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會獵龍城

周陽身着戎裝。跪坐在矮几上,李廣他們站立兩廂。一臉的不爽,好象有人借了他們谷,還他們糠似的。

“你們怎麼了?個個耷拉着腦袋。”周陽有些驚奇,打量着他們。

衆人都沒有說話,臉有難色。程不識一碰李廣:“飛將軍。”

“叫我做什麼?”李廣嘀咕起來。

李廣的嘴跟他的箭一樣快。有難說的事。自然是要他來說了,程不識催促一句:“你說呀,快說呀!”

“怎麼叫我說?”李廣嘀嘀咕咕,一臉的難色:“大帥,你交給我們的任務,沒有完成。把所有的武庫清查了。手弩只有三千多把。矛也不多。只有四千來枝,這遠遠不夠給騎兵使用。加上建章軍,我們有差不多一萬騎兵呢,這哪夠呀?”

周陽的打法與以往全然不同。缺少兵器。這在意料之。要是所有的武器都是現成的,只等着周陽去用,那麼,漢軍早就打得“單于夜遁逃了”

“就爲這事,你們個,個張口結舌,要飛將軍來說?”周陽有氣好笑,程不識他們竟然把性情直爽的李廣當槍使了。

“騎兵要是沒有這些武器。威力就差一大截,那多可惜。”李廣惋惜不已。

一句惋惜的話。卻是換來程不識他們的齊聲贊同,一顆腦袋點得比啄米的雞頭還要快。

“這麼辦吧!三千把手弩。肯定不夠用。得從其他地方弄。現在要造也來不及了,步兵手裡不是還有不少手弩嗎?擠出來,給騎兵用。”周陽眉頭擰得很緊,思索着道。

“大帥,這我們想過,可是,這矛怎麼辦?”程不識的眉頭擰得很緊。

矛是一種利器。可是,在這一時期用得很少,到了東漢三國時期才用得多。漢朝造的矛並不多,能有四千來枝矛,很不錯了。

“把矛給建章軍使用,四千枝矛夠他們用了。”周陽撫着額頭。思忖着道:“至於其他的騎兵嘛。把戟給他們,要他們當矛使就是了。”

“啊!把戟當矛用?”周陽的話立即引來一片驚訝聲。

戟和矛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兵器,戟既可以刺。又可以研。而矛。主要是刺。把戟當矛用。就是減少了研這個功用,的確算是創舉。卻是讓人不太好接受的創舉。把大炮當鳥槍使。誰願意接受?

周陽剖析道:“騎兵衝鋒時,只需要刺就行了,研已用不着了。我們現在的矛太少,戟倒是挺多。只有這樣了。”

戟是當時主要的長兵器,數量非常多,要多少有多少。

這主意雖然降低了戟的威力。卻也不錯。能讓騎兵發揮更大的威力,李廣、程不識他們都是名將,仔細想想。這的確是目前最好的辦法,欣然同意。

於是乎,一支與周陽想象有很大差別的騎兵就誕生了。他們多了兩種武器,一是手弩,二是長兵器,使得騎兵的威力大增。

可是,這長兵器有點不倫不類,讓人

默默

番離,南越王都城。

“得得!”

一隊健騎,身材高大,戰馬神駿,疾馳而來。

爲首一人,一臉的冰冷,好象那不是人臉,是冰塊似的。不是別人,正是陳尚。

“站住,什麼人?”

守城的南越兵士喝道。

“閃開!我是漢使,要見南越王!”

陳尚冷得象冰塊的聲音響起,微蘊怒氣。

“漢使?”城上兵士大是驚訝,仔細一瞧,紅色的漢軍軍服。不是漢軍還能是誰?大聲吆喝起來:“閃開!閃開!讓漢使進城!”

