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徐偃王

徐城,也就是後世的江蘇泗洪縣,這時代淮河流域還沒有洪澤湖,而是被上百個大小湖泊星羅棋佈地點綴。徐城便位於淮水和泗水之濱,近山靠水,城周長十里,遠遠望去,就像一座水上之城。二十年前,吳王闔閭就是利用徐城周圍多水,聽從了伍子胥和孫武“水攻”之計,挖土山蓄水灌城才攻入徐城的。

那一天,持續了上千年的徐國滅亡了,徐國人從皋陶時代、徐偃王時代保持下來的驕傲被折斷了,現如今卻只能卑躬屈膝,做亡國之奴。

時過境遷,徐國滅亡二十四年後,又有一支軍隊開入了徐城。

趙無恤追擊吳軍時狠辣不容情,但對徐地百姓卻非常愛護,在前鋒不戰而佔領徐城後,他把主力安置在外面,再三嚴明軍紀令各軍將領約束部卒,不得入城生亂,然後又在城外鄭重其事地沐浴更衣,才帶着三千羽林軍入城。

跟吳國征服此地不同,這一次,迎接趙軍的是歡慶的徐人。

綿綿的秋雨已經結束,今天是個晴天,豔陽高照,暖暖的陽光下,城內城外、十里八鄉的徐人不知來了多少,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小孩兒,扶老攜幼。這歡迎的隊伍由徐城南門兩側始,一直排出好幾裡外,在道邊擠得密密攘攘,爭相要看一看天道巫祝在徐地傳教時提起過會再興嬴姓,趕走吳人的“玄王”。

在趙軍抵達徐城南門時,早有當地貴族和豪長等候在此,拜迎趙師。因爲徐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雖然被吳國佔領了整整一代人,但依然有許多貴族心有不滿,尤其當他們聽說徐國舊族徐承在趙氏頗受重用,而當年徐國滅亡前逃亡北方的小公女,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堂堂趙侯的夫人,更是欣喜若狂,萌生了復國的念頭。雖然去年被夫差鎮壓過一通,但依然有許多火種倖存下來,正是他們驅逐了徐城的吳軍,邀請趙軍前鋒入駐。

今日,當遠遠看到一位英姿勃發的諸侯坐在戎車上,由威猛的虎賁開道而來時,徐人皆呈現出雀躍歡喜之狀,沒錯,巫祝的預言是準確的。這些趙軍將士浴血奮戰,將吳國驅逐出淮北,多年來深受夫差苦役殘害的徐人怎能不夾道相迎?

於是便有頭髮花白的父老過來獻酒,隊伍爲之停了下來。

爲首的老者扎着髮髻,上面插着一根玉簪,穿着右衽的深衣。他可能牙都掉光了,說話漏風,口齒不清,而且還是徐地方言,趙無恤仔細聽了好久才聽明白,他是在哭訴徐國滅亡這些年來,他們所受的屈辱和痛苦。

“二十四年前,徐君因爲收留兩位吳國公子得罪了吳國,招致討伐。徐人守備嚴密,於是吳軍便利用徐城靠山臨水的地勢,在徐城東邊數裡處築土山蓄水,並修長渠直達徐城,然後開渠灌城,水入城爲深淵,遍佈大街小巷。當時老朽就在城中,城內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百姓懸釜爲炊,不少人都病了。過了一個月,徐城的東北角經泗水浸泡潰破,城中百姓被淹死數千,吳人乘機殺入城來。先君無可奈何之下,只能剪斷頭髮,帶着夫人投降,吾等都被勒令跪在齊膝的水中相迎吳人入城……”

雖然徐國常被中原輕蔑地稱之爲“淮夷”,實際上他們早已華夏化,不淪爲貴族平民的衣着,還是器物禮具,都深受商周文化影響,文明程度比自命爲姬姓後裔的吳國高出不少,過去徐人雖然打不過吳國,但心理上一直蔑視吳人,如今卻被比自己野蠻的國度征服,徐人難以接受。而且接踵而至的,還有繁重的賦稅和毫不保留的掠奪。

說到悲處時,老者和旁邊一些年紀大的人甚至傷心地哭了起來,趙無恤連忙加以寬慰,真得感謝這些人,是他們將徐國的歷史和記憶傳給了下一代,徐國纔沒有徹底被吳國消化。

“若非延陵季子勸阻,吾等只怕也要和先君一樣斷髮易服,淪爲吳蠻了。好在昊天有眼,讓老朽活到了現在,今日又能見到嬴姓重回徐城,能看到中國衣冠……”

年紀大了的人腦子經常回糊塗,話也囉嗦,那老者說着說着,突然話題一飄,開始追憶起徐國的輝煌歷史來……

“想當年皋陶立國,徐國也是淮夷赫赫大邦,到了駒王時,還曾響應王子武庚的號召,發兵西討,濟於大河……偃王時更加興盛,江淮和海岱的三十六國來朝,和周王分庭抗禮……”

那是徐國最驕傲的年代,或許是想到徐偃王的敗亡也有趙造父的鍋,旁邊的人連忙拉扯老者,讓他避而不談。

趙無恤卻不以爲忤,他信誓旦旦地對徐國貴族們說道:“趙國徐國,皆爲嬴姓,出自少昊、伯益,趙以玄鳥爲符,徐以鵠蒼爲號,親如一家。商周之時,徐國更是嬴姓之長,偃王治國有方,素以仁義聞名於世,故徐國有土五百里,幾乎稱霸了東方。寡人建立趙國,再興嬴姓,也是深受偃王事蹟振奮。”

完了趙無恤還當場賦了一首對徐偃王的讚頌:“嗟嗟偃王,亙古誰屬。以仁易國,何吝其土。敗猶爲榮,無愧仰俯!”

