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詩曰:不知窮達有命,只恨自多出頭,惹起天下禍亂,

苦鬥數十春秋。

話說南天門靈宵寶殿,玉皇大帝臨朝,太白金星向玉皇大帝奏本。太白金星道:“吾皇萬歲,這些惡鬼雖然前世作惡多端,羈押於地獄中千百年來,有的潛移默化,多有懺悔於自省,如若給以脫骨換胎,再世爲人,天地間沒有一成不變的,也許……”

玉皇大帝沉思良久道:“黍者,谷之美者也,這些惡鬼多者頑而不化,如秕難能成爲良米。”

太白金星微笑道:“天有神地有鬼,陰陽轉輪,禽有生獸有死,反覆雌雄,生生化化,孕女生男,此自然之數,不能易也。雖然這些惡鬼前世罪惡累累,頑玉可雕,惡人可教。十萬惡鬼中,絕不會個個頑而不化,如有痛改前非者可赦其出獄,給予重新做人的機會。”

玉皇大帝道:“好,必須謹慎甄別,不可一概而論。”

太白金星道:“微臣願領此旨。”

這時班中有人大喊大叫道:“一人爲私,二人爲公,我願同往。”玉皇大帝擡頭看去原來是孫大聖,便道:“你二人同往,如出半點紕漏,定斬不饒。”

二人齊聲道:“遵旨。”

一向做事玩世不恭的孫悟空,這回卻認起真來,二神急急忙忙地離開了天庭。太白金星和孫大聖騰雲駕霧向前飄去,祥雲飄渺,太空遼闊。

太白金星道:“你這猴頭,昔日無法無天,偷桃盜丹,大鬧天宮地府於龍宮,乃頑劣之徒,自成正果,成神成佛,亦然賊心不退,還時常做起不正經的事來,我老頭子對你真還有些不甚放心。”

孫大聖哈哈笑道:“你這老兒也太偏見了,我老孫雖然出身不神不仙,多經如來,菩薩的教誨,已經痛改前非了,不圖建功立業,只願報效神主。”

二人說說講講已經來到了下界,便按落雲頭。大聖道:“這個鬼地方,誰也不願意來,到處是一片黑暗,魂哭魄啼,是個最不講理的地方。”

太白金星道:“你這猴頭,毋因羣疑而獨見,毋任己意而偏念,毋私小而傷大體,毋借公論以快私情。”

大聖道:“你這老兒滿口的斯文,竟說些臭得難聞的鳥話,要我老孫聽不懂。”

太白金星道:“我是說不要因爲多數人都疑惑,就放棄個人的獨特見解,也不要因爲個人好惡而懷疑一切,更不要因爲自己的小利益而傷害大衆的利益,也千萬不要藉助大衆的輿論,來滿足自己的願望,發泄自己的不滿。”

大聖道:“好,好,好,幽冥界 好,好過天堂,你老兒就在那裡長住不走好了。”

太白金星笑了笑道:“你這猴子,還是那副老樣子,頑而不化。”

陰風蕩蕩,慘霧濃濃,太白金星與孫大聖說說講講來到了幽冥界向森羅殿飄去。二神來到森羅殿,守門的牛頭馬面急進宮稟報去了,片刻,秦廣,初江,宋帝,忤宮,閻羅,平等,泰山,都市,卞城,轉輪等十代冥王出宮前來迎接。十王與二神見禮:“恭迎,恭迎二位上仙。”

太白金星還未開口,孫大聖卻笑嘻嘻地說:“孫佛爺今昔非比,這番來是奉旨行事,十大冥王不可怠慢。”

十大冥王皆道:“豈敢,豈敢。”

孫大聖道:“何人掌管十八層地獄。”

忤宮王道:“是本王掌管。”

孫大聖不奈煩地嚷道:“快去,快去,傳來陰司官速去取來那十萬惡鬼的生死簿。”

太白金星笑了笑道:“大聖不可操之過急。”

孫大聖吼道:“你這老兒總是婆婆媽媽的,從長計議,等到牛年馬月,老孫我可沒有這份忍耐性。”

閻羅王道:“鬥戰勝神佛,還是進宮再議可否?”