南越當時雖然擁地自大,名義上仍是奉漢朝節制,漢使的到來。那可是大事,南越兵士哪敢怠慢。吆喝不斷,忙着清道。

番離城小人少,街上的行人不多,即使不清道也不會阻礙陳尚他們奔馳。可是,這種拍馬屁的良機不能錯過了。

正奔行間,前面轉出一隊南越兵士,攔在路上,爲首的兵士一拉馬頭,前來見禮:“呂承相有請漢使過府敘話。”

陳尚的聲音永遠那般冰冷:“呂承相是哪位?我只知有南越王。不知什麼呂承相。”

“你?你敢輕視承相?”這人可是呂嘉的心腹,呂嘉給輕視了。哪裡忍得了,手一揮,喝道:“來啊,把這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給我拿下了!”

南越兵士呼啦一聲,圍上來。把陳尚一衆人圍在間。

陳尚這隊人都是細柳營出身,是周亞夫主練的精銳,早就在屍山血海裡歷練得心如鐵石,哪會把他這點陣仗放在眼裡:“哼!你敢對漢使無禮?該殺!”

這人根本就不信,嘴角一扯。可是,只見劍光一閃,他的一顆頭顱就飛了起來,只覺眼前的人突然變矮了。

“砰!”

人頭重重砸在地上,這人不住轉眼珠。嘴巴不住張闔,他到此時都沒有弄明白,爲何陳尚要對他突下殺手。

陳尚手還在滴血的漢劍指着一衆兵士:“你們,還有誰敢攔路?”

陳尚跟隨周亞夫征戰,殺人如麻,身上的氣勢放出來,宛如一頭兇獸,南越兵嚇唬老百姓還可以。面對陳尚就是嬰兒與壯漢的差別,嚇得不住後退。

“大膽!”

隨着一聲斷喝,呂嘉出現。手一揮:“給我拿下!”

“你是何人?”陳尚毫無畏懼之色。

“在下便是南越承相呂嘉。”呂嘉得意的一挺胸膛,趾高氣揚:“你冒犯我,該當何罪?”

陳尚冷着一張臉,盯着昌品:??很好,你既然來了,省得我跑一趟衆是條侯給你圳請木,請呂承相賞光,前去飲茶

從懷裡掏出一束絹帛,扔給呂嘉。

昌嘉接過一瞧,不由得臉上變色,適才的得意之情剎那消失不見,代之而起的卻是一臉的笑容,親切得象見到老祖宗似的:“請問漢使,條侯在何處?”

“在長沙,恭候承相大駕!”陳尚的聲音沒有一點感**彩。

“在長沙?”呂嘉倒抽一口涼氣。

在當時,長沙是漢朝的南方重鎮,漢朝在這裡駐有重兵,積囤軍械、糧草,一旦南越有事。漢軍就能快速到達嶺南。

周亞夫一代名將,他到了長沙,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漢朝的大兵壓境了。人的名,樹的影,他對周亞夫是萬分忌憚,周亞夫請他去長沙飲茶,他有那個膽麼?

不用想也知道,周亞夫擺茶請客,是茶無好茶,有去無回,他敢去嗎?

突然之間,呂嘉臉上痛楚四起,不住抽冷,手腳僵硬,結結巴巴的道:“有請漢使回覆條侯,呂嘉不甚感激,可是,舊疾發作,恐不能一睹條侯尊面,還請條侯見諒。”

“那可真不巧!”陳尚冷冷的回一句,一拍馬背直奔王宮。

直到陳尚他們不見了蹤影,呂嘉的“病”又好了,不打擺了,手腳也靈活了,恨恨的道:“周亞夫,你怎麼到了長沙?這不是壞我大計麼?。

默熾

南越王宮,一張軟榻上,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半躺半靠在軟榻上。

此人鬚髮雖白,卻是紅光滿面,精神還不錯,眼睛明亮,乍一看上去,哪裡象是近百的人物。

他,就是南越王趙傷!

