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逐鹿中原

經營北疆,收胡貉之利是趙國的國策,皮貨牲畜,甚至是草原流入內郡的奴隸,都是暴利產業。所以除了雲中郡外,趙無恤還在代郡以東、燕國以北的地區設置了上谷郡。

上谷郡,大致相當於後世的宣府、張家口一帶,隨着東胡殘部遠遁,這裡也成了一片空地,其地山高谷深,雄關險踞,景色秀麗。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擁軍都俯視燕國,東扼居庸鎖鑰之險,西有小五臺山與代郡毗鄰,匯桑乾、洋河、永定、嬀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此處是燕國通往草原的天然通道,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在這裡屯駐軍隊,設立藩籬,監視趙國暫時無法控制的西遼河,防止東胡或其他部落再度興起,是很有必要的。

上谷郡的治所在屠何,也就是明清時期的宣府,由新稚狗擔任郡司馬。這個郡看上去很大,卻空有名頭,轄區裡的居民很少,在中原移民過去將其填滿前,上谷和雲中,充其量就是個兩個作爲代郡羽翼的軍事防區。

如此一來,以代郡爲主,雲中在西,上谷在東,趙國的代北三郡如同三駕駛向塞外的馬車,互爲犄角。這三郡裡,代郡依然是重中之重,虞喜死後無人能主持大局,趙無恤便將大將郵成派了過去,總領三郡,有機斷之權,自此以後,他就可以暫時不必擔心塞北局勢了。

但郵成這一走,上郡的司馬卻空了出來。趙無恤思慮再三後,敲定了人選,他將宗室子弟趙蒹從淮河沿線調了回來,去做上郡的軍事長官……

這一日,趙蒹奉命回京述職,因爲他是宗親堂弟,不是外人,趙無恤便在宮內擺了家宴招待他。

長樂宮中,紅燭高懸,瓊漿暖酒,鐘鼓音樂,牛羊豚肉一應俱全,趙無恤位於正席,趙蒹坐於下首,比起十年前伐秦時的稚嫩,這位趙氏的”千里駒“已經成熟了許多,面帶風霜,頷下已經留了一些黃黑相間的鬍鬚,不過見到趙無恤後,依然是滿眼敬慕。

趙無恤還讓樂靈子、季嬴,太子趙恆,幼子趙偃等人也來陪坐,席間君侯夫人樂靈子笑着說讓他們只言親情,勿談國事,衆人笑着答應,一開始還其樂融融,但吃着吃着,趙無恤卻突然嘆了口氣……

“看到子葦,我卻是想起了一個人啊……”

趙葭也若有所動,拱手道:“君上想的,莫非是柳子騫?”

……

趙無恤想起的那個人,正是已經遠赴異域,杳無音訊的柳下越。他是盜跖之子,也是趙葭的好友和袍澤,一直志在四海。黃池之會後,主動請纓去往西方,試圖重走穆天子西行之路,尋找傳說中的西王母國,爲趙國鑿空西域,以獲取趙無恤渴望已久的汗血馬、苜蓿、棉花等中原沒有的物種。

然而算算時間,他於趙侯無恤四年(公元前485年)仲春出發,而現如今已是九年隆冬(公元前480年),彈指一揮間,六年已過,但柳下越和他的隊伍卻依然杳無音訊。

“按照君父之前的規劃,就算柳將軍一直走到天山才返回,往返也不過三四年時光,超期如此之久,他會不會已經……”

話到嘴邊,太子趙恆卻不說了。

他有些悲觀,他打小就沒怎麼離開過鄴城,外部世界對於他而言是充滿未知和危險的。

在臨漳學宮裡,趙恆聽過一首歌謠,裡面充滿了中原之人對遙遠西方的想象:“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他們說,那裡四外是空曠死寂之域,紅螞蟻大得像巨象,黑蜂兒大得像瓠蘆。他們說,那裡五穀不能好好生長,只有叢叢茅草可充食物。沙土能把人烤爛,想要喝水卻點滴皆無。走在其中,彷徨悵惘沒有依靠,廣漠荒涼沒有終極之處……

總之,就連死者的靈魂去了那裡也會被蒸騰得灰飛煙滅,何況活人?

