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得國之正

取代晉國!?

雖然趙氏家臣們偶爾也悄悄冒出過這個念頭,但卻是頭一遭有人當衆說出來。

石乞,這是在向趙無恤勸進啊!

闞止眼珠一轉,暗罵竟被這楚地來的蠻夷鳩舌之人搶了先,連忙也下拜道:“實際上,晉國社稷早在曲沃代翼就絕了,這之後無論是晉獻公還是晉文公、悼公,都不過是曲沃之後,主君順應天道時勢取代晉國,不過是順着前人的車轍前進而已。更何況,主君與君子操同爲正卿,豈有父子同等的道理?主君升任國君,也符合人道!”

樂符離嘴巴微張,他是最後加入趙氏勢力的,這會頗顯尷尬,若是跟着石乞、闞止等人一起勸進,心裡又覺得有些不妥,若是不跟進,又怕與趙無恤的本意背道而馳,會被孤立起來。

就在他左右爲難的時候,旁邊卻有人站出來了。

子夏踏出一步道:“主君之所以能威震四方,號令晉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挾晉侯以令卿大夫,身爲一國執政,佔了大義名分,今晉國內部韓魏尚強,外邊齊秦鄭國兵端未平,若莽撞行取代晉國之事,只怕會立刻丟了大義,又會遭到天下人口誅筆伐,甚至讓盟邦背叛……“

石乞一撇嘴:”趙氏兵強馬壯,哪個諸侯敢不服,站出來便是,吾等自會替主君征伐之。“

闞止也反駁道:”魯衛三邾均已屬趙,趙氏取代晉國,三國都會歡欣鼓舞,趙氏節制三國也會更加方便。“闞止的想法更加大膽,若能將三國,尤其是魯國都併入趙氏,變成趙氏的郡縣就好了。

子夏卻道:”不然,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縱然能得逞一時,可貿然取代晉國,趙氏得國不正,將埋下無窮後患。“

衆人爭論的時候,趙無恤一直沒有作答,他的目光在石乞、闞止、子夏三人間來回審視。

石乞,在這個人身上,趙無恤更多看到的是野心,渴望出人頭地,渴望建立功業,成爲卿士,再衣錦還鄉的野心。生不能五鼎食,死則五鼎烹,爲了這份野心,他心狠手辣,行事不擇手段,所以纔會第一個向趙無恤勸進。

闞止,他曾經是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隨着慢慢成熟,他已不滿足於在魯國做一個封疆大吏,而是渴望更大的舞臺。所以他也跟進勸說趙無恤代晉,甚至還想將趙氏控制的諸侯合併,如此一來,中原幾乎連成一片,闞止也可以盡情揮灑自己的才幹了。

總之這兩人的勸進,都懷有極大的私心……

趙無恤手底下像他們一樣希望隨着趙氏代晉的雞犬升天的人,不在少數,他這下算是明白爲何許多權臣造反是迫不得已了,你能滿足現狀,但你的手下人卻想更進一步,他們的慾望和渴求會成爲催促你行動的動力。

至於子夏……趙無恤沒有看到他的私心,有的只是殷切諫言。

他誠摯地對趙無恤下拜道:”我認爲,主君當以仁義王道取代晉國,而非以詭詐強權取代晉國。“

子夏反對的不是代晉本身,而是這個時機問題,他不是趙無恤陣營裡的”荀彧“,私臣安敢謀於公事?這是春秋的普遍準則,趙氏的家臣絕一般不會對晉侯懷有忠心,因爲那是不合規矩的,誰給食祿,就給誰打工,士們很明白事理。

所以趙無恤讓自己冷靜下來,板着臉對石乞、闞止說道:”汝等這是想將我放到火上烤啊,此事不可再提!“

子夏說的有道理,代晉是趙無恤孜孜以求的目標,但如何做,何時做,都很有講究。

何況他更擔心的,是若趙氏突然取代晉國,那魏氏投秦豈不是名正言順了,正在苦苦抵抗秦魏鄭三方進攻的韓氏豈不是要尷尬死了。

政治不僅需要強兵勁弩,還需要爲政者出色的演技,雖然大家心底都清楚自己是什麼貨色,但有些事情是要演給國人平民看的。

對於想要更進一步的權臣而言,在底層民衆面前,他要顯得仁德,信義、虔誠、正直,但同時必須做好心理準備,當需要改弦易轍的時候,要懂得怎樣作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因爲爲了維持統治,他必須常常得背信棄義、不講仁慈、悖乎人倫、違反天道!

所以,作爲一個強卿,要在春秋末期生存,坐大,化家爲國,就必須擁有靈活的頭腦,隨時根據時勢的轉變而轉變。

這一點歷史上的陳氏做的很好,沒有公然背離世人所推崇的仁義之道,收買了民心,又有足夠的耐心,代齊的過程水到渠成。所以他們成功取代了齊國,而且雖然手段卑劣,卻沒有被唾棄。

沐猴而冠並不難,難的是以王道得國,取天下,纔是趙無恤對自己苛求的目標……

故而他需要維持表面的王道,再佐之以霸道雜之!

