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意外

“若非河外之地是我與子矩合謀主動要來的,我肯定會覺得,趙無恤是存心將韓氏放在這裡,讓吾等承受外敵攻擊……”

二月,本是春風拂柳,燕子築巢的美好時光,可韓虎卻面容憔悴,沒了如玉君子的風采,他彷彿又回到了六卿之亂祖、父俱死的最陰暗時期。

去年趙氏魏氏連續遭到旱災蝗災,韓氏的主要領地河外卻因爲大河阻隔,沒有太受影響,但韓虎卻沒太多時間慶幸,因爲接下來發生的一切,都讓他應接不暇。

魏曼多死了,有人說趙無恤是主謀,無恤自辯,魏駒卻孤注一擲地宣佈脫晉入秦,還和齊人、秦人、鄭人一起組成了一個同盟,開始與晉國,與趙氏爲敵。

過去六年裡,韓氏的策略是在趙氏和魏氏之間保持平衡,政治上偏向趙無恤,但又不徹底站到趙氏那邊,對魏氏出手。

現如今,韓虎便發現,這種中立是再也維持不下去了,因爲好死不死,韓氏的四塊領地恰恰擋在秦魏鄭攻趙的必經之路上。

六卿之亂後,韓氏的領地大概分爲四部:河內的數城臨近大河,對面就是一心想要奪回虎牢的鄭國;韓氏上黨盤踞上黨盆地,隔絕了魏氏河東和趙氏長子郡;韓城、平陽、箕位於汾水中游,夾在魏氏河東和趙氏太原之間;最後是家族的主要根據地河外,有虢、宜陽等城,位於桃林之塞以東,佔據了洛水以北,恰恰被秦、魏、鄭三面包圍,大河北面還有虞、茅津等邑,因爲靠近鹽池、安邑,一直被魏氏視爲眼中釘肉中刺。

在趙魏徹底翻臉後,趙氏磨刀赫赫,宣佈魏氏叛晉,派人來拉攏韓氏,一起捍衛晉國領土主權完整;而魏氏轉投秦國後,也迅速派人來說之以“脣亡齒寒”的道理,向韓氏“借道”,還希望他們與魏氏一起抗趙。

到這時,韓虎就必須面臨抉擇,究竟是助趙伐魏,還是助魏伐趙。

他連忙將家臣段規喚來問對,“魏氏引秦國入河東,秦以渭水通糧運兵,如今抵達蒲阪者已有數萬,有魏氏指引,只怕河東要陷落了,韓氏當何去何從?”

段規曾建議韓虎在河外建立大本營,然後就可以避開趙魏,朝外部擴張。然而河外既是擴張的跳板,當外敵入侵時,也是敵國必爭的四戰之地。

如此算來,段規的謀劃是失策了,是把韓氏帶進了一個大坑裡,他倒沒有被失敗影響,果斷地說道:“秦魏雖然來勢洶洶,更有鄭國在其後策應,短期內可能會攻城略地一番,但長遠來看,還是趙氏能勝。”

段規分析道:“趙氏雖然去年才遭旱蝗之災,但趙無恤令嚴政行,積極備災,損失並不算嚴重,領地內未出現饑荒,甚至未向韓氏借糧。故而臣料想,趙氏內部未亂,其武卒死士皆列於太原、長子,南攻靈石口,已佔據地勢之優,不可與之爲敵。雖然河東有失,看上去遭到四國圍攻,但只要將山東各郡兵卒西調,秦魏也不是對手,加上魯、衛、鄒、宋等盟國助其牽制齊、鄭,還望主君明察。”

韓虎認可了段規的建議,更一方面,韓氏與鄭國爲敵,還佔領了虎牢,若是倒向秦魏,別說沒有好處,甚至還要將虎牢歸還鄭國,不管怎麼看,都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段規這種預測在此後的田賁奇襲絳都中被證實是可信的,趙氏既然已經攻下絳都,不但佔據了禮法上的大義,也控制了汾水中游,河東的主動權到了他們手裡。

加上親趙諸侯在陶丘大會,宣佈成立“合縱”,與四國的“連橫”對抗,周天子甚至旗鼓鮮明地站到了趙氏這邊。見己方的盟友如此人多勢衆,韓氏掐指一算,力量的平衡已經完全向趙氏傾斜了,心中頓時大安,在趙無恤許諾的安邑和鹽池等好處的誘惑下,也就順應時勢,徹底倒向趙氏。

不過韓氏滿心期望的開春後趙氏立刻調兵與秦魏在河東決戰,速戰速決後一起將敵人逐出晉國的想法,卻被事實無情地嘲笑了。

……

整個一月份,秦國儲存的糧食不斷調入河東,魏氏兵卒也從河西回到了安邑、曲沃等城。相對的,趙氏卻在河東採取了守勢,兵線維持在絳地以南,數量不過兩三萬,主要是從太原郡調撥來的,其餘兵員都在後方的郡縣集結並參與春耕,預計要二月底才能完全投入戰場。

