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道、勢、術

ps:推薦一本科舉的好書《寒門首輔》,大家可以試試,12點之前還有一章。

……

據趙無恤所知,道家之徒,天生反戰,後來的黃老學派更是將這一思想發揮到了極致,一切戰爭,在他們眼中都是罪惡的!

究其根源,還是老子本人,他生於亂世,耳聞馬亂,目睹兵荒,對戰爭極其厭惡,所以一生好生惡殺,反對君王屢肇兵端。

可惜作爲守藏室小吏,曾視爲明君之選的王子朝也在奪位之戰中失敗,老子終究無法左右時局。但他由“道”出發,推演出“柔弱”、“不爭”的人格,又由“柔弱”、“不爭”導引出的反戰思想,並在當世蕩起了經久不息的人文精神的漣漪,而任章,就是這些漣漪中的一環。

任章在奏疏裡所言,無非還是老子那一套,但也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東西。

他憐惜國財民力,對趙無恤痛陳戰爭之禍:“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他反對窮兵黷武,藐視兇器利刃,痛斥攻城略地,詛咒塗炭生靈的行爲:“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他珍愛和平生活,勸誡趙無恤息兵:“臣聞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總之一句話,就是請求趙無恤息兵,不要年年打仗,多把精力用在改善民生上,攻城利器的製造,差不多就得了。這之後,任章又闡明瞭自己的理念。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以道御兵,人主方能至於王道?”趙無恤無奈地搖了搖頭,在讀完魯班那份詳略無比的奏疏後,再看任章這一份,就感覺滿是虛妄之詞,他有些興致缺缺了。

任章的想法是好的,他覺得趙氏已的領土已經足夠廣闊,民衆已經足夠多了,與其一味對外動兵,還不如好好開發荒野,養育人民,何必與別國爲難,讓百姓流血呢?他獻計讓韓鄭爲了成皋而大打出手,未嘗沒有讓趙氏周邊鄰居忙於戰亂,而趙氏自安的意思。

但恰逢大爭之世,列國爭衡不進則退,道家這套反戰主張就有點不適時宜了。道家本來就是小國寡民,地方自治那一套,與趙無恤力圖化家爲國,打造的****集權南轅北轍。

隨着七郡一都的設置,內部官職改革接近尾聲,平準均輸的推行,趙氏已經從政治和經濟上完成了中央集權。接下來,只需要再穩定一下趙氏霸權秩序下的各國,讓晉魯走上一體化的進程,就可以着手進行混一中原的戰爭了。

在這種情形下,趙無恤擴建軍隊還來不及,又豈能聽從任章那一套,搞什麼“罷兵”“不爭”呢?

想來黃老學派只能在漢初民生凋敝,天下急需和平時興盛一時,稍後便被歷史淘汰,也有其道理吧。

因爲任何一個雄才大略,想要有所作爲的君王,都不會以黃老爲國策的。

趙無恤需要的,是能幫助他實現目標的東西。

比如尊王攘夷,比如九州同源,比如君權神授,比如法的精神,比如分久必合……

所以,他用人是不拘一格的,當世的各種學說:巫、史、儒、名法、公輸、管子、道家,甚至是齊國術士,只要是能有裨益於這些策略的流派,他都會選擇性地使用。

但任章這件事讓他有所警覺,因爲趙氏內部愜意於安樂,開始對戰爭消極的人,並不在少數啊。所幸多數貴族大夫想要獲取榮耀,下層的兵卒庶民則想得到財富和土地,只要把控好賞賜的度和量,這些人的慾望永遠無法滿足,戰爭的呼聲,就會永不衰竭。

當然了,其實對外獲取土地,顛覆別國政權的方法,也不單單戰爭一種。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若權謀與外交能解決的事情,趙無恤也不會動用武力。

等明年開春後,正好在衛國試一試伐謀、伐交的效果。

他想了想後,在奏疏上寫下了一番勉勵之詞,讓任章知道,君主已經吸取了他的意見,會加以考慮的,你以後要再接再厲,繼續保持進諫。但實際上,趙無恤卻會將他調離中樞,遠離決策圈,去地方上安民和財,無爲而治去吧……

任章還是沒融匯貫通啊,他忘了,老子之學裡不僅有反戰,還有道、勢、術。

以勢養道,以術謀勢。有道無持,道乃虛空,有恃無道,其恃也忽。

雖然趙無恤把任章提出的反戰請求扔到一邊,但他老師姑布子卿獻上的“人君南面之術”,倒是可以好好學學,對趙無恤而言,這纔是道家最有價值的東西呢!