大聖道:“幽冥世界一片黑暗,到處是鬼哭狼嚎,陰風撲面,不好耍,不好耍,還是辦好這份差事,早走早安。”

忤宮王道:“孫佛爺,光臨敝宮,吃杯薄酒,聊表敬意。”

孫大聖一聽有酒,頓時眉開眼笑,連聲道:“打擾了,打擾了。”

於是他們向森羅殿走去。十大陰間天子將太白金星與孫大聖請至森羅殿,設下宴席在一片熱情的氣氛中飲起酒來。

陰間天子們:“二位上差請上坐。”

孫大聖並不推辭把太白金星一起扯到首位,連聲道:“好,好,好。”

剛飲數杯酒,太白金星便道:“神主隆恩浩蕩,我與大聖奉旨前來陰曹,對十八層地獄中羈押的惡鬼,諸色人等進行審查甄別,悔改自新者給以大赦,不得徇私舞弊……”

孫大聖卻不耐煩地嚷道:“吃酒之間不談公事,吃酒,吃酒。”

太白金星雖然心中不悅,無奈不好發作,也只得敷衍…….宴畢,大聖道:“公務在身,不可疏忽大意,十大陰王何人陪同我去視察地獄?”

秦廣王道:“我等十王各有分工,雖然這裡是地獄,於人間和天庭行政管理無二,生生死死各有負責,四弟忤宮王分管十八層地獄,十弟轉輪王主管投生,由他二人陪同便了。

孫大聖在忤宮王,轉輪王的陪同下來到十八層地獄,陰風慘慘,惡霧濃濃,真乃是暗無天日,四處響起受刑中惡鬼們悽慘的悲苦哭聲。孫大聖留神看去,一口大油鍋,鍋下烈火騰騰,兩名小鬼還在忙碌着,一個添柴,一個煽風,鍋內熱油沸騰翻滾,一名惡鬼在油鍋裡掙扎着,絕命般地哭嚎着:“饒了我吧…….”

那種蒼涼慘烈之狀慘不忍睹.孫大聖問:“二鬼,鍋內煮的是何人?”

小鬼回答:“賣國賊秦檜,那邊磨房裡碾的女人是秦檜的老婆王氏。”

大聖不以爲然地說:“這乃罪有應得,這裡就不屑一顧了,再繼續看下去。”

忤宮,轉輪二陰王引着孫大聖向磨房走去。磨房裡,亮着昏昏沉沉的幾盞小油燈,不明不暗,兩名小鬼推着一盤石碾飛一般地一圈一圈的奔跑着,碾下躺着一個女人,鮮血在流淌着,她一聲連着一聲在痛哭着,懺悔着,哀求着:“嶽老爺,我不該出謀定計陷害您,……”

孫大聖怒道:“你們是罪當如此,活該,忤宮王。”

忤宮王道:“本王在。”

孫大聖問:“你們的油鍋裡煮着多少賣國賊?。”

忤宮王道:“歷代裡通外國的賣國賊一萬三千二百五十八人.”

孫大聖道:“這些惡鬼一個也不能赦免,再煮他八千年,再碾她一萬載。”

忤宮王:“是。”

孫大聖道:“再引我前去仔細地查看一番,不得有半點的馬虎。”轉輪王道:“是。”

孫大聖等來到一個開闊的場地,見許多小鬼鋸解若干惡鬼,場面猙獰可怕,哭聲慘厲,更是慘不忍睹。

孫大聖問:“這些惡鬼何等罪行?”

忤宮王道:“皆是些打家劫舍,殺人放火,姦淫邪惡之徒。”

大聖道:“這些惡鬼,禍害百姓,罪惡尤深,不可超度。”

轉輪王道:“是。”

孫大聖擡頭又看到許多小鬼正在刀砍斧劈一些惡鬼,只見刀光斧影,血肉迸飛,哭聲驚天動地。大聖問:“這些惡鬼又是何等罪惡?”

忤宮王道:“這些惡鬼前生乃當地的惡霸,欺男霸女,胡作非爲,騎在黎民百姓的頭上作威作福,血債累累的惡徒。”

大聖道:“這等惡鬼也不能再轉世爲人,決不允許他等再去禍害人間。”

轉輪王道:“本王記住了。”

他們又向前走去,耳旁響起陣陣哭聲,一個大大的深池,霧氣滔滔,腥味撲鼻。

大聖道:“好腥的妖氣。”

走到近前,大聖擡頭看去,原來是一個蛇池,無數的毒蛇在纏繞着一個個赤身裸體的女人。

大聖問:“這些女人前世都作了些什麼孽?”