所以在趙恆看來,柳下越的出訪本身就是一次可能性極低的冒險。涇水以西就不再是趙國領土,在陌生的蠻荒異域,商隊可能會遇到種種危險:或許會被嗜血成性的賊寇劫殺,或許會被語言不通的異族囚禁,或許是在橫跨大漠時沒了水,屍體就在滾燙黃沙的裡逐漸風乾……而他們渴求已久的目的地,只是一場沙漠裡的海市蜃樓……

此話說出來後,席間衆人沉默了,連趙無恤也有一絲後悔,鑿空西域到底有多難,他是最清楚不過的了,但依然沒忍住內心裡的衝動,答應了柳下越行此冒險之事。是不是應該在全取中原,控制秦國後,再派他出去比較合適?

如今柳下越不知生死,他臨走時雖然已經娶妻,卻沒有留下子嗣,若他真的已經遇難,趙無恤恐怕還得出面,從曲阜展氏那裡要一男半女來,過繼給柳下越,好延續盜跖這一脈的香火啊……

不料此時卻有一聲清脆的孩童聲音響了起來。

“或是那位柳將軍被沿途的邦國盛情挽留,耽擱了呢?或是他因爲西王母太美,留在當地,沒來得及返回呢……或是,或是他到了天山,沒找到父親想要的東西,又繼續往前走了呢?”

卻是趙無恤那個才九歲大的幼子趙偃奶聲奶氣地發言,還沒說完,就被他母親季嬴打斷,讓他休要插嘴,隨後對樂氏夫人和太子恆歉意一笑。

樂靈子還之以微笑,趙恆則有些不以爲然地搖了搖頭,他已經十五歲,被一衆太子太傅教導得多才多藝,理智務實,不再會有這種天真的想法,也不再相信童話了。

然而趙無恤卻哈哈大笑起來,讓趙偃上前,賞了他一塊貼身的玉佩。

“孺子說的沒錯,遠赴異域會遇上些什麼,連寡人也說不準,怎麼能盼着柳子騫死呢?寡人依然相信,他會回來的,一定會回來的,五年不行,那寡人就等他十年,二十年!因爲寡人相信,柳下跖之子,絕不會辜負於我!”

小趙偃的話有道理,華夏周圍充滿了矇昧和未知,柳下越的西區,可以說是又一次地理大發現的壯舉,總是謹慎保守,註定是走不遠的,以一種炙熱和瘋狂的態度去發現探索,或許能抵達目的地,也或許南轅北轍,但只要他再耐下心來等一等,也許,會有張騫式的奇蹟出現呢?

……

筵席撤下後,趙葭卻留了下來,當只要他與趙無恤兩人君臣相對時,他終於敢將席上沒機會說的話說出來了。

“君上,臣有一些肺腑之言要說,請君上恕罪!”

“說吧。”趙無恤徑自坐下,也讓侍從給趙葭賜座,他卻是不肯坐,下拜後,嘴巴像機關槍一般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

“自從九年前夫差在魯、宋大敗,帶着殘兵敗卒退回江東後,南方的形勢便完全調轉了過來。楚國與越國結爲同盟,聯合攻吳,而我趙國則坐山觀虎鬥。那楚國白公王孫勝和越君勾踐並非凡俗之輩,不但勤修內政,水攻陸戰也一直打得吳國節節敗退。”

“黃池之會後,眼看吳國有些支撐不住,君上還陸續放了一些吳人俘虜回去,並向吳國輸送了一些軍中淘汰的兵器、甲冑甚至是糧秣,換取吳地的銅錫。”

“趙國的扶助讓吳國緩了一口氣,夫差對越國楚國發動了數次反攻,奈何國力已疲,上游地勢也被佔光,偶爾有一些小勝,卻對大局影響不大。”

“臣等奉命駐紮鍾離,保護蔡國,監視楚國,使其不敢冒犯淮北,但君上也勒令我軍不能妄動。畢竟君上那幾年正在伐齊、休養生息。之後又有伐中山、伐東胡之役。可是現如今,四海晏齊,正是插手南方的好機會,君上卻將臣調了回來……”

趙無恤最初時一言不發,等他說完後,纔有些不高興地說道:“不是說今日家宴,國事明日朝會再談麼?”

“趙國乃君上之國,對於趙氏而言,國事也是家事,臣從小性子急,是一刻也等不了了……”

“學宮裡出來的人,別樣都好,我最不喜的就是這喜歡偷換概念的狡辯。”趙無恤笑罵着指了指趙葭,說道:“汝小子這是在抱怨,抱怨寡人不讓你呆在南方,主持南征之事,錯過了立功成爲封君的機會,對否?”

