夜色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三百五十八章 相逢第五百一十九章 營地第四百六十六章 韓府第七百六十九章 顧芝龍第二百七十八章 兩年之期第七百七十五章 戰敗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襲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華柱峰棧道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四十三章 閉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詔(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長鄉侯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旨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四十章 故作鎮定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三百六十六章 蜀主心思第七百九十三章 渡江(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四百六十章 揚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鋒第五百二十二章 會合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五百二十七章 傳旨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七百四十七章 戰役(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賀禮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見肘第一百四十四章 無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役(三)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第七百三十六章 選計第三十五章 誤解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二百零一章 納妾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三百六十一章 刺史人選第六百五十九章 稱臣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會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七百七十六章 圍師必闕第七十一章 父女之辯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鋒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天工匠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質詢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疑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蕩磯田莊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議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襲第四百八十六章 定計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逃獄第三百七十六章 猶豫難決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陽(三)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憂第二百七十五章 守株辰陽第五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四百零七章 殺俘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話第七百一十七章 驅逐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勢第四百三十九章 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