忤宮王道:“妲己女,楊貴妃,潘金蓮皆在其中,她們有的以色情斂財害命,亂江山,毀社稷,陷害忠良,禍害黎民百姓,有的勾姦夫害本夫,虐待公婆,傷害叔姑於同胞,也有的惡勞好逸賣身爲娼爲妓還有雞頭老鴇。”

孫大聖道:“父母生身卻不珍惜,如此敗壞,可憎可恨,賣淫爲惡,嫖娼焉能無罪?”

忤宮王道:“不妨再去看看那邊吧。”

忤宮王,轉輪王引着大聖來到一個漫無邊際的大竹園,瘴氣瀰漫,無數的毒蜂團團飛來飛去,一片**之聲時起時伏。大聖留神看去,每一株竹子上捆綁着一個赤條條的男人,身上密密麻麻落滿毒蜂,叮咬着他們。

忤宮王道:“這些人都是嫖客淫棍,殷紂王,西門慶,個個都是偷花盜柳,沾花惹草的主子。”

大聖憤然道:“都不是好鳥,不務正業的一羣混蛋,人間的殘渣敗類,焉難說他們無姐無妹,無姑無姨,沒有女兒嗎?他們的母親不是個女人?世上死一個少一個,省得丟人現眼。這裡就不看了,不放一個淫鬼再生,我再去查看那些貪官污吏怎生個管教?還有那些賭徒在地獄裡又有何新的玩法,高興了我也陪着弄他兩把。”

於是,二陰王前面帶路向前走去,又來到一個地方,原來是一個大大的刑廳。黑氣繚繞整個刑廳,許多牛頭馬面個個忙的不可開交,有的爲這些貪官污吏開膛破肚,取其血淋淋的黑色心肝,用針刺,刀剔,再灑上大把大把的鹽,痛得這些惡鬼爹一聲娘一聲的痛苦地哭喊着:“我不再貪了,饒了我吧……”

孫大聖看到這裡一聲冷笑道:“當初貪銀時是多麼得意,今日受刑是這麼可憐,活該。”

大聖又向一則看去,兩名小鬼正在爲一個惡鬼割肉掏油刮骨,那惡鬼拼命地哭着:“疼死我了…….”

大聖問:“這是做什?”

小鬼回答:“他活着的時候是個縣令,擠民脂刮民膏,貪贓枉法害死無數的老百姓。”

大聖吩咐道:“不可姑息養奸,繼續行刑。”

小鬼:“是。”

大聖又問:“還有沒有受刑的惡鬼?”

忤宮王道:“那邊還有一個去處,乃一色的賭鬼。”

大聖道:“自然來就來了,再去看看吧。”

二陰王道:“是。”

他們繼續向前走去,最後來到了一個十分龐大的大賭廳,足能容下萬餘人,真乃是一眼望不到邊。孫佛爺來到賭廳,見那些賭鬼披鎖帶枷在賭桌前,個個無精打采,看到二位陰王和大聖的到來,無不膽戰心驚。

大聖問:“這些惡鬼生前做什?”

忤宮王道:“一色的賭徒,他們不務正業,嗜賭如命,輸幹了錢財,輸去了老婆孩子,輸去了前程,也輸掉了自己的生命。”

大聖向二王道:“不妨我們也賭兩把?”

忤宮王道:“奉敬不如從命。”

轉輪王問:“賭什?”

孫大聖道:“色子,麻將,牌九,紙牌樣樣都玩一玩,不過,這裡沒有賭具。”

忤宮王道:“就地取材。”

大聖問:“如何就地取材?”

忤宮王一聲傳喚:“來人。”

一羣牛頭馬面應聲而至,齊聲道:“有。”

忤宮王道:“備賭具。”

衆鬼道:“是。”

只見這些小鬼一齊動手板倒若干賭鬼,剝下衣裳,齊握刀刃,誰人管其死活,剖肉取骨,賭鬼們哭天嚎地無人問津,情慘人心。小鬼們拿起這些血淋淋的骨頭,磨得磨來刻的刻,時間不大,麻將,色子,牌九製造成功。

大聖道:“那些紙牌又如何製造?”

轉輪王哈哈笑道:“容易,容易,製造紙牌又有何難?”

又只見幾名小鬼十分熟練,運刀自如,剝下幾張賭鬼的皮膚,時隔不大紙牌做好獻於二位陰王。大聖不禁惻然流淚道:“我孫大聖永世不會再賭了,死人是活人的眼面,想起五行山那五百年,再看看他們這些難兄難弟,我也就不賭了。”

忤宮王問:“鬥戰勝神佛,這些惡鬼能有幾人再轉世爲人?”

