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有狐綏綏

夏曆九月二十七日清晨,呂梁山南緣的山谷中,已經聚集了近千名衣衫襤褸的華戎盜寇,他們中多數爲壯年,但也有老有少,部分是被晉軍所滅羣戎的殘餘,部分是流散進山裡的逃荒野人。

他們在十年前,被統合成了一個鬆散的同盟,而其首領,正是狐嬰。據說,他的背後,還有一個神秘勢力,所以狐嬰手下甚至有部分披甲持戈的親信精銳,還以司馬之法訓練過。

的確,狐嬰手下的兩百餘名戎人盜寇,正是中行穆子安置在山林裡的隱藏力量,他們的父輩本是散居北方的戎族,從被中行穆子征服後,就被遷徙到此處。他們沒有像往常的戰俘那樣淪爲中行氏的野人農奴,而是放歸山林,實則一直在暗中爲中行氏其服務。

上一次,中行氏的世子就暗示他們,可以搶掠趙氏的商隊,現如今,又安排下了一樁更加艱難的任務。

而這眼前的數百羣盜,則是來自山林裡的各個小股盜賊,晉政多門,庶民罷敝,而晉侯公室滋侈。每逢災年,餓殍道處相望,民聞公命,如逃寇仇。其中不少人就往山林中奔逃,淪爲羣盜,零星出沒於新絳北方。在中行氏的要求下,他們被狐嬰統轄到了一起。

狐嬰自然不會暴露中行氏的真正目的,只是對羣盜說,九月授衣的時節已到,羣盜和他們藏在各處林屋山洞裡的婦孺卻還無衣無褐,也沒有餘糧過冬,必須想辦法求活。

“二三子,吾等必須出山劫掠一次,這個冬天纔有活路。”

衆人齊聲問道:“狐子,你說罷。吾等去哪?”

狐嬰站在一塊大岩石上,振臂指向了南方。

“成鄉!”

在場的羣盜首領們,在得知這次的目標是成鄉後。紛紛議論開了。

成鄉的富庶,成鄉的神秘。即便在往常,都是值得他們聊上一天的新鮮話題。

狐嬰正希望如此,他要讓這些不羈的華戎盜寇們心中的貪婪蓋過恐懼。

“我已經和其餘兩支‘大盜’約合好了,三路一齊進發,只要攻破了成鄉,除了部分工匠必須交付給他們外,其餘財貨女子,就任由吾等劫掠。任由吾等分配!”

這些許諾,讓盜寇首領們直流口水。

半年之前,成鄉還默默無聞,即便是知道的人,也只會伸出小指頭,鄙視一下這個貧瘠窮困的小鄉,而盜寇們,也對那裡提不起興趣。

然而半年之後的今天,成鄉的名聲,在新絳周邊百里內。卻早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其中的真相和奧秘,卻又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因爲成鄉周邊的亭舍盤查極其嚴格,不是成鄉國人,基本是沒辦法靠近鄉邑的。偶爾有走親訪友的進去,也被嚴加看管,不能隨意進出里閭。

甚至於,那些從成鄉出來,到集市貨殖的國人,也對旁人好奇的詢問閉口不答。說是隨意泄露鄉中事務,不僅自己會受到懲罰。還會連累鄰居。

所以,國人們對成鄉內部發生的巨大變化。只能開動腦子胡亂猜測,市井中有無數版本。其中部分,便傳入了呂梁山戎盜們的耳中。

“聽說那裡田畝一片連一片,有一些木龍每日騰空而起,飛到汾水中,張開大嘴,在腹中汲滿水,再飛回去灌溉旱地!”

“聽說成鄉衆人平日如廁的穢物,那位趙氏君子只需要派巫祝施法,便可以變爲能夠讓土地肥沃,連續耕作也不會傷地力的金液!”

“成鄉有一種工具,不需要原料,卻能夠憑空磨出白色的麥粉。你知道麥粉麼,就是市上賣的,那種又軟又香的水引餅,國野民衆敞開了肚子吃一個甲子,也吃不完!”

