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出謀劃策

楚原小心翼翼地將帳蓬割出一道大縫,將短刀插回腰間,悄無聲息地鑽了出去,正想放足狂奔,忽聽背後一人叫道:

“三公子。”

楚原哀嘆一聲,回首道:“小陸啊,你就不能裝糊塗放我一馬,日後我楚原定會報答你。”

陸鳴兩眼低垂,一聲不吭。楚錚得知郭懷要來北疆,反而有些擔心了,對三哥來說,面對郭懷比面對父親接受家法懲處更爲難堪。因此楚錚雖然不再將他關在小帳篷裡,但仍叮囑陸鳴寸步不離楚原左右。

果不出楚錚所料,楚原真有逃離北疆大營之意,陸鳴當初與吳安然一同審訊羅聞楓,對楚原的事也略猜到一二,自然不敢有絲毫懈怠,這已是他第四次壞了楚原逃亡大計。

楚原對陸鳴無可奈何,怒氣衝衝闖入楚錚營帳,叫道:“小五,你是不是真想害死你哥哥我?”

“三哥何出言。”楚錚放下手中文書,微微笑道,“小弟豈敢有此意。”

楚原道:“那你就放哥哥一條生路吧,朝中誰不知郭懷人稱郭石頭,鐵面無私六親不認,就算父親也對他退讓三分,我這般得罪了他,他若到了北疆還不知如何整治我。趁兵部調令未到,哥哥還是回京向父親請罪去吧。” шωш●тт kán●c○

楚錚聽楚原竟打算索性回京,微微一驚,想了想還是搖搖頭:“三哥是禁衛軍參將。調到北疆任職必經郭尚書許可,想必父親已將你在北疆之事告知於他,他既已知你在此地,三哥再回京城豈不更令他震怒?何況此事終需有個了斷,郭尚書處事公私分明,應不會過於爲難你。”

“再者父親已經決意讓三哥紮根北疆大營。三哥應早做打算纔是。北疆大營與南線大營頗有不同,上至孟德起華長風,下至副將校尉,平民出身地將領佔了多數,世家子弟想在此立足決非易事。況且這些將領大都爲郭懷一手提拔,你若掃了他的顏面,孟德起等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若再得知你逃婚之事,三哥日後在北疆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這些話與你前幾日所說的大同小異,不必再說了。”楚原打斷道。“哥哥我只問一句,你是否定是不讓我離開北疆大營了?”

楚錚緩緩點頭:“不錯,請三哥見諒。”

“既是如此,哥哥我也有自知之明,就不白費力氣了。”楚原半躺了下來。“不過你硬要把我留下,此事就交於你了,想想法子讓三哥少吃些苦頭。”

楚錚哭笑不得:“你自個惹出來的事,爲何要小弟收拾殘局?”

“我們三兄弟中就屬你鬼點最多。連蘇巧彤那麼大的事都讓你遮掩了下來。”提起這名字楚原忍不住咬了咬牙,“就不能幫幫三哥。難道在你心中,兄弟還不如一女子?”

這頂大帽子楚錚也吃不消,苦笑道:“三哥言辭較以往犀利多了,小弟甘拜下風。”

楚原卻不吃這一套:“得了吧,打你九歲那年起,哥哥我就對你甘拜下風了,心計方面就不說了,比你大了五歲居然連打架都打不過你,那次丟人真丟大了。”

楚錚揉了揉鼻子:“這事小弟也記得。是你先欺負我地,要搶小弟的琉璃串子,說要送給小仙姐。”

楚原一窒:“是又怎樣,兒時哥哥欺負弟弟天經地義,就我反過來被欺負了。”

楚錚奇道:“你我從小到大就打過那一架,何來欺負一說?”