大聖沉思了良久道:“凡是殺人放火,裡通外國,貪官污吏一個不許放生,至於賭鬼,取下骨頭多做些色子,麻將,牌九,剝下皮膚做些紙牌,散發於民間,告誡天下的賭徒,貪賭者害人而又害己,萬害而無一利。諸賭具乃他們的先人皮骨所做成,充滿着血腥和傷痛,我老孫走了,先到故里看看子孫們,然後再去東海龍宮龍王那尋酒吃去了。”

好個大聖一個斛鬥跳出了幽冥界。好個孫悟空騰雲駕霧來到了花果山的上空,他按落雲頭,來到了花果山。孫悟空剛剛落地,就聽得有人高歌而來,如啼如哭。大聖仔細聽去,那人歌曰道:

“無影無形水風輕,推雲駕霧我獨行,送去白雲千萬朵,

花果山上往不停。一個猴子一顆心,每日打點不嫌腥。

今添無限傷心淚,滴溼襟前作雨聲。”

大聖一聽暗叫一聲:“不好。”

孫悟空向那人看去,只見他似人非人,似龍非龍,赤髮長髯,血盆闊口,目如銅鈴,牙如鋼釘,手如鐵鉤,身有丈外,渾身上下生有金色的鱗甲。

孫悟空道:“這個東西沒有人形,定是一個妖怪。”

大聖喊問了一聲:“你是不是妖怪?”

那廝向大聖看了兩眼,不屑一顧欲去,孫佛爺心中暗想,他不是人,正是一個妖怪,聽他說來,這個孽獐常來花果山,取我子孫的心肝食用。他打殺我的後代,理當我悲傷難過,他卻還如此痛哭,焉難說我那些猴子猴孫竟被他吃光了,吃絕了不成?斷了他的食路。孫悟空想到這裡,勃然大怒,振聾發聵地高聲吼道:“妖怪不要走,不將話說明白休想從我面前走脫。”

那妖怪聞得呼叫,收住了腳步,又向孫悟空看了看道:“仙長,你修煉在哪個洞府?爲何攔住我的去路?怒形於色,詢問於我?”

大聖問:“你來過花果山?”

那妖怪笑了笑道:“日不見斷,天天往返一趟。”

大聖問:“欲意何往?”

那怪道:“花果山乃猴子的族生之地,多年來我爲了填飽肚子卻跑斷了腿,老猴子的心是酸的,大猴子的心是腥的,一兩歲的猴子剖開它的肚皮,取下它的心肝,雖然不是龍肝豹胎,其味卻美。”

大聖道:“你每日能吃多少猴子的心?”

那怪道:“每日十顆,從不縮減。”

大聖聽罷心如刀割,肺如劍剜,勃然大怒,從耳朵中取出金箍棒,迎風一晃,粗細若茶碗,裹着風打向那妖怪,那妖怪跳出圈外,從掖下摘下寶劍。那妖怪一聲吼道:“看你身小如猴,體瘦皮包骨頭,我若怕你,就不是龍的子孫。”

大聖問:“你可是東海老龍王敖廣的後人?”

那妖怪搖頭晃腦道:“正是,正是,他是我的爺爺。”

大聖一聲罵道:“你這賊孽龍,食殺我的子孫,我大聖豈能容忍,速速還我子孫的血債。”

那孽龍哈哈大笑道:“花果山的猴子已被我吃絕了根斷了種,今日好不容易纔捕了九隻,正愁無處飽肚,真乃天無絕人之路,你自己找上我的面前,送到我的嘴邊,也好,也好,將你連毛帶皮一起吞下,這就叫做寒不擇衣,飢不挑食,看你這般容貌,如此蒼老,是上了年歲的老公猴子,隨年穿衣,應時吃飯,就奏飽這一頓吧。”

那孽龍不知天高地厚撲向前來,二者便在山前一場惡戰。

正是:

山前風嘯千丈高,一神一龍逞英豪,金箍神棒萬鈞力,

靈光寶劍光華繞。大聖威風雄赳赳,孽龍發狂將頭搖,

爭強好勝孫悟空,殺子滅孫焉能饒。

那孽龍怎是大聖的對手,這口寶劍去架大聖的金箍棒,真乃是蜻蜓撼石柱,戰不到十數回合,一聲驚道:“厲害,厲害。”