“瓷器,你們怎能忘了瓷器,狐子就有一個搶奪來的瓷壺,每日抱在懷裡不捨得拿出來,據說晉國只有成鄉能做。這可是要殺童男童女祭祀鬼神,才能燒出來的稀罕物什,只要有一個,就夠換一年的粟米!可惜上次搶掠,被成鄉騎馬的鄉卒擊退,他們的馬很高,箭又急又準……”

說到這裡,羣盜首領們這才突然意識到,成鄉,可不單純是一頭任人宰割的肥羊,而是一隻看似好吃卻又覆蓋着堅硬甲殼的大鱉。他們紛紛回頭看了看自己無甲無胄,武器只是樹枝上綁了石塊木棒的屬下,一時間寂靜了下來。

“狐子,吾等的屬下,連今日朝食都沒有吃,平日雖然受你囑咐,也有些許訓練,但搶掠落單的商旅還可以,就這麼去成鄉,真的能打得過那些鄉卒麼?”

狐嬰見自己統合的這羣烏合之衆還沒見血,就開始士氣低落了,連忙拍了拍手道:“二三子勿憂,我已經想辦法搞到了數車粟米,午後可以讓汝等敞開了肚子吃飽。還有那兩位山北‘大盜’也會提供部分甲冑和兵器,可以分發給諸位的親信,作爲攻堅的精銳。”

這當然是範氏和中行氏府庫裡隨便調撥出來的一點東西,把這些羣盜武裝起來,驅使他們去進攻成鄉,試探趙氏的反應。

當然,他們也給狐嬰許下了誘人的承諾。

只要這次狐嬰能說服羣盜進攻成鄉,從此以後,他就能脫離這荒山,和妻兒團聚,作爲中行氏家臣生活在城邑里。

“若是能夠攻陷成鄉,掠得工匠,中行伯還能給吾等等同於國人,甚至是士的身份。”對知根知底的幾名親信手下,狐嬰是這麼說的,這讓他們欣喜不已,這會就在人羣裡繼續幫狐嬰煽動羣盜。

“成鄉只是一個小邑,邑牆不高,鄉門不厚,只要一棵大樹,就能撞開,只要兩人疊在一起,就能翻過去!”

“吾等往常在山北也劫掠過鄉邑,其中一般只有一卒。也就是一百人的鄉卒駐守,而吾等能戰者有多少人?五百!按照晉*中的編制,也有一旅之衆了。再加上那兩支‘大盜’,怕他作甚!”

“狐子已經打點好了沿途經過的地域。不會有人阻攔發現,吾等只需要在今夜摸到成鄉外,突然進攻,在明日雞鳴前,定能攻陷!搶完就走,等司寇署和下宮趙兵反應過來,吾等已經進了山林,誰能奈何得了?”

在狐嬰手下的煽動下。羣盜們又激動了起來,彷彿這次的搶掠真的會簡單無比。

狐嬰鬆了口氣,按照中行、範二位君子的佈置,此次行動,是以他糾合的這些羣盜爲前驅,作爲填溝壑者,而後續的主力,還是打扮成“羣盜”的範、中行氏家兵。他不在乎羣盜的生死,他只在乎能借助此事,恢復一個體面的士人身份。

狐嬰的祖先。是來自狐戎的姬姓狐氏,也就是晉文公重耳的母家。

他最著名的祖先叫做狐偃,被晉文公親切地稱爲“舅犯”。是追隨重耳流亡各國的親信肱股,也是助他回國的第一功臣,城濮之戰時也立下戰功。重耳歸國後,狐氏一時間權傾朝野,那時候,趙氏的趙衰,中行氏的中行林父與之相比,都是不起眼的小角色,陪添卿族末席。

直到狐偃之子。狐射姑時,狐氏卻遭遇了巨大的打擊。

狐射姑在父親狐偃死後。擔任中軍佐,排位在連卿都不是的趙盾之上。是呼聲最高的執政人選之一。然而,趙氏之黨,太傅陽處父卻勸說晉襄公,卓拔趙盾,讓他練級跳,成了中軍將,於是便埋下了狐氏與趙氏的仇怨。