趙葭被看穿了,心裡一顫,連道:“臣不敢……”

“你還不敢?連秦國的岐山之陽都敢孤軍去闖,試問趙國除了柳下越外,誰的膽子還有你大?”

趙無恤則冷笑道:“別看江淮這幾年打的熱鬧,但要論對趙國的重要程度,上郡也不亞於淮北。這些年上郡白翟比較安分,是故沒什麼戰事,但是作爲監視秦國、義渠的第一線,豈能沒有猛將戍守?郵成一走,軍中除了你之外,還有誰對西線軍務瞭如指掌,還有誰能比我家的千里駒,更讓秦國人害怕?”

當年趙葭百騎入岐陽,燒其城邑,留書而去,使得整個雍都都深受震驚,那餘威致今還在,趙無恤希望趙葭能夠回到他熟悉的戰場,至於淮北,他已經起用了回到趙國的邢敖代替趙葭的職務。

“上郡之重要,臣豈能不知,但是君上。”趙葭雖然知道上郡司馬的爵祿比鍾離校尉要高,但他對趙無恤這個時候將他從淮水調回來有一些疑慮,有些着急地說道:”吳國已經丟光了門戶,今年入冬時,楚國橫絕大江,越國也再次進入五湖地區,姑蘇殘城一座,即將被包圍。吳國奄奄一息,或許撐不過明年了……”

“你的意思是,要乘着三虎疲憊,趙國橫插一槓,讓楚、越滅吳不成?”

“正是!若是乘勢奪取楚國淮南羣舒,則更好不過。”

趙無恤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小小滋擾牽制可以,但舉國之戰卻不可行。南方作戰不同於北方,騎兵幾乎無用武之地,而趙國的水軍,依然無法與楚越匹敵,就算在淮南打敗了楚國人,依然只能對着大江望江興嘆,看着越國滅吳。”

趙無恤有些無奈,雖然他已經讓趙廣德、言偃等人在淮北經營數年,但依然沒有辦法進行大規模的南方作戰,通過種種手段,能把楚越滅吳的時間延後這麼多年,已經很不錯了。

更何況,比起去幫吳國強行續命,中原還有另一處更加甜美香脆的蛋糕等着他擷取。

“寡人便對你直說了罷。”

趙無恤道:“在你去上郡赴任之前,還要替寡人做一件事。”

“不知君上有何吩咐?”感覺有仗可以打,趙葭頓時心喜,現在趙氏的宗親,就差比較年輕的他沒有封地了,本來他已經看上了淮南,卻被趙無恤調了回來……

“開春後,汝帥步騎三萬,下虎牢,臨孟津,兵逼洛陽!”

“這……君上莫不是要……”縱然趙葭膽子極大,卻也大吃一驚!

趙無恤露出了一絲笑:“不錯,寡人剛接到消息,成周的周王,已經活不到明年春天了……天子下堂,寡人身爲伯主,少不了要去奔喪,並效仿周公,扶持孤弱,攝天下之政!“

大國間的角逐,是全方位的,不能只死死盯着一個地方,就在楚人白公勝爲了滅吳全力聯合越國,猛攻江淮之際,趙無恤卻已經定下了一個小目標:邊邊角角就讓宵小們爭去吧,周失其鹿,寡人先逐之!

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410章 會師第1161章 如龍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52章 欲殺之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47 2章 學校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14章 老豺範鞅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835章 無私第543章 宮闕第39章 逼門而入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1179章 朝鮮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767章 萬歲!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205章 臣與君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242章 成人禮第412章 獵國(上)第544章 首誅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997章 心蕩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816章 秦人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53章 冬至(二)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759章 此戰到此結束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1030章 王孫歸不歸?(下)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785章 家人第1011章 國殤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658章 大風(完)第1013章 入秦第592章 子貢一出
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410章 會師第1161章 如龍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52章 欲殺之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47 2章 學校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14章 老豺範鞅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835章 無私第543章 宮闕第39章 逼門而入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1179章 朝鮮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767章 萬歲!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205章 臣與君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242章 成人禮第412章 獵國(上)第544章 首誅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997章 心蕩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816章 秦人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53章 冬至(二)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759章 此戰到此結束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1030章 王孫歸不歸?(下)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785章 家人第1011章 國殤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658章 大風(完)第1013章 入秦第592章 子貢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