那孽龍敗下陣來,大聖怎能放生,一聲吼道:“孽龍哪裡走,留下命來。”

那孽龍騰雲駕霧逃命而去,大聖窮追不捨。那賊孽龍向東海逃去,萬里大海,波浪滔天,那孽龍一頭潛進海里。孫大聖也追趕而來,見孽龍跳下海去,越發憤怒,直氣得他哇哇怪叫:“賊孽龍,你哪裡去,賊敖廣也救不了你的性命。”

孫大聖也一頭鑽進波濤之中。好個孫大聖使出分水法,追那孽龍來到海底,遠遠看到孽龍向水晶宮逃去。

大聖怒道:“孩子哭了找他娘,敖廣,敖廣,你的子孫食殺我的子孫,休怪我不講情面,自古王法皆如此,殺人償命,借債還錢,今一天我饒不了你。”

孫大聖毫不猶豫地向前追去。

這且先不說,再說幽冥界,忤宮王,轉輪王見大聖已去,二王走出十八層地獄。忤宮王道:“十弟,這猴頭原本跅馳放蕩,成了正果道認起真來了。”

轉輪王道:“四哥,地獄中已經獄滿爲患,惡鬼逐年聚增無減,人力,財力如此投入,赤字驚人,這又如何是好。”

忤宮王:“賣生。”

轉輪王問:“如何賣生?”

二王一陣耳語。

轉輪王道:“這些惡鬼哪裡還有錢財,就是有錢也是鬼錢,人間又如何通用?”

忤宮王笑了笑道:“十弟你好不開竅,惡鬼中多是貪官污吏,綠林強盜,他們有的將錢財埋藏於地下或留其後人,要他們繪畫出藏寶圖或家書,我們去挖掘和討要,錢多者轉生富貴,做官爲豪,錢少者生之貧窮,爲僕爲奴,勞累終生,拿不出分文者,來世爲賊爲盜,爲娼爲妓,乞討要飯,瘋傻癡呆,終生貧窮潦倒,遺屍荒郊或街頭,生無好生,死無好死。”

轉輪王道:“那太白金星又如何打發?”

忤宮王道:“那老頭喜歡遊山玩水,我自有主意。”

太白金星在忤宮王的陪同下,盡情地遨遊大地,遍遊****,真乃是歡天喜地,然而,一場殺身之禍就要來臨,玩物喪志,其慘痛的教訓可讓世人刻骨銘心。

太白金星道:“多謝謝了,忤宮王。”

忤宮王道:“你我同殿爲僚,不需言謝。”

太白金星道:“公務在身,我卻於你如此遊山玩水,若是玉皇大帝知道了,必然要責備的。”

忤宮王道:“天下人間一個模樣,花公款,借參觀,考察豈不是做番樣子已完成三飽之舉。”

太白金星道:“三飽,何三飽?”

忤宮王道:“一是飽腸,大吃大喝,已飽腸福,二是眼福,遊山玩水,三是飽囊,若是你囊中空,無人不談笑你無用。”

太白金星道:“這乃民脂民膏?”

忤宮王哈哈大笑道:“先生,先生,書讀多了反道爲害。”

太白金星莫名其妙道:“爲害,豈有此理?”

忤宮王道:“這就是現實之理,今天不懂,還有明天,官做久了,你自然也就懂了……”

太白金星大有領悟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忤宮王道:“還是糊塗的好,糊塗的好。”

太白金星道:“不糊塗要裝糊塗,你的意思是?”

忤宮王道:“眼糊塗,手糊塗,千萬不要心糊塗。”

太白金星道:“如何解釋?說來聽聽。”

忤宮王道:“眼裡看着錢,手裡抓着金,心裡想着財,嘴裡說假,千萬別說半句真,你便能做好官。”

太白金星又糊塗起來道:“這樣的官是貪官,如何能做好?”

忤宮王道:“如今的官,小官是喝出來的,中官是送出來的,大官是生出來的。”

太白金星問:“何爲喝?”

忤宮王道:“中國人有句名言,酒逢知己千杯少,時常飲酒必知己,小土地神常常請城皇,神能做得好,或許還能晉職升遷。”

太白金星又問:“何爲送?”

忤宮王道:“銀是敲門磚,黃金能問安,天下不打送禮的人,賄賂一到位,準能又升官。”

太白金星再問:“何爲生?”