趙坨是一個,傳奇人物,真正意義上的傳奇人物!此時的他,已經十多歲了,馬上就要過活過一百歲了。

趙傷是秦朝大將,他十歲時,就得秦始皇賞識,做了秦始皇的近身侍衛,跟隨秦始皇南猛的戰,掃滅國,一統華夏。

秦國統一國,他立下了汗馬功勞。

國被滅後,秦始皇決定對嶺南用兵,把嶺南收歸版圖。秦軍休整兩年後,五十萬大軍翻越五嶺,夫舉南下。當時的趙傷剛剛三十出頭,就給拜爲副將。

秦軍開始的攻勢兇猛,打得非常順利。可是,由於道路交通不便,後勤補給不上,士氣低落,戰爭處於膠着。當地的土著趁機反撲,秦軍統帥屠睢在一次土著的夜襲身亡。

爲了解決補給,秦始皇焦慮異常,兩次駕臨長沙。當時的補給主要是從五嶺運來,路途遙遠,山道崎嶇,非常困難。

精通水務的史祿給秦始皇獻策,可以把湘水和灕江連接起來。湘水池勢高,灕江地勢低,落差有好幾百米。爲了解決這一難題,史祿設計了著名的“靈渠”河道在山上盤繞,解決了落差問題。

靈渠一修成,糧草問題就解決了,秦軍士氣大振,戰力空前,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平定了嶺南,就是現在的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島、越南北部,東西橫貫萬里的廣大領土併入了版圖。

秦始皇派在這裡的第一任鎮守官員並不是趙倫,而是任囂。任囂病死前,把重任交給了趙詫,到如今,已經十年過去了。

“胡兒,把始皇的旨意拿來”。

趙忙開口說話,聲如洪鐘。

他嘴裡的胡兒,不是他的兒,是他的孫,趙胡,又叫趙昧。趙傷的命實在是太長了,太能活了,他的兒們活不過他,先後死,了,他還活着。

趙胡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人了,煩下一部鬍鬚,黑黑密密的,有些不解的問:“大父,你怎麼又要看始皇旨意?這些天,你老是看

“大父聽說漢朝出了一個叫周陽的年青人,他率領漢軍打敗了匈奴趙倫的聲音不僅響亮,還很有豪情:“打敗匈奴,漢朝數十年沒有做到,一個,年青人做到了,是個人物。這讓大父想到了從前,想到了始皇,若始皇在,匈奴安敢橫行?”

趙胡有些好笑:“大父,你操這些心做什麼?他們要打便打?我們坐擁嶺南,關我們甚事?打得越久,於我們越有利!”

“閉嘴”。趙億眼睛一翻,老眼精光四射,瞪着趙胡,喝斥起來:“你這是忘祖!大父是來自真定,大父最大的心願便是死後能安葬在真定祖墳邊上

趙胡不敢再說,只得去拿秦始皇遺詔。

趙坨嘆口氣:“不知老屋前的那棵瑰樹可還在?”

正感嘆間,趙胡捧着一個描金匣,不大,卻很是精美,放到短案上,打了開來,取出一支非常精美的銅管,再從銅管裡抽出一束絹帛,展開,遞在趙倫手裡。

趙住雙手微微發顫,接過絹帛,眼睛睜得老大,好象牛眼睛似的,仔仔細細的看着這塊發黃的絹帛,他不知道看過多少遍,可是每次看着秦始皇的手跡,他都有不同的心境。

“就是這道旨意,阻止大父當年殺回原!”趙傷的聲音很高,眼睛特別明亮:“始皇逝後,山東大亂,項籍、劉季之輩橫行,大父當時就要率領五十萬大軍殺回原,可是,有始皇的旨意在,大父不能這麼做。若是沒有始皇這道旨意,大父一定能砍下項籍、劉季的頭顱

略微一停頓:“大父手裡是五十萬大軍呀!跟隨始皇掃滅國的精銳呀!要是我們回到了原戰場,項籍雖勇,豈是我們的對手?他那八千弟兵,不過是烏合之衆,也配叫軍隊?。

項羽麾下一;吊兵吊是號稱精銳,可是“和嶺南的五十萬秦軍比起術“州“是個級別。

無論練,還是裝備,以及指揮的順暢,號令的嚴明,都遠遠不如。

要是這五十萬秦軍回到原戰場,項羽、劉邦轉眼即滅。

“大父,這事你說過好多回了,還說。”趙胡有些不耐煩了。

“大父跟隨始皇南猛的戰,東擋西殺,受過傷,流過血,無怨無悔。可是,大父只有一件憾事,那就是在大秦危亡之際,沒有出力,沒有率領五十萬精銳殺回原去!大秦,是始皇的大秦!是我們用鮮血打出來的大秦!”趙倫很走動情,激動得老眼裡涌出了淚水。

把手裡的絹帛晃晃,聲調突轉高亢:“就是始皇這道聖旨,讓大父有了憾事!始皇呀始皇,你深謀遠慮,爲華夏蟬精竭慮,可那些讀書人罵你爲暴君,蒼天何其不公?”