楚原悻悻說道:“你以爲哥哥我是二愣子啊,打又打不過,玩心機更不是你對手,從此只好讓着你了。”

楚錚看了他一眼:“沒想到三哥對小弟頗爲成見啊。”

“成見談不上。”楚原搖搖頭,“兒時可能有那點吧,主要還是爹孃太寵你了,讓哥哥我真有些羨慕。誰叫我是老三呢,還沒怎麼懂事,倩丫頭和你就出生了。尤其是你,出生後爹孃的心思全在你身上了,除了早請安和用飯,我大都只與乳孃和丫頭相處……”

楚錚聽着不對,忙笑道:“三哥多心了,其實爹孃也疼你的。”

“我知道,不過以前我確實覺得爹孃有些偏心了。”楚原道,“特別是三年前,父親將大哥與我送至南線大營時,這種感覺猶甚。我倒無所謂,又不是長子,與大哥相比除了打架比他強一些,別的樣樣不如他,外放任職原本就是必經之路。可大哥呢?要知你當時才十三四歲,父親這般做法太過分了,我要是老大恐怕當時就上房揭瓦鬧翻天了。”

楚錚緩緩說道:“若說父親的本意小弟也是在兩位哥哥去了南線近半年後才知曉,三哥可否相信?”

“我信。”楚原道,“常言道旁觀者清,我雖也替大哥感到不平,但不似他那般執着於其中,靜下心來一想,父親出身旁系,歷經數十年終掌朝中和楚氏大權,若說只因偏心就想將楚家宗主傳於你,那簡直是笑談了。回想他老人家常教導我等任人唯賢,不計出身,其中唯一理由便是父親想必覺得你小五才能勝過大哥與我。此番你來北疆我在京中任職,京城族人雖不在我面前稱談論你,但仍可感覺即便是叔叔伯伯對你亦頗爲敬畏。哥哥我就差遠了,在京不到數月便已聲名狼藉,拳打樑臨淵,氣死韋驊,若不是有父親護着早被御史彈劾問罪了。日後哥哥我還是從軍吧,朝堂這種地方絕不適合我這等人。”

楚原看了楚錚一眼:“不過大哥他定不會如此想地。可他千不該萬不該爲了琪郡主居然對小仙起了殺機。經過此事,父親是絕不會再將宗主之位傳了他了。日後楚家就靠你了,小五。”

楚錚有些尷尬:“三哥說這些爲時過早了吧。”

“此事已成定局,大哥若要再爭父親都未必容他,只盼他日後能安份些吧。”楚原哼了一聲。“至於我與你,今日就把話挑明瞭吧,我老三是沒這本事也不願做這宗主,你放心就是了。”

楚錚苦笑一聲:“三哥,你這不存心讓小弟難堪麼?”

“小五,哥哥我最看不慣地就是你總愛裝模作樣,不過細想起來,父親和大哥亦是如此。”楚原大搖其頭,“算了,不說這些了。眼下最緊要的是如何幫哥哥我度過難關,快些想個法子。”

楚錚想了想笑道:“辦法當然有,不過要看三哥是否臉皮厚了。”

“夠厚夠厚。”楚原直起了身體,“快說來聽聽。”

郭懷事隔十餘年再度回到北疆。大營老軍士無不奔走相告,主將們也不敢怠慢,除了副統領曹淳前營鎮守,其餘人等打聽清楚郭懷行程,這一日早早地來到大營。隨孟德起一同在營門外等候。

“啓稟統領大人,尚書大人距我大營已不足十五里。”

樊兆彥看了看孟德起,道:“統領大人。我等要不要前去相迎?”

孟德搖了搖頭:“尚書大人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大敵當前,我等若離營十里相迎,非被他痛罵一頓不可。”

樊兆彥想想也是,笑道:“統領大人,稍後應該改口稱尚書大人爲大帥了。”

邱亦生道:“西秦有薛帥,如今我大趙有了郭帥,不過這……這郭帥叫起來怎麼這麼彆扭。”

衆將軍轟然大笑。

過了近半個時辰,郭懷與隨行三千家將已清晰可見。孟德起喝道:“衆將軍。隨我一同迎接郭大帥。”