於是這期間,就輪到韓氏難受了,他們就像是趙氏高高舉起,擋在身前的盾牌,但凡敵陣有箭矢射來,韓氏就要先遭殃。

依靠水運的優勢,秦魏已經在河東擁有了四萬大軍,他們在後援完全抵達之前不敢對趙氏這根硬骨頭動手,便先撿着韓氏的軟柿子捏,畢竟韓氏佔據了道路的中樞,誰得到誰就佔據主動。

秦魏聯軍開始進犯韓氏城邑,雖然韓虎讓各縣邑入城據守,但敵軍數量太多,韓氏守卒又太過分散,而且韓兵的戰鬥力比起秦、魏而言,的確是魚腩。

接下來一段時間,不斷有急報傳到虢城來。

“主君!韓城告急!”

“主君,茅津告急!”

“主君……”

不過一個月時間,先是老家韓城失守,接着大河以北沒有高牆保護的上陽下陽、茅津紛紛宣告陷落,只剩下平陽、虞兩座孤城苦苦支撐了。

好在之前攻秦之戰中,桃林之塞已經被韓氏拿下了,依靠這裡,至少秦國放在河西的軍隊無法直接攻入河外,這處韓軍龜縮退守的土地。

但更讓韓虎驚恐的事情還在後面,二月初,宜陽以東傳來噩耗,一支多達五千人的鄭國軍隊,開始從陰地攻擊河外,進逼宜陽……

韓虎大駭:“上個月陶丘之盟時,不是說好了鄭國將由宋國加以牽制麼!?”

宋國雖然幾經內亂,但依舊是一個一千五百乘的大國,雖然宋軍戰鬥力不如鄭軍,可人數卻有優勢,拖住鄭人應該不成問題,爲何卻有一支五千人數的鄭軍大刺刺地朝韓氏包來呢?鄭國不要東境了?

一時間,加上從商洛繞過來的秦人偏師,在大河北岸遊弋的魏軍,以及鄭國的這支部隊,韓氏的大本營河外竟被包圍合擊,呈現出岌岌可危之勢……

“六卿之亂時便是這樣,這次又是如此!”

韓虎欲哭無淚,事到如今也別無他法,秦魏鄭明顯是想要先逼迫韓氏就範,他總不能開城投降吧。於是連忙派人向趙氏告急求援,等消息傳到溫縣,再傳到銅鞮時,已經是二月中旬了。

趙無恤看着韓氏的求援,無奈地搖了搖頭,雖然對韓氏的戰力沒有報太大希望,但這一次,還真不是他故意坑韓虎的。

“戰局,總會出現意外。”

孫武說的不錯,全面開戰還不到兩個月,趙無恤便碰上了第一個意外:也不知爲何,宋國竟沒有如陶丘之盟時允諾的那樣,發兵牽制鄭國,爲韓氏減輕壓力。

樂溷雖然不才,可對於趙氏卻有求必應,他走之前還滿口承諾地答應好好教訓鄭國,入夏前與趙軍會師新鄭呢,現在卻沒有出動一兵一卒。

宋國那邊在短短一個月裡發生了什麼?千里迢迢,趙無恤暫時還無從知曉,但他心中有一絲不安。因爲算起來,這節點,爲他懷胎十月的南子,也差不多該分娩了……(~^~)

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759章 此戰到此結束第941章 他死了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1217章 獲麟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893章 階下囚第816章 秦人第591章 天道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915章 叔于田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52章 冬至(一)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492章 侯犯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21章 四子分封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6章 亂序者死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535章 鬼神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1053章 麟之趾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536章 求婚第97章 不棄親暱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998章 眉間赤第35章 豎子敢爾!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999章 殘城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1193章 楚王勝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886章 少樑砲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9章 姑布子卿第999章 殘城第1179章 朝鮮第123章食不厭精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966章 熵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436章 醫者心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958章 意外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33章 魏舒方陣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899章 計然策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14章 老豺範鞅第一謀臣第1119章 雙頭鷹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1217章 獲麟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95章 劍擊之技第362章 大禮議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164章 九章數術
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759章 此戰到此結束第941章 他死了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1217章 獲麟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893章 階下囚第816章 秦人第591章 天道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915章 叔于田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52章 冬至(一)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492章 侯犯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21章 四子分封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6章 亂序者死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535章 鬼神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1053章 麟之趾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536章 求婚第97章 不棄親暱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998章 眉間赤第35章 豎子敢爾!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999章 殘城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1193章 楚王勝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886章 少樑砲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9章 姑布子卿第999章 殘城第1179章 朝鮮第123章食不厭精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966章 熵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436章 醫者心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958章 意外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33章 魏舒方陣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899章 計然策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14章 老豺範鞅第一謀臣第1119章 雙頭鷹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1217章 獲麟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95章 劍擊之技第362章 大禮議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164章 九章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