趙胡有些不屑:“大父,始皇早死了,你還老唸叨着做甚呢。”

“你見過始皇嗎?你聽過始皇說話了?你知道始皇的風采嗎?”趙億一連串的反問,激動難已:“你要是見過始皇,始皇要你去死,你就會毫不猶豫的去死!大父自打第一次見到始皇,就知道始皇是開天闢地以來,最了得的聖君了!”

秦始皇有着偉大的人格魅力,對他身邊的人影響非常大,趙忙這個,近身侍衛數十年後,仍是念念不忘。

“稟大王,漢使求見。”近侍前來稟報。

“漢使?可是袁盎?”趙住眉頭一皺。

“稟大王,不是。是一個叫陳尚的人,是奉了條侯的將令前來。”近侍再次稟報。

“條侯是個人物,他手下必是英雄,有請!”趙倫的話熱情了許多。

近侍應一聲,出去帶陳尚前來。陳尚臉上的冰冷不見了,帶着和煦的笑容,見到趙坨象見到親人似的,跪下行大禮:“陳尚奉條侯之命,拜見大王!”

“陳尚?你是條侯跟前的紅人,聽說你爲人冰冷,爲何如此見我?”趙儒微覺奇怪。

這人不愧傳奇人物,人老心不老,於陳尚的來歷知道很清楚。

“大王是前朝大將,隨始皇征戰天下,英名遠播,陳尚不敢不敬!”陳尚很恭敬的回答。

趙傷一生富有傳奇色彩,隨始皇征戰天下,平定嶺南,立下大功,要是沒有他,如今的廣東之地不會如此發達。關於始皇平定嶺定,趙住守衛嶺南一事,另有曲折,後面還會談到。

“哈哈!”

趙住暢快不已:“這麼多年來,我是第一次聽人說我英名遠播,就是那個袁盎只會吹捧,也沒有你說得這麼真誠。好!條侯若有什麼話,我們照辦便是!”

“謝大王!”

陳尚依然是那麼恭敬。

與陳尚順利出使相反,柳鐵的閩越之行極爲不順。那是因爲,閩越王騙那一聽說周亞夫要請他去飲茶,馬上稱病,不敢去了。

默默聯

單于庭,軍臣單于的王帳。

軍臣單于一如既往的與大臣飲宴。匈奴沒什麼國事,政務極少,見了面,三言兩語就說明了,時間多的是,要不飲宴,這時間還真沒法打發。

“天氣已經涼了,本單于的五十萬大軍已經調集,準備殺向漢朝,打進長安!”軍臣單于舉着手的金碗,得意洋洋的宣佈,彷彿已經忘了雁門大敗似的。

“打進長安!”

“打進長安!”

一衆大臣齊聲歡呼,聲遏浮雲。

“左大都尉率軍猛進,已經打到漢境了,我們祭天之後,就可以進軍了!”軍臣單于把手金刀狠狠插進羊腿裡,惡狠狠的道:“打漢人,就要象朵這羊腿,一定不能留情!”

“烏特拉!”

“烏特拉!”

就在羣臣的歡呼聲,一個侍衛快步進來,跪在地上,雙手高舉過頭:“稟單于,這是漢人將軍周陽寫給大單于的信。”

“什麼?周陽給本單于寫信?”

軍臣單于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驚奇得差點把眼珠砸在地上。

“稟單于,周陽寫好此信,派人圍了一個營地,要牧民送來的。”侍衛再次大聲回報。

“大單于,一定是周陽害怕了,寫的求饒信。”

“漢人嘛,一向膽冒頓卓於寫信要與呂太后睡覺,她也答應了。要不走路程太遠,現在的漢朝皇帝就是冒頓的孫!”