距郭懷一行不足半里,衆將翻身下馬疾步上前,行以軍中之禮,孟德起沉聲道:“末將北疆統領孟德起叩見郭大帥。”

郭懷下馬來到孟德起身前,扶住他雙臂道:“不必多禮,諸位請起。”

孟德起站起身來,只見郭懷滿面風塵,鬚髮盡已花白,較前幾年在京城所見時又老了許多,不由喉間一哽:“大帥……”

郭懷亦有些感慨,不過以他二人的交情無需多說,只是伸手拍拍孟德起肩部,向前走去。孟德起跟在他身側,樊兆彥走上前來拱手道:“大帥。”

看着體型如巨熊一般地樊兆彥,郭懷依稀認出眼前此人正是當年的白袍將軍,不由目露驚異之色,回頭看了看孟德起。孟德起忍不住笑了起來,樊兆彥也有些訕訕然:“大帥,末將……末將這兩年胖了許多……”

郭懷捶了他一拳:“還能上陣殺敵麼?”

樊兆彥胸口一挺:“大帥若有命,末將萬死不辭。”

郭懷點點頭,又見過了華長風等人。待走到楚錚面前,郭懷神情微微一滯,楚錚俯首道:“末將楚錚見過大帥。”

“嗯,在北疆還過得慣麼?”郭懷問道。

“謝大帥關愛,末將並無不妥。”楚錚答道。

“不錯,未曾辜負令尊和本帥地期望。”郭懷點點頭,輕聲道,“只是,可惜了……”楚錚在北疆的所作所爲孟德起一一稟報過郭懷,在郭懷看來,楚錚完全是統領之才,孤軍出塞,聯縱胡蠻,秘會程氏一族,當機立斷可說立下了奇功,與之相比,這少年的武功反倒是次要了。只可惜臨行前楚名棠已與他商議過,此戰一旦完結就讓楚錚隨他一同回京,日後恐怕不會再度從軍。郭懷爲此甚至和楚名棠爭執起來,楚名棠只是冷冷地說了一句:你可聽說過身處邊疆地楚家宗主?

郭懷當然知道歷代楚家的重心都在朝堂之上,他想讓楚錚留在軍中也有那麼一絲那種用意。對皇室來說,這少年留在邊疆總比在京城好。楚名棠畢竟出身楚氏旁系,在朝中根基遠不如當年地楚天放,身邊可用之人並不多,雖然在朝中也提拔了些南線舊部,但時日尚短還未成氣候。真正可堪大用的反倒是投誠的成奉之。而京城楚氏族人雖衆,但大都乃平庸之輩,若真有才華橫溢之士這宗主之位又如何輪到楚名棠?因此楚名棠急於想將楚錚留在身邊。在楚錚身上郭懷可以清晰地看到楚名棠地影子,一樣的心機深沉,一樣地爲成事而不拘小節,而且更讓郭懷感到憂心地是這少年遠勝楚名棠當年,楚名棠象他這歲數地時候還在熊耳山山下和自己一同打獵摸魚呢。

……

……

郭懷見過了在場衆將,這些人都是行伍出身,平日裡大大咧咧粗口連篇,但到這番正式場合上反倒顯得有些拘謹了。

郭懷見此情形便道:“這裡風大。孟統領,進營再敘吧。”

到了營帳內,郭懷端坐帳前,向衆將看了一眼,忽道:“禁衛軍參將楚原何在?”

孟德起一愣。不由看向楚錚。楚錚出列稟道:“三哥暫不隸屬北疆大營,因此未曾隨統領大人叩見大帥,此時他應在末將帳中。”

郭懷哼了一聲,身邊一親兵俯首遞過一份卷宗,郭懷打開念道:“兵部有令。原禁衛軍參將楚原調至北疆大營,出任偏將一職。”

孟德起突然想起楚錚曾說過,他三哥與郭懷之女即將定親。只是楚原來北疆大營時正值軍情突變,自己百忙之中竟未曾想起此事,這可有些怠慢了。

郭懷將卷宗合上,道:“孟統領,日後這楚原就是你麾下將領了,可要好生管束。”

孟德起卻會意錯了,還以爲郭懷暗示自己加以提拔,笑道:“大帥統領北疆軍地要務,楚原楚將軍不也是大帥部屬麼。”

郭懷不知孟德起已聽說楚郭兩家結親之事。轉口道:“北疆軍情如何了?”