……

晉侯午的紀年,在二十三年春二月末走到了盡頭,關於國君和太子的死,在銅鞮的街坊間,開始傳出趙無恤的告國人書。

”浩浩昊天,不駿其德,晉廢太子鑿勾結外敵謀反,持兵刃欲奪銅鞮宮,君上勸誡無果,氣怒交加不幸薨落……“

事情的經過令人震驚,太子不孝,將要被廢黜,於是他狗急跳牆,聯絡秦人、齊人的間諜謀反,想要挾持國君,結果導致了國君的死。

而且還有一份據說是“國君遺書”的東西流傳了出來,作爲佐證。

其中大意是:寡人見不肖子鑿年幼時粗通六藝,本期冀可成良嗣,於是立爲太子,但是不成想他情性暴戾,日月滋甚,寡人數次呵責都不奏效,後來和上卿趙無恤商量要廢黜之,上卿認爲他年幼無知,但還可以雕琢,要以觀後效。

誰想不肖子鑿得寸進尺,訓練近侍角抵,私藏兵器圖謀不軌,甚至夜間窺視孤的宮殿,欲穢亂後宮。父子之情已盡,寡人忍無可忍,便下定決心請上卿廢黜之,鑿知曉後,竟賄賂寺人下毒藥謀害孤,寡人中毒吐血三升,幸靈鵲醫者所救而未死。

鑿見事情敗露,便聯合秦人齊人,要出兵入宮殺孤。幸而上卿及時知曉,遣兵士擊潰其黨羽,鑿也死於亂軍之中,真是死有餘辜。然而活罪可免,此小子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禍,應當廢爲庶人,此子雖喪,亦宜以民禮葬之……

寡人奄奄一息,下此詔書,揭露鑿之禽獸面目,晉國之政,盡託付上卿主持,擇公子公孫繼位。魏氏不滅,晉難未已,若嗣子可輔,上卿大可輔之;如其不才,上卿亦可自取之……

這份所謂的晉侯遺書掀起了軒然大波,頗有周武王臨終託孤的架勢啊!

趙無恤也一副周公坦蕩的架勢,他讓子夏起草文書,宣佈自己的悲痛之情:”彼蒼天者,曷其有極?無恤乃晉國上卿,悲痛之餘責無旁貸,當秉承周公之志,迎立新君,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興義兵滅魏氏叛賊,驅逐外敵,以匡扶晉國社稷……”

至於倒黴的太子鑿,按照晉侯遺書,以平民之禮葬於銅鞮城外,不設旌旐。趙無恤憐其是被間諜所誤,又陪葬車輛數乘。

太子下葬之日,銅鞮百姓相聚觀望,他們中多數人信了趙無恤的宣傳,少部分聰明人則不以爲然。可縱然人潮洶涌,太子所期盼自己的死能喚醒的忠勇之士,卻無一露頭……

銅鞮民心穩定,畢竟趙氏篡權多年,有沒有晉侯,民衆都習以爲常了,接下來要忙碌的,就是晉侯午的身後事:定諡號,出殯下葬,還有確定新的國君人選。

這一日,趙無恤正在與家臣商量人選時,被羽林衛取代宿衛之職,改而隱入黑暗,搞監視和特務活動的黑衣侍衛郎令鄭龍,卻將一部竹書呈到了趙無恤的面前。

”上卿,這是太史墨所寫的《晉史乘》最新一篇……“

無恤展開一看,卻見上面赫然寫道:”趙無恤弒其君及太子!“

(~^~)

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645章 大風(2)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626章新婚夜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576章 繼業者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743章 想跑?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23章 君子如玉第56章 “民主制度”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237章 道路輿第577章 失敗者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82章 振振公子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204章 君與臣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29章 威風凜凜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21章 四子分封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545 師徒、父子第65章 暮春三月第678章 三線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653章 大風(10)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38章 中門迎客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85章 中原有菽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19章 錦瑟無端第655章 大風(12)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29章 威風凜凜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576章 繼業者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599章 夙願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539章 巫頌(中)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626章新婚夜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一謀臣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207章 聞戰不懼
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645章 大風(2)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626章新婚夜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576章 繼業者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743章 想跑?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23章 君子如玉第56章 “民主制度”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237章 道路輿第577章 失敗者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82章 振振公子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204章 君與臣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29章 威風凜凜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21章 四子分封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545 師徒、父子第65章 暮春三月第678章 三線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653章 大風(10)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38章 中門迎客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85章 中原有菽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19章 錦瑟無端第655章 大風(12)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29章 威風凜凜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576章 繼業者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599章 夙願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539章 巫頌(中)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626章新婚夜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一謀臣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207章 聞戰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