在羣臣的叫嚷聲,侍衛再次稟報:“與此信送來的還有左大都尉的頭顱。”

“什麼?左大都尉的頭尉?”

軍臣單于還沒有說話,一衆大臣就叫嚷開了。

這可是重磅炸彈!要他們相信左大都尉給漢軍殺了,不是困難,是比登天還要難!

“左大都尉是大匈奴的第一勇將,誰殺得了他?”

“只有他殺漢人的份,漢人殺不了他!”

就在他們不屑的譏嘲之時,只見軍臣單于抓過裘衣,一瞧之下,大叫一聲:“氣煞我也!氣煞我也!”

一口鮮血噴得老遠,仰面便倒,人事不知。

即使暈在地上,軍臣單于仍是在不斷吐血,比起在安陶給氣得吐血嚴重了十倍都不止。

裘衣掉在地上,大臣們能識得一些漢字,只見上面用鮮血寫着“周陽奉旨統兵,麾下戰將千員,射鵰者十萬,雄兵百萬,欲與單于會獵龍城!!!爾可敢應戰?!”

第11章 福兮禍兮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3章 李陵第36章 弩陣第41章 董仲舒第7章 惹事精第60章 浩劫降臨第23章 無敵大軍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26章 自卑否?第79章 戰果多大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7章 男兒行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8章 亮劍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14章 完勝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章 豪門公子第14章 以逸待勞第32章 轉機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12章 豐碩戰果第61章 晴天霹靂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72章 動手了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17章 機會來了第84章 陣前相遇第54章 大軍雲集第118章 中華盛世第61章 希望破滅第87章 百越收復第31章 初承重任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78章 活捉單于第12章 再勝一陣第76章 血!血!血!(下)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93章 李廣神威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54章 大軍雲集第86章 直下南越第23章 出擊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40章 飛騎,出擊!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50章 風暴降臨第71章 暴打樑王第118章 中華盛世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16章 自尋死路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25章 箭術訓練第2章 大義?親情?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33章 陌刀問世第15章 再戰匈奴第11章 滅東胡(下)第46章 景帝駕崩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5章 機不可失第42章 名將風範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92章 魂兮歸來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37章 匈奴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73章 石破天驚第57章 太后逼宮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44章 喜得貴子第45章 始皇憾事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7章 惹事精第20章 見面禮第4章 要變天了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2章 留侯世家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66章 軍情泄露第50章 威力無窮第79章 戰果多大第76章 血!血!血!(中)第80章 景帝血詔第29章 顛倒黑白第19章 樑王賀禮第40章 人才濟濟第14章 完勝第70章 嚇破你的膽
第11章 福兮禍兮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3章 李陵第36章 弩陣第41章 董仲舒第7章 惹事精第60章 浩劫降臨第23章 無敵大軍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26章 自卑否?第79章 戰果多大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7章 男兒行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8章 亮劍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14章 完勝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章 豪門公子第14章 以逸待勞第32章 轉機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12章 豐碩戰果第61章 晴天霹靂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72章 動手了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17章 機會來了第84章 陣前相遇第54章 大軍雲集第118章 中華盛世第61章 希望破滅第87章 百越收復第31章 初承重任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78章 活捉單于第12章 再勝一陣第76章 血!血!血!(下)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93章 李廣神威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54章 大軍雲集第86章 直下南越第23章 出擊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40章 飛騎,出擊!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50章 風暴降臨第71章 暴打樑王第118章 中華盛世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16章 自尋死路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25章 箭術訓練第2章 大義?親情?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33章 陌刀問世第15章 再戰匈奴第11章 滅東胡(下)第46章 景帝駕崩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5章 機不可失第42章 名將風範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92章 魂兮歸來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37章 匈奴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73章 石破天驚第57章 太后逼宮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44章 喜得貴子第45章 始皇憾事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7章 惹事精第20章 見面禮第4章 要變天了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2章 留侯世家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66章 軍情泄露第50章 威力無窮第79章 戰果多大第76章 血!血!血!(中)第80章 景帝血詔第29章 顛倒黑白第19章 樑王賀禮第40章 人才濟濟第14章 完勝第70章 嚇破你的膽