忤宮王道:“好同一比,朝廷生兒是太子,丞相生兒是狀元,城皇生兒做土地,土地生兒準能做個好鬼。”

太白金星連聲道:“我明白了,我全明白了……”

二神一陣哈哈大笑……

太白金星嘖嘖罵道:“混蛋的邏輯,混蛋的邏輯,原來天地人間的官,都有貪官……”

忤宮王陪同太白金星遊覽天下名山勝水,臨行前安排轉輪王需得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轉輪王便在十八層地獄中賣起生來,這些惡鬼誰不想出離地獄,個個爭先恐後,不幾日,轉輪王收下千萬兩黃金白銀,數十石珍珠瑪瑙,白玉,翡翠。這些惡鬼三五成羣,百十頭結夥,撲向人間。從此天下大亂,賊匪橫生,貪官污吏比比皆是,人間一片苦難……..

有詩爲嘆:

十萬惡鬼出籠牢,天下大亂鬧嘈嘈,可憐人間衡橛變,

太平盛世將動搖。貓噬鸚鵡惡欺善,遍地貪官荒如草。

黎民百姓陷苦海,血染神州哭聲啕。

再說東海龍宮,一片鼓樂之聲,一隊歌女翩翩起舞,老龍王全神貫注地觀賞着,琵琶起舞換新聲,燈紅酒綠臨春風,真乃是心曠神怡。這時一名水卒氣急敗壞地跑進宮來:“報。”

龍王道:“報其何事?”

水卒道:“當年大鬧龍宮的孫大聖打來了。”

老龍王哈哈笑道:“言之差矣,言之差矣,大聖已經成其正果,封佛爲神,你再去打探。”

水卒:“是。”

好個孫大聖怒氣昂昂,直抵龍宮,有些蝦兵蟹將前來阻攔,真乃是螳螂阻車而不自量力,被大聖一陣秋風掃落葉,打殺了數十名。活着的水卒只好節節敗退,也只好再去龍宮稟報。水卒們慌慌張張,氣急敗壞跑進龍宮來報:“孫佛爺大棒十分厲害,數十名水兵水卒皆命喪大棒之下……”

又不一會兒,水卒再報:“孫佛爺直抵宮門,強烈要求龍王您去見他,否則……”

龍王無奈一聲令下:“備駕相迎。”

老龍王備駕相迎來到宮門外,只見大聖直氣得摩拳擦掌,哇哇怪叫,顧不得禮尚往來伸手擄住老龍王的長髯,斷聲喝道:“敖廣,敖廣,你家規不嚴,對子孫放任自流,故此,你的子孫前往花果山食殺我的子孫,絕我家族,斷我猴家香火,此仇不共戴天,老龍王,知時務者爲俊傑,速將罪犯拿來,否則我便打碎你的龍宮。”

老龍王道:“孫佛爺息怒,待我將那不肖子孫一一喚來,由你辨認,果真要如此定斬不饒。”

他向一名魚精詢問,那魚精是管龍宮的官,他道:“許多龍子龍孫,龍姑們皆是奉公守法,安分守己,只有龍嫡孫敖員放任自流……”

老龍王無奈,只好立即傳令:“將那孽子孫於我拿來交於孫佛爺發落。”

片刻,幾名水卒將那孽龍縛至大聖的面前,只見大聖怒髮衝冠,舉起金箍棒向那孽龍打去,一道血光,那孽龍死於非命。孫大聖跳出大海,騰雲駕霧向花果山而去。孫大聖來到花果山落下雲頭,他站在山之顛舉目看去…….

好可憐那:

花果山上百花凋,一派淒涼甚傷悼。亂石磷磷飛黃沙,

樹死林去絕飛鳥。萬點綠竹影不見,千株松柏少枝稍。

可憐兒孫無覓處,惟見猴毛伴蓬薅。

不見鵰鞍不思駿馬,花果山如此荒涼,真令人傷懷,千千萬萬的子孫皆命喪毒口,想當年是何等的興旺?多少子孫成羣結隊,呼老喊幼,攀樹採果,瀑前澗後,舉山歡騰。真乃是,家有千萬口,聽不盡猿啼聲聲,看不盡接尾逗水之歡。如今是空梁落燕泥,暗牖懸蛛網。好個大聖放聲大哭.