孟德起答道:“回大帥,末將得知西突厥東來之後,火速命華長風華將軍趕往西秦大營與薛方仲商議此事。薛方仲與我大營想法基本相似,皆認爲現胡蠻勢微,我趙秦兩國北疆大軍今後數十年內的大敵就是這突厥,難得突厥如今陷入內亂,不管採取何種手段,定不能讓這西突厥安然無恙地退回阿爾泰山,若其一旦退去,我趙秦聯軍面對的只有東突厥,屆時是戰是和?若戰雖說勝算不小,但我趙秦聯軍恐怕亦是元氣大傷,萬一西突厥再度來襲難以與之相抗。若是按兵不動,則放任東突厥在北疆紮根,恐怕不消十年,這西突厥便強似當年的胡蠻了。因此西秦大軍已經開拔西進百里,已至西突厥側後方駐紮。”

郭懷沉吟片刻,問道:“那程氏一族有何消息?”

“楚將軍已經告知程氏一族大帥前來北疆之事,其宗主程思非欲派遣長子程浩然不日便來我大營參見大帥。”

郭懷冷笑道:“看來東突厥一心想靠我趙秦聯軍爲其撐腰啊。也罷,命人告知程氏一族,明日便叫那程浩然來見本帥。”

孟德起又道:“大帥,薛方仲曾告誡華將軍,趙秦聯軍在北疆素來同進共退,若我大趙與東突厥有何商議,秦軍定要有將領在場,請大帥定奪。”

郭懷笑道:“這薛方仲過於謹慎了吧,難道我大趙會聯胡攻秦不成?明倭國帥只想聽聽程氏一族是何說辭,待到正式商議時再告知西秦,他薛方仲欲知詳情就親自來我大營吧,本帥正可與他敘舊。”

帳中諸將也笑了起來。

孟德起道:“末將即刻便派人通知程氏一族。突厥大營距此不過五十里,日落之前定能趕到。這個,大帥一路也辛苦了,末將準備些薄酒爲大帥接風,還望大帥賞光。”

郭懷皺眉道:“德起,你何時亦學會官場這套虛禮了,大敵當前還飲什麼酒。”

孟德起笑道:“大帥十餘年重返北疆,末將亦是衆意難違啊,不過請大帥放心,每人飲酒僅限一壺。最多隻是暖暖身而已,絕不超量,就是大帥想要多飲末將亦絕不通融。”

衆人頓時大笑。郭懷搖頭苦笑道:“也罷,隨你吧。”

孟德起將郭帳送至新建地營帳,寒暄了一陣便告辭去準備酒宴了。郭懷剛想休息一會兒,親兵進來稟報道:“大帥。楚錚楚將軍求見。”

郭懷亦想尋機與楚錚詳談一番,便道:“叫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一人走進帳,疾步來到郭懷面前,將身上的大氅一解,單膝及地:“末將楚原叩見大帥。”

郭懷一聽這聲音,怒氣陡生,定睛一看,果然是楚原。只見他赤着上身,背上綁着幾根樹枝。雙手還平託着一根馬鞭。

“楚原,你還敢來見本帥?”郭懷壓低了聲音,畢竟楚郭兩家訂親還未真的宣揚出去,就是帳外的親兵也並不知曉。

“侄兒自知愧對伯父,特來負荊請罪。請伯父懲處。”楚原心裡有點發虛,楚錚原本是讓他背幾根帶刺的荊棘地,刺破點皮也沒啥,但這玩意乾枯後極易燃燒,通常用來作爲引火之物。十餘萬大軍駐紮在此,竟然方圓十里都找不到一根,楚原只好用樹枝來替代了。

幸好郭懷書讀得不算多。雖知道負荊請罪這一典故,但具體詳情早已忘了,也沒計較楚原背地是什麼。郭懷從他手中拿過馬鞭,本想揮起就打,可想了想如真把這小子打傷了,他人問起來如何解釋,總不能說這小子逃婚,自己這未來丈人教訓他吧?反正他已隸屬屬北疆,日後要整治他方法多的是。

郭懷持鞭敲着楚原地頭道:“你突然離京出走。到底是何原因?”