之後,兩家的矛盾在立國君一事上爆發了。

晉文公死時,按照晉國在獻公時留下的“國內無公族,羣公子非太子者,不得留於國內”的法令,將公子雍、公子樂、公子黑臀分別派到秦國、陳國、周王室做大夫。

到了晉襄公臨終時,將太子夷皋託付給執政趙盾,但趙盾後來又覺得夷皋年幼,決定從秦國迎回公子雍繼位(後來又改了主意,立夷皋爲晉靈公)。

狐射姑爲了和趙盾爭權,也派人從陳國接回公子樂,想讓後者繼位,但趙盾預先派人將公子樂截殺於半道上。

聞訊後,狐射姑大怒,作爲報復,派族人刺殺使自己失去正卿之位的陽處父。不久,趙盾已經處理好了國內各勢力,於是便追究陽處父被殺之事,將狐氏族人正法,而狐射姑不敵,也只能出奔赤狄潞國。

原本在晉獻公征服狐戎後,狐氏一族便由戎狄入華,現如今又由華入戎狄,可謂是大起大落。

如今距離狐射姑出奔赤狄潞國,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狐氏在戎狄之地繁衍生息。

中行林父與狐姑射關係不錯,還曾一度提出要迎接狐射姑歸國。所以,他任中軍將時,兵鋒所至,滅赤狄潞國後,對狐氏後人還算優待。

而狐氏自覺不容於晉國,也一直往邊緣戎狄之地奔逃。直到連鼓、肥、無終等國也被號稱戎狄克星的中行吳攻破後,才發現已經無處可去,狐嬰索性帶着百餘部族民衆,想投靠與自己祖先有舊的中行氏。

然而如今的中行氏已經變得十分勢利的實際,早就不是中行林父那個老好人的風格了,所以狐嬰也被“物盡其用”。他的母親和妻兒被扣押,他則帶着青壯族人,被安置在呂梁山中,發揮他們知曉戎狄語言,還有擅長山地作戰的特點,幫助中行氏招攬山中華戎混雜的羣盜,作爲一個隱藏的力量。

這就是狐嬰的過去。

“成鄉,趙氏,正巧,百年之前,我的祖先正是被趙氏的‘夏日之陽’所驅逐,如此一來,也算是爲先祖報仇了!”

沒過一會,狐嬰的話得到了應驗,一些商賈打扮的人,運送着大車大車糧食:炒熟後裝在竹筐裡的粟米,還有可口的漿水,前來犒勞羣盜。

狐嬰知道,他們是中行氏的盟友,範氏家臣打扮的。等羣盜們吃飽喝足後,就要整合隊伍,跟着這些人沿着人跡罕至的小路穿過中行氏領地,在半道上接收武器和甲冑,入夜後到達成鄉,發動突襲!

帶頭的“商賈”對狐嬰交待完了這些後,朝身後一比手,喊了一個少年過來,介紹道:“這就是今日要爲你們帶路的嚮導,也算範氏的小家臣,他身手不錯,對周圍路況極爲熟悉。”

狐嬰見這少年十二三歲年紀,卻已經紮上了圓圓的髮髻,濃眉大眼,臂膀厚實,日定能成長爲一個高大的虎賁猛士。於是他在濃須後勉強露出了一個笑容:“不知道應當如何稱呼?”

少年方纔一直在側臉看那些衣衫襤褸,頭髮蓬亂,用髒兮兮的手直接捧着食物狼吞虎嚥的羣盜。他濃眉緊皺,似乎有些不屑於與之爲伍。

這讓狐嬰覺得,這少年雖小,可身上,卻有華夏士人那種特有的傲氣,可不太好相處。

聞聲後,少年擡頭看了狐嬰一眼,張口簡單扼要地回答道:

“在下,豫讓!”

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542章 鳴鼓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530章 牝雞司晨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1222章 大結局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645章 大風(2)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284 魯國大夫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807章 韓策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31章 成氏一族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90章 君子有爲第860章 古史辯第957章 合縱(下)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934章 天道遠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82章 振振公子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816章 秦人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248章 三段射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36章 一言之威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907章 道、勢、術第92章 劍名獬豸第5章 東門館驛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47章 心懷愧疚第一謀臣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1011章 國殤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816章 秦人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
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542章 鳴鼓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530章 牝雞司晨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1222章 大結局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645章 大風(2)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284 魯國大夫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807章 韓策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31章 成氏一族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90章 君子有爲第860章 古史辯第957章 合縱(下)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934章 天道遠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82章 振振公子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816章 秦人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248章 三段射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36章 一言之威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907章 道、勢、術第92章 劍名獬豸第5章 東門館驛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47章 心懷愧疚第一謀臣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1011章 國殤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816章 秦人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