……

將任章的奏疏扔到一邊,案几上的燈燭又下去了一截,已經開始打瞌睡的宮裝女婢連忙過來添油更換,趙無恤隨她們擺弄,他自己則嗅着樂靈子配置的醒神薰香,閉目養神。

聽說秦始皇每天要批閱一百二十斤的奏章,因爲是用竹簡寫成,所以大概20到30萬字之間,閱讀量已經極其恐怖。

趙無恤算了算,自己每天大概要批六七萬字,比秦始皇差遠了,又因爲各郡縣奏章統一採用輕便的竹紙,所以讀書批閱不再是體力活。不過隨着趙氏疆域日漸廣闊,官僚機構日益增加,趙無恤日常需要處理的事務也開始遞增,每天都要忙碌到入夜。

天天這麼勞累,也不是個辦法啊。

趙無恤根據自己多年經驗,結合姑布子卿獻上的人君南面之術,知道”善爲君者,勞於論人,而逸於治事“。他有自知之明,爲君者並不需要大事小事都事必躬親,而是要善於任用下屬爲自己分擔任務。

“看來是時候再招幾位爲我篩選文書的近臣筆吏了……”

隨着項橐去做監察御史,趙無恤身邊的近臣出現了空缺,他也曾考慮過用任章,但任章已經把趙氏內部強大的主戰派得罪了個遍,無法引爲近臣……此人的性格,和漢武帝時的道家汲黯頗爲相似。加上他的思想與趙氏國策不符,所以趙無恤已經在心中將其悄悄劃去了。

於是他只能考慮新的人選,共需要三人,趙無恤已經想好了,一名大夫子弟,一名士人,一名黎庶,讓各階層都無話可說。

其餘倆人的名額已定下,還剩一個,趙無恤想着最好要有臨漳學宮背景,而且聰明好學。因爲這些帶在身邊的近侍文秘,也是卓拔爲趙氏重臣的一條捷徑,他的選擇,要讓在臨漳學宮裡的士人看到希望,畢竟進入學宮之時,他們都和趙氏簽了“賣身契”的……

其實學宮大祭酒萇弘已經將幾個人選遞上來了,就壓在奏疏下面,只是一個小紙條,寫了三人人選的名、字。

趙無恤只掃了一眼,目光就被其中一個吸引住了。

“卜商,字子夏?”

(~^~)

第5章 東門館驛第814章 遷都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722章 公孫勝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440章 靈鵲(下)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12章 呦呦鹿鳴第956章 合縱(上)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306章 孔仲尼第72章 初見魏駒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283章 擲矛兵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495章 墮四都!第816章 秦人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340章 巫頌(下)第475章 舟師第235章 晏平仲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305章 柳下季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88章 伊尹之志第98章 攪動全局第383章 該怪誰?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352章 將治魯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814章 遷都第546章 墮郈(上)第915章 叔于田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48章 請君憐惜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907章 道、勢、術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76章 一步之遙第933章 天災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97章 不棄親暱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352章 將治魯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82章 振振公子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817章 河西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17章 割圓之法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一謀臣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799章 趙魏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71章 封建制度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600章 阿姊(上)第161章 修我戈矛
第5章 東門館驛第814章 遷都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722章 公孫勝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440章 靈鵲(下)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12章 呦呦鹿鳴第956章 合縱(上)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306章 孔仲尼第72章 初見魏駒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283章 擲矛兵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495章 墮四都!第816章 秦人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340章 巫頌(下)第475章 舟師第235章 晏平仲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305章 柳下季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88章 伊尹之志第98章 攪動全局第383章 該怪誰?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352章 將治魯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814章 遷都第546章 墮郈(上)第915章 叔于田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48章 請君憐惜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907章 道、勢、術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76章 一步之遙第933章 天災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97章 不棄親暱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352章 將治魯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82章 振振公子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817章 河西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17章 割圓之法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一謀臣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799章 趙魏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71章 封建制度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600章 阿姊(上)第161章 修我戈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