他還承諾,從即日起,要在徐城重新建立被吳國人推倒廢棄的若木、皋陶、徐偃王廟宇,加以祭拜血食,這些承諾自然引起了徐國貴族們的共鳴,紛紛下拜向趙無恤道謝。

終於等那些老者獻完酒,顫顫巍巍地被扶下去後,隊伍才能僅繼續入城。

……

比起城外,城內的百姓更多,路兩邊全是,擠得密不透風,路兩側雖有先行抵達的數千前鋒佈置攔線,但根本擋不住熱情的百姓,這些前鋒反被擠得不斷後退,他們一直朝趙無恤的車駕涌來。

有衛士警覺地將弩機對準了百姓,但趙無恤阻止了他們,而是從盾牌林立的車上站立起來,朝周圍衆人拱手:“寡人的夫人是徐國公女,徐國就相當於我的岳家。”

旁邊的百姓聽到此言,臉上更是洋溢着歡慶的笑語,但趙無恤的話很快就被淹沒在歡呼的海洋中。

“嬴雖舊姓,其命維新!”在那些早就投靠趙國的徐國貴族帶領下,平民們縱聲高呼,“嬴姓萬歲!趙侯萬歲!”

他們發着歡呼,這場歡迎儀式氣氛達到了高潮。孩童被抱在大人的懷裡,或騎坐在大人的肩頭,好奇地看着趙軍的鎧甲、坐騎、兵器。因爲羽林侍衛都是年輕人,常年習武個個英武不凡,惹得徐地的婦人和少女都挪不開眼睛,看到中意的男兒,便紛紛拿着吃食、香囊朝他們的身上拋去。

詩言: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大庭廣衆之下贈送香囊佩飾,是赤裸裸的傳情方式。

對此,侍衛長伍林目不斜視,死死護着趙無恤,其餘人則沒那麼堅定,經驗老道的羽林侍衛毫不客氣地接過食物和香囊,眼睛瞄來瞄去,也在尋找自己的獵物。那些還是雛兒的則被徐地女子調戲得滿臉通紅,整個徐城沉浸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

趙無恤笑着對他的戎右戎左道:“吳國常年徵召勞役,隨吳軍征伐戰死類似的男人很多,故徐地女多男少,十個月之後,城內只怕要多出不少新生的孩子了。”

但趙無恤也並沒有像過去那樣不近人情,約束兵卒,反倒樂見其成,要讓趙徐更加親近,沒有什麼比一堆趙父徐母的孩子更好的方式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爲趙無恤的心情很好,就在他打下徐城的這一天,北方還有一份家書送來,是季嬴的信,上面除了一些問候外,更有一個嬰孩的掌印……

”七月二十七日辰時誕,重四斤七兩,恭賀夫君又多了一位小公子……“

這是趙無恤的第三個兒子,無恤打算將他命名爲”偃“,徐偃王的偃。就衝着這小子的面子,他便讓羽林侍衛和入城的先鋒們盡情接受徐女的勾搭,放鬆放鬆吧。

……

因爲沿途太多圍觀的人,整整花了兩個時辰的時間,趙無恤才從徐城南門走到了北門,進入了昔日的徐國宮殿,一直跟到這裡,百姓們才依依不捨地散去,進入徐城第一天,趙無恤就已經得到了大多數徐人的好感和崇敬……

進入徐國舊宮室後,趙無恤左右看了看,發現這裡沒有想象中的殘破衰敗。

旁邊有徐國貴族討好地解釋道:“徐宮也是夫差的行宮之一,故曾經被修繕過,君侯今日可是要在此歇息?”

趙無恤點了點頭,不置可否,而是對旁邊侍候的人說道:“延陵季子何在?帶寡人去見他!”

(~^~)

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669章 破城第481章 齊魯第646章 大風(3)第504章 夫差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363章 楮皮紙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906章 水力第724章 張孟談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491章 魚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439章 靈鵲(上)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17章 割圓之法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38章 中門迎客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193章 楚王勝第785章 家人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235章 晏平仲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892章 過河卒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7章 車騎之爭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322章 亂(上)第535章 鬼神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253章 商丘對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941章 他死了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546章 墮郈(上)第17章 割圓之法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394章 圈套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654章 大風(11)第62章 公族之學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770章 死於此!第324章 亂(下)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545 師徒、父子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77章 吾之子房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1204章 西域列傳番外7 羋月傳(上)
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669章 破城第481章 齊魯第646章 大風(3)第504章 夫差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363章 楮皮紙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906章 水力第724章 張孟談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491章 魚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439章 靈鵲(上)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17章 割圓之法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38章 中門迎客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193章 楚王勝第785章 家人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235章 晏平仲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892章 過河卒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7章 車騎之爭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322章 亂(上)第535章 鬼神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253章 商丘對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941章 他死了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546章 墮郈(上)第17章 割圓之法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394章 圈套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654章 大風(11)第62章 公族之學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770章 死於此!第324章 亂(下)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545 師徒、父子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77章 吾之子房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1204章 西域列傳番外7 羋月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