“匈奴未漢,何以家爲?”

楚原昂首說道:“侄兒十五從軍,十八參與趙齊之戰,從不弱於人。而今我大趙邊患又起,五弟年方弱冠便已率京城衆多世家子弟對敵於兩軍陣前,侄兒身爲兄長,堂堂七尺男兒,卻整日廝混於京城街巷之中,實是羞愧之至日。侄兒曾多次請求雙親,欲來北疆軍中效力,可均不成行,日思夜想之下,侄兒唯有不告而別。”

郭懷喝道:“那你爲何非在與穎兒定親之日離京,視我郭家顏面何在?”

“當年伯父大破胡蠻之戰,偏將以下將領十折其五,而突厥強勢不在胡蠻之下,侄兒既已決意來北疆,就已將生死拋之度外。若此時與穎姑娘定親,兩軍陣前侄兒如有不測,馬革裹屍已屬幸運,沙場白骨連草根亦是常見之事,如此豈非連累於她?素聞郭伯父最疼愛的便是穎姑娘,亦知我楚家行事如何,若是一旦定了親,難道忍心讓她揹負一楚家媳婦之名孤老終生嗎?”

“馬革裹屍,沙場白骨連草根?”郭懷喃喃念道,想起昔日諸多同袍戰死沙場,多數人連屍體都無法找回,不由黯然,過了會兒才又道:“原兒,你也太小瞧本帥了,本帥亦是行伍出身,穎兒既是本帥之女,早已明白沙場生死無定,她若與你訂了親,無論是生是死,穎兒此生都是楚家兒媳。”

郭懷自從感覺楚郭兩家結親已經無法再拖時,對楚原也瞭解了一番,知道這小子是塊從軍的好料子,在與南齊一戰中地戰功雖略有誇大,但基本屬實,在世家子弟中已是難得。他方纔所說離家出走的原因雖有些突兀,但也說得過去。

若郭懷知楚原離家出走差點把大嫂也帶走了,肯定當下拔刀把這小子劈成碎片不可。

“起來吧。”郭懷隨手把馬鞭丟在一旁。“把大氅披上。”

楚原心中一喜,小五說得不錯,這關鍵便在最後一句,如今看來果然不假。

楚錚前世也是當官多年,對心理學也頗有研究,知道楚原若只是一味開脫罪責反而不妥,在小節處故意曲解下郭懷,讓郭懷爲自己辯解一下,那潛意識當中就會對楚原的說辭相信幾分。這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什麼效應楚錚已忘記了,但他前世也用過幾次,很是管用。順便又教了楚原一句唐代岑參所寫的“沙場白骨連草根”,道盡了戰事的慘烈之處,郭懷心神激盪之下果然上當。

“你若真心至北疆從軍,何不早些與本帥挑明。”郭懷道,“本帥亦可替你向名棠說情。”

楚原苦笑道:“大帥,此事就是家父許可,娘那邊也是說不過去地。”