有詩爲嘆:

骨肉分割實可傷,家破人亡院庭荒,思親空有千行淚,

探親無兒萬結腸。聲聲哭泣摧暮藹,孤雲一片逐滄浪。

誰知後人何處去?悽悽慘慘多蒼涼。

雷鳴電閃,大雨傾盆,大聖直哭得天昏地暗,好不傷心吶…….

孫悟空正在痛苦的啼哭,突然雲空中響起景陽鐘鼓之聲,大聖大驚道:“不好,我得迴天宮繳旨。”

大聖不敢怠慢騰空而去。好個孫大聖哭哭啼啼來到凌霄寶殿 ,只見太白金星俯伏殿前二目流淚,神態十分狼狽,便知大事不好,心中暗想,若是昔日,當年大鬧天宮,可是今日已經成了正果,必須受三綱所縛,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所謂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不死而不忠。因此,大聖不敢發作,也只得俯首從命。 玉皇大帝升坐寶殿,勃然大怒道:“來人,將太白金星,孫悟空給我推外斬首,哪吒,楊戩前往行刑。”

二神道:“遵旨。”

二神將太白金星與孫大聖押出寶殿,片刻回殿繳旨:“二神已被斬首。”

衆神卿面面相覷皆有憐憫之色。這時佛祖走上前來,奏道:“吾皇萬歲,太白金星與鬥戰勝神佛玩物喪志,擅離職守,罪當嚴懲,忤宮王,轉輪王畏罪自殺投生去了,那十萬惡鬼也已投生人間,必定禍亂天下,務必早日收回地獄,方保天下康寧。”

玉皇大帝問:“何人願去人間收回這十萬惡鬼?”

玉皇大帝連問數聲卻無人答應。玉皇大帝勃然大怒道:“爾等爲何啞口無言?畏刀憷劍,貪生怕死,氣死我了,氣死我了。”

佛祖道:“解鈴還得繫鈴人,太白金星與孫大聖惹得禍,要他們再轉世爲人,剿殺那十萬惡鬼,將功贖罪,重返天庭,官復原職爲神。”

這時淨壇使者豬八戒走上前來道:“我願助二人成功。”

佛祖道:“你思凡之心不死,去吧,那個高玉環也讓她認母投胎,成全你們,不過,我還是不能放心,也隨同你們去人間走上一回。”

豬八戒急忙與佛祖見禮:“謝謝佛祖,謝謝佛祖。”

玉皇大帝點點頭,道:“**病不得再犯。”

豬八戒連聲道:“是,是…….”

玉皇大帝道:“**病如若死灰復燃,永遠不許你上天爲神,貶你九世爲禽爲獸。”

豬八戒大驚失色而後悔莫及,自哀自嘆道:“我纔是引火燒身……”

佛祖微笑道:“人遺爾,金滿籯,我教爾,惟一經,那就是正經,心無邪念一絲一毫,必成功名。”

豬八戒道:“謝謝佛祖的教誨,我一定能做到,一塵不染月當天。”

佛祖道:“保持貞節者,始終要如一。”

玉皇大帝道:“言行如一,成功之後,朕定有大大的封賞。”

豬八戒道:“謝主隆恩。”

玉皇大帝道:“去吧,去吧。”

只見佛祖揚袖一道金光二神的幽靈與豬八戒一同裝進了袖中。

佛祖走出寶殿,瞭望飄渺的雲空,一抖袖,萬道金光,三神的幽靈化作三片金風向凡間飄來。

佛祖道:“天上金星,地上牛皕,好好的做你的牛鼻老道,猴頭猴頭,你還姓侯吧,起名侯元,豬八戒,豬八戒,你依然姓朱,就叫朱儀。”

正是;

人在人間神在天,只見人來不見仙,有人問神何模樣?

只有人說無人見。

第十四章第六章第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六章第三十七章第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十章第十二章第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三十章第十二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一章第十一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十七章第十一章第九章第四十一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五章第五章第一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三章第七章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五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八章第十五章第十二章第二章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十二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二章第十九章第八章第四十一章第九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六章第三十四章第二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二章第二十章第十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十七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章第六章第五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十五章第十章第五章第八章第十三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一章第六章第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五章
第十四章第六章第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六章第三十七章第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十章第十二章第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三十章第十二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一章第十一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十七章第十一章第九章第四十一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五章第五章第一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三章第七章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五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八章第十五章第十二章第二章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十二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二章第十九章第八章第四十一章第九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六章第三十四章第二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二章第二十章第十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十七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章第六章第五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十五章第十章第五章第八章第十三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一章第六章第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