郭懷想想也是,王秀荷地爲人他當然極爲了解,楚名棠這一生最爲懼內,若她執意不許,也只能退避三舍了。

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19章 言多必失第6章 驚喜交集第1章 楚氏宗主第10章 流言蜚語第121章 不明所以第17章 羿之神弓第一百三十章第6章 離家出走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33章 春宵第7章 割袍斷義第35章 暗下伏子第4章 三箭懾敵(下)第44章 出謀劃策第34 兄弟鬩牆第6章 驚喜交集第9章 未雨綢繆第9章 佛魔二門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4章 鎮北侯府第1章 一石二鳥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100章 章 前朝密室(下)第49章 棋逢對手第80章 以和爲貴第2章 針鋒相對第4章 太平不平第14章 太平展家第1章 北趙楚氏第36章 意外之舉第12章 威逼誘降第5章 火雲神駒第4章 上京風雲第15章 軍師第43章 北疆大帥第28章 諜影第11章 手足之情第88章 冰釋前嫌第66章 將星殞落第14章 火狐第3章 家門醜事第20章 亡羊補牢第4章 鎮北侯府第26章 前塵往事第133章 魔門伏子第9章 未雨綢繆第31章 是你所爲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4章 上京風雲第124章 同心避諱第28章 諜影第25章 食殺第140章 天道之徑第139章 浪子回頭第13章 河東獅吼第8章 登門拜訪第39章 程氏一族第17章 暗流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5章 順水推舟第113章 後續之策第15章 重返上京第20章 亡羊補牢第18章 重回京城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3章 三箭懾敵(上)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14章 火狐第38章 四足鼎立第4章 上京風雲第28章 諜影第13章 左家巷子第112章 論功行賞第36章 意外之舉第89章 佳人重現第4章 轉道太平第18章 合議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29章 救駕之功第20章 險象環生第36章 楚府大婚第20章 及時行樂第6章 斬除羽翼第49章 棋逢對手第118章 陽奉陰違第22章 天賜良機第8章 坦承相告第31章 走馬上任第45章 別有用心第25章 食殺第22章 戒心第78章 東奔西顧第93章 功虧一簣第33章 春宵第83章 乘勢而來第62章 臨陣傳令第57章 臨別託孤第17章 羿之神弓第6章 離家出走
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19章 言多必失第6章 驚喜交集第1章 楚氏宗主第10章 流言蜚語第121章 不明所以第17章 羿之神弓第一百三十章第6章 離家出走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33章 春宵第7章 割袍斷義第35章 暗下伏子第4章 三箭懾敵(下)第44章 出謀劃策第34 兄弟鬩牆第6章 驚喜交集第9章 未雨綢繆第9章 佛魔二門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4章 鎮北侯府第1章 一石二鳥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100章 章 前朝密室(下)第49章 棋逢對手第80章 以和爲貴第2章 針鋒相對第4章 太平不平第14章 太平展家第1章 北趙楚氏第36章 意外之舉第12章 威逼誘降第5章 火雲神駒第4章 上京風雲第15章 軍師第43章 北疆大帥第28章 諜影第11章 手足之情第88章 冰釋前嫌第66章 將星殞落第14章 火狐第3章 家門醜事第20章 亡羊補牢第4章 鎮北侯府第26章 前塵往事第133章 魔門伏子第9章 未雨綢繆第31章 是你所爲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4章 上京風雲第124章 同心避諱第28章 諜影第25章 食殺第140章 天道之徑第139章 浪子回頭第13章 河東獅吼第8章 登門拜訪第39章 程氏一族第17章 暗流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5章 順水推舟第113章 後續之策第15章 重返上京第20章 亡羊補牢第18章 重回京城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3章 三箭懾敵(上)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14章 火狐第38章 四足鼎立第4章 上京風雲第28章 諜影第13章 左家巷子第112章 論功行賞第36章 意外之舉第89章 佳人重現第4章 轉道太平第18章 合議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29章 救駕之功第20章 險象環生第36章 楚府大婚第20章 及時行樂第6章 斬除羽翼第49章 棋逢對手第118章 陽奉陰違第22章 天賜良機第8章 坦承相告第31章 走馬上任第45章 別有用心第25章 食殺第22章 戒心第78章 東奔西顧第93章 功虧一簣第33章 春宵第83章 乘勢而來第62章 臨陣傳令第57章 臨別託孤第17章 羿